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陈乙华 曹劲松
内容提要 共同富裕对于社会实践主体而言,不是仅指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而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统一的共同富裕,进而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人的精神富裕是人的生活富裕在精神层面的体现,同物质层面的富裕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科学把握精神富裕的时代内涵,可以引导个体精神成长的自我追求。人的精神上的富有和满足离不开自我意识的独立性、思想活动的创造性、伦理价值的导向性。以强大的文化自信和坚定的文化自觉实施文化强国战略,为促进个体精神富裕不断拓展路径,提升文化启蒙、教育启智、思想启迪和信念启航的社会育化功能,是实现社会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关键性环节。
新时代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坚持为人民谋福祉之实践目的和以人民为实践主体的同时,必须将社会发展之实践成果落实到由人民所共享上来,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共同富裕的本质特征。共同富裕是新时代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中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部分突出强调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出了一些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①在党领导中国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征程中,共同富裕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而且是凝聚人民共同期盼,持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强大动能。
共同富裕对于社会实践主体而言,不是仅指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而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统一的共同富裕,进而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人作为物质实践与精神实践相结合的统一体,内在地将人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通过人的精神能动作用的发挥,创造性地开展社会实践。因而,共同富裕实质上是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的统一。深刻把握物质与精神富裕的内在联系,以丰富的精神富裕的时代内涵建构人们的主观世界,引导个体在社会实践中确立精神富裕的衡量标准,是人在共同富裕实践追求中的内生性力量。而不断巩固和完善个体在精神富裕上的实践路径,则为发掘人的主观内生性力量、将个体自觉融入推动社会共同富裕的集体实践,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化条件和更为主动的精神向导。
人的精神富裕是一个相对于人的物质富裕而提出的概念,其本质上是人的生活富裕在精神层面的体现,同物质层面的富裕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在个体获得基本生存条件的前提下,其精神生活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与物质条件的改善呈现总体上的正相关性。不过,个体精神世界的能动作用常常与物质生活条件相分离,主体意识的自觉成为其投身社会实践的决定性因素,并通过价值目标和人生意义的确立发挥着实践导向作用。
人的精神富裕所反映的是个体精神生活在总体上得到较高满足乃至充分满足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一方面与社会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有关,另一方面则与个体差异化的需求有关,是一种社会供给与个体需要相协调的结果。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从个体精神成长的基本要素构成上看,科学把握精神富裕的时代内涵,可以以知、情、意、信为基本维度加以展开,通过不断深化其内涵建构,引导个体精神成长的自我追求。
(一)知识富有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持续提升除了传统的生产要素的提升外,知识积累与技术创新已经成为社会价值创造的核心所在。同时,数字技术革命将人的信息生产和交往能力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人们借助数字网络实现了人与人交往关系的重塑,在将不同个体的大脑加以有效连接的同时,也将人脑与电脑连通在一起,人类文明发展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步入了人工智能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人的精神活动空间在数字场域得到无限性拓展,个体在认知维度上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成为精神富裕的首要内涵,人的精神世界只有在丰富的知识海洋中才能更加充分地汲取营养。面对信息革命,知识富有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数量概念,而是通过掌握汲取知识的科学方法而获得的高质量的知识精华和相对完善的知识结构。就个体信息处理能力的有限性来说,如何高效地获取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身的知识生产能力,则成为评价其知识富有的关键。因而,知识富有作为精神富裕的时代内涵在本质上是一个与个体学习能力及信息处理能力密切关联的概念,而非一个超越个体差异的普遍性规定。个体差异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其知识富有不可能为均一的状态,而是基于个体不同的特点,社会在为其提供终身教育的过程中,以知识赋能的方式不断提升其精神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情感富足
