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新时代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善办”

时间:2024-08-31

朱 明

(巢湖学院 科技处,安徽 巢湖 238000)

伴随国家一系列创新战略的深入推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以下简称“地方院校”)如何顺应新时代要求,破解自身难题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摆在诸类院校面前的一道难障。在追求创新和卓越的环境氛围中,在倡导教育本质回归的理念下,受科技“新革命”的激发,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地方院校显然机遇与挑战并存,由此,如何善办学以打造符合新时代特征的优质本科教育,如何持续性提升办学效应和提高办学与教育教学质量,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也是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善办”的理解及其内涵

之所以强调高校办学要“善办”,言外之意并非指其办学的不佳或不好,而是要求在充分彰显现有水平之上的“百尺竿头”和立于发展环境中的“游刃有余”。本义上,善指善良、友好、高明和善于等,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对客观存在的事物与对象以一种和美的态度去对待,进而倾力的维护或以力所能及的资源与条件助之达成某种预期,且并不以关切利益交换为目的。之所以为善,其在于受内心本真与本能的能动驱使,在于对外界美好事物的感悟和珍惜,更在于恒心持之不断的精心守护。转论大学的办学之善,虽与人善不可相提并论,但有相通之处。何谓“善办”,意含善美与善长之分,指大学要出于对高深学问的不懈求索和教育本源的坚守崇尚,在莘莘学子和社会环境之间架构和谐的育人桥梁,也要强塑自我、软硬兼备,在内外变化的环境中寻得适切的特色发展道路。毕竟大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组织,是成人成材重要之所,是促使“成长人”转化为“社会人”的重要培养之地,理应积聚更多的善。然而,众多大学表现出对“善”的不同理解与把握,进而形成为不同类别的定位群体,这也源于各类大学安身立命的价值。大学讲办学之道,究治理之术,但办好与治好所为何,落脚点归于学生,即能够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根本则体现在社会服务能力上,即能为社会贡献什么。某种程度上,大学的“善”可谓与生俱来,延续着教育的精神和使命,有着内在特有的功能与属性,需围绕着“育人”做好文章,且“必须以学生为基础”[1],其本身便是作为“达到伟大而平凡的目的的伟大而平凡的途径”[2]而存在,旨在通过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并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然而,善的天性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有善始善终的行为,正如先天与后天的关系一样,先天是基础,后天则为重,后天中如何发挥好大学的个性化“善”才是最需要深入研究的。究其原因,其一,大学不能独立于社会单独存在,但“也不能远离于社会”[3],来自外部的政府、社会组织、公众等群体的力量迫使其要以一定的姿态去迎合或顺应,以便能获得自身发展所必要的资源与条件,进而“轻松上阵”,达成理想目标,比如“双一流”“高水平”等。众所周知,相比于其它社会活动,大学的办学和人才培养是极为“烧钱”的,尤其是理工类院校,优质的课程与教材供给、教师能力水平的提升、现代化的实验场所建设、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等,这些单靠大学自身力量是难以实现的,加之,不同院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各尽其位,相应的资源配备也不尽均衡,即便是现今的财政拨款资助体系有所倾斜与调整,但富者盈余、穷者见肘的现象依然客观存在。总体来说,地方院校相对还是属于“穷者”,由此便产生一个共性的“办学条件不足”问题。因此,积极寻求外部援助不仅可解决大学办学的燃眉之急,弥补资源缺失,也密切了其与外部主体间的关系,并在相互的合作中共同分担发展的效益和风险,在相互促进中不断调整平衡机制。其二,大学需要鹤立鸡群,甚至孤芳自赏,毕竟作为一类特殊的社会组织或机构,不能过于迎合社会的需求,即便是从社会的边缘逐渐进入社会的中心,但作为大学其固有的精神、理想以及对知识的崇敬、对学问的追索等并不能因“距离”、走向的缩短而丧失应有的独立性。简单来说,即大学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保持适度的前瞻性,超越于当前社会发展。同时,即便是扬“善”也需以不同的方式作用之,若一味强调办学的趋同化或同质化,这不是大学应追求的,更不是发展之道。所以,每所大学只有在不断的摸索中寻得契合自己的路径,并以此构筑自己的特色优势高地,不断的创新与深化改革,才能彰显出自我的魅力,获得持之以恒的前进动力和支持,进而办好学、善办学。其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有其特定的办学定位,即立足地方发展需求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办学要与地方紧密结合,多领域、多渠道、多方位展开合作,但这既是发展必然,也是前进中的难题,又同时受制于一系列软硬条件、人力资源、研究实力等不足,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不善”的。

