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東亞封貢體制下的高句麗國定位——以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爲中心

时间:2024-08-31

程妮娜

[關鍵詞]東亞 封貢體制 高句麗 定位

中國古代王朝自漢代建構東亞封貢體制以來,在歷史上存續了兩千多年,直到清代纔被廢止。這種體制,在世界歷史上並不是中國獨有的。有學者指出,作爲帝國的常有維度之一的朝貢體系,它以不同的具體方式,可見於居魯士創始的阿契美尼亞波斯帝國、古典希臘世界的雅典帝國、羅馬帝國初中期、某種意義上的神聖羅馬帝國(最鬆散的和幾乎僅僅是名義上的)、印度莫臥兒帝國、19世紀埃及的阿里面對的奧斯曼帝國等。①時殷弘:“複雜關係的開端時代——兩漢三國時期的華夏帝國和亞帝國與東北亞諸邦”,《日本文論》2(2019):19。中國古代王朝的東亞封貢體制最顯著的特點是,體制內長期共存着內外兩種體系:一是邊疆民族的朝貢體系,可稱之爲“內圈”;二是周鄰國的封貢體系,可稱之爲“外圈”,二者具有不同的政治屬性。兩種體系下的朝貢成員,有在“內圈”與“外圈”之間游動的成員,也有穩定地保持“內圈”或“外圈”不變身份的成員。如何識別中國古代王朝東亞封貢體制下各成員的身份,關係到認定中國古代邊疆走向的問題,而在東亞地區各國爭論最大的便是漢唐之間高句麗國的定位。本文擬從高句麗國納入東亞封貢體制的時間、在東亞封貢體制下與中原王朝的關係,以及與朝鮮半島政權關係的角度,探討東亞封貢體制下高句麗國的定位問題,以求教於學界同仁。

一 高句麗國納入東亞封貢體制的時間

“高句麗”又作“高句驪”,南北朝後期更名爲“高麗”。據高句麗始祖傳說,西漢末年,松花江中上游的扶餘國貴族朱蒙率人逃亡進入沸流水流域,降服當地土著民,稱王爲國,“國號高句麗,因以高爲氏,時朱蒙年二十二歲,是漢孝元帝建昭二年(前37)……四方聞之,來附者衆”。②[高麗]金富軾:《三國史記·高句麗本紀》(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孫文範 等校勘,第175頁。此外,還見於《高句麗好太王碑》〔王健群:《好太王碑研究》(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第147~171頁〕;《高句麗冉牟冢題記》〔耿鐵華:《好太王碑一千五百八十年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第363~365頁〕;〔北齊〕魏收:《魏書·高句麗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第2213~2214頁。關於高句麗國與高句麗族的名稱,是因族名而爲國名,還是因漢代縣名而稱國名再爲族名?高句麗建國之地的沸流水在今日何地?高句麗建國之初是在西漢玄菟郡內還是在郡之外?這些問題在學術界一直存在爭議,也是判定高句麗國納入東亞封貢體制時間所無法繞過的問題。

“高句麗”這一名稱,始見於西漢。《漢書·武帝紀》載:漢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出兵滅衛氏朝鮮,“以其地爲樂浪、臨屯、玄菟、真番郡”。同書《地理志》載:“玄菟郡……縣三:高句驪,遼山,遼水所出,西南至遼隊入大遼水。又有南蘇水,西北經塞外。上殷臺,莽曰下殷。西蓋馬。馬訾水西北入鹽難水。”“玄菟、樂浪,武帝時置,皆朝鮮、濊貉、句驪蠻夷。”上述記載說明,“高句麗”是西漢玄菟郡下的縣名,郡內分佈着句驪蠻夷。然而,《漢書》記載的玄菟郡,並不是漢武帝初設玄菟郡的領縣情況。《三國志·東夷傳·東沃沮》記載,武帝時“以沃沮城爲玄菟郡。後爲夷貊所侵,徙郡句麗西北”。玄菟郡西遷的時間和原因如《後漢書·東夷傳·濊》所言:“昭帝始元五年,罷臨屯、真番,以並樂浪、玄菟。玄菟復徙居句驪。自單單大領已東,沃沮、濊貊悉屬樂浪。”漢昭帝始元五年(前82)西遷玄菟郡的郡治設在高句麗縣,故址在今遼寧新賓永陵南漢代城址。③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編:《永陵南城址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17)。

“句麗蠻夷”爲東北東南部蠻貊的一種,史稱“句驪一名貊耳,有別種,依小水爲居,因名曰小水貊”④〔南朝宋〕范曄:《後漢書·東夷傳·高句驪》(北京:中華書局,1965),第2814頁。。漢昭帝時,玄菟郡下屬三縣高句麗、上殷臺、西蓋馬的名稱,是取自當地的地名,還是與蠻貊諸部中某個較大部落的名稱有關,目前尚無依據可以說明。從高句麗始祖朱蒙初到蠻貊之地諸部並立的情況看,這一地區沒有形成較大的酋邦。《漢書》《三國志》《後漢書》撰寫之時,高句麗國已經建立,並相繼兼併了蠻貊諸部,史家在記述玄菟郡地理位置時,以追述的形式記載爲“玄菟復徙居句驪”“徙郡句麗西北”,郡下有“句驪蠻夷”,也是極有可能的。從漢魏時期的史籍看,史家嘗用“貊人”“貉人”指代高句麗國人,顯然,此時“高句麗”是國名,“貊”是族名。據現有資料可以確定的是,“高句麗”最早是西漢昭帝始元五年(前82)玄菟郡下的縣名;漢元帝建昭二年(前37),扶餘貴族朱蒙在降服部分貊人部落後,稱王建國,國號爲“高句麗”,以漢朝的縣名爲國名。高句麗從國名轉爲族名,是高句麗建國若干年後的事情①王培新《從玄菟徙郡解析“高句麗”由國名到族稱的演變》《(史學集刊》2017年第1期)認爲:“‘高句麗’作爲族稱是由高句麗國這一政治體演變而來。”,這與“漢”是王朝名,若干年後纔轉爲族名是相通的。