情感作为与个体主观世界紧密相连的精神状态,是人以自己的情绪反应为基础,对所交往的对象和自身经历产生的积极或消极的感受。人的情绪系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因为它有能力连接许多不同的事件,而这种可塑性正是文化塑造人们行为的重要途径。文化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将情绪与不同的行为及其结果联系起来,它就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塑造和影响人们的行为”。②可见,人的情感状态与其所处的文化环境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文化共同体所构建的价值目标、价值观念、意义表达、归属需要和社会舆论等,对其成员的情感塑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社会发展的时代进程中,文化传承对社会成员形成内涵稳定、导向积极的情感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而社会生产方式变革及其经济基础发展催生的时代精神,则不断丰富和充实着人们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化传统带来挑战。现代科技和文化生产的丰富供给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情绪体验和情感塑造方式,让人们在高科技生活的水平上形成了高情感的需要,而对这一情感需要的合理引导与满足就为情感富足注入了时代内涵。人的情感与认知同样都是一个在社会化进程中的自我发展过程,情感富足对于不同个体来说显然是一种差异化的存在,而对于社会整体而言则是文化发展促进社会情感的塑造力持续提升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情感富足成为人们精神富裕的文化纽带,并为个体的社会生存赋予精神母体的生命价值。
(三)心理安康
现实生活中的个体始终处于一个生理与心理相协调的动态发展过程,如果某一个方面出现机理障碍或功能失调,就会影响到人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将人的健康定义为“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实际上是从人的生理满足和心理满足两个方面来确立人的健康标准。同时,从人的社会交往的本质出发,个体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是具有社会适应能力。由于人的意识活动的生理基础是大脑,意识基于个体是大脑机能进化的表现,基于社会则是建立于个体交往基础上的关系认知与构建,蕴含着人类社会演进的重要机理。在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时代进程中,人脑机能借助于计算机技术衍生出人工智能的新形态,既为个体的意识活动提供了新条件、新场景,也为社会文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新力量。在精神富裕的时代内涵中,反映个体意识活动的心理状态不可或缺,以健康为基础的安和有序就成为人的主观意识活动的重要保障。因而,心理安康不仅是实现个体意识活动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且是其精神富裕的内在构成,同时也是促进社会交往和谐与整体进步的建设性力量。随着时代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速,个体心理安康需要自我调节与社会调节双向发力,一方面以不断充盈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内涵为人的自我意识活动提供环境和条件,不断提高个体的自我心理建构水平;另一方面,面向人的心理能力提升、心理压力释放、心理健康服务等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机制,促进人们在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贡献能力上的同频共振、同步增强,将个体精神富裕的能量转化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力量。
(四)信仰安定
“信仰是由一个人的内在价值追求和社会生活实践目标构成的精神系统,支撑并作用于人们的现实社会行为”。③信仰一旦形成,就为个体确立人生意义和奋斗目标,从而产生推动自我发展及社会实践的强大精神动力。如果一个人信仰缺失或是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那么其生命意义就会失去根本的价值支撑,也就无法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精神富裕作为人的精神生活的一种良好状态,必然包含人们所确立的自身生命意义终极价值的选择及其践行方式,即个体信仰的自我安放与稳定存在。从人的精神活动系统的构成上看,认知是基础、情感是纽带、心理是调节,信仰则是三者协同过程与结果的统一,贯穿于人的精神世界成长的全过程。当然,一个人的信仰安定是以其心智成熟为前提的,需要经历伴随其生理成熟的社会化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因而,信仰安定可以看作是个体成人在精神层面的标志,成为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在现代社会开放发展的环境中,不同文化共同体之间的频繁交往、相互影响,人的文化生活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文化作为人们的信仰基石面临着各种竞争与挑战。个体能否在文化育成过程中,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增强价值体验、铸就精神信仰,不仅决定着个体精神生活能否具有一个良好的状态,而且关系着一个民族发展的未来,成为一个国家文化共同体建设的核心所在。
人的精神生活作为生命存在的一种主观维度,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伴随着人的基本生存条件的满足和优化,通过自身的社会化过程而逐步丰富起来的。可以说,人的物质生活条件为其精神生活提供必要的基础和场域,成为其精神生长的不可或缺的物质环境。同时,人的精神世界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物质条件的基础而进行主观建构,既可以作用于物质基础本身,又为人的生存意义建立起某种文化依据。因此,人的富裕本质上是物质与精神富裕内在联系的统一体,不仅是个体层面的物质条件享有与精神生活享受的自我统一,而且是社会层面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统一。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实践,必须将物质与精神富裕加以协调推进,为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创造更为优越的条件和更可持续的动能。从个体物质与精神富裕自我统一的关系建构出发,深入分析两者的驱动机制、实现方式和平衡状态,有助于把握人的内生力量形成过程及其社会育化的机理。
