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塗層式”詮釋:何以生成,何以克服?

时间:2024-08-31

陳 忠

[關鍵詞]詮釋學 塗層化 本真意義 塗層意義 現實生活

詮釋學起源於主體間性的斷裂①[德]伽達默爾:《哲學解釋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4),夏鎮平 等譯,“編者導言”第1、17頁。。這種斷裂的表現是,人們對如何理解同一對象、文本無法形成相對一致的意見;或者說,人們對同一對象、文本的意義存在重大分歧,難以形成共識。詮釋學的目的就在於,對人們之間爲什麽會形成誤解、如何纔能形成相對一致的意見進行探索。從施萊爾馬赫(F.D.E.Schleiermacher,1768—1834)、狄爾泰(W.Dilthey,1833—1911)到胡塞爾(E.G.A.Husserl,1859—1938)、海德格爾(M.Heidegger,1889—1976)、伽達默爾(H-G.Gadamer,1900—2002)、利科(P.Ricoeur,1913—2005)等,諸多研究者對文本、作者、意義、讀者、語言、語境、理解、解釋等詮釋學問題進行了研究,形成了較爲系統、專業的詮釋學理論。探索、研究詮釋學理論,對於人們更爲自覺地理解詮釋活動、增加共識營建的可能性具有重要意義。但問題在於,詮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應用性。詮釋首先是一種應用性、實踐性的文本理解、主體對話與知識傳播活動,而不是一種以總結、反思詮釋學原則、方法爲根本的純理論活動。脫離了現實生活中的詮釋實踐、詮釋問題,詮釋學研究將走向抽象。伽達默爾之所以成爲詮釋學研究的核心代表,是因爲“伽達默爾的哲學解釋學並沒有爲改革流行的解釋學提供一種新的解釋規範或新的方法論建議,相反,他力圖描繪在理解活動中每一步中實際發生的事情”②[德]伽達默爾:《哲學解釋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4),夏鎮平 等譯,“編者導言”第1、17頁。。立足詮釋現實,反思詮釋問題,助推詮釋實踐的合理化,是詮釋學研究的真正價值所在。

反思詮釋歷史,呈現“本真意義”(文本與對象本身內含的意義),一直是詮釋活動與詮釋學研究的重要目標。但觀察全球學術界的詮釋現實,卻往往存在着諸多“僞詮釋”現象,一些學者爲了達到特定效果、追求特定目的、服務特定主體,人爲誇大對象、文本的意義,甚至給對象、文本提煉或增加其本身並沒有的“意義”。這類似於給建築外層刷上塗料、爲泥胎塗上金粉,因此,我把這種詮釋現象稱爲“‘塗層式’詮釋”,把人爲叠加上去的“意義”稱爲“‘塗層’意義”。③關於“塗層”概念,參見陳忠:“塗層正義論——關於正義真實性的行爲哲學研究”,《探索與爭鳴》2(2019):36-46;“世界文明選擇中的命運共同體營建——基於文明批評史的視角”,《南國學術》2(2019):188—197。塗層式詮釋具有短期局部效果,但卻有長期的綜合性危害。反思、克服塗層式詮釋,對於營建更爲合理的詮釋實踐,助推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 “塗層式”詮釋的實質

敍事、修辭、詮釋,是文本形成與完成的三個環節。所謂敍事,是以話語、文本的方式探究、呈現對象特點,以幫助人們客觀、真實地把握對象,“建構一篇敍事包括兩種活動,準確地命名對象和事件(這些言詞就代表了被描寫的現實的所有重要方面),以及安排這些名稱(將言詞和語句放入一個與其發生時間相一致的序列之中)”④[美]華萊士·馬丁:《當代敍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伍曉明 譯,第180頁。;所謂修辭,是以不同的言語技巧使敍事更爲精彩,使文本更好地呈現對象,更容易爲人所接受,“缺少決定性的證據和被迫行動是修辭學處境的必備條件”⑤[美]沃爾特·約斯特 等編:《當代修辭學與解釋學讀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黃旺 譯,第2頁。;所謂詮釋,則是把已經形成的文本的意義呈現、解讀出來,以達成理解、形成共識,“克服難以移情所導致的距離和不能輕易達成的一致的努力”⑥[美]沃爾特·約斯特 等編:《當代修辭學與解釋學讀本》,“前言”第12頁。。比較而言,敍事的目的在於呈現對象、形成文本,修辭的目的在於說服對方、形成精彩的文本,詮釋的目的在於解讀文本、形成一致意見。

