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胡善斌
(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云南 兰坪 671400)
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是不少的自然保护区由于人为的破坏,使得很多自然资源面临着灭绝的风险。云岭自然保护区的滇金丝猴、喜马拉雅红豆杉等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的林业部门和科研人员都多次组织过调查,希望能够为滇金丝猴的保护做好监测。但是因为滇金丝猴种群的数量一直在变化,加上对该区域的调查数据不完整,难以为保护滇金丝猴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为了能够有效地保护云岭自然保护区的滇金丝猴种群数量,相关人员必须要采取科学的策略,处理好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发展之间的关系。
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保护区内,海拔较高,具有长岩山、拉沙山等十余座海拔超过3000米的山峦,并且云岭自然保护区境内的地形地貌丰富多样,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大量的滇金丝猴和喜马拉雅红豆杉在此生存。整个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75894公顷,占地面积较大,保护区境内山河交错,垂直变化明显。
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周围有一些乡镇,居住人群主要为少数民族人口,由于历史原因,很多的人仍然住在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内,这些居民为满足其日常生活的需要,会直接在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内解决自己的日常所需,这给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带来较大困难,并且很多行为已经涉及违法,使得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在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已知有种子植物141科,608属,1515种隶属于国家I级、II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喜马拉雅红豆杉、长蕊木兰等9种植物,有哺乳动物80种、鸟类167种、两栖爬行类46种。其中,列为国家I级、II级保护的哺乳类动物有16种,鸟类有21种,两栖爬行类有1种。
保护区内有三个滇金丝猴种群,分别为长岩山种群、拉沙山种群和龙马山种群,目前约有540只左右。自从2003年建立云岭自然保护区以来,区内的工作人员始终坚持以保护滇金丝猴栖息地和减少人为干扰因素为根本目的,从而能够有效改善滇金丝猴濒危的局面,促进整个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系统良好循环。
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势在必行,然而由于周围居民的法制意识和保护意识不强,使得社区发展与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之间存在着较多的矛盾,不利于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发展,也不利于稳定民生。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策略两手抓。
自从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距今已经有18年。然而,在云岭自然保护区开展资源保护工作以来,尤其是针对滇金丝猴、喜马拉雅红豆杉等濒危野生动植物来说,很多的社区群众由于保护意识不强,没有积极配合管理部门的工作,所以在协调自然资源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矛盾过程中,国家政府以及云岭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人员应该要积极做好宣传工作,通过在公路沿线、重点建筑物等粘贴宣传标语,引起人们对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视,同时通过发放通知书,与当地的学校、电视台、报社等单位合作,不断地对滇金丝猴、喜马拉雅红豆杉等濒危野生动植物进行宣传,提高社区群众的保护意识。对于一些不配合的群众,可以依法采取执法措施,通过法律的武器严惩破坏资源的行为。通过宣传教育与严格执法两手抓,不断地提高周围地区人民的法制意识和保护意识,为保护滇金丝猴的栖息地以及滇金丝猴的种群数量奠定坚实基础。
云岭自然保护区面积较大,为了能够使得云岭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工作有效进行,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大在整个自然保护区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建设办公用房、职工宿舍、动物笼舍、管理站、监测点等等,一方面了解云岭自然保护区内部的具体情况,一方面能够为资源保护工作带来较高便利,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为资源保护奠定基础。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周围的人们经济收入较低,大多数是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人口压力较大,经济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薄弱,使得保护区及周围地区的居民的生活水平远远低于当地的平均水平。另外,随着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改善,使得保护区内的滇金丝猴等野生动物经常会跑到周围的农田里危害庄稼和牲畜,由于我国云岭自然保护区对于野生动物的肇事赔偿金额较小,使得很多的居民抱有较大的意见。所以,云岭自然保护区通过不断地改善自然保护区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避免出现滇金丝猴等野生动物流窜到居民居住地,同时也能够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有效保障居民的收入。通过加大自然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不断地带动周边经济发展,有效地改善民生,使得社区能够取得进一步发展。这样一来,社区的群众就不会为了满足个人利益而出现一些违法行为,伤害云岭自然保护区内部的濒危野生动植物。
在做好云岭自然保护区内部的资源保护工作时,必须要切实加强保护区的基础科研与对外交流工作,从而能够提高云岭自然保护区的知名度,赢得更多的人参与到资源保护的工作中来。在云岭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开展工作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增派人员,对自然保护区内部的滇金丝猴数量进行时刻追踪。“滇金丝猴全境动态监测项目”是我国自从发现滇金丝猴以来首次开展的滇金丝猴种群数量全境同步动态监测,这个项目是由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带头的,并且得到多方基金会的支持,由多家专业机构以及当地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参与完成。通过对云南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实时监测,结合社区访查,能够对自然保护区内的滇金丝猴分布情况有进一步地了解,从而能够根据滇金丝猴对人们生计造成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使得周围地区的居民能够与滇金丝猴和睦相处。所以,云岭自然保护区的相关负责人员必须要加大对自然保护区内滇金丝猴的监测力度,通过及时了解滇金丝猴的生长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滇金丝猴的生存栖息地,同时也能够使得滇金丝猴在云岭自然保护区内有效繁衍,避免由于人为干扰使得滇金丝猴的生存现状更加危险,促进人类与野生动植物和谐共生,维持生态系统平衡。
随着社区发展的地位越来越高,使得云岭自然保护区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加大对社区发展的重视和投入力度,尤其是近年来,很多的自然保护区负责人通过调整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增加居民收入。所以,云岭自然保护区在开展自然资源保护过程中,可以通过林业补助的方式,使得周围的农户能够积极参与到种植过程中来,不仅能够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修复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能够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提升群众的收入。与此同时,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负责人还可以与政府共同完成对保护区的旅游规划,例如,随着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知名度越来越大,必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玩欣赏,所以周围的居民可以通过开办农家乐或者是特色导游等等形式增加自己的收入,同时带动周边的经济发展。通过大力发展相关产业,不断地对贫困农户进行补助,从而能够探索出各种各样的社会发展模式。特色的社区发展模式一方面能够大幅度提升社区居民的保护意识,同时也能够有效促进社区的经济发展,扩展了社区居民的收入渠道,为资源保护做出应有的努力。
综上所述,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资源必须要得到有效保护,才能够维持生态平衡,实现人类的长远发展。因此,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相关人员必须要通过维持生物多样性,兼顾周围社区的居民经济发展,从而能够建立其有效的云岭自然保护区,通过资源保护与社区发展相互提高的模式,将云岭自然保护区建设成为集科研保护、动植物繁育驯化、森林生态旅游、宣传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型保护区。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