(一)物化与文化同行
从满足人自身发展需要的生命动机上讲,同时存在着以自身利益为导向的物质生存需要和以社会意义为导向的精神愉悦需要。任何个体的社会化过程,都是在不断适应社会生存中,提高自身生命能力和实践成果的自我砥砺与社会塑造的统一。这一过程既包含人为谋取社会生存条件被物化所左右的一面,也包含人为实现精神理想被文化所塑造的结果。可以说,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物化与文化是同行的,而且两者相互交织在一起,物化方式本身可以抽象为文化而包含于文化塑造之中,广义之文化范畴则将物化纳入其中。因此,人在向着生活富裕目标自我奋进的过程中,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本质上是内在关联的;但两者又不是简单等同的关系,物质富裕本身可以带来某种精神上的愉悦,而精神富裕则将意义存在超越于某种物质条件,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升华。虽然物化与文化同时作用于个体,但从个体自身的内驱力来看,则是两种不同的因子在起作用。物化是利益驱动,文化则是价值驱动,利益驱动固然有其基础性的一面,而价值驱动一旦形成,则在人的社会生活中更具根本性的作用。在促进人的富裕目标的实践过程中,利益与价值如果能够形成同向驱动,即实现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相协调,而不是相对立或错位,就能在人的发展的自我精神建构与外部文化塑造上形成强大合力,进而推动社会文明不断向前发展。
(二)利益与道德共生
人们在谋取物质与精神富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自己与他者关系如何相处的问题。这里的他者既指向与人类相伴共生的自然界,也指向与自我共处于人类社会的其他个体。自然界在本质上是与人自身相统一的生命共同体,而社会则是包含人自身在内的文明共同体或命运共同体,既有着与自我利益共创共享的一面,也有着彼此矛盾和冲突的一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利益分享自古以来就对人类智慧提出了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并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提升而不断深化和拓展。因而,作为调节人的利益的法律规制和道德教化,始终作用于个体德性的启蒙、生成与修养。个体无论追求物质富裕还是精神富裕,都不能将自己的物质利益获取和精神享受建立在损害他者的基础上,这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的法律精神和伦理共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作为道德金律,凝聚着以自我为尺度处理他者关系的人类社会基本共识,为个体建立利己与利他相统一的实践指向确立了基本坐标。可见,人们在追求自我发展的富裕进程中,需要遵循利益与道德共生的基本路径,以利己与利他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将个体富裕的实现建立在社会共同富裕实践的时代背景之中。
(三)身体与心灵共享
人作为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的统一体,其所追求及实现的富裕目标内在地指向身心平衡,是身体的物质需求满足与自我精神需要满足共同处于一种充盈的状态,即实现人的身体与心灵共享的美好生活。人作为自然界进化中的高级智慧生命体,既以自身为物质本体,又将自我意识载于物质本体之上,成为特有的精神载体。源于自然,而又超越自然,成为人的固有本性,其精神活动作为心灵建设的主宰,使其在满足物欲的过程中有了心智的度量和社会的约束。从人类社会化生存的意义上讲,个体富裕的实现程度是以社会接受为前提的,个体富裕只有在为社会富裕创造价值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得以实现。一方面人在满足自身需要的物化过程中,需要与其他社会成员结成利益共同体;另一方面,人在满足自我内心需要的精神活动中,则要依赖文化共同体的存在,两者的内在结合就构成了地域文明共同体的基础。因而,个体身心愉悦的实现不可能是割裂的、孤立的存在,而是一个统一于身心互动提升过程中的社会存在,既有物质利益获取的正当性作为基础,又有文化观念上的相通与互融作为条件,更以人类文明发展的时代进阶为参照。在人与外部世界不断交互的开放环境下,个体的身心满足还取决于自我理性的塑造,也就是在自我意识与社会意识的动态建构中找到和谐共生的路径,以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灵共克进步之阻碍,共享世界之美好。
个体精神富裕是与其物质富裕相伴共生的过程,并在一定程度上对物质富裕的追求起到统摄作用,进而达到身心俱佳的良好生活状态,实现人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和有机统一。在人类历史演进的过程中,人性随着人的意识水平的提升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人对于自然的自觉,而有类意识,我们称之为‘人类性’阶段;第二阶段是人对于他人的自觉,而有群意识,我们称之为‘社会性’阶段;第三阶段是人对于自我的自觉,而有自我意识,我们称之为‘个体性’阶段。”⑤而人的个体性的形成离不开文化共同体的形塑作用,就人的自我意识而言,精神富裕本质上是文化个体性的自觉。从文化个体性建构的内在机理上分析,其精神上的富有和满足离不开三个相互支撑的条件,即自我意识的独立性、思想活动的创造性、伦理价值的导向性。由此,个体精神富裕的衡量标准可以在自立之精神、健康之思想、高尚之德性三个维度上来确立。
(一)自立之精神
人的意识自觉是文化个体性生成的基础,基于这一基础所建构的自我精神活动首先需要将自觉之意识转化为自立之精神,使自我意识成为支撑人的思维运行并指导其实践的内生动力源。个体自立之精神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而是寓于文化共同体共性之中的个体性,离不开与其他个体的精神交往。个体精神自立的内涵可以从其精神活动的自觉、自强、自省三种状态上来把握。一是精神自觉,个体要做自己的主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不依附于他人的独立人格,形成自我意识的决断力;二是精神自强,个体要做生活的强者,在自身的成长中保持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不被各种困难所吓倒,以精神之强健铸就生命之韧性,增强自我意识的意志力;三是精神自省,个体要做智慧的行者,传承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以知识内化和历史省察,保持自我意识的学习力,进而不断提升自我意识水平。这三种状态相互渗透、互为支撑,共同作用于个体精神自立的完善过程。应当看到,自立之精神作为衡量个体精神富裕的标准,并非只是关注其是否具有一种怡然自得的良好精神状态,而是要将个体的精神自立与文化共同体的发展壮大统一起来,将个体之精神力量汇聚到推动文明发展的时代洪流中来,实现文化个体性与文化共同体的互生共鸣、互促进步。