至此,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善办”有着两层涵义:一是夯实自身,实现“技多不压身”,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建立符合现代要求的、先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而“拿得出、经得住、信得过”,即能够拿出符合学校办学实际的多方面有效举措,经受得广大师生的质疑和验证,让他们信任学校,以此不断凝聚强劲的向心力和强烈的使命感、归属感;二是视野外向,彰显“能力为本”,以服务社会为目标,建立实现共赢的协同创新发展机制,进而“守得了、用得上、变得快”,即无论外面世界如何变化,能够坚强地守护作为大学的那一片特有天空和精神家园,守卫着“智慧树”上的知识果。同时,当外界需要时,能够及时的输送有用人才,及时的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能够根据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灵活地予以调整,保持着大学与社会间的适度张弛。

二、“善办”的理性追求

如今,随着校园内外环境的变化,地方院校的办学不由多了几分焦躁和茫然,少了些许沉静与坦然。在应用的主格调下,在极力拓宽学生社会化和就业途径的氛围里,在一系列诸如“双一流”、创新创业教育、高水平建设等时代主旋律的唱响中,墙内的运转与以往已有很大的不同,整体呈现出赶超、争创和塑优的发展状态,无形的激烈竞争氛围日渐浓烈;再加之生源的争夺、专业评估与认证的促动等,办学的压力不断增加。然而,由于仍存在先天基础的缺陷和观念理念上的“固守”,多数院校的反应并非那么迅速,少有部分学校对此有较强的预见并能始终如一延续优良传统而奋力前行,结果是,在时间的冲刷下逐渐产生了地方院校群体内部的分化:一些好的院校慢慢向“大学”游弋,进而“脱胎换骨”实现质的跳跃,部分则在相互“碰撞”中各取所长,有的通过组建或参加不同形式的联盟以实现抱团发展,还有的虽在同向稳步前行但却相对渐行渐远。

为了积极适应那些未曾预料到的变化,多数地方院校在不断的寻求多面“碰撞”,办学在短时期内呈现出较大的动态波动,具体表现在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教学资源的补差、专业布局的优化调整、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教学基本建设的强抓等。诚然,面对时代赋予的新要求,诸类院校需要随大势产生应激反应,但却忽视了作为一所大学理应恪守的内在精神以及所坚守的优良传统,或者确切的说,是高校的传承积淀与文化精髓再加上客观的社会期望所然,这不是标新立异的楼宇和道路、趋同的专业设置等所能替代的,不能在追求外在全新的形式中刻意“消除”传统的印迹。因为“善办”还有着特定的理性要求,这种理性源自两个方面:一是将办学定位界定为“地方性、应用型和+XX”这类院校的自有属性与特征约束;二是社会进步与发展对应用专业性人才迫切需求的培养期望。所以,院校的办学始终处在内外兼修、相融共生的环境中,需要理性的思考在如此快速变化的情境下如何围绕人才培养做好文章,或许这种理性披上了一层逐利外衣,但因为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命运,关切到各方主客体的利益,其余的便在不觉间或多或少有所忽略了。况且,理性的另一面是冷静与反思,即当我们热衷或急切于某种所想所欲时,需要突然被“浇一盆冷水”或予以短暂的停歇,以静下心来思前想后,再稳妥前行。在当今的院校办学中,这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各类改进性和问责性评估的效能驱使,比如来自于校内外不同层面的学科、专业、课程、教师教学、教学质量评估和学校整体的合格、审核评估等,暂且不论这些评估的效用究竟如何,但毕竟给了院校办学以较强的“回溯”诊断,进而能从客观存在的问题中思考解决办法,不断探索未来发展道路。由此可知,地方院校的善办需要保持应有的理性,既要强调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也要坚守传统的精髓,在此基础上,还要把握好一些着眼点。

