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骆蕊月
[摘要]自古至今,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走过历史长河,从元谋人到半坡人的石器时代,再至封建王朝的男耕女织、小农经济时代,中国老一辈人的见证里书写着一幕幕传奇。从秦纂、汉隶,唐宋的书法里,从四大发明的创造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一代代大家的涌现,正是中华文明沉淀下来的瑰宝。在这山河锦绣的年代,除汉族外,少数民族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可谓是贡献颇丰,而且熠熠生辉!但是随着时代的改变,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媒体的融合问题迫在眉睫。
[关键词]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媒体
一、概述
新媒体时代是信息的时代,电视、电脑、手机的蓬勃兴起使人们接触信息的方式发生改变,真正做到“不出家门,便知天下事”,正因如此,我们整天被各种新闻充斥。人们精力有限,关注度也被分解,况且目前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使娱乐性新闻日益增长,此类信息在麻痹我们的神经。看完搞笑的视频,我们呵呵一笑,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传承面临断代,它也是中华文化沉甸甸的一部分。为此,我们应该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发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
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媒体融入的具体方式
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步伐与时俱进,必不可少,那么在新时代我们如何把新媒体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宣传、督促、教学着手。
(一)通过新媒体加大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遺产的宣传力度
在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马头琴在嘶鸣,蒙古包扎在科尔沁草原的怀抱,一幕幕藏戏送给来访的使节;在贵州,一声声雄浑有力的侗族大歌回荡在山间高原;傣族的人们会把水泼向来访的客人,以示友好。这正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见证,不仅是风俗,更是当地人民表达感情的载体、情感的寄托。传统意义上,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自身地域、民族性等条件的限制,这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宣传方面明显感觉滞后或者说是笨拙。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很好地推动宣传其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高效性,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包括文学、节日、技艺等。像彝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这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地域限制,通过传统的媒体书本、广播等方式传播,不具备生动性,吸引力较弱,是很难被大众熟知的。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纪录片,短视频,朋友圈等网络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比较及时的,高效的宣传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不一样的视听冲击,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强调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提高大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意识。
(二)通过新媒体对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督促
国家早有颁布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政府的政策法规只是能起一个引导带头作用,不能强制性的要求大众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在政府出台规划的基础上,更多需要的是切身实际的人去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新媒体的数字化技术,大力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利用并研发非遗数字化保护新技术,实现非遗的数字化存储和分类管理,为以后的研究工作和传承工作提供宝贵的资料。建立网上数据库,形成网络监督的大环境,督促大众不破坏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推动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广西目前已开展了广西文场、侗族木构建营造技艺、壮族歌圩、壮族三声部民歌、壮族织锦、《八桂非遗传承录》系列、百色民族文化集等少数民族非遗数字化相关项目,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
(三)通过新媒体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教学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其特殊的民族性,“在新形势下,民族文化得到了大融合,在主流文化冲击下,很多少数民族的年轻人没有机会接触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意识越来越淡薄,不愿意放弃大城市的生活来继承家族的技艺,造成学习、掌握非物质文化的人越来越少”。在传承人愈来愈少的前提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令人深深地担忧。通过新媒体,把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与课堂紧密地结合,开设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网上课堂,给他们普及与之相关的信息,提高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意识;举办线上相关竞赛,激发他们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兴趣,提高关注度;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学习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手工艺,培养传承人。发展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项目,以专业人士为领导,引导学生实地考察和实践,实现线上多媒体与线下实践的紧密结合。通过新媒体,对更多的人进行教学,培养新一代继承人。
结语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媒体相融合,有利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提高大众对其的保护和传承意识,吸引感兴趣的人,并呼吁其传承,突破民族地域限制,督促大众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利用新媒体对外开放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不给一部分尊重道德、破坏产权的人可乘之机,甚至在融入方面还有一定的缺陷。但总而言之,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媒体融入利大于弊,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两者融入是大势所趋。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项目编号:201710638024)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王伟杰,肖远平.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现状及对策[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8(4).
[2]孙传明,程强,谈国新.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现状及对策分析[G].广西民族研究,2017(3).
[3]祝燕菲.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研究[J].大众文艺,2018(2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