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时间:2024-08-31

蔡忠颖

(哈尔滨电气动力科贸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我国当前在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方面是不遗余力的,而农业的机械化发展本身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化不仅可以大幅提高农业的综合性生产效率,同时也能够代替农民劳动,提高整体的劳动生产率,改变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加快农业的生产速度,提高农民的人均收入,同时也推动着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新时代下,农业全面地使用机械化操作已经成为了农业发展的全新热潮,也是推动绿色农业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对于我国而言,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政策上有很大的倾斜,农民群体本身的认知也在逐渐地得到改变,这种情况下,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整体性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只是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一步步地进行改善。

1.我国农业机械化相关概述

1.1 农业机械化的定义

在现代农业中,对于农业机械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的,农业机械化就是指原来农业中需要由人或者牲畜来完成的部分,现在都由机械来进行代替,从人出力逐渐地转化为机械出力的一种过程。而机械在农业中的运用是十分普遍的,不仅仅简单地局限于农业,还包括林业、渔业、畜牧业等多个方面,无论是农业的种植收割还是渔业的放养捕捞,甚至是林业的植树、伐木,牧业的割草、挤奶等等领域,其实都有通过机械化的手段来改变传统的方式,提升整体的劳动生产率,真正地减少人力的输出,改变劳动人民的传统生活生产方式。

1.2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概况

在以往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往往人力和畜力是完成农间作业的关键,但是现如今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机械化的作业开始在农业领域普及,特别是在今天的西方国家中,科学技术已经完全渗透到了农业领域,机械化操作简单方便,水平高,安全性好,因此使得传统的人力和畜力作业已经开始陆续被淘汰,机械化作业已经开始完全取代传统的作业方式,这种农业机械化的形式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使得农民的经济收入开始有了明显的增加。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农业大国,耕地面积大,农业在国民经济收入中的占比很高。而且一直以来我国的农民人数是很多的,农民人口占比是很高的。但是我国的农业发展十分缓慢,长期以来都是依靠人力和畜力来完成基本的农业发展的,而这也导致我国农民经济收入水平一直比较低,农村经济水平差异性比较大,这其实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来说影响是很大的。而在长期的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造成这种情况的关键其实就是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低,机械化发展难以满足如今的农业发展需求,这其实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因此对于我国而言,要想农业经济有明显的提高,就需要优化农业的作业环境,加大对于农村地区的机械化普及,积极地推动我国的土地治理工作,通过开展农间建设等多元化的方式去实现在农业上的机械化创新,从而实现对于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1.3 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作用

在研究农业机械化发展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农业机械化对于农业生产发展的积极影响,首先通过农业机械化生产可以显著地改善农民的生活生产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推动农民收入的增加,通过机械化的操作节约农民的作业成本,提高农作物产量,农业机械化的使用不仅能够改善长期以来的翻土、播种以及收割处理等问题,还能够显著地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有效提高农民的收入。同时通过开展农业的现代化机械发展,可以有效地代替农民的劳动力,可以提高农民本身的操作性,有助于改善农业结构,让农业布局变得更加细致化和区域化,方便了现代化的农业管理,从而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而且农业机械化本身借助机械设备的强大能力,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农业种植的方方面面,极大地提高农业种植的效率,以往农民要一天才能够干完的活,通过农业机械化设备可能只需要一个小时,播种季节效率更高,收获季节速度更快,农民只需要进行设备使用,不出力就可以完成相关的农作物种植、浇水、耕地以及收割等多个环节。

2.农业机械化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2.1 机械的成本较高

当然,在探讨农业机械化优势的同时我们也需要了解农业机械化本身存在的问题,了解为什么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缓慢的原因。首先农业机械设备往往价格很高,单个家庭是难以真正地实现全面农业机械化普及的,这本身带给农民的就是很大的成本占比,很多农民之所以不愿意使用机械化设备,往往就是因为这些机械设备前期投入大,同时后期的维护保养费用也很大,如果是普通的农民,不可能真正地靠着自己出资完成农业的机械化普及,而一些比较小的机械化设备往往运用范围比较小,质量也没有保证,因此难以真正地帮助农民实现增产增量,很多农民也不愿意选择,因此我们会发现,农机上的消费对于农民而言是大头,是难以全面普及开展的,而这也是阻碍农业机械化的关键所在。

2.2 农业机械跟工艺不衔接

如今,我国的很多农业机械本身还处于研制阶段,单纯依靠农业机械化是难以真正实现农产品产量上的提高的,更多的是需要农业配套的工艺技术的支持,农业机械跟农业工艺技术本身是相互融合的,而我国如果因为重视农业机械的发展而忽视了农业工艺的技术创新,那么就难以形成真正的农业工艺标准和机械操作规范,在灌溉、收割、播种以及翻耕上需要的机械工艺是比较复杂的,而在农业生产、运输和管理上也需要规范化的管理,如果机械和农业工艺不能够结合起来,则会极大地削弱农业机械本身的影响力。

2.3 农业生产的规模小

在我国,因为包产到户的原因,很多农村的农民本身其实是种植小户,他们没有大量的农田,本身的土地规划也很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不大,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大型农业机械本身是没有运用和操作空间的,而小型的农业机械本身则难以实现功能上的齐全,不可能在不同的农作物种植上有广泛地运用,因此在实际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更多的还是需要亲自参与,还是需要人工解决,这就导致整个生产的效率比较低,很多地区没有办法真正地使用大型的农机设备。

3.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

3.1 实行购买农机的补贴政策

基于我国的国情,在进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大力推广和实施购买农机补贴的优惠政策,并且可以通过全国试点以及补贴政策加强等方式去推动农机的科学普及,加强农机设备的推广使用。在政策上要实实在在地给农民好处,要依据地区情况进行补贴政策的有效制定,结合地区实现补贴标准的因地制宜,这样才能够确保各地区真正地享受到国家的补贴政策。

3.2 农机跟工艺要和谐发展

同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还需要强化农业作业环境的标准化,注重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农业工艺依据现实进行协调统一,在农机和农艺上进行技术上的创新和关联,加强两者的相互结合,通过研发更适合不同地区的农艺要求的设备,来减轻农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难度,通过不断地试点试用来实现改进创新,让农机设备发展跟农艺技术发展保持一致。

3.3 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我国的农机发展也要注重实用性,要结合地区地形特点进行应用上的研究,在一些偏远山区则应该放弃农机设备的推广,而应该将农机设备发展中心跟地区特点结合起来,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于农民的操作农机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让他们对农机设备产生好奇心,想要去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改变他们的老观念老思想,从而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4.结语

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化如若可大面积地使用,就说明了先进的生产力在我国得以应用,也就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耕地实行全面地机械化管理,可解决农民的传统劳作方式,可让农民少出力就能完成劳作,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这就有利于乡村的发展。但是,农业机械化在实际应用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仍需解决,只有不断地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促进农业机械化向前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