(一)办学导向不能摆,需自立其位

任何院校的办学总是基于一定目的,或追求所谓的高大上,如为人类谋福祉、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科技创新等,或追求“近视”的短平快,如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获取成果转化及时效益等。不同的办学目的会促使高校在充分衡量自身实力的前提下,去选择易于前行且能力所及的方向,不论这种抉择和决策会引导学校走向何方以及达到何种发展境界。实际上,当学校管理高层以各类规划的形式明确未来发展蓝图时,走向已然清晰可见,这虽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视野、魄力和决心,但当成为既定目标时便转化为一切行动的导向和指南,并在一系列制度、机制等引导下逐渐形成前行的合力。相较而言,方向和导引固然重要,但更为关键的却是有无正面迎接挑战和身临困境而不惑的勇气,能否持之以恒,能否做到迎难而上而决不退缩。因为办学的确不易,地方院校由于条件和资源有限则更难,这就需要学校上下坚决落实到“执行”上,增强执行力,再加上高校已非“象牙塔”中的社会组织,与外部社会和环境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容易受到来自各方影响从而产生倾向性摇摆,甚至走向极端,特别是来自政策方面的推动。因此,学校在办学上应首要明确发展方向和可取路径,确立自身的定标目标,进而集全校之力一以赴之。

(二)大学之道不可轻,需契合规律

作为具有不同办学定位的现代大学,即便类型上有层次区分,但因为有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等共同特性,学校的办学确有共同之道,如古人所云的“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并赋予时代新的内涵,同时,也有各自发展之道。纵然,对“道”的理解有差异,但本义无外乎两者,一是道路,二是本然。前者强调大学应选择何种发展道路,具体走何种路径;后者强调发展过程中应坚守的本真和本然,也即大学作为一类社会组织与其它组织的特殊之处。在这两点的相互作用下,大学保持着前行状态,并以自身的独特性作用于社会。至于各所大学在前行的路上究竟走得如何、收获有哪些果实等,则取决于各校的魅力和实力,这需要大学不断的强化“自我修炼”,塑造自我,不断保持着优胜的竞争态势。然而,修炼的过程是渐进的,需要不断的积累,在持续中完成量质的递进转变,并辅之以偶然的良机,甚至在必要时,还要抢抓机遇,洞悉明察,踏步快进,实现超越。如今,我国的高等教育一路凯歌行进,实现了快速发展,众多的可观数据清晰的表现了这一卓越成就。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诸多大学也存在着失去灵魂和迷失方向的危机,怎么办学、如何办好学、又该怎样优办学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今天的学校管理者们。不论是渐进还是急利,大学的发展都受制于客观规律的制约,具体包含人本规律、管理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等。因此,秉持大学应有之道,恪守发展之本分,在遵循规律中,找寻突破之道,进而寻得发展良机,以证明自身存在的价值,这将是大学办学应然之径。

(三)情系师生不可疏,需着力维护

众所周知,教师和学生是学校教育得以进行的两个基本要素。大学教育同样如此,因为大学本身便是“一个由学者与学生组成的、致力于寻求真理之事业的共同体”[4],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教师和学生两大群体,“牢固确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5],积极构建具有互动与创生意蕴的师生共同体[6]。某种程度上,大学的善办体现在如何着力塑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共同体,又如何重视校、师与生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教育教学的高质量。这之中有两点、三个层面需要注意,其一是如何做到情系教师,学校应该通过何种方式、措施等让教师形成强烈和自发的归属感,进而主动作为、积极创造,避免教师存在“我们的大学到底怎么了、这是我应该为之奋斗的理想大学吗”等诸多疑问以及产生不满意、不适应等诸多负面情绪;其二是如何做到情系学生,这一方面体现学校和学生的关系,另一方面则是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前者主要是做好服务和保障,即学校能够为学生在学期间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如何保障学生学有所成和学有所乐,后者则内涵深远,可做文章甚多。已有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悉心指导以及师生间的密切交流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还能影响学生的智力、个性、交往等多个方面能力的成长[7-8],然而这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地方院校如何善办,正如梅贻琦先生在其《大学一解》中所言:“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如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9]