《三國史記·高句麗本紀》記載:“始祖東明聖王,姓高氏,諱朱蒙……朱蒙行至……卒本川。觀其土壤肥美,山河險固,遂欲都焉。而未遑作宮室,但結廬於沸流水上居之。國號高句麗,因以高爲氏。”學界一般認爲“卒本川”與“沸流水”爲同一條水,但對沸流水是今天哪條河流爭議較大,有渾江、富爾江、柳河、通溝河、朝鮮成川等多種看法。②李樂營:“沸流水再考”,《通化師範學院學報》7(2021):19。從目前發現的高句麗建國前後的早期考古遺迹看,可以排除朝鮮成川說、集安的通溝河說、吉林的柳河說。然沸流水是渾江還是富爾江,至今仍無定論。渾江自東北向西南流經吉林省白山市、通化市及遼寧省的桓仁、寬甸兩縣匯入鴨綠江;富爾江是渾江的最大支流,流經吉林省通化縣和遼寧省新賓、桓仁縣。富爾江略靠北,在玄菟郡治高句麗縣(今遼寧新賓)的北面經過。渾江說主要指富爾江匯入渾江之後的中下游地區。20世紀五六十年代,在渾江與富爾江交匯處一帶考古調查發現高句麗墓葬750餘座,在渾江中下游今遼寧桓仁縣境內發現較多高句麗早期的遺迹。朱蒙結廬於沸流水後,“見沸流水中有菜葉逐流下,知有人在上流者,因以獵往尋,至沸流國”,翌年沸流國王松讓“以國來降,以其地爲多勿都,封松讓爲主。麗語謂復舊土爲多勿”。③[高麗]金富軾:《三國史記·高句麗本紀第一》,第175頁。朱蒙所居卒本地區在今桓仁境內,居沸流水上游的沸流國,可能是在富爾江流域。④朴燦奎:“沸流國考”,《東北史地》6(2009):50。因此,所謂沸流水,應是富爾江及其匯入渾江後的渾江中下游的合稱。

高句麗建國之初的地域,是在漢代玄菟郡境內還是在玄菟郡境外?學界有不同看法。有學者認爲,玄菟西遷後,對高句麗縣採取了把其管轄區劃分爲直轄地區和非直轄地區的特殊管轄方式,在玄菟郡塞內受高句麗縣管轄的是沸流國王松讓及其後人所轄的高句麗人,松讓歸降朱蒙後,仍保留一定獨立性,直到王莽時期一直居住在塞內,而朱蒙所建之高句麗國則分佈在玄菟郡塞外。⑤朴燦奎:“王莽朝高句麗記事的諸史料辨析——王莽朝高句麗記事與高句麗侯騶考(上)”,《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2000):93~97;“王莽朝高句麗記事的諸史料辨析——王莽朝高句麗記事與高句麗侯騶考(下)”,《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2000):94~98。燕、秦、漢時期,在東北郡縣的邊緣地帶修築長城(由城墻和邊塞烽燧構成),長城以內爲郡縣地區。經過多年考古調查和發掘,基本弄清了這一時期遼東長城的走向,爲認識朱蒙所建高句麗國的卒本地區是在塞內還是塞外提供了重要的依據。⑥李龍彬:《東北地區燕秦漢長城及城址研究》(長春:吉林大學博士論文,2020)。

從遼寧鐵嶺向南,經撫順、本溪、寬甸一直延伸到朝鮮大寧江流域的長城,是遼西郡與遼東郡緣邊的長城;從瀋陽以北至鐵嶺交界處延伸到吉林通化縣的烽燧遺址,是漢昭帝始元五年(前82)西遷後玄菟郡緣邊的防禦工事,其功能與長城相同。與這段漢長城沿綫相關的城址共6座,其中新賓永陵南城址東西長136米、南北殘長166米,夯土城墻,發現東西二門址,出土大型夯土臺基建築、錢範、“高句驪丞”封泥,被認爲是玄菟郡郡治高句麗縣遺址。⑦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編:《永陵南城址發掘報告》,第517、519頁。通化縣赤柏松城址周長996米,有角樓址2處、門址4處,出土大量西漢中晚期和東漢早中期中原類型的鐵器,是位於玄菟郡最東北部的縣城,可能是上殷臺或西蓋馬的縣治遺址。⑧趙海龍:“吉林通化赤柏松古城”,《中國考古新發現年度記錄(2009)》(北京:中國文物報社,2010),第55~56頁。高句麗國肇興之地卒本地區的西北是高句麗縣,東北是上殷臺或西蓋馬縣,南面是遼東郡,儘管目前對玄菟郡東部的邊界不很清晰,但從地理方位看,卒本地區當位於玄菟郡塞內。而且,卒本地區處於渾江中下游沖積平原,有陸路交通和水路交通綫,便於玄菟郡縣與高句麗國之間的聯繫。①唐渺、王志剛:“高句麗‘卒本’和‘國內’的地理空間範圍考證”,《社會科學戰綫》8(2018):160~167。