在敍事、修辭、詮釋的分工與合作中,詮釋的重要性在於,它是文本特別是經典文本進入日常生活的重要途徑,人們通過詮釋來瞭解、理解經典文本及其意義;詮釋是否真實、客觀、準確,將深刻影響人們對文本及其內涵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的認識、評價、認同。鑒於詮釋是一種具有神聖性、嚴肅性的知識傳播、知識探究、知識教化活動,是溝通經典與民衆、經典與生活的橋樑與中介,詮釋者是承擔社會責任、公共責任的知識傳播者、社會教化者,因此,幾乎所有的社會共同體都對詮釋者的素養、資質提出了要求,要求那些具有較高知識修養、道德修養、社會修養的優秀人士,對經典進行符合社會語境、言說習慣的解讀,以推動經典走進生活,同時也通過經典詮釋以教化大衆、規範社會。反思詮釋史,從中國的諸子詮釋學,到西方的藝術詮釋學、宗教詮釋學、法律詮釋學、歷史詮釋學,都承擔了重要的教化、規範等功能。“教化作爲向普遍性的提升,乃是人類的一項使命。”①[德]伽達默爾:《真理與方法》(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洪漢鼎 譯,上卷,第459頁。教化的重要目標是使人們超越狹隘性,對自我、社會、自然及其規律有更爲全面的理解。

在經典與詮釋的關係中,一方面,經典爲詮釋提供了基礎、框架與內容,沒有既有的文本也就談不上詮釋。比如,孔子、柏拉圖(Πλατών,前427—前347)、亞里士多德(Αριστοτέλη ,前384—前322)等言說、留傳的文本,是後人進行詮釋的基礎。另一方面,詮釋也是使經典爲人所知、得以傳播,使經典從自在狀態趨向自覺狀態的一個過程;可以說,沒有詮釋也就沒有經典。比如,正是通過後人的詮釋,在西方文藝復興時期,人們重新發現了古希臘經典。同時,諸多詮釋者在詮釋經典的過程中,立足現實生活,把詮釋經典與發現生活規律有機結合,使詮釋兼備了敍事性、修辭性,進而成爲新的經典。比如,孟子、荀子、二程、王陽明等在詮釋儒家經典過程中,努力呈現、探究現實生活及其規律、理想,創作出爲人傳誦的新經典。因此,詮釋不僅僅是理解、呈現、傳播文本的方法和技巧,也是一個辨別、探究、求善、創造知識的過程,一個與文明進步、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本體論意義上的事業,詮釋者需要具備求真、求美、求善的品質與精神。

當然,這是一種理想的狀態。在現實中,由於各種原因,敍事往往會偏離真,修辭也會偏離美,詮釋也會偏離善,而成爲有問題的敍事、有問題的修辭、有問題的詮釋。敍事學、修辭學、詮釋學“本身是高度時機性的,也即是時間的、處境的和被動機引發的事業”②[美]沃爾特·約斯特 等編:《當代修辭學與解釋學讀本》,“前言”第10頁。,使得時代階段、所在處境、技術條件、主體意圖等,都會對敍事、修辭、詮釋的相互關係以及詮釋的經典性、理想性形成影響。社會生活—敍事—修辭—詮釋—社會生活,是詮釋行動的運行框架,衹有在這個構架中,詮釋纔具有合理性;衹有處理好與生活、敍事、修辭的互動與張力關係,纔能成爲合格的詮釋者。對詮釋而言,當詮釋的對象文本、詮釋的主體意圖、詮釋的社會語境發生變化時,當詮釋脫離敍事、修辭特別是現實生活世界時,就會偏離理想與合理的軌道,成爲有問題的詮釋。

