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动物传染病防控工作面临的形势与应对措施

时间:2024-08-31

姚晓辉

(河北省高邑县农业农村局,河北 石家庄 051330)

显然,自我国加入WTO 以来,以往的兽医工作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和需求,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动物防疫法》的颁布和实施,其规定和要求对于我国动物防疫、动物疾病预防、动物卫生监督三位一体的工作项目规划了一个崭新的工作模式。新时期的动物疫病预防和控制是全新的动物防疫法更为科学、合理特征的综合体现。从其内容来分析,新的动物防疫法中的相关规定和概念界定,除了包含我国动物产品和动物检疫的内容以外,同时也关乎动物疫病流行与传播、预防等许多重要工作内容。基于此,新时期的动物疫病发展情势极为严峻,且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也都给予其工作进展特别的重视。

1.当前我国动物传染病防控工作基面临的严峻形势

1.1 畜牧养殖产业发展不平衡

目前我国的现状是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并且体现出畜牧业和养殖业规模化发展与产业化发展之间比例失调的局面。规模化养殖业在部分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统领主体行业,但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依然秉持以传统的散养与自然放养形式为主,仅有少部分地区些许有些变化,存在散养与小规模养殖并存的局面,但如此复杂的养殖模式往往使地方动物防疫工作面临一系列问题,尤其迫于经济差异性致使不同地区人们对该项工作的认识也存在许多差异性,并且对动物卫生防疫及动物产品质量要求也是不同的,于是阻碍了整体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1.2 疫病种类多、疫情复杂,危害严重

面对一系列重大疫病频发的问题,严重危害到动物群体,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外疫病已经慢慢通过介质传播至我国,同时在我国境内又发现了新的动物疫病,二者共持30 余种动物疫病,为此曾引发了200 多种动物传染病,且仅寄生虫就多达900 多种,且大部分疫病都未彻底消灭,带给我国的经济损失逐年递增。

1.3 人畜共患病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根据相关数据资料统计,关于动物疫病人兽共病的疾病类型多达百余种,而在我国,目前能够威胁到人类的疾病包括血吸虫病、布氏杆菌病、炭疽、猪囊虫病、狂犬病、结核等,截止目前,这些疾病在我国部分经济比较落后或者较为贫穷的地区依然未得到制止。根据以往被有效控制的布氏杆菌病现状来看,该疾病虽然一段时间内控制工作有一定的收效,但随着后来牲畜等许多食草动物种类数量的增加,以及流动放养形式的兴起,这种疾病发展趋势逐渐有回升的迹象。另外在部分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多以狂犬病、弓形体病病发频繁,此即为后来的人兽共患疾病的防治工作制造了阻碍。

1.4 国外动物疫病对我国畜牧养殖构成威胁

我国在继改革开放之后各种动物防疫政策慢慢放宽,与此同时,国际间的动物产品贸易也越来越频繁,这就为各种动物疫病的传播和发展制造了机会。现行在我国周边的一些国家,依然蔓延着疯牛病、口蹄疫、牛瘟等一系列具有极强传染性的疾病,且在国际间贸易往来频繁的基础上,因为过度、过境畜牧开放、大面积的野生动物迁徙等又有一系列动物疫病慢慢传入我国,比如近年来传播比较严重的禽流感、口蹄疫、大肠杆菌、疯牛病、牛瘟等。这种现状要求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动物防疫工作理念的约束,加强提升防疫水平质量,紧跟时代的步伐,避免其动物疫病的发展影响到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发展。