西漢王朝允許邊郡內存在土著民的王國,如西南的滇國、夜郎國等,由邊郡進行羈縻統轄。玄菟郡縣對郡內高句麗國同樣是採取羈縻統轄的形式,《漢書·地理志》記載玄菟僅設三縣,所轄人口“戶四萬五千六,口二十二萬一千八百四十五”,顯然這裏統轄機制與內地郡縣不同,應是保留當地土著民原有的社會組織和風俗文化實行羈縻統轄。《三國志·魏書·東夷傳·高句麗》記載:漢朝對高句麗國王“賜鼓吹技人,常從玄菟郡受朝服衣幘,高句麗令主其名籍。後稍驕恣,不復詣郡,於東界築小城,置朝服衣幘其中,歲時來取之”。高句麗立國後,漢朝承認朱蒙及其繼承人的國主地位,受漢朝授官封爵的高句麗國主與貴族需適時到玄菟郡衙府領取朝服、衣幘,即使在高句麗國主“驕恣”不肯詣郡時,還在“東界築小城,置朝服衣幘其中,歲時來取之”。這表明高句麗國主與貴族需身著漢朝官服參加郡縣官府活動和入朝朝貢的朝會。玄菟郡以高句麗縣令管理高句麗國戶籍。高句麗國在玄菟郡境內期間,始終受玄菟郡高句麗縣管轄。

高句麗國由郡縣地區遷出塞外是在王莽時期,《漢書·王莽傳》記載:

先是,莽發高句驪兵,當伐胡,不欲行,郡強迫之,皆亡出塞,因犯法爲寇。遼西大尹田譚追擊之,爲所殺。州郡歸咎於高句驪侯騶。嚴尤奏言:“貉人犯法,不從騶起,正有它心,宜令州郡且尉安之。今猥被以大罪,恐其遂畔,夫餘之屬必有和者。匈奴未克,夫餘、穢貉復起,此大憂也。”莽不尉安,穢貉遂反,詔尤擊之。尤誘高句驪侯騶至而斬焉,傳首長安。莽大說,下書曰:“……其更名高句驪爲下句驪,佈告天下,令咸知焉。”於是,貉人愈犯邊,東北與西南夷皆亂云。

時爲王莽始建國四年(12),玄菟郡受命令高句麗侯高騶(高句麗國主)②關於高句驪侯騶是高句麗國主的考證,參見程妮娜:《古代東北民族朝貢制度史》(北京:中華書局,2016),第77~78頁。出兵伐匈奴,高句麗人不願受命出戰,“皆亡出塞”,遼西郡大尹(太守)田譚率兵追擊,被高句麗人所殺。討穢將軍嚴尤誘騙高句麗侯騶殺之,“傳首長安”,這徹底激怒了高句麗人,“愈犯邊”,直到東漢“光武帝八年,高句麗王遣使朝貢,始見稱王”。③〔西晉〕陳壽:《三國志·魏書·東夷傳·高句麗》(北京:中華書局,1959),第844頁。高句麗出塞之後,定居於緊鄰玄菟郡的東北之地,稱之爲“國內”(今吉林集安),國主在對外交往時不再使用漢朝册封的封號“高句麗侯”,而自行稱“王”,光武帝因之册封高句麗國主爲“高句麗王”,納入東亞封貢體制。

綜上,公元前37年,朱蒙在玄菟郡內蠻貊聚居地建立了高句麗國,西漢王朝將其置於玄菟郡高句麗縣的統治之下。王莽時期,高句麗國遷出郡縣,成爲塞外政權。東漢光武帝建武八年(32),高句麗國被納入東亞封貢體制。

二 東亞封貢體制下高句麗國與中原王朝關係

東亞封貢體制下的朝貢國是屬“內圈”邊疆民族朝貢體系?還是屬“外圈”鄰國朝貢體系?劃分的核心標準是該朝貢成員是否被納入中國王朝地方政治統轄體制,納入者爲中國王朝邊疆民族政權,即屬“內圈”;未被納入者則屬“外圈”,與中國王朝無政治隸屬關係。④程尼娜:“羈縻與外交:中國古代王朝內外兩種朝貢體系——以古代東北亞地區爲中心”,《史學集刊》4(2014):20。公元1世紀初,高句麗國納入東亞封貢體制伊始,便受到邊地郡(州)縣和專設機構統轄,直到6世紀後期,雖然這期間中國王朝由統一到分裂,但高句麗國始終在王朝地方政治統轄體制之內。

西漢的高句麗國在玄菟郡內時期,受漢朝封爵爲“高句麗侯”。東漢初,高句麗被納入東亞封貢體制時,光武帝册封高句麗國主爲“高句麗王”,此時“始見稱王”。⑤〔西晉〕陳壽:《三國志·魏書·東夷傳·高句麗》(北京:中華書局,1959),第844頁。在鬆散的羈縻統轄機制下,高句麗一面遣使朝貢,一面派兵寇掠邊郡。東漢前期,高句麗的活動多與遼東郡發生關係。例如,建武二十五年(49)春,“句驪寇右北平、漁陽、上谷、太原,而遼東太守祭肜以恩信招之,皆復款塞”,推測東漢王朝是以遼東郡管理高句麗的朝貢事務;漢和帝元興元年(105)春,“復入遼東,寇略六縣,太守耿夔擊破之,斬其渠帥”;安帝時,永初五年(111),高句麗王宮“遣使貢獻,求屬玄菟”。①〔南朝宋〕范曄:《後漢書·東夷傳·高句驪》,第2814、2815頁。此後,高句麗國由遼東郡改屬玄菟郡,直到東漢末年,高句麗國基本由玄菟郡領屬(東漢末,有幾年改屬遼東郡②漢靈帝建寧二年(169),高句麗屬遼東;“嘉平中,伯固乞屬玄菟”(〔西晉〕陳壽:《三國志·魏書·高句麗傳》,第845頁)。)。東漢朝廷對於納入地方政治體制下的朝貢成員,通常要求朝貢國平時到邊地郡縣朝貢,遇有大事纔詣闕朝貢。