(二)健康之思想
人的思想既是自我意识不断取得的结果,也是个体运思方式的机理建构及完善的动态过程,两者统一于文化个体性的发展之中。人的精神活动一刻也离不开思想过程,思想的停滞则意味着人的精神活动的完结。个体精神富裕反映的是其主观思维活跃、充满创造生机的一种精神状态,可以用健康对其思想运行的机理建构及其结果加以衡量。健康是相对于病态而言的,健康之思想所显现的就是人在精神上非病态、未扭曲、可交往的运思过程及其结果。具体来说,可以将思想过程中的理性逻辑、灵性觉悟和审美旨趣三个方面,作为个体健康之思想的要素,来体现文化个体性的丰盈。人的思想存在着理性与灵性共同作用的机理,一方面理性强调思想活动的逻辑性,无论是自然逻辑、形式逻辑,还是辩证逻辑,都能够将其运思的合理性展现出来,并在思想交往中取得共性;另一方面灵性则突出思想活动的跳跃性,以非理性的方式将思维客体联系起来,体现人的自由意志和浪漫情怀,展现思想活动的无限空间。两者在机理上既是一种矛盾的存在,又统一于个体的主观世界,形成了人对立统一的思想运行系统。人的意识在处理自身理性与灵性的矛盾中,构建出审美这一重要的通道,以特有的旨趣使理性与灵性处于某种和谐之中,从而既疏解了两者的矛盾关系,又衍生出满足其精神祥和的机理。从个体健康之思想机理出发,其思想过程及其结果就成为衡量精神富裕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人的精神活动创造力之根本所在。面向开放包容的数字化网络交往的信息社会,个体思想的信息素材可谓极大丰富,能否掌握和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成为健康之思想的重要前提条件。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构建科学的思维逻辑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成为新时代个体健康之思想的基本素质要求,也是各种社会教育所要持续达成的目标与成效所在。
(三)高尚之德性
人性区别于动物性、得以在意识自觉的作用下不断提升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德性的生成,即建立起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和谐相处关系的内心世界,进而形成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伦理价值和道德观念。以伦理价值为导向的人的精神建构,将人们带入了追求善的道德生活,成为文化个体性寻求的终极意义。人的精神富裕不是物质生活单方面能够满足的,而是要通过建立在物质生活基础上的道德生活才能实现。在生命的终极意义上,高尚之德性作为反映个体道德生活水平的尺度,从根本上对人的精神富裕作出衡量。人的德性建构于社会生活之中,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通过社会舆论作用于个体的精神活动,并通过自我对生命意义的觉悟而达成。从趋利避害的生命本能,到以义导利的基本道德维度,再到舍利取义、舍生取义的崇高道德境界,其核心在于人对生命意义的不懈追求。从对个体的普遍要求出发,个体高尚之德性一方面体现在以义导利、利己与利他相统一的基本维度上,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人从“成就自我”到“成就他人”的自我超越,使人生能够翻越“第二座山”,⑥实现“为生命找到意义”的快乐道德生活。高尚之德性作为衡量人的精神富裕的标准,为人的精神活动确立了伦理价值导向,在引导个体致善的社会化进程中,成为持续推动社会致善之人类文明进阶的文化力量。新时代个体高尚之德性既体现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生活实践中,将道德的力量通过自身的社会行为转化为促进社会风尚之内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新形态;又体现在倡导和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以自我德行风范讲好中国故事,“与西方‘普世价值’谎言斗争,把全人类共同价值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各国人民利益的实践中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前途前进”。⑦
人的精神富裕是伴随着物质富裕进程的意识自觉,也是文化个体性成熟的一种标志,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不仅成为当下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在取向,并从根本上决定着人的精神能量的外化方式及其实践目标;而且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未来走向,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复兴之路上的主体实践力量之源和持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新进步的文化动因。个体精神富裕的实现过程是其在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并创造社会价值中的自我精神建构与完善的动态过程,个体精神世界是社会塑造与自我塑造的统一,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的外部社会条件对个体精神生长起着强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中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时代,以强大的文化自信和坚定的文化自觉实施文化强国战略,为促进个体精神富裕不断拓展路径、夯实基础、深化引领,全面提升文化启蒙、教育启智、思想启迪和信念启航的社会育化功能,成为实现社会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关键性环节。
(一)文化启蒙:让文化成为生活方式