“塗層式”詮釋正是一種有問題的詮釋。它誇大特定文本的價值,用“高尚”“崇高”“開創”“偉大”“劃時代”等大詞彙、大論斷、大命題增加文本本身沒有的意義。例如,因爲“圈內相互人情”等原因,給某些人的作品、文本寫評論文章,無底綫地誇大其價值,將沒有價值的作品吹捧爲上品甚至經典;因爲“市場營銷與推廣”等特定目的,在各類媒體上以多種形式對某些作品、文本進行密集轟炸式推介,以博人眼球、引人購買;因爲“權力交換與營建”等特定需要,對某些作品、文本進行無邊界、暢想式解讀,“發掘”這些文本本身沒有的多方面重要意義;爲了特定主體的“合法性營建”,對歷史、事件、文本等進行選擇性解讀,人爲、片面突出一些人物及事件的意義;等等。

塗層式詮釋的方法和策略多種多樣,但在本質上都是一種脫離對象、內容的意義叠加行爲,都是對意義的一種“人爲設計”,把人們認同的一些價值觀、意義觀叠合到所詮釋的對象文本上。它是一種與求真相違背,甚至以真實、求真爲塗料、語料的說話技巧、文本策略,一種以文本詮釋爲手段的權力與利益交易。塗層式詮釋,是主觀主義、形式主義、權力主義、利益主義、效用主義在知識生産、知識傳播中的特定勾連、具體結合。

二 “塗層式”詮釋的生成

塗層式詮釋的出現與流行,有其偶然性,更有其必然性,其生成有着深刻的詮釋學內部、詮釋活動運行機制的原因,以及社會語境成因。具體切入、分析詮釋活動的核心構成、關鍵環節、根本語境,有利於發現塗層式詮釋的生成條件、生成機理。

意義是詮釋的核心目標,意義問題是詮釋學的核心問題,詮釋過程也是發現、呈現、傳播對象與文本之真實意義的過程。但問題在於,意義是一種關係性、可能性、超越性的存在,既存在於既有關係之中,也存在於既有關係之外。當人們發現既有之存在、關係的整體性之外,還有其他非既有性、可能性時,往往會産生意義感。比如,日常生活、日常工作重複而單調,但當人們發現這個過程是一個整體,且可以爲自我和他人營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時,這種重複和單調也便具有了可能性、超越性,也就具有了意義。世界是一種封閉與開放共存的對象性存在,在不同層面與鏈條涉及無窮的關係,而人們所觸及能夠體悟的具體關係又往往各不相同。這樣,雖然人們都是立足既有、有限關係把握無限、可能意義,但所發現的意義其實各不相同。對詮釋而言,也是如此。即使是對於一個句子的詮釋,不同的詮釋者也可能會有不同的側重點。面對複雜詮釋關係,人們將很難斷定自己所把握到的文本意義就是唯一正確的,別的理解、詮釋就是不正確的。面對用塗層策略所賦予的意義,人們往往很難直接斷定其是不合理的,或者需要相當長的時間纔能逐漸發現其問題與錯誤。即使經過反復的遭遇可以確認某種詮釋中的意義是塗層的、人爲設計的,但時代語境、價值軸心、人們關注的問題可能已經變遷了,再去指認某種意義的塗層性已經意義不大。意義本身的關係性、複雜性、變遷性、多樣性,是塗層式詮釋生成與存在的一個重要條件。

