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潘能强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党江镇农业和扶贫服务中心,广西 北海 536132)
精准栽培水稻技术是目前种植水稻最常用到的一种种植方式,选择合适的生产种植方式,采用施工成本最低的作业形式,在水稻种植栽培种选择具有细致管理的精耕细作的种植栽培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质量与生产效率。也就是通过最少的工序、选择合适的生产时期、采用合适的种植栽培技术,能够有效推动水稻的高效生产。
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主要是依靠人力,需要花费的时间较长,不仅效率低下损耗的水稻也较多。但是在时代不断进步、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精准栽培技术。这种技术加快了水稻种植生产的进度,在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基础上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水稻的种植方式极多,不同的栽培方式对水稻的生长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在水稻精准栽培过程中,工作人员会科学的使用化肥、农药,利用一切先进农业科技来展开病虫害防治工作,最终达到促进水稻快速生长发育的目的。
党江镇地处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内,位于南流江的出海口,土地肥沃,适宜水稻种植,是广西地区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采用精准的栽培方式、选择合适的栽种时间能够有效提高水稻种植的管理水平,进而提高水稻种植的产量与质量。首先应当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根据党江镇的气候条件与地理环境来看,适合水稻播种的时间通常在每年的二月底到三月初之间,这一期间党江镇的降水量适中、光照也较为充足,适合水稻的栽种与生长。前期栽培时可以采用旱育或是塑料盘育秧的方式。
壮秧的目的是为了让水稻幼苗的长势良好,进而达到齐苗壮苗、提高分蘖、增强稻苗抗病性的标准。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种植品种,根据种植地区的气候、环境等特征,选择具有高产性、抗病性强等优势的优良品种。在播种之前需要提前做好种子处理,用药剂浸泡杀毒后将种子放入太阳下晾晒。其次需要培肥苗床,将腐熟好的饼肥、家畜粪便等作为底肥,并施足量。苗床培肥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土壤中腐殖质的含量。
对于中小秧苗可以适当提前栽培时间,能够有效延长水稻生长期。通常使用旱育的方式,秧苗的秧龄在25天左右时就要进行移栽。若是采用的塑料盘育苗法,则需要在秧苗秧龄在20天左右进行移栽,这样能够有效保证秧苗的正常健康生长。另外每亩地通常可以栽种将近2万株秧苗,每穴可以栽种1到2株。
当秧苗移栽七天之后可以开始施肥工作,每亩地内施用7.5kg尿素与25kg复合肥即可。在晒田复水之后也要根据秧苗的实际生长情况来进行追肥,这时可以每亩地追加2kg左右的尿素,能够有效促进水稻幼穗分化。当水稻生长至齐穗阶段时,则可以喷洒浓度为3%的磷酸二氢钾,能够使水稻的籽粒饱满发育,从而达到提高水稻产量的目的。
根据我国多年来水稻种植期间所出现的病虫害情况统计数据不难发现,能够影响水稻健康生长的病虫害种类高达三十多种,而这一数字近些年仍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由于南方气候、环境等多个因素,南方水稻种植的病虫害情况要比北方更为严重。并且由于病虫害的种类多、数量大等原因,加大了病虫害预防工作的开展。常见的药物只能够对一些常见病虫害起到预防作用,而不能防治所有的病虫害,因此采用预防手段也只能够在小范围展开,若是种植面积过大,也无法起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在我国经济作物不断扩大种植面积的过程中,许多地区会在农田中共同种植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这样虽然确保了稻田种植的生态多样性,但随之而来的是病虫害多样性。这样的种植方式会将经济作物的病虫害情况带入到水稻种植中来,不仅提高了农田内的病虫害防治工作难度,也影响了水稻的栽培进度与生产质量。
水稻与其它的农作物有着较大的区别,水稻在生长的各个时期都很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扰,并影响着自身的生长情况与生产质量。党江镇所栽培的水稻在种植初期很容易感染白叶枯病、稻瘟病等。在秧田期则容易受到细条病、稻飞虱等病害的影响,而稻飞虱还会出现在水稻抽穗期,这一时期还会出现螟虫等病虫害的影响。因此在水稻生长周期中,每个阶段都会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扰,因此水稻会在不同的阶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从而影响到水稻的整体质量与产量。
在水稻精准栽培的过程中,应当根据水稻的实际生长状态来关注病虫害的情况,采用针对性的药物和合适的剂量来进行方式,尽可能避免因为病虫害识别错误、用药不准等情况所造成的病虫害方式效果下降。
水稻分蘖期与孕穗期在每年的四、五月份,这段时间阴雨天较多,若是阴雨天持续时间很长,水稻则无法吸收充足的光照,在这个期间一旦出现水肥掌控不当、肥料施加错误等情况,则会加大水稻感染稻瘟病的概率。为了有效防治水稻稻瘟病可以采取以下集中防治措施。首先在育秧期间,就应当使用20%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750倍液来浸泡秧苗,这样能够提高秧苗的抗病性。其次在播种前期,可以将强氯精、水、水稻种子按照2:1:1的比例来浸泡,种子浸泡12小时之后再洗净捞出。最后在水稻孕穗期的时候,用75%的丰登可湿性粉剂,按照每亩地25g的分量施用,能够有效防治稻瘟病。
水稻在抽穗期间,秧苗的根部都会出现大量的稻飞虱,并且将虫卵藏于秧苗的叶鞘中。稻飞虱具有较强的隐蔽性,若是不将水稻拨开仔细观察,很难用肉眼看到它的存在。稻飞虱通常隐藏于水稻从中,并且扩散速度极快,一旦发现有大量稻飞虱聚集,水稻的根部则会被其快速啃食,严重情况下会直接影响到水稻的成活率,导致水稻产量骤减。
因此针对这类病害最好选择使用药物防治的方式,如果稻飞虱的数量极多——每百丛水稻中稻飞虱的数量达到了1000头就需要采用药物喷洒防治。可以使用浓度为25%的扑虱灵粉剂进行喷洒,也可以采用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与45kg的水进行配制进行喷洒。
水稻螟虫是在水稻精准栽培过程中最为常见的虫害之一,也会在水稻的各个生长周期出现。在水稻分蘖期,水稻螟虫会啃食水稻秧苗的叶鞘、并进入秧苗的内部将心叶咬断,进而造成秧苗的枯萎,稻纵卷叶螟为害叶片,取食叶的表皮,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在水稻孕穗期、抽穗期,水稻螟虫的出现会直接让水稻产量下降。因此在水稻秧苗移栽七天后,每亩地可以使用1.5kg左右的杀虫双大粒剂来进行防治;抽穗期也可以使用杀虫单原粉等药物进行合理防治。
为了有效提高水稻精准栽培的经济效益并且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还应当积极采用无害化的病虫害防治方式。首先应当尽可能的选择抗病性较强的水稻品种。种植管理人员需要根据种植地区的气候、土壤等条件来选择品种,通过加强种植品种抗病性,从根本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概率,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化学农药的投入成本,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来减少化学农药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
综上所述,在精准栽培水稻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种植地的环境与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种植品种,让水稻栽培变得更加科学性与规范性,全面实现当地水稻精准栽培。除此之外还应当做好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通过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提高种植管理力度、及时发现病虫害情况并进行解决、根据病虫害的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等多种方式,尽可能的减少不利于水稻生长发育的原因,只有提高当地水稻种植技术与产量,才能够有效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