文化作为人的生活方式包含了思想和行动,“它是一套意义系统,控制着人们复杂而庞大的行动和互动。意义(如符号、信仰、法律等)提供了结构和指导,从而帮助组织起人们的行为”。⑧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文化对于个体的成长具有启蒙作用,不同的文化环境直接作用于个体精神世界的建构。因而,在现代社会发展中,通过构建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让个体在生活实践中体验社会价值、寻求意义存在,能够促进其精神的内在生长,逐步走向精神富裕的状态。随着中国社会物质条件的日益改善,在推动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上,需要不断充实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内涵,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时代价值相结合,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当家作主的红色文化与新时代的奋斗精神相贯通,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融为一体,充分发挥社会文化生活对个体精神世界的浸润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文化作为一种渗透性要素可谓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也浸透着文化,同时开放的世界为人们多样性的文化体验创造了丰富的现实与数字场景。在这种情形下,以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引领文化消费、以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形塑生活样态、以高格调的文化活动建构大众审美、以高频次的文化传播展现人文形象,都成为丰富和拓展文化启蒙和意义育化的重要路径。新时代以社会的高度文化自觉引领和铸就个体的文化自觉,进而促进个体实现精神富裕,成为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一是要坚持守正创新,着力推进文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大众提供与现代化进程相匹配的公共文化条件,构建安全有序、丰富祥和的社会文化环境;二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以价值为内核促进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以文塑旅、以文贯体,促进文化旅游体育融合发展,凸显以文化人的价值浸润作用,“在满足需要中引导需要,在引导需要中树立价值,在树立价值中建构精神”;⑨三是要持续有机更新,在城市再造与乡村振兴的协调发展中,注重构建特色文化场域,以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主轴,引导人们在日常文化生活中体认和践行文化价值。
(二)教育启智:让知识成为发展之翼
人类知识在不断得到拓展的同时,通过持续不断的代际传承,构成了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人的意识自觉将这一过程诉诸社会教育,主动构建起社会成员知识传递的桥梁和促进知识创新的环境,推动人的精神世界不断走向更加广阔的空间。社会发展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尤其是数字技术革命将人们带入前所未有的信息爆炸和社会广泛交往中来,既为个体精神生长开辟了新的路径,也使教育启智的结构与功能得以重塑。如何让知识在数字时代更好地成为个体发展之翼,促进其精神富裕的实现,不仅是一个国家在社会教育体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而为创新引领的社会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能;而且是人类文明进步需要面对的共性问题,从根本上促进人类文明共同体的和谐构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充分发挥教育启智的功能,实现人的精神富裕,需要从国民教育的基础环节入手,通过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和深化教育教学的改革,持续为人的发展创造社会条件。一方面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持续加大对社会教育的投入,既改善物质条件,又提升师资水平,以一流的教育培育一流的人才、以一流的人才创建一流的教育,形成社会教育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要着力营造社会全员教育的责任感和人的全生命周期教育的使命感,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完善育才化人机制,使知识学习成为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不断增强民族的知识力和创造力。为此,一是要坚持知行合一,面向时代发展更新学校教育的理念和教学方式,考核标准从学生掌握知识的“会不会”向学生运用知识的“能不能”转变,树立以知识运用为基础、以发现和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创新人才观,提高学校教育在知识传承积累上的创新驱动力;二是要推行养育互动,积极构建新时代我国家庭教育政策创新体系,“建立依照家庭生命历程发展主题教育需要的教育政策结构,完善涵盖保障、救助、服务与发展家庭的不同类型的教育政策内容”,⑩将家庭的生活养育与家长参与学校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教育对于家庭人力资本优化的作用;三是要促进学用相彰,将岗位学习作为社会运行的基本机制,使人们能够在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发展中得到持续提升,以用促学、以学增用,不断通过自我知识结构的更新与完善,实现精神富裕的与时俱进。
(三)思想启迪:让思想成为创新动能
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通过学习不断构建起思想方法,并在完善自我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形成对客观世界的观念体系。从实现促进人的精神富裕的目标来看,一方面需要以前人创造的先进思想方式及其丰硕成果作为个体思想启迪的重要基础,传承好人类智慧成果,让生活在当今时代的人的思维和思想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另一方面,则要以科学的态度积极投身新的知识创造,不断激发思想的创新动能,保持人的意识活动的进取性,为人类社会共同进步源源不断地创造思想新成果,并通过实践将其转化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的精神富裕本质上是个体具有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其思想科学建构基础上激发主体意识创新动能,必须以先进思想武装头脑,摒弃落后的思想观念,克服自身的思想惰性,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进取姿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的思想法宝,成为个体实现精神富裕的重要思想基础。