詮釋是一個不同視域相互融合的過程。對詮釋者而言,詮釋是詮釋者的觀點、態度與作者所創作的既有文本所內含的觀點、態度的融合過程;對讀者而言,詮釋是讀者所具有的觀點、方法、態度與詮釋者具有的觀點、方法、態度的融合過程。而視域融合本身又受到時代條件、讀者群體、主體需要的影響。也就是說,作爲視域融合的詮釋過程,是一個涉及諸多要素與環節的複雜過程,其中任何一個要素與環節都會爲詮釋結果的變化留下可能。可以說,雖然詮釋是一個努力克服主體間性斷裂的過程,但即使從視域融合、詮釋過程本身看,仍然現實性地存在具體甚至相當程度的主體間性斷裂。這種詮釋過程、視域融合中的間性斷裂,也可以稱爲詮釋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詮釋鏈條的複雜性,詮釋行爲的非同時性,詮釋信息的不對稱等視域融合問題,爲一些主體對文本進行塗層式詮釋提供了空間。視域融合中仍然存在的多維度主體間性斷裂、多層信息不對稱,使人們很難及時發現、準確辨別出,特定主體出於特定目的、利用專業技巧、爲特定的文本所叠合、添加、塗層的特定意義。

詮釋是一個效果歷史過程。從文本看,所謂效果歷史,一方面,指已有文本在爲人們所解讀的過程中,會對現實産生影響;另一方面,指文本具體呈現出的意義與作用,受現實生活、人們現實需要的制約。從作者角度看,所謂效果歷史,一方面,指人們的已有意見、偏見、前理解會深刻影響文本對其所呈現的意義;另一方面,指讀者已有的偏見、意見也會因閱讀文本而産生變遷,成爲新的意見、偏見、前理解。在文本與讀者之間不斷的效果歷史互動中,文本的意義與讀者的前理解雖然會保持相對的穩定性,但也具有深刻的變化性、開放性。詮釋作爲一個效果歷史過程,是過去時與進行時的統一,是過去史與當代史的統一,是傳承性與創造性的統一。詮釋史、詮釋過程的變化性、多樣性、不恒定性、當代性、創造性,爲一些主體“創造性”地從事塗層式詮釋,在詮釋特定對象時爲其“創造”、叠加意義,提供了空間與可能。

詮釋是由不同詮釋主體所從事的理解與解釋活動。對於詮釋者而言,詮釋的過程也就是一個以已有經驗爲基礎,通過文本詮釋不斷挑戰、更新、豐富自身經驗的過程。經驗、體驗對於詮釋具有本體論意義,沒有體驗與經驗基礎,不能回到現實的詮釋具有抽象性。一方面,經驗總是個別的、特殊的,人們通過自己的經歷、行爲等形成自身的特有經驗;另一方面,經驗又是普遍的,所謂經驗的形成是在具體過程中形成了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體驗與知識。在特殊與普遍的統一中,經驗是有限性與無限性的統一,是人們以有限性爲基礎,立足有限,對無限性的把握與趨近。“真正的經驗就是這樣一種使人類認識到自身有限性的經驗。在經驗中,人類的籌劃理性的能力和自我認識找到了它們的界限。”①[德]伽達默爾:《真理與方法》,上卷,第15頁。也就是說,作爲詮釋、視域融合基礎的經驗雖然可以通達普遍性、無限性,但在本質上,經驗首先是特殊的、有限的。人們的詮釋學意識越自覺,越會對自身的能力與知識有所懷疑,越會對自身經驗的有限性有所確認。詮釋及面對詮釋時的自我懷疑,對自我無知性、有限性的確認,客觀上爲其他主體進行不同於自身的詮釋,包括塗層式詮釋留下了空間,提供了可能。可以說,人們經驗、知識、能力的現實有限性,是塗層式詮釋能夠存在的重要主體論原因。