漢朝出於傳統的“天下觀”和營建華夷大一統王朝的政治理念,採取懷遠招徠政策經營邊疆朝貢制度,對朝貢成員叛服無常表現出十分寬容的態度,衹要反叛者重新願意歸附,漢朝都給予接納,並給予册封和賞賜。例如,高句麗王宮在位期間,多次寇略郡縣,擄掠人口。安帝建光元年(121),高句麗王宮死,子遂成繼立。對於屢次叛亂的高句麗國該如何處置,尚書陳忠曰:“宮前桀黠,光不能討,死而擊之,非義也。宜遣弔問,因責讓前罪,赦不加誅,取其後善。”認爲高句麗王宮叛亂時,玄菟太守不能平定,如趁宮死時出兵征討,“非義也”,應該對新王“責讓前罪,赦不加誅,取其後善”。安帝從之。明年,遂成還漢生口,詣玄菟降。安帝詔曰:“遂成等桀逆無狀,當斬斷葅醢,以示百姓,幸會赦令,乞罪請降。鮮卑、穢貊連,年寇鈔,驅略小民,動以千數,而裁送數十百人,非向化之心也。自今已後,不與縣官戰鬥而自以親附送生口者,皆與贖直,縑人四十匹,小口半之。”③〔南朝宋〕范曄:《後漢書·東夷傳·高句驪》,第2814、2815頁。漢安帝對歸附後的高句麗王採取了寬容的政策,以縑帛贖買被高句麗掠奪的人口,前提是“不與縣官戰鬥”,做安分守己的朝貢成員。這個典型事件體現了被納入邊地政治體制下的高句麗國與其上隸屬的郡縣之間的政治關係。

東漢滅亡後,魏晉十六國時期呈現出多中心特徵,但東亞封貢體制並沒有因此而解體,而是以各個較大的王朝、政權爲中心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朝貢圈。到南北朝時期,東亞封貢體制發展爲南北兩個中心,高句麗無論是弱小還是強盛,即便是不斷寇鈔邊郡時期,都沒有脫離中國王朝的東亞封貢體制。這除了中原王朝積極經營朝貢制度之外,更主要的是高句麗自身發展的需要。在周邊各族都是中原王朝的朝貢成員的環境下,高句麗王衹有得到中原王朝的册封,纔能得到周邊民族的認可和本國貴族大姓的擁護,以鞏固其統治地位。同時,加強與經濟發達的郡縣地區交往和貿易,是發展高句麗國經濟與文化的重要途徑,加上中原王朝厚往薄來的邊疆政策,朝貢是最爲有效的交往活動,寇邊也是爲了獲得更多的物質利益,這是高句麗始終保持與中原王朝朝貢關係的主要動力。

東漢末年,公孫氏割據遼東,高句麗成爲公孫氏政權的朝貢成員。這期間,高句麗還曾向孫吳遣使朝貢。景初二年(238),曹魏滅公孫氏政權後,高句麗相繼成爲曹魏與西晉的朝貢成員。“永嘉之亂”後,中原陷於戰亂,各族政權分立,晉愍帝建興年間(313—316),高句麗佔據了漢魏以來設立在朝鮮半島北部的樂浪郡、帶方郡之後④此後,中國史籍記載的樂浪郡、帶方郡,一般是指僑置於遼西地區的二郡。,繼續向遼河流域發展,遭遇到強大的對手慕容鮮卑。爲了尋求中原政權的支持,高句麗積極開展對中原北族政權和南方東晉王朝的朝貢活動。在前燕的軍事征服之下,高句麗被迫成爲前燕政權朝貢制度的成員,接受前燕的册封。高句麗在成爲諸燕政權朝貢體系成員前後,仍利用各種機會尋求發展,積極向南(東晉、劉宋)北(後趙、前秦、南燕)中原政權遣使朝貢。太延二年(436),北魏滅北燕,佔據遼河以西郡縣地區,統一了東北。因北燕主馮文通逃亡高句麗,高句麗拒絕將其交付北魏,太武帝欲出兵征討高句麗,高句麗轉向劉宋朝貢,直到北魏文成帝和平三年(462)後,高句麗纔與北魏建立起穩定的朝貢關係。

魏晉南北朝時期,高句麗曾先後向曹魏、孫吳、兩晉、諸燕、後趙、前秦、北朝、南朝遣使朝貢,由於地緣政治的關係,高句麗先後被納入魏、晉、諸燕、北魏的地方政治統轄體系,其朝貢事務由護東夷校尉府管轄,承襲了前朝的政治統屬關係。隨着各王朝、政權在東北邊疆地區的勢力此消彼長,護東夷校尉府的治所發生較大的變化。曹魏前期,護東夷校尉府治於平州之襄平(今遼寧遼陽市)①[日]池内宏:“曹魏の東方經略”,《満鮮史研究》(東京:吉川弘文馆,1979),第1册,第251~281頁。,後曹魏將平州“合爲幽州”②〔唐〕房玄齡 等:《晉書·地理志》(北京:中華書局,1974),第427頁。,護東夷校尉府隨之遷於幽州(今北京)。西晉武帝泰始十年(274),“分幽州五郡置平州”③〔唐〕房玄齡 等:《晉書·武帝紀》,第63頁。,護東夷校尉府還治襄平。前燕承晉制不變,慕容儁“以吳王垂爲東夷校尉、平州刺史鎮遼東”④〔北魏〕崔鴻:《十六國春秋·前燕錄五·慕容儁下》,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第463册,第534、532頁。。後燕時,平州治所遷至平郭(今遼寧蓋州);慕容熙時期(401—407),遼東、玄菟二郡的大部分地區已被高句麗佔領,後燕在東北的勢力退縮到遼河以西,護東夷校尉府遷至營州治所宿軍(遼寧北鎮)。北魏時,營州治所遷至和龍(今遼寧朝陽)⑤上述今地,參見孫進己、馮永謙 主編:《東北歷史地理》(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9),第2卷,第121~132頁。。從上面的梳理看,護東夷校尉府的治所先後爲平州—幽州—平州—營州。西晉末、北魏一般以鎮守東北地區的地方要官兼任護東夷校尉,如魏孝文帝時,拓跋思譽“出爲使持節、鎮東大將軍、和龍鎮都大將、營州刺史,加領護東夷校尉”⑥〔北齊〕魏收:《魏書·樂陵王傳》,第516頁。。魏晉時期,護東夷校尉府是高句麗國朝貢的主要地點。東晉十六國南北朝時期,高句麗朝貢使團通常經護東夷校尉府所在地,赴京師朝貢。

