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用行动践行检察官誓言

时间:2024-04-23

刘激杨

王林,一位持重、善良、漂亮、大方的女检察官。她从检20余年,先后在计财、公诉等岗位工作。2011年通过竞聘到监所检察处任副处长。三年来,她的敬业,她的努力,她的奉献,使得辽宁省丹东市看守所没有发生一起超期羁押案件,没有发生一件干警违法违纪案件,没有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办案单位往往首选把一些重大犯罪嫌疑人送到丹东市看守所关押,令其成为了丹东市最让人放心的看守所。

不久前,辽宁省丹东市公安局监管支队向市检察院发来了一份请功建议。建议中写道:丹东市看守所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示范单位,2013年又荣立集体二等功并被公安部评为二级看守所,这些成绩的取得与驻所检察人员的悉心指导和大力帮助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丹东市检察院监所检察处副处长、驻所检察室主任王林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唱好黑脸

“在驻所检察这个舞台上,咱就是要唱好黑脸。”这是王林常说的一句话。

驻所检察是一个特殊的阵地,稍有放松,就会使监督“失之于软”。与看守所干警常年打交道,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这拉下脸来监督,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凤城看守所在押人员杨某突然死亡,因家属对其死亡原因持怀疑态度,一直上访并且不同意对尸体进行解剖。依据相关规定,当地公安部门决定对死者杨某强行进行尸体解剖。

为保证尸检的合法有效,维护在押人员杨某及其亲属的合法权益,王林与另一名驻所检察官和技术处两名法医前往监督。可检察人员到达现场后却被突然告知:尸检专家鉴定组不让任何人到解剖现场。

王林据理力争:“我们是检察院的,依法监督这是我们应尽的职责,为什么我们不能进解剖现场呢?”此时,地下室内的解剖工作已经开始,出于对工作的高度负责,王林拉下脸,一脸严肃地说:“走,我们进去!”说着,她不顾阻拦,直接带领检察人员强行闯入尸检现场。进入现场后,王林向专家组的负责人说明情况,得到理解和支持。王林随即安排检察部门摄像人员对解剖现场及解剖过程进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在解剖过程中,死者家属情绪激动,试图冲进解剖现场。面对激烈、复杂场面,王林沉着冷静,临危不惧,她一边用电话联系当地公安派警员保护现场,一边组织现场监督者搬来桌椅护住门口,以防家属冲进室内,直至汗水湿透衣衫…… 就这样,他们坚持了45分钟,使尸体解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王林的这一举动在公安系统引起了较大震动。“这个新来的女检察官不好惹”成了看守所干警的共识。王林在看守所的形象也“刷”地树了起来,不仅在押人员把她当成了摆理说法的“靠山”,就连干警们也对她刮目相看,工作中遇到疑难问题主动向她请教,监管领导有重大工作部署和行动也会主动征求她的意见,王林成了看守所里人人心目中都敬畏的检察官。

三年来,王林所在的检察室共向看守所提出检察建议20余件,纠正违法5件,这些建议有理有据,均被看守所采纳,取得了很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驻所检察监督也要讲究方法和技巧。丹东市看守所对于王林,上到所长,下到普通干警一致赞赏有加。原因何在?她道出了八个字:“该纠的纠、该帮的帮。”对于监管违法情形,必须态度坚决、监督到位、纠正错误;对于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则要积极创造条件,配合帮助解决。

2012年下半年,由于监狱拒收,丹东市看守所患有艾滋病的在押人员投送不出去,造成积压,给看守所造成了巨大压力。为防止违规留所、超期羁押等问题的发生,杜绝安全隐患,经过王林积极争取,在上级检察院的支持协调下,这些患有艾滋病的在押人员被顺利投送出去,确保了看守所的规范有序和安全稳定,也使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有困难,找王检察官

王林说:“在押人员是一个特殊群体,对待他们,要像医生对待病人、长辈对待孩子、老师对待学生。只有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才能帮助他们弃恶从善。”

为了掌握看守所的真实情况,王林毫不犹豫地拿起筷子,亲口尝一尝在押人员碗里的饭菜,了解伙食质量;三伏天气,她顶着日头挨个房间检查防暑降温措施;寒冬腊月,她亲自去摸一摸在押人员的衣服被褥……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

2013年11月14日清晨6点多,天气阴冷,空中零星散落着雨点。王林一大早就赶到单位。因为她与看守所管教约定,押解36岁的服刑女犯王某见病危老母最后一面……陪着服刑女回家探母,这在驻所检察史上前所未有,实属是头一遭。