詮釋不僅是一個文本解讀過程,也是一個社會互動過程。圍繞文本理解與詮釋的分歧、博弈,其實質是作爲文本生産基礎的社會利益分歧與社會權力博弈。文本詮釋是社會關係的反應,社會關係中的利益格局、權力格局從根本上決定着詮釋對象、範圍與方式的選擇。在馬克思(K.H.Marx,1818—1883)、布羅代爾(F.Braudel,1902—1985)等人看來,任何社會都存在表層結構、中層結構、深層結構。在社會與詮釋的關係中,社會關係、權力關係是詮釋的深層結構,詮釋是社會關係、權力關係的表層結構。歷史往往由勝利者書寫,對文本的詮釋權也往往掌握在權力主體手中。掌握了國家機器、暴力機構、國家機構、傳播機構的權力主體,爲了營建社會秩序、實現發展目標,必然以自己的方式,按照自己的需要,對傳統、經典、知識進行選擇,並要求人們對選擇過的經典進行選擇性詮釋。也就是說,雖然詮釋學的理想原則是按照文本本身的意義來理解文本,但現實權力結構卻決定了現實生活中的詮釋往往是一種選擇性詮釋甚至強制性詮釋。這就爲塗層式詮釋的發生提供了社會條件、權力語境。當人們對應該閱讀什麽經典、如何閱讀經典、什麽可以是時代經典等進行詮釋時,就可能發生塗層行爲。可以說,塗層式詮釋往往深刻反映、說明了一個社會或共同體的結構與問題。詮釋決定於社會結構,也是社會結構的風向標,塗層式詮釋是社會結構、文明狀況仍存在問題的一種表徵。如果說,塗層式詮釋是一種症狀,那麽,症狀在詮釋,病竈則在社會。衹要現實社會還存在社會利益、社會權力的不均等,就會催生塗層式詮釋。

三 “塗層式”詮釋的危害

塗層式詮釋是一種追求表面光鮮,對文本與對象進行炫化的意義叠加行爲。塗層式詮釋有其短期效果。比如,可以快速提升特定文本、主體的知名度,使其成爲人們周知的名人、名作;可以爲特定的主體、事件營建合法性,誘導人們相信所詮釋文本所涉及的主體、事件的産生與續存具有必然性、神聖性;可以爲詮釋者帶來收益與收穫,通過塗層式詮釋,一些詮釋者確實獲得了較爲豐厚的利益、地位等回報;可以快速生産數量巨大的文化産品,快速增加“經典”的數量,使文化産業、思想市場更加繁華;等等。但問題在於,化妝品再好、再高檔,把化妝品塗滿全身,也無法塑造真實的美貌、健康的身體。塗層的效果再好,也不能代替對象本身的完善。從長遠看,塗層式詮釋具有五大危害。

其一,對詮釋的破壞。塗層式詮釋使詮釋本身進入了一種悖論狀態。本來,詮釋是對文本內涵之意義的呈現,即使是以讀者爲核心的詮釋,也不能完全脫離文本自身,所以,求真是詮釋的基本要求。但是,塗層式詮釋無邊界、無底綫地對文本進行意義誇大、添加,使文本本身成爲一種可以相對隨意闡發的存在,也使意義成爲一種隨意性、隨便性的存在;從而也就使詮釋不再是真正意義上的詮釋,而成爲一種僞詮釋、異化的詮釋。施萊爾馬赫早已揭示,詮釋是一種消解誤解、幫助人們形成正確理解的過程。但塗層式詮釋卻盜用理解、解釋之名,努力營建貌似真實的意義,讓人們看不清對象的內在本性、本真狀態,引導人們形成一種實爲誤解、錯誤解釋的理解。塗層式詮釋破壞了敍事、修辭、詮釋的分工關係,以詮釋之名行異化修辭、詮釋之實,其本質是一種有問題的僞修辭、僞詮釋、僞敍事。由於不再追求本真、客觀、真理、德性,以“經過僞裝的僞善”僭越敍事與修辭、盜用真實與德性,塗層式詮釋對知識生産的整體過程都具有深刻的破壞作用。