護東夷校尉府作爲掌管東北邊疆東部民族朝貢活動的官府,職掌朝貢國、族群的歸附、朝貢、貿易等事務,有權調集朝貢成員的軍隊(部族兵)隨從護東夷校尉從事軍事行動。⑦程尼娜:“護東夷校尉考”,《北方文物》4(2004):52。《晉書·慕容廆載記》記載:

時平州刺史、東夷校尉崔毖自以爲南州士望,意存懷集,而流亡者莫有赴之。毖意廆拘留,乃陰結高句麗及宇文、段國等,謀滅廆以分其地。太興初(318),三國伐廆。……會三國使亦至請和,曰:“非我本意也,崔平州教我耳。”廆將(崔)燾示以攻圍之處,臨之以兵……毖與數十騎棄家室奔於高句麗。

平州刺史、東夷校尉崔毖爲打壓慕容鮮卑的勢力,調集高句麗與宇文鮮卑、段氏鮮卑的兵力合擊慕容鮮卑,兵敗後崔毖與數十騎棄家室奔於高句麗。其中透露了高句麗與護東夷校尉的政治關係。

從目前所見的資料看,東漢、曹魏、西晉王朝對高句麗國主的册封,基本都是“高句麗王”,衹有孫吳嘉禾四年(235)“拜高句麗王宮爲單于,加賜衣物珍寶”⑧〔西晉〕陳壽:《三國志·吳書·孫權傳》裴松之註引,第1139~1140頁。。清代瞿中溶《集古官印考證》卷十二收錄了“晉高句驪率善仟長”“晉高句驪率善佰長”“晉高句驪率善邑長”三方晉高句麗官印,從引文看,應是西晉王朝授予前來朝貢的高句麗使者的官號。到十六國南北朝時期,南北政權與王朝對高句麗王的册封內容出現新變化,參見表1。

表1 南北政權與王朝對高句麗王的册封

前燕慕容儁稱帝之後,元璽四年(355),“十二月,高句驪王釗遣使詣儁納質修貢……以釗爲錄營諸軍事、征東大將軍、營州刺史,封樂浪公,王如故”。⑨〔北魏〕崔鴻:《十六國春秋·前燕錄五·慕容儁下》,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第463册,第534、532頁。這是史籍中首次見到對高句麗王具體册封內容的明確記載。從前燕制度多仿效魏晉制度看,或許在魏晉時期已經有類似關於高句麗王的册封。

5世紀初,高句麗佔據遼河以東到朝鮮半島漢江以北的郡縣區以後,尤其是北魏統一東北後,高句麗的國策發生明顯變化——在東亞封貢體制下,對南北王朝稱臣納貢,與北魏、宋、齊、梁、陳從未發生武裝衝突。由於地緣關係,高句麗與南朝各政權的關係相對疏鬆,與北魏的

朝貢關係承襲了前朝的政治統屬關係。從南北朝對高句麗册封的內容看,北朝對高句麗王的册封,前後略有差別。前期(4世紀)主要是持節、都督遼海諸軍事、征東將軍,領護東夷中郎將,遼東郡開國公、高句麗王;後期(5世紀)則爲安東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領護東夷校尉,遼東郡開國公、高麗王。其中,“都督遼海諸軍事”“安東將軍”等封號表示北魏統治者賦予高句麗王對東北東部邊疆民族有軍事鎮撫權,“領護東夷中郎將”有輔助北魏統領東北邊疆民族的職責,魏世宗云:“高麗世荷上將,專制海外,九夷黠虜,實得征之。……務盡威懷之略,揃披害羣,輯寧東裔,使二邑還復舊墟,土毛無失常貢也。”①〔北齊〕魏收:《魏書·高句麗傳》,第2216頁。孝明帝神龜二年(519),北魏將由營州地方官兼任的“護東夷校尉”一職册封給了高句麗王,賦予其對東北邊疆東部民族的統領權。顯然,北朝對高句麗王的册封並不是完全虛封,而是有一定的實際意義。南朝對高句麗王的册封,前期主要是使持節、都督營平州諸軍事、征東將軍、高麗王、樂浪公,後期衹册封爲寧東將軍、高麗王、樂浪公。“都督營平州諸軍事”“征東將軍”表現了南朝希望高句麗爲其收復營州與平州的願望,軍事色彩更濃一些。梁武帝太清二年(548),梁對高句麗王的册封沒有了“都督營平州諸軍事”,這表明南朝已經失去收復北方的信心,安於苟全在江南。南朝對高句麗王册封屬虛封。

三 東亞封貢體制下高句麗國與朝鮮半島政權關係

國外學術界多認爲高句麗是朝鮮半島的民族國家,高句麗與新羅、百濟被稱爲朝鮮歷史上的三國時代。然而,從高句麗歷史的梳理和研究可以得知,高句麗國初建時期位於西漢王朝的玄菟郡境內,所謂“卒本地區”位於今遼東半島的北部。東漢初,高句麗國被納入東亞封貢體制下時,位於玄菟郡塞外東北,所謂“國內地區”位於今吉林通化地區。此時的新羅、百濟,僅是朝鮮半島南部馬韓、辰韓中的一部。在高句麗與朝鮮半島的新羅、百濟的先世族群之間,相隔着地域廣袤的漢魏郡縣地區,高句麗早期活動也與新羅、百濟的先世族群無涉。那麽,高句麗國的勢力何時拓展到朝鮮半島?高句麗與百濟、新羅何時發生關係?百濟、新羅何時納入東亞封貢體制?高句麗、百濟、新羅在東亞封貢體制與中國王朝的關係是否有區別?這不僅有益於準確認識高句麗國在東亞封貢體制下的定位問題,而且也對客觀準確地認識所謂朝鮮“三國時代”有所裨益。