(四)传统传承不可丢,需稳固革新

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之源,然而,创新并不意味着事事需要刻意求新,一味追逐新颖。当今,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已经成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的主旨,在主动积极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为进一步密切学校与地方的联系,诸多院校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校企合作教育、推动产学研用等方面付出了大量努力,学校的办学面貌发生了喜人的变化。然而,这些改变更多的是来自外部政策驱动调整或生存压力使然,比如国家的创新驱动战略、“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等,少有建立在校本研究基础上的全面深思,并且随着时间的延续,大学以往所积淀的优秀传统、所形成的精神家园、所构筑的知识殿堂等会在不经意间、不自觉中慢慢淡化甚至消失,大学越来越“新”和“兴”。大学是一个有着缤纷色彩的文化组织,是有着灵动活力的精神家园,每所大学自其显世起,就有着一批批的优秀人才为之不断“添砖加瓦”促其成长,也从中不断积累经验并逐渐塑成稳定的独特风格和个性特征,这些都是大学不言而喻的宝贵财富。回过来,再看现今的不少地方本科院校,办学过程中常感困惑,特别是在特色和优势的积聚上,特色在何处、如何打造出特色等不明。由此,不断的考虑在专业与课程建设、管理和服务、教学条件配备、校园文化等方面挖掘、抹彩和“拉郎配”,堆积所谓的特色,但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因为特色优势本身也具有系统性。卡尔·雅斯贝尔斯曾说过:“一所大学的性格是由它的教授们所决定的,引导学生接触到真实的求知过程,从而也能够引导学生接触到科学的精神,而不只是接触仅凭记忆就可以传授的僵死的结果。”[4]这固然说的是教学文化,但大学也是文化组织,其浸润力和影响力不仅在于帮助学生建构何种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还要讲求会形成什么样的人格特质,前者可以通过具体专业与课程的教学与训练达成,而后者则需要大学文化的熏陶与感染。由此,大学的办学,其与生俱来的传统精髓和文化传承不可轻易丢掉,需要坚守这份可贵的精神家园,并且不断融合时代旋律形成新的校园文化。

上述的导向、规律、师生和传统四点共同构成了地方院校善办追求的基本框架,其中,师生是主体,坚持以师生为本,通过构建和谐进取的“师生共同体”,可建立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从而奠定院校善办的环境基础;传统是纽带,无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还是校本积淀传统精髓的继承,这些是连接不同群体、焕发人们内心共鸣的精神桥梁,也是构筑群体合力的精神基础;导向和规律则是必然要求,在一定方向的导引下,围绕既定发展目标,遵循过程中恪守的客观规律,稳定、和谐、自主、开放的实现院校快速发展。

三、“善办”的应然之径

在定位于应用型办学的时代主旋律下,面对日益纷繁复杂的内外环境综合作用,地方院校需要在特色和优势等方面有新的突破,需要在求善的发展道路上有新的展现与亮点。这一过程虽然有国家政策、社会需求、学校环境和个体期望等多重因素的制约,但根本取决于院校的自主选择和反思进取。因为,如何求得更高层次的“善办”,不仅需要理念和思路的创新变革,更强调适切道路的追索。具体做好五个“坚持”。

(一)恪守文化育人,稳固办学之本真

当前,我国诸多地方院校都在大力发展理工类学科专业,尤其以工科为主,新建了一大批实践教学基础设施,购置了大量仪器设备,积极引入校外资源,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也因此成就出一批高水平的地方应用型大学。同时,又因为这些学科专业具有较为深厚的传统功底和较强的应用特性,能够紧密对接社会需求,培养急需人才,从而有力彰显了院校的办学定位,进而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相较而言,部分学科就显得较为弱势了,特别是那些传统非工科学科专业,即便有着厚重的底蕴,但因转型发展有着一定难度,不仅专业革新难,教师转变也不容易,再加上破旧立新的不舍,从而前进路上困难多多。然而,恰恰是这些原有的存在造就了院校曾经的辉煌,奠定了院校未来发展的基础,积淀成院校特有的文化,这与其说是文化,不如说是一种精神,一种院校与生俱来的生命气息,并凝聚成院校独有的魅力和实力。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能够有效激发广大师生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增强他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将院校的发展目标自觉转化为自身的行动,这比任何来自外部强加力量更容易在教书育人上取得显著成果。与此同时,校园环境中还存在更具教育意义的文化类型,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域特色文化等,这些文化旨在塑造人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地域自豪感等,是与人的一生相伴相随的。因此,对于地方院校来说,在坚持以专业培养机制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办学更应强调文化育人的重要性,通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设文化教育类课程、确定文化层面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设定文化培养学分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寓文于教,以文导教,以此强化文以化人。毕竟,人是需要点精神的,而精神的养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植入与认同理解。若一味的强调对应社会需求培养工具性人才而忽视了人的内涵养成教育,忽略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院校的办学将会陷入不断随需求变动的波动起伏漩涡,久之将会缺乏引领社会发展的前瞻性和独特性,当发展进入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这或许会成为持续前进的无形阻碍,并且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疑惑。