其二,對經典的破壞。一個文本之所以會成爲經典,至少需要三個條件:一是客觀、真實地反映了社會、生活、對象的特點、深層趨勢,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認識對象世界;二是深切反映了人們的希望、願望、情感,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認識社會生活、人類自身,引領、指導人們營建更好的生活;三是有幸被人們所詮釋、傳播,成爲廣爲人知的文本,成爲人類文明史、人類知識史的有機構成、知識存量、知識積澱。詮釋、傳播是經典成爲經典的一個必要條件,否則資質再好的文本也衹能是一個有待實現其價值的潛在經典、自在經典。塗層式詮釋表面上爲人們推介了經典,但實質上卻是盜用經典之名塗飾出諸多假經典,人爲設計了諸多僞經典,從而破壞了人們對經典本身、“經典”概念的信任,拉低了已有經典文本以及“經典”概念的價值。經典文本需要詮釋,但詮釋爲經典的文本不一定是經典,塗層式詮釋使人們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對經典的全面破壞,是塗層式詮釋的一個嚴重後果。

其三,對學術的破壞。詮釋不僅是文本解釋,更是一種知識探究;不僅是知識傳播,更是一種社會教化。隨着社會專業分工的推進,詮釋逐漸成爲由不同領域的專業學術機構、專業研究人員即專家承擔的專業事務。通過高質量的詮釋與研究,學術、專家逐漸獲得了社會公信力,成爲人們遇到困難時可以信任、依賴、諮詢、討教的對象。塗層式詮釋卻使一些學術研究、學術活動,成爲與真實、求真沒有關係的利益、交換、市場行爲;使人們信賴、依賴的學術圈、知識圈等,成爲學術、利益、權力江湖;使一些學術專家、學術權威,成爲以專家、權威之名行走於“詮釋江湖”“學術江湖”的無德商販、塗層大佬。塗層式詮釋、塗層式學術不需要真正地切入對象、研究問題,衹需要運用已經掌握的原理、方法、理論對特定的現象與問題進行解釋即可。對一些研究者而言,這是一種成本低、見效快、可重複、收益大的理性行爲;但對整體學術而言,卻從根本上破壞詮釋、學術的規律探索功能、社會教化功能,使詮釋與學術成爲一種無德性底綫、對社會良性運行有破壞作用的利益與權力交易。

其四,對社會的破壞。“合法性”是人們對一個對象、主體等的認同度;社會認同度越高的對象與主體,越具有存在、地位、統治等方面的合法性。詮釋是營建共識的重要手段,也是維繫合法性的重要方式。正基於此,幾乎所有的組織、共同體都異常重視詮釋問題,希望通過更爲合理、有效的詮釋爲自身營建合法性。塗層式詮釋也是對共識、合法性的一種營建,但卻不是從對象本身具有的特點、屬性出發,探究如何基於對象本身獲得人們的認可,而是生硬或技巧性地將若干表示合理性、合法性的“神聖”“高尚”“正確”“共識”等概念叠合到對象上,爲對象穿上一層合法性外衣,以爲這樣對象就獲得了合法性。然而,這樣一種通過塗層策略、塗層式詮釋營建的合法性,往往不具有持續性,也很難獲得人們的真正認同、持續認同。從最終的結果看,通過塗層式詮釋營建的所謂認同,所謂合法性,往往比較容易脫落,往往成爲一種人們既不相信也不揭穿的“皇帝的新衣”的合法性而已。兩者的區別在於:皇帝的新衣是無形的、唯一的,塗層式詮釋則是以文本爲有形存在,並且大量甚至海量存在,遍及於日常生活,讓人們難以擺脫。塗層式詮釋加深、升級了人與人之間的僞善性,對社會具有引領性、示範性的破壞作用。