由東漢入魏至晉,始終在朝鮮半島北部設置樂浪郡。漢代樂浪郡的統轄範圍大致北起朝鮮半島清川江②譚其驤 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釋文彙編·東北卷》(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88),第14頁。,與遼東郡、玄菟郡相接,東爲黃海,西抵日本海,南至朝鮮半島漢江東北。東漢末年,公孫氏政權割據割據遼東時期,向朝鮮半島擴張勢力,佔據了樂浪郡,並於“建安中,公孫康分屯有縣以南荒地爲帶方郡。遣公孫模、張敞等收集遺民,興兵伐韓濊,舊民稍出,是後倭韓遂屬帶方”。③〔西晉〕陳壽:《三國志·魏書·東夷傳·韓傳》,第851頁。帶方郡的方位在樂浪郡之南,王綿厚認爲,帶方郡在大同江下游和載寧江流域。④王綿厚:《秦漢東北史》(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4),第312頁。日本學者谷井氏在朝鮮黃海道鳳山發現了“帶方太守”張氏墓葬,推定鳳山郡古“唐城”(在“帶方太守”墓的西南)是帶方郡治所在地。⑤《朝鮮史大系·朝鮮總督府古迹調查報告》,轉引自王綿厚:《秦漢東北史》,第311頁。直到西晉愍帝建興年間(313—316),“遼東張統據樂浪、帶方二城與高句驪王乙弗利相攻,連年不解。樂浪王遵說統帥其民千餘家歸廆,廆爲之置樂浪郡,以(張)統爲太守,(王)遵參軍事”⑥〔北魏〕崔鴻:《十六國春秋·前燕錄一·慕容廆》,第500頁。。至此,樂浪郡遷往遼西後,高句麗佔據了西晉在朝鮮半島的郡縣區。

漢、魏、晉的郡縣在朝鮮半島北部存續期間,高句麗的直轄區始終在郡縣的北面,百濟、新羅的先世三韓則在郡縣的南面。《後漢書·東夷傳·韓》記載,東漢時,“韓有三種:一曰馬韓,二曰辰韓,三曰弁辰。馬韓在西,有五十四國,其北與樂浪,南與倭接。辰韓在東,十有二國,其北與濊貊接。弁辰在辰韓之南,亦十有二國,其南亦與倭接。凡七十八國,伯濟是其一國焉”。據日本學者林泰輔的研究,馬韓在西,爲今韓國京畿道之南部及忠清、全羅之南北道,其中有五十余國;辰韓在東,爲今韓國慶尚南北道之東北部,有十二國;弁韓在南,爲今韓國慶尚南北道之西南,亦有十二國。①[日]林泰輔:《朝鮮通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陳清泉 譯,第5頁。馬韓北與樂浪郡相接,弁韓北與濊貊相接,所謂“濊貊”指原由樂浪郡東部都尉所統轄的濊人。《後漢書·東夷傳·濊》載:光武帝建武六年(30),“省(樂浪郡東部)都尉官,遂棄領(嶺)東地,悉封其渠帥爲縣侯,皆歲時朝賀”。嶺東,指單單大嶺(今朝鮮半島北大峰山脈與阿虎飛嶺山脈)以東。“濊北與高句驪、沃沮,南與辰韓接,東窮大海,西至樂浪。”東漢中期,高句麗逐漸強盛,分佈在朝鮮半島東北部的沃沮人“遂臣屬句麗。句麗復置其中大人爲使者,使相主領,又使大加統責其租稅,貊布、魚、鹽、海中食物,千里擔負致之,又送其美女以爲婢妾,遇之如奴僕”。不久,穢人也“更屬句麗”。②〔西晉〕陳壽:《三國志·魏書·濊傳》,第848頁。高句麗勢力範圍進入朝鮮半島單單大嶺以東地區。

然而,在公孫氏政權割據遼東時期,公元209年,公孫康大舉進攻高句麗,“破其國,焚燒邑落”③〔西晉〕陳壽:《三國志·魏書·高句麗傳》,第845頁。,高句麗的勢力北縮。《三國志·魏書·濊傳》載,曹魏時期,“韓在帶方之南,東西以海爲限,南與倭接,方可四千里。有三種,一曰馬韓,二曰辰韓,三曰弁韓”。三韓的北面與帶方郡相接,並未與高句麗接壤。直到西晉末年,中原王朝已無力顧及東北邊地郡縣的統治,高句麗國再次勃興,不斷蠶食朝鮮半島的郡縣地區。公元4世紀前期,晉朝撤銷了帶方郡,將樂浪郡遷往遼西,慕容鮮卑稱雄遼河東西,無意向朝鮮半島發展勢力,兩郡大部分地區爲高句麗佔領,小部分爲百濟佔領。於是,高句麗與百濟的領土接壤,新羅還處於前國家形態,位於百濟的東面。

據12世紀高麗國史籍《三國史記》記載,新羅建國於公元前57年,百濟建國於公元前18年。④[高麗]金富軾:《三國史記·新羅本紀》,第1頁;《三國史記·百濟本紀》,第275頁。然從上引中國史籍記載看,直到曹魏時期,朝鮮半島南部還是三韓諸小國,《三國史記》所載的或許是百濟和新羅傳說時代的先祖出現時期,與建國還相去甚遠。中外學術界多認爲,馬韓後爲百濟;辰韓後爲新羅;弁韓後爲伽羅任那,於漢江以南,別爲一區域。⑤[日]林泰輔:《朝鮮通史》;朝鮮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朝鮮通史》(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75),吉林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 譯,上卷;姜孟山 主編,《朝鮮通史》(延邊:延邊大學出版社,1992),第1卷。中原王朝在朝鮮半島的郡縣統治衰落後,加速了三韓小國間的兼併。3世紀後期,百濟基本完成對馬韓小國的兼併,晉朝在朝鮮半島的郡縣撤離後,百濟與高句麗的接壤處在禮成江流域。新羅又稱“斯盧”,建國晚於百濟,在百濟東南,“其地東濱大海,南北與句驪、百濟接”。⑥〔唐〕姚思廉:《梁書·新羅傳》(北京:中華書局,1973),第805頁。