王某,东港市新农乡人,因犯窝藏毒品罪被关押。这次回家探母,是因王某70岁的老母亲被医院诊断为晚期胰腺癌并已转移。老人弥留之际有一个未了心愿,就是想见一见三年没有音信的小女儿王某。因老人患病,所以王某犯罪关押之事家人一直瞒着,对她谎称王某在外地打工。老人的其他五个儿女在得到医院出具的疾病诊断和病危通知书后,便提出申请,想让病危老母亲与小女儿王某见最后一面。王林认为,在看守所管教的看押下临时出所不会有社会危害,应该让在押人员从司法关爱中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人间的真情,这更有利于罪犯的改造……

从丹东市内到东港市新农乡王某家,路途几百里,半道上还下起了大雨,两辆警车冒雨前行。一路上王某泪水未断。在王某家的外屋,细心的王林与看守所的押解女警打开了王某的手铐,脱下了囚服,让她以常人的形象与母亲相见。次日,了却心愿见了小女儿最后一面的王母离开了人世。在看守所,闻讯哭成了泪人的王某见到前来劝慰她的王林“扑通”就跪下了:“谢谢,谢谢王姐,我没遗憾,我见着我老妈最后一面了……”

一封感谢信展示大爱精神

2013年11月26日,市检察院领导收到了丹东市慈善总会儿童励志分会发来的一封感谢信,信中写道:“贵单位王林同志积极参与我会组织的慈善助学活动,按月捐款资助家境贫寒但品学兼优的励志儿童,展现了其优秀的思想品质,体现了其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大爱精神……”

2013年3月,由来自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自愿发起的民间助学帮困团体——丹东市慈善总会励志分会招募一些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士来资助家境贫困但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帮助这些励志的孩子坚持走完学习历程。王林得知这一信息,立即报名参加,成了500名会员之一。

此后,王林利用休息假日,多次奔走于贫困地区寻找励志儿童。当她来到宽甸满族自治县杨木川中心小学宋礼文家时,当场震惊了:两间破旧小瓦房透风又漏雨,屋里什么大物件也没有,可谓家徒四壁。几年前,宋礼文爸爸不幸得了肝癌,为了给爸爸治病,王妈妈四处借债,不仅变卖了家里所有能卖钱的家当,还欠下数万元外债,但爸爸还是没救过来。爸爸走后,家境更是困难。为了供学习成绩优异的宋礼文上学,宋礼文的姐姐只得辍学,帮助母亲干农活。但宋礼文的学费还是难以解决。见此状况,王林当场决定资助宋礼文,一直供他念完大学……

宁亏自己,不亏工作

有人说:“驻所检察工作想干事,一天到晚干不完;不想干事,一天到晚没事干。”

王林就是一天到晚事情干不完的典型。一年365天,王林几乎“钉”在岗位上。驻所这几年,除了全院性的重大会议和活动,平时在检察院里基本见不到王林的人影,因为她大部分时间都在检察室,节假日也不例外。在检察室她也坐不住,要么巡监,要么找在押人员谈话,忙得不亦乐乎。丹东市公安局监管支队的领导每次到看守所检查工作,都会看到王林忙碌的身影。“这个女检察官不简单!”话语里充满了敬佩。

在公与私、得与失的天平上,王林不图名、不图利,宁亏自己,不亏工作。

2014年年初,王林的母亲不小心摔倒,胸椎骨两处骨折,住进了医院。儿子高三面临高考,正是冲刺最紧要的关头。丈夫用商量的口气说:“现在咱家这种情况,你能不能把工作放一放,跟单位请两天假。”王林何尝不想照顾好家人,可是当时全处正在组织查办上级院交办的一起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在王林的心中,家里的事再大也小,工作的事再小也大。她把母亲托付给姐姐,把儿子托付给丈夫,转身跟着专案组去了外地,一去又是好几天,硬是没向单位请一天假。一个多月后,儿子实在看不下眼,在电话里恳求她:“妈,你哪怕请天假来学校看看我,或者给我送点好吃的,也让我们知道家里还有你这个人…… ”可是,直到儿子走进考场,她也没能了却儿子的那点心愿。

在每个接触过王林的人眼里,她都有不同的一面。

看守所干警:“与在押人员打交道,王林展现的是润物无声的细腻。”

检察干警:“当驻所检察室主任,要钱没钱,要权没权,要责任一大堆,只有王林这样的人才能干好呀! ”

在押人员:“她是一个正义的检察官,又是一个很和善的人,总对我们嘘寒问暖。她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和她谈话,我们从不拘束。”

这就是王林。三年间,1000个日日夜夜,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骄阳似火,王林都会出现在驻所检察的第一线,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到了高墙电网后的“禁地”,时刻不忘履职责,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检察官的誓言。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