(二)强化研究导向,锤炼办学之基石

本质上,应用型办学的根本在于实现所培养的人才能有效对接社会组织机构的发展需求,并在为其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资源补给等同时实现多方共赢。但是,彼此的有机融通也存在立场上的相互对立。因为,从学校层面看,强调人才适得其所,体现在可获得的高就业率和社会、经济等多元效益,而对于校外组织机构如企事业单位来说,追求的是才尽其位,是人才短期内的快速适应、高附加值和优良的发展潜质,至于学生个体及其家庭方面则有既定的目标期望。这彼此之间是存在一定脱节的,简单而言,院校的办学某种程度上滞后于社会的需求,从而使得办学有着较为急切的功利性和摆动性,即社会需求如何变、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便会相应布局什么专业,进而优化课程体系,调整培养模式。再从人才的培养能力看,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实践技能比不得职业院校,研究能力又追不上“大”字号的高校。综合来看,办学较好的地方院校一般具有几个明显特征:一是工科底子厚实,在以往传统工科学科专业基础上,紧密对接区域产业布局,优化学科专业机构,不断创新发展和培养模式;二是应用研究成效显著,这类院校普遍强化了应用研究,多数具有硕士学位点,与相关院校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并与校外众多企业开展多方位合作,校企合作发展态势良好;三是师生资源共享机制较为完善,项目驱动力度明显,并辅之以各类竞赛、比赛、科研等提升性活动,增强整体实力。可见,地方院校的办学不应将目标单单着眼于通过教学基本建设来想方设法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还应认真思考如何增强学生的问题发现和解决能力,强化发展过程的研究导向,借助应用研究来促进应用型办学,锤炼办学之根基。具体做法主要有:一是加强应用型学科建设,实施模块化建设[10],以学科统领专业和课程建设,带动教学基础设施有序跟进;二是项目引领推进应用研究,强化社会需求的问题性,积极构建多元项目管理体系,建立师生共同参与项目研究的良性机制;三是增强课程教学的启发性和探究性,扩展开放性实验和实训环节,促进学生实践训练;四是多措并举,拓宽视野,增进师生对外交流与合作,及时掌握研究前沿和社会发展动向。这些做法的根本需要归结至关键一点,即推进硕士学位点建设,以学位点统领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应用研究等,以便形成有本之木。

(三)注重产教融合,回归办学之根本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人心齐,泰山移。与大学类高校相比,地方院校的办学并不具有显著优势,人才资源、软硬条件、经费总量、名誉声望等相比均有不小的差距,但这类院校却有其安身立命之本,有其存在的特有价值,即能够紧密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量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供给、非极端高精尖属性的技术需求、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区域社会经济的稳步运行等等,更多的还要依赖于为数众多的地方本科院校所做的贡献。因此,这类院校的办学需要有针对性的思考,具体说来:一是扎根、扎牢地方土壤,坚持立足和服务地方,紧紧围绕地方做足文章,做好服务地方文章;二是融合,以己之长,补地之短,要对应地方产业格局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驱动出现的短板进行系统研究,洞悉明察,开展有效的、互惠互利的多元化合作。同时,就技术创新层面而言,地方院校的科技研发能力相对有限,可考虑中小型甚至小微企业,在服务与咨询、技术联合攻关、成果转化共享等与产业发展关联度高的一些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不必拘于难度较大的科技创新范畴,也不可自降成为劳动密集型和低位附加值产业机构的“单纯”供应者,因为“酒香不怕巷子深”,双方的融合应是共享、双赢和长远的,互惠互利是基本原则。同时,院校的存在有其大学精神支撑,但存在的意义应强调“有用”,即能够帮助产业、社会解决实际问题,落地生根,遍地开花,成果丰硕,这是彼此都喜闻乐见的;三是创新,即合作模式的创新,创新是永恒的命题,一来地方的发展有迫切需求,需要创新给予足够动力,二来院校的办学资源相对有限,需要外部必要的支持,无论目的为何,具有实现健康发展的共同出发点。然而,这种合作的实施是最为艰难的,若缺乏强有力的管理机制和保障体系为主导,多数无果而终,会出现院校政令不通、部门热情降低、教师抵触不满、工作障碍重重等诸多问题。至于如何创新性合作,要切实把握好制度开放互通、资源共建共享、环节深度嵌入、管理规范运作等几个关键点,充分调动彼此的积极性,求得发展实效。由此,加强与校外多元主体的合作,实现政产教学用一体化,既是对院校办学智慧的考验,也是推动校地、校企等建立和谐稳定关系的基础。地方院校的办学,生于地方,显于地方,行于地方,理应最大可能的回馈于地方,回归院校的“地方应用型本科”存在之根本。