高句麗與百濟、新羅的交往可追溯到百濟、新羅建國前的三韓時代,《後漢書·東夷傳·高句麗》記載,安帝建光元年(121)“秋,(高句麗王)宮遂率馬韓、濊貊數千騎圍玄菟,扶餘王遣子尉仇臺將二萬餘人,與州郡並力討破之,斬首五百餘級”⑦《後漢書·孝安帝紀》將這次戰事繫於建光元年十二月與延光元年二月。。高句麗王宮勇壯善戰,數犯邊郡,其勢力進入朝鮮半島單單大嶺以東穢貊人地區,可能也一度滲透到三韓之一的馬韓(百濟先世)地區,故能調用馬韓的人馬隨其寇邊郡。3世紀中葉,高句麗與新羅的先世曾有兩次接觸。新羅助賁尼師今十六年(245),“十月,高句麗侵北邊,于老將兵出擊之,不克,退保馬頭栅”。沾解尼師今二年(248),“二月,遣使高句麗結和”。⑧[高麗]金富軾:《三國史記·新羅本紀》,第26頁。此時新羅還衹是辰韓衆小國之一,尚不能視爲新羅國與高句麗國之間的交往。此後,在百濟建國前後,曾間接地與高句麗發生一次關係。百濟責稽王元年(286),“高句麗伐帶方,帶方請救於我。先是,王娶帶方王女寶果爲夫人。故曰:‘帶方,我舅甥之國,不可不副其請。’遂出師救之,高句麗怨”①[高麗]金富軾:《三國史記·百濟本紀》,第292、第305頁。。百濟因助兵西晉帶方郡與高句麗發生一次接觸。此後,過了百餘年,直到4世紀下半葉,史籍中纔見到高句麗與新羅、百濟發生關係的記載。這期間,尤其在4世紀初高句麗佔據樂浪、帶方郡之後,與百濟、新羅(辰韓)之間可能存在民間交往,然史籍無載則間接證明了三者在政權層面上還沒有發生正式交往。

晉朝在朝鮮半島的郡縣撤離後,原郡縣地區的一些居民留居朝鮮半島。爲避戰亂,一部分人流入百濟、新羅地區,加速了兩國的社會發展。高句麗與前燕爭雄失利,咸康八年(342),前燕慕容皝率軍攻打高句麗,“(高句驪王)釗單馬遁走……掘釗父乙弗利墓,載其尸並其母妻,收其府庫纍世珍寶,掠男女五萬餘口,焚其宮室,毀丸都城而還”。翌年春二月,“高句驪王釗遣其弟稱臣於皝,貢方物以千數,乃還其父尸,猶留其母爲質”。②〔北魏〕崔鴻:《十六國春秋·前燕錄三·慕容皝下》,第517頁。這次戰爭對高句麗打擊沉重,於是將發展方向轉向朝鮮半島。高句麗與百濟的正式交往是以戰爭形式展開的。高句麗故國原王三十九年(369),“秋九月,王以兵二萬南伐百濟。戰於雉壤,數績”;四十一年(371),“冬十月,百濟王率兵三萬,來攻平壤城。王出師拒之,爲流矢所中,是月二十三日薨”。③[高麗]金富軾:《三國史記·高句麗本紀》,第220~221頁。高句麗王的死,使兩國結下仇恨,此後高句麗與百濟在禮成江流域進行了二十餘年的爭奪戰。直到396年,高句麗好太王攻佔了百濟五十八城,百濟對高句麗稱臣納貢,高句麗纔撤軍北返。④王健群:《好太王碑研究》,第147~171頁。

新羅趁高句麗與百濟爭戰之機,加緊在朝鮮半島東南部的兼併,以及對南部加耶的爭戰。此時,倭人也不斷向朝鮮半島擴展勢力,先後與百濟、加耶結盟,出兵侵襲新羅。《三國史記·新羅本紀》載:奈勿尼師今三十七年(392),“高句麗遣使。王以高句麗強盛,送伊湌大西知子實聖爲質”。新羅向高句麗納質結盟,以求得高句麗的庇護。奈勿尼師今四十六年(401),“秋七月,高句麗質子寶聖還”。⑤[高麗]金富軾:《三國史記·新羅本紀》,第36~37頁。這表明,在高句麗與新羅結盟時是互換質子,高句麗與新羅的交往是以結盟的形式開始的。

高句麗好太王時期(392—413)是高句麗大發展時期,不僅基本控制了朝鮮半島諸小國,而且佔領了遼河以東包括遼東郡、玄菟郡在內的郡縣地區。427年,高句麗長壽王將王城從丸都(吉林通化)遷到平壤(今朝鮮平壤),與新羅、百濟的和戰一直持續到高句麗亡國。高句麗於公元前37年建國於遼東半島北部,4世紀下半葉纔與朝鮮半島南部國家新羅、百濟發生政權層面的關係,此時距高句麗建國已有四百餘年之久。