2.新时期动物传染病防治对策

2.1 加强卫生检疫,严防人兽共患病由国外传入或从国内传出

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明确规定了对出入境人员、船舶及飞机、列车、行李、邮件、货物等的检验检疫和卫生处理,同时又对部分国境口岸范围区域严格实施卫生监测,杜绝传染病由国外输入至国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中的有关规定,在国内出现或发生甲、乙类传染病(其中包括两种甲类传染病和25 种乙类传染病)时,应严格对疫区实施封锁消毒及病人隔离治疗措施,同时还需要例行疫区人员检查化验工作,另外需要严格检疫进入疫区的人、物、交通工具等,避免传染病造成异地传播和扩散。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均对于进口及赠送甚至旅客携带的动物及相应的产品、运输工具等例行卫生检疫,并对过境口岸的动物及其产品、交通运输工具例行检疫,避免疫病被携带进入体内区域。现阶段我国已经给出规定的进口动物检疫疫病可划分为两种:其中一种属于重型传染病疫病类型共23 种,另外一种属一般性传染病疫病59 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提出的要求,需要对国内动物及其产品和物种离开地、抵达地进行实施检疫,同时要对其使用过的交通工具以及公路、码头、航空港口等统一例行检疫,此外还要对传染病流行区域进行检疫。现行我国农业部门于1999 年划定的国内动物检疫疫病类型有三种:包括13 种一类动物疫病和61 种二类动物疫病以及36 种三类动物疫病。

2.2 免疫预防

应用疫苗采取强制性预防接种以有效杜绝和控制人兽共病的现象。当下我国已经被用于防治人兽共患病的疫苗包括:布鲁氏菌菌苗、流脑疫苗、蜱传脑炎疫苗、委内瑞拉马脑炎疫苗、东部马脑炎疫苗、狂太病疫苗、霍乱疫苗、卡介苗、麻疹疫苗、鼠疫菌苗、炭疽菌苗、乙型脑炎疫苗、西部马脑炎疫苗、土拉费氏菌苗等。此外也包括各类抗菌及抗病毒血清、免疫球蛋白制剂、破伤类毒素等。研发当中的疫苗包括人用禽流感疫苗、Q热疫苗、落基山斑点热疫苗、SARS 疫苗、艾滋病疫苗、基孔肯雅病毒疫苗、拉沙热疫苗、马尔堡病毒疫苗、埃博拉出血热疫苗、裂谷热疫苗等。一般疫苗预防接种限于疫病流行区域内活动的人群及部分高危人群。如遇疫病流行或有物战发生及出现生物恐怖时,往往可以借助疫苗完成紧急预防接种。通常应用于有效预防人兽共患病的疫苗包括:口蹄疫疫苗、鸡新城疫苗、炭疽菌苗、沙门氏菌苗、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苗、衣原体疫苗、流感疫苗、伪狂犬病疫苗、链球菌菌苗、狂犬病疫苗、口蹄疫疫苗、乙型脑炎疫苗、禽流感疫苗、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苗等。这些人预防人兽共病工作中成功地杜绝了人兽传染病的途径。

2.3 药物预防

所谓药物预防它指的是出现一些人兽共患流行病时,又或是遇到生物战及生物恐怖活动时,需要为部分易感人群采取的一系列应急保护措施。一般人与动物因遭受某种病原体侵袭当即不会发病,而是经过一定的潜伏期之后,若能服用相应的针对性治疗药物,恰恰可以起到预防或缓解的作用,从而有效降低发病的概率。比如血吸虫病流行区域就需要在接触疫水之前口服青蒿琥酯或吡喹酮来预防;而针对钩端螺旋体病流行区域则需要口服强力霉素来起到预防作用;或者预防炭疽时一般可以内服四环素或青霉素G;另预防鼠疫可内服链霉素、磺胺嘧啶;落基山斑点热、鹦鹉热、Q 热在预防时可以内服强力霉素;最后对于土拉弗朗西斯菌病的预防可以内服链霉素等。

一般来说,动物传染疾病可以按照人兽共患病的高发及流行季节、特点,以往饲料或者水中以及药物中添加急性药物来达到预防的目的,或者也可以有效地防控部分细菌性疾病及寄生虫疾病等。