(四)推进创新创业,驱动办学之转型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加快实施,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办学的主攻方向,继而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科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基本建设、实践教学环节丰富、学生学籍管理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变化,各类院校也从一开始的盲从不适应逐渐走向正轨和持续强化,办学内涵有了很大提升。为了顺应社会发展需要,诸多地方院校在原有办学成效基础上,纷纷通过必要的包装、设计和创新,如组建创新创业学院、校企联合建立众创空间、设计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开展师生专项培训和竞赛获得等形式,进一步激发办学新面貌。然而,在关注形式的同时,地方院校对于如何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办学路径的有机结合,思考的并不深入,缺乏深入系统的统筹规划与设计,从而形成虽有“双创”教育却不全面,且以往办学中所取得成绩若涉及到“双创”内容的也通过一定形式转化归属于“双创”教育范畴。应该说,地方院校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是必然,但这种教育应当是相适应于本科教学的,而非现今较为普遍的缺少较高层次创新项目与成果转化的低科技含量服务性创业,这种类型的“双创”不仅学生的期望不高,参与的积极性低,社会和家庭认可度也不高,从而给院校的办学带来一定阻碍,而与之相应的则是,每年参加研考、公考、选调生、事业单位考编等学生数仍在不断增加,甚至不惜花费数年时光不断冲刺,真正实现创业的毕业生比率并不高。如何化解,本质上创新创业的根本落脚点在于学生,前提是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实质是建立在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习得基础上,通过创新量的不断积累转化为创业质的飞跃。因此,这里有创新、创业和中间转化三个环节需要关注。地方院校的办学要先行借助于丰富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奠定学生扎实的创新基础,如通过专业教育培养创新意识、师生互助绽放创新理念、项目引领提升创新能力、团队协作健全创新精神,过程中,再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进而建立和健全创新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有效帮助学生将养成的“创新”能力转化为具体的项目和成果等,再促进成果的应用转化和能力的拓展发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创业,以此推动办学的进一步转型。

(五)坚持深化教学改革,激发办学之活力

院校的办学,教学始终处于中心地位,而中心的强化需要借助创新改革来实现,因此,系统、持续和全面的教学改革是激发院校办学活力的关键。然而,教学改革涉及点、线和面众多,深入推进难度大,全面铺并开不可取,偏离广大教师的倾向也不可行,需要牵一发而动全身,找准改革的核心点,这个落点便体现在课程上。从效用看,课程是构成学科专业的基础,是教师开展专业教学的重要载体,也是架通师与生友好关系的桥梁,同时,还通过对不同课程群组的优化组合以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构筑院校特定的人才培养体系,再辅以必要的质量保障和服务体系,完成院校既定的人才培养任务,实现办学目标。至于如何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一是加大优质课程资源建设力度,进一步结合院校办学定位,发挥校内外优势,按照能力培养要求,整合现有课程资源,重新组合课程内容,完善课程设置体系,着力建设一批体现校本特色、符合应用办学的新课程;二是改革课程教学模式,不断丰富教学活动渠道,积极拓宽课外教学空间,探索新型课程教学模式,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有意义的教学为主导,强化学生学习主动体验,推进课程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三是完善课程多元评价机制,加大课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核力度,丰富考核内容,改革考核方式;四是团队牵引,积极打破学科专业、地域和领域等边界,多方汇聚优秀人才,组建多元化课程团队,并借助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相关项目和培训等,增强团队开放性视野,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团队整体实力。除此之外,课程改革还需要结合具体的文化来考量,因为高校的课程“永远都是一个主观与客观模糊的系统问题,是一种生态的、复杂的、整合的、不可分割的、诗性的文化现象”[11],同时,课程也是“正在创造者的一条跑道”,“需要不断实施新的计划,探寻新的可能”[12],这就要求改革过程中不可过于强调课程的知识逻辑和应用能力控制,还应从人的主体实践性出发,厚植于特定的文化土壤,赋予课程新的生命意义,以此重新建构课程的内容、目标、结构、管理和评价等,进而再借助课程推进学校综合改革。