從納入中國王朝東亞封貢體制的時間看,高句麗是在1世紀前期,百濟國是在4世紀後期,新羅國則在6世紀前期。兩國比高句麗晚了300~500年。371年,百濟大勝高句麗後,始向東晉朝貢,尋求大國册封,以圖確立其在朝鮮半島的地位。咸安二年(372)正月,“百濟、林邑王各遣使貢方物”;晉簡文帝於“六月,遣使拜百濟王餘句爲鎮東將軍,領樂浪太守”。⑥〔唐〕房玄齡 等:《晉書·簡文帝紀》,第223頁。這是中國正史首見百濟。晉朝這次對百濟王的册封,標誌着百濟被正式納入中國王朝的東亞封貢體制。此後,百濟遣使朝貢不絕。5世紀中葉,百濟開始遣使向北魏朝貢,起因是爲反抗高句麗的霸權,百濟與新羅結盟對高句麗採取聯合軍事行動。爲尋求北魏援助,472年,“百濟國遣使奉表,請師伐高麗”,但孝文帝以“高麗稱藩先朝,供職日久”⑦〔北齊〕魏收:《魏書·高句麗傳》,第2219頁。,拒絕之;“(百濟)王怨之,遂絕朝貢”⑧[高麗]金富軾:《三國史記·百濟本紀》,第292、第305頁。。顯然,此時百濟並未與北魏建立起朝貢關係。直到6世紀中葉,百濟纔成爲北齊、北周的朝貢成員。背景是,新羅真興王時國力日益強盛,百濟感到新羅的威脅,未雨綢繆,於550年遣使朝貢北齊,尋求外部支持。554年,爆發新羅與百濟大戰,之後雙方戰事不斷,這也促使百濟與北齊、北周保持了較穩定的朝貢關係。這期間,百濟未再向南朝遣使朝貢。

公元4—5世紀,新羅還是一個弱小的國家。前秦苻堅建元十三年(377),“高句驪、新羅、西南夷皆遣使入朝”①〔北魏〕崔鴻:《十六國春秋·前秦錄五·苻堅中》,第616頁。。這是中國史書首見新羅。新羅王奈勿尼師今二十六年(381),“遣衛頭入苻秦,貢方物”②[高麗]金富軾:《三國史記·新羅本紀》,第36頁。。前秦建元十八年(382),“新羅國王樓寒遣使衛頭獻美女”③(宋)李昉 等:《太平御覽·四夷部二·東夷二·新羅》(北京:中華書局,1960)引《秦書》,第3461頁。。三次遣使朝貢前秦後,近一百四十年時間內,中國史籍不見新羅朝貢的記載。6世紀初,新羅國力逐漸強盛,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521年,新羅隨百濟使臣首次向南朝梁國朝貢。《梁書·新羅傳》記載:“其國小,不能自通使聘。普通二年,王姓募名秦,始使使隨百濟奉獻方物。”梁武帝“以鎮東大將軍百濟王余隆爲寧東大將軍”④〔唐〕李延壽:《南史·梁本紀·武帝下》(北京:中華書局,1975),第202頁。,但對新羅王沒有任何的册封,直到528年“梁遣使(新羅)賜衣著,香物”⑤[高麗]金富軾:《三國史記·新羅本紀四·法興王》,第51頁。。普通二年(521),可視爲新羅被納入東亞朝貢體制之始。553年,新羅從百濟手中奪得漢江下游地帶,據有了直接通向中國大陸的出海口。⑥姜孟山 主編:《朝鮮通史》,第1卷,第164頁。陳取代梁後,新羅頻繁向陳遣使朝貢。562年,新羅吞併了南部的加耶諸國。564年,首次向北齊朝貢;翌年二月,北齊武成帝“詔以新羅國王金真興爲使持節、東夷校尉、樂浪郡公、新羅王”。⑦〔唐〕李百藥:《北齊書·武成紀》(北京:中華書局,1972),第94頁。此後,新羅僅在572年再次朝貢,之後不見再向北朝遣使朝貢記載。

東晉南北朝時期,百濟(372年)、新羅(521年)先後被納入中國王朝東亞封貢體制,但並未以邊地郡(州)縣或地方特設機構管理百濟、新羅的朝貢事務;而且除了朝貢事務之外,百濟、新羅與中國王朝也未發生其他政治關係。按照區別東亞封貢體制下“內圈”與“外圈”的核心標準“是否納入地方政治體系”來劃分,百濟、新羅屬東亞封貢體制的“外圈”,是中國王朝比鄰的朝貢國。

綜上所述,東漢初年高句麗國納入中國王朝的東亞封貢體系之後,始終受漢魏晉北朝邊地郡(州)縣或護東夷校尉府管轄,是處於地方政治體系之內的邊疆民族朝貢成員,前期是“內圈”衆多的朝貢小國之一,後期是“內圈”勢力較爲強大的朝貢國,甚至一度負有協助北魏管理東北朝貢成員的職責。從百濟、新羅與南北朝的封貢關係看,百濟、新羅沒有被納入中國王朝地方政治體系,處於東亞封貢體制下的“外圈”,即中國王朝周鄰國封貢體制之下。4世紀下半葉以後,高句麗與百濟、新羅纔正式發生關係,三者之間的和戰關係,是中國王朝東亞封貢體制下王朝邊陲(內圈)朝貢國與王朝比鄰(外圈)朝貢國之間的關係。至於國內外通行的朝鮮史以公元前1世紀爲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時代,然此時高句麗是遼東半島北部漢玄菟郡下一個小國,領地還沒有進入朝鮮半島;百濟、新羅也僅是朝鮮半島南部馬韓、辰韓中的一部。從公元前1世紀到公元3世紀末,朝鮮半島的主角不是高句麗、百濟、新羅;直到4世紀初,高句麗佔據了晉朝的玄菟郡、帶方郡之後,纔進入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鼎立的時代。現行朝鮮史將三國時代整整提前了三百年,這與朝鮮半島的歷史是不符的。4世紀中葉以後,百濟、新羅先後納入東亞封貢體制,三國在東亞封貢體制內的身份不同,不可混同。高句麗是中國王朝統轄的邊疆政權,是中國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高句麗強盛時期從4世紀初到7世紀中葉持續佔據了朝鮮半島北部地區三百餘年,是朝鮮半島地域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治史者不可不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