学好用好这一思想法宝,是促进社会个体在新时代构建起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坐标的重要路径,进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能。一是要坚持学思用贯通,把学思想体系、悟基本原理、解实践难题有机统一起来,在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创新成果解决社会实践各种疑难杂症的过程中,把握其中的精髓要义,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在实践中真正掌握科学思想的活的灵魂;二是要注重史理法融会,在把握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内在统一的基础上,将其中蕴含的思想方法作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大厦的基石,引领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彰显中国之理,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和时代之问;三是要做到知信行合一,将思想领悟过程与主体意志磨砺和信念锻造过程内在统一起来,并真正转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让科学思想的真理力量通过广大社会成员的共同实践,成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澎湃动能。
(四)信念启航:让信念成为人生追求坐标
个体信念的确立既是自我意识活动内在建构的结果,又是外部社会意识及其实践条件育化作用的体现,两者统一于个体的文化意识自觉。人的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仅为个体的自身发展树立起人生坐标,给予其投身社会实践以强大的精神支撑;而且为其精神满足创造了价值归宿,使人的精神世界在丰富多彩的体验中获得快乐的源泉。从这一意义上讲,信念对于人的精神世界具有定向启航作用,人追求自身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进阶,都会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因而,人的精神富裕状态是具有信念支撑和引领的人生航程,并通过自我的奋进前行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这种精神世界的满足在很大程度上是独立于物质世界的,并反作用于人的物质实践过程,因为个体信念的坚定支撑为自我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确立了恒久目标和根本归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促进全体社会成员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能够让人的精神更加充实和饱满,将个体的精神富裕实现于民族精神的自立自强中。“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中国人的精神富裕就是要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和人类文明发展注入持久而深层的强大推动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获得精神满足和力量永续。个体信念的铸就非一日之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在其社会化的过程中久久为功、百炼成钢。为此,一要从娃娃抓起,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将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对他人的帮助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最基本的坐标,家长、学校、社会都要持之以恒地为孩子讲好故事,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树德立信的社会功能;二要充实思政课堂,让人生的正确航向始终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要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堂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讲好用好新时代的“大思政课”;三要做好思政工作,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把提高人们思想觉悟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基础工作,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人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立场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保障。
①***:《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0年,第57页。
②⑧罗伊·鲍迈斯特:《文化性动物:人类的本性、意义与社会生活》,张建新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第221、9页。
③曹劲松、贺庆:《坚定信仰:中国梦的根本精神力量》,《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第9期。
④《论语·卫灵公》。
⑤刘刚、李冬君:《文化的江山06:通往文艺复兴的岁月》,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第ix页。
⑥戴维·布鲁克斯:《第二座山》,刘军译,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第viii页。
⑦董青:《论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时代意义》,《南京社会科学》2022年第5期。
⑨曹劲松:《文化精神赓续与传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第1—4页。
⑩杨启光:《新时代我国家庭视角的教育政策创新体系建构》,《南京社会科学》2022年第3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