四、“善办”的关键回应

地方院校 “善办”的求索中,不可避免会遇及一些重要问题。如何回应,需着力于抓好以下三个关键点:

(一)理顺健全现代高校管理体制与机制

地方院校办学,科学管理是本,要对学校现行的管理结构予以重新塑造,革新管理模式。要建立以跨学科为基础、以问题导向为逻辑、以知识应用为主导、以立体螺旋网络为依托的新型管理体制和机制。具体来说,一是大力发展学科,推进学科建设,实行学科与专业建设并重,并适度向学科倾斜,以学科发展带动专业建设和资源优化进程,同时,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推进以项目为牵引的多学科联合机制建立,促进学科协同;二是由知识逻辑转向问题逻辑,在遵循知识传承和一定创新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外部发展问题,包括所定位和服务的区域企事业单位发展难题,从问题解决出发,寻求切入点;三是坚持“有用”的硬道理,即地方院校要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用”,要对地方的政府、单位和部门发展“有用”,要强调知识应用并能有效转化为实用价值,从而实现多赢;四是建立“政府——企事业单位——地方院校”的立体螺旋式网络关系,不求高、大、上,但求有杰出贡献,以形成面向广大中小企业和社会公众的服务价值体系。

(二)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地方院校办学,人才培养是根本。能够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具体培养模式设置是核心。整体来看,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同小异,结构化、程序性特点比较明显,具有相对较多的共同点,这一方面体现出这类院校的层次性和特性,另一方面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趋同。如何有效化解,当从区域产业中寻求出路。具体可以考虑两点,一是依托学校办学特色做好文章,特色与院校并非与生俱来,但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要大力张扬,全心培育和塑造,以特显异;二是从区域和产业间存在的较大差异性中寻得改变院校发展同质性的可能点,毕竟区域差异客观存在,国内东西、南北如此,即便同一地域,区位也有着不同的优劣之分,这为处在既定区域内的地方院校发展提供了可能和便利。至于具体培养模式,一来要强调有创新精神,地方院校也需向办有创新精神大学转变,二来要实现由传统应用型向创新创业型转变,从应用型人才培养转为培养应用技术性或职业技术性人才,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根本路径。

(三)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和丰富优质课程资源

院校的主体是教师,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是课程,教师又是课程的延续人和缔造者,这三者有机协同。因此,地方院校的“善办”还要在教师和课程上下苦功夫。对于教师,既要加强引进,积极引入校外高水平团队和人才加入,补充新鲜血脉,更要关注校内教师群体,提升校内教师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继而通过“提升——引进——再提升——再引进”,实现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和层次的螺旋上升。在同等条件下,校外教师以求“高”为主,强调越高层次、越高水平越好,校内则应以“全”为调,注重全面、全方位和全程,由于人才队伍是呈“金字塔”型的,尖端毕竟少数,起着领头作用,但基石占绝大多数,也只有基石稳固了,塔才能不断堆高。有着良好的教师队伍,还要大力建设课程资源,尤其是优质的校本课程,因为课程与人才培养紧密相关,是构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元素,虽然诸多地方院校的专业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上有一定相同,国家也出台有相应的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和课程要求,但课程内容则各校可以自主设定,这也是能够体现不同院校办学和人才培养差异性的关键。课程资源要强调外部优质数量上的引入,以作为校内教学的有益补充,激发学生学习和教师的课程精力投入,更要强化建设,在内外取长补短中发展本校课程特色,建设一批有影响力和适应性强的特色课程,进而带动院校办学。

五、结语

综上,身处新时代,地方院校的办学虽不断有新的变化,但正如梅贻琦先生所言,始终今未能超越“明明德、亲新民”之要义,“所患者,在体认尚有未尽而实践尚有不力耳”[13]。对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重应用、务地方和显本科是办学必然,这是一种旨在追求和获取内外相对一致期望的总“善”。然而,这种善并非无止境,仍需不断强化和提升,重点要保持好三态,即应有的姿态、平和的心态和持续的常态,并在教学、改革、研究和校地合作等方面定标,不断实现超越。此外,“善办”的主旨不能脱离于学生需要,游离于学生背后的社会所需,要在满足学生多元需求的同时,追求更高层次的办学成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