其五,對文明的破壞。正如貝克(U.Beck,1944—2015)、盧曼(N.Luhmann,1927—1998)等研究者所揭示的,文明進步是一個始終與風險並存的過程。“風險評估與對風險接受的準備不僅是一個心理問題,而且是一個社會性問題。”①[德]尼克拉斯·盧曼:《風險社會學》(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20),孫一洲 譯,第17頁。如何認識、對待風險,將深刻決定文明的發展與進步。一個社會越成熟,越會正確地對待風險、內化風險,將風險應對作爲日常性、常態性的工作,而不是去掩飾問題、掩蓋風險,那就會使問題與風險演變得更嚴重,對社會發展、文明進步形成更大的危害。塗層式詮釋的重要特點就在於,選擇性地詮釋對象、詮釋文本,選擇性地無視問題,選擇性地誇大成果,選擇性地用正向性範疇、判斷來掩飾問題、掩蓋風險。塗層式詮釋努力營建仿真、超真、炫化的文本意象,其文明論本質上是用塗層手法對文明體、共同體已經存在的矛盾與問題進行掩蓋。這種塗層、掩蓋,可以營造暫時性、表面性的完美形象,卻會使文明體在未來遭遇更大的甚至雪崩式的風險。塗層式詮釋的流行往往是一個信號,說明一個文明體、共同體已經進入了靠浮誇、塗層來營建合法性,掩蓋矛盾、問題、風險的階段。塗層式詮釋的漫延,將推進一個文明體、共同體、有機體加速進入變局的拐點。一個文明體、共同體,一種秩序與體系,不可能長期依靠塗層而存在、維繫。對於進行與接受塗層的主體而言,人們不是不明瞭塗層的危害,而衹是進入了一種炫化陷阱、塗層陷阱,希望通過塗層獲得最後一杯羹的無奈選擇而已。在這個意義上,塗層式詮釋其實是一種表面繁華、表層炫化的末世迹象。它對文明具有深刻的破壞作用。

四 克服“塗層式”詮釋之可能

“塗層式”詮釋的生成有着深刻的詮釋學原因,與詮釋過程自身的複雜性密切相關。它的流行,有着深刻的社會學原因,與社會關係本身的不合理,特別是人與之間的權力差異及其固化密切相關。它的被人接受,有着深刻的主體性原因,與人的辨別能力不高相關。克服塗層式詮釋,需要深刻的文明反省與文明自覺,需要推進詮釋主體、詮釋方法、詮釋框架、詮釋語境的系統轉換與合理化。

——重思詮釋與文明的關係,推進詮釋目標的質樸化。雖然詮釋以文本爲直接標的,但其實是以文本的方式通達文明。一方面,文明以文本爲重要載體、重要成果、重要標誌,進入文本、成爲文本是文明得以流傳、發展的重要條件;另一方面,文本以文明爲依託、基礎、目的,確認文明的本質,推進文明進步,是文本的根本功能。因此,以文本爲對象的詮釋活動、詮釋學循環,其來源、基礎、目的、功能也就是文明及其進步。也就是說,詮釋活動不是單純、孤立的,而是一種以文明、進步爲核心的活動;能否真實、客觀地反映文明特點,總結、呈現文明規律,助推文明運行與發展,是衡量詮釋是否合理的根本標準。所謂的詮釋學循環,衹是文明構成生態、運行生態的一部分,脫離了這兩個生態,詮釋學循環、詮釋活動也就走向了抽象。塗層式詮釋的一個根本性問題,就是脫離了文明構成與運行而進行孤立的詮釋活動,從而走向了抽象、非真實。確認詮釋目的的文明性、質樸性,對於克服塗層式詮釋有着基礎意義。