2.4 控制传染源,消灭传播媒介,切断传播途径

通常人兽共患病的传染途径为家禽、家畜及部分野生动物,全球范围内的动物种类有很多,这也导致人与家畜接触的机会逐渐增多,而结合相关资料分析,有超1/3 人的感染病源于家畜及脊椎动物,另有2/3 的人兽共患病源自家畜。当前仅有一部分家畜可采取接种疫苗的方式来进行免疫预防,杜绝疾病传播,大部分疾病还不具备可供预防的接种疫苗。所以,一旦遇到比较严重的动物疫情时,需要采取相应的动物捕杀销毁措施手段,以保证能够彻底将传染源消除。对于野生动物则应该禁止猎捕猎杀,甚至杜绝将其送入人们的口中成为餐桌美味,目的在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在此期间还应该注意人应该尽量少和野生动物接触,严格做好自我保护工作。通常传播媒介有蝇、虻、蝉、蚊、蚤、螨等一些节肢动物,这些动物携带病菌种类可多达100余种,另有20 余种病毒和30 余种原虫,我国目前经这些节肢动物传播带来的疫病包括沙门氏菌病、丹毒、乙型脑炎、鼠疫、大肠杆菌疫、丝虫病、蛔虫病、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布病、疟疾、口蹄疫、黑热病、附红细胞体病、钩端、黑热病、伪狂犬病等在内的多达23 余种人兽共患病。所以,应该时常结合相关组织和部门做好相应的卫生运动及除四害工作,定期不定期消毒消杀、灭鼠灭虫,尽可能将病菌消灭在传播媒介源头处,降低疫病发生的概率。

2.5 加强食品卫生检验,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生活中有不少微生物繁殖生存都是在食物中,因此食物也成了人兽共患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为此,相关兽医卫生检验监督部门需严格做好相应的检验工作,第一步必须保证做好杜绝和预防人兽共患病传播的食品安全防护工作。对于国家而言,需要尽快改革优化我国兽医行政管理体制,实践相应的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工作,改善并优化动物的饲养环境,做好各个生产程序、饲料质量以及兽药或者疫苗的监管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严格对与之相应的生产厂家及产出动物产品进行卫生检验。对兽药市场进行全面整顿,提升关于兽药生产及相关制品研发的监管力度,坚决杜绝非法产销各种假冒伪劣兽医药品及生物制品,对于相关药物添加剂的产销应严格规范监管,以确保从源头上掐断我国动物性食品存在的药物残留问题,保证人民食用食品安全。

2.6 提高宣传力度

有关传染病检验检测机构及相关行政管理机构应该加强监管,积极采取多种手段强化对动物疫病防护工作相关专业知识和防治措施的宣传工作,比如可以采用发放传单、定制宣传手册、组织教育活动以及通过设置宣传栏以及广播媒介传播等途径将其宣传工作做足,做到位。尤其针对《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动物防疫法》、《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的宣传工作必须要做到位,必须保证相关的专业性养殖和防疫人员必须要不断学习、充实完善自身的专业防疫知识,从养殖理念、养殖方法等各方面不断优化提升,在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各种动物疫病防治措施,有效切断病原菌的传播途径。

2.7 健全动物疫病防控机制

全面改进、改善并不断健全相应的动物卫生监督机制,全力推广兽医垂直监管制度的践行,并及时针对低限制、长距离、调运动物或动物产品的劣势问题、高频率流通问题严家管控,不断优化并完善相应的防疫检疫工作体制及体系,成立组建纪律性强且结构布设科学合理的防疫组织队伍,明确相应的工作管控机制及内容,强化相应的防疫工作管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工作,有效提高检疫能力,进一步提升检疫质量。在此基础上必须使产地检疫及屠宰检疫工作掷地有声,针对调拨出入的活禽检疫程序及标准,必须严格落实并有效杜绝动物疫病出现跨区域传播的问题。不仅如此,还应该积极组织专业工作人员展开相应的培训,全面提升养殖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的检疫工作责任意识,便于后期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有序开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动物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理问题是目前我国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做好的第一步,从外部环境和病菌传播源头以及传播介质、传播途径几方面着手,进行重点区域隔离防控,消毒消杀,切断传染病的病源,以起到防控的作用,另外,还要全面加强相关专业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与技能提升工作,提高人员意识,加大宣布力度,以保证动物传染病防控工作开展的质量和效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