——重思詮釋與方法的關係,推進詮釋方法的具體化。詮釋在本質上是一種從問題出發、從經驗出發,以應用爲特點,更好地理解生活與世界的一個不斷的過程,並不存在抽象、通用的詮釋方法或哲學方法,方法衹有在具體的詮釋過程中纔能生成。依賴於已有的所謂詮釋技巧、哲學方法進行詮釋,在本質上是一種獨斷論式的詮釋。正如馬克思所說:“人類的理性最不純潔,它衹具有不完備的見解,每走一步都要遇到新的待解決的問題。”②[德]馬克思:“哲學的貧困”,《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1卷,第149頁。詮釋學在本質上是一種面向問題、探究問題的實踐科學、應用科學,“應用是一切理解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要素”③[德]伽達默爾:《真理與方法》,上卷,第396頁。。詮釋由實踐與應用所推動,也應該回歸實踐與應用。作爲應用與實踐的詮釋,也就是一種從問題出發的探究,對問題對象之特點、規律的一種探究,而不是用已有的教條、原則、方法來解釋對象和問題。缺少問題意識,不深入問題本身,是導致研究走向抽象的重要原因。塗層式詮釋之所以生成,其重要原因正在於人們並沒有從生活中的問題出發、經驗出發,來具體地探索生活、探究文本。反省詮釋與方法的關係,克服沒有問題、脫離經驗、脫離應用的抽象方法論,對於減少塗層式詮釋具有路徑意義。

——重思詮釋與主體的關係,推進詮釋主體的德性化。詮釋主體是詮釋的具體執行者,其素質直接決定詮釋的方式、目標、水平與質量。有社會責任感、歷史責任感的詮釋者,會創造性地把經典文本詮釋與現實生活反思結合起來,從而以自己的方式助推社會發展、文明進步。反之,缺少道德底蘊、責任意識不強的詮釋者,則會把詮釋文本僅僅作爲謀生、獲利的手段與工具。詮釋是一種傳承與創造、個體與社會有機統一的活動。“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當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自己思維的此岸性。”①[德]馬克思:“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55頁。立足現實生活,爲解答現實問題探究方案、助推文明與社會進步是詮釋的重要任務,社會責任感是詮釋者需要具備的素質。塗層式詮釋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一些詮釋者把詮釋僅僅作爲一種文本理解、解讀的工具,而沒有正確處理詮釋與文明、德性的關係。激發馬丁·路德(M.Luther,1483—1546)倡導用新的原則與方法詮釋《聖經》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既有宗教人員喪失了責任意識,以壟斷的詮釋權、傳播權爲自身謀求不當利益。詮釋者素質的全面化、德性化,對於克服塗層式詮釋有重要作用。

——重思詮釋與語境的關係,推進詮釋語境的合理化。任何詮釋都是在具體社會環境中的詮釋。社會環境、社會關係的狀態,從根本上決定着詮釋的方式與走向。社會均等化水平較高的社會,容易産生以平等、對話爲特點的詮釋;社會階層差異較大並固化的社會,容易産生以強制、依附、獨斷爲特點的詮釋。伽達默爾甚至認爲:“衹有在某物是這樣被制定,以致它作爲被制定的東西是不可能取消的並有約束力的地方,纔能存在理解和解釋的任務。”②[德]伽達默爾:《真理與方法》,上卷,第423頁。在詮釋與語境的關係中,一方面,語境是詮釋的根本條件,沒有合理的語境就很難有合理的詮釋;另一方面,詮釋也構成語境的一個部分,並可能通過更爲合理的詮釋推進語境的合理化。塗層式詮釋的生成,深刻地受到社會語境的影響;推進社會關係的進一步合理化,對從土壤上消除塗層式詮釋具有基礎作用;同時,智慧、自覺地揭示塗層式詮釋的危害與問題,有效減少塗層式詮釋,也有利於社會語境的進一步合理化。

總之,詮釋是一項與文明進步、社會發展深刻互動的事業,而不僅僅是一種經典理解、文本解讀層面的技巧。塗層式詮釋則使詮釋淪爲一種與文明進步、社會發展事業無關的單純技巧,淪爲一種僅僅服務於短期目標、特定主體的特定利益、特定權力的工具。塗層式詮釋在本質上是主觀、效用、市場等原則在特定語境下的結合。塗層式詮釋可以在特定時期營造出一種表面繁華、外表炫化的文本事件或“經典”,但終會被歷史所淘汰。詮釋與文明、詮釋與社會,是一種相互生成、相互影響的關係。克服塗層式詮釋,對於推進社會文明與進步,營造更爲合理的社會環境,有着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