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旅游转型背景下合肥休闲度假旅游地发展路径研究

时间:2024-08-31

方玲梅

(巢湖学院历史旅游文化系,安徽 巢湖 238000)

1 前言

旅游转型是指基于消费转型而导致的产业转型,是发生在旅游领域内的根本性的、方向性的、全局性的结构变化[1]。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旅游经历了两次转型,一是旅游体制(事业性质向产业性质)的转型,二是世纪之交以来社会消费结构转型导致的旅游产业的全面转型。200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提出了 “转型升级”、“转型增效”的国家级层面旅游发展战略,中国旅游进入转型发展的快车道[2]。国际旅游经验表明,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000美元时,人们普遍倾向观光旅游;人均国民收入达到2000美元时,强调品质和舒适度的休闲将成为消费的主流;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000美元时,度假将成为主流需求。2003年国内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了2056美元,2007年人均国民收入超过3000美元大关,达到3168.22美元,2013年更是达到了6629美元。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消费结构的升级,中国旅游进入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转型的时代。

2011年区划调整后,合肥成为全国唯一一个环抱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城市,2014年,安徽省旅游局正式向国家旅游局申报创建巢湖国家级休闲度假区。合肥旅游的转型发展,是旅游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的重要和主要的任务。合肥旅游转型的过程中,由于旧的发展模式和产业运行方式被打破,而新的模式和运行方式以及适应这种模式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形成,因此,产业运行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问题[1]。如何有针对性的解决这些问题,虽然学界对相关理论做了较多的探讨,但较多仅从表象上探讨了旅游转型的途径和办法,缺乏深刻的理论的剖析和论证。本文在文献梳理理论探讨的基础上,立足合肥休闲度假旅游地发展的初始条件,探讨其发展路径,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旅游转型

社会转型是经济转型的背景,社会转型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后20年的苏联、东欧和中国的社会转型实践[3]。转型过程中,社会各领域和部门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直接导致经济的转型,旅游转型是社会转型和消费升级的必然。2008年以前,学者们的研究集中在旅游转型的发展趋势,探讨了旅游市场、旅游产业空间布局、旅游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变化。2008年,旅游转型被提升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国内关于旅游转型的研究逐渐走向深入,成英文等构建了旅游转型的理论框架,并以此分析了国内正在发生的旅游转型[1]。刘少和指出旅游转型是实现旅游提质增效的基本途径,是在消费转型的拉动力和旅游竞争以及旅游政策的双重推动力下的旅游发展模式的选择,转型内容涉及消费活动、旅游市场、旅游产品等七个方面[4]。谢春山等人认为旅游转型涉及企业、产品、人才等五个方面[5]。也有部分学者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角度研究旅游地转型升级路径,相关的研究为旅游转型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支持,但研究内容偏向宏观层面,区域性的旅游转型研究较少,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研究往往局限阶段性现象描述,难以为相关旅游地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支撑[6]。通过梳理发现以上研究成果主要关注的是消费转型背景下的旅游转型的的共性,然而共性的背景条件下不同的旅游目的地存在着初始条件的差异,这种差异必然导致旅游目的地转型路径和绩效的差异。

2.2 初始条件

系统论认为事物的运动离不开初始条件[7],学者的研究发现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原有的平衡会被打破,而转型会受社会原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被统称为“初始条件”,该条件会影响转型社会的经济绩效[8]。关于初始条件对经济转型的影响目前学界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认为初始条件最重要,第二种观点认为转型路径的选择最重要,第三种观点认为初始条件在经济转型的中的作用介于第一种和第二种之间。但同时几乎所有的学者也承认初始条件对经济转型中的绩效和路径选择的影响[9]。王黎民总结了改革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三个初始条件:经济、政治和文化,他们共同构成了不同的选集,人们按照不同的选集组合来选择社会转型的发展路径[9]。目前国内社会转型初始条件的研究较为丰富,但关于旅游转型初始条件的研究非常少。结合学者对社会转型初始条件的相关研究,笔者认为旅游初始条件即旅游产业转型之初各种基本条件的综合,包括资源、市场、产业和制度等要素,是旅游产业转型路径选择的前提条件。笔者试图对合肥休闲度假旅游地旅游发展的初始条件进行探讨,进而选择适合合肥旅游转型的发展路径。

3 合肥休闲度假旅游转型的初始条件

3.1 初始条件

结合社会转型的相关研究,笔者从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产业及宏观的旅游制度等要素探讨合肥旅游转型的初始条件。

3.1.1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旅游发展的前提条件,是评价区域旅游开发条件和发展前景的重要依据。合肥环湖区域旅游资源丰富,资源禀赋较高,但资源较为分散,开发程度不高。2011年巢湖整体纳入合肥,借助开发巢湖旅游之机,合肥对资源进行提档升级。对部分景点进行了改造,建设了三河古镇、滨湖森林湿地公园等8个智慧景区。2015年1月,庐江县国家森林公园冶父山、半汤郁金香高地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截至目前,合肥共有4A级景区21个,3A级景区17个,2A级景区13个,三河古镇正在积极创建国家5A景区,目前已通过国家旅游局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巢湖自然资源独特,湖光山色休闲,温泉资源独特。2014年,安徽省旅游局将环巢湖旅游带和皖南国际旅游示范区并列为安徽省旅游重点发展地区,合肥旅游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

3.1.2 市场状况

旅游市场的变化是宏观环境变化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旅游出现了新的变化趋势,旅游市场由入境旅游市场主导转变为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多元格局。尤其是2008年后,国内旅游收入已占到旅游总收入的四分之三,国内旅游市场处于绝对支配地位。国内旅游主导的大背景下,合肥国内旅游总收入也节节攀升,2012年国内旅游总收入从2011年的401,15亿元上升为577.5亿元。2013年包括合肥在内的安徽省新增大众旅游产品100余项,仅自助自驾旅游产品达40余项。与此同时,合肥比邻长三角,长三角拥有国内旅游业最发达的城市群,该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前列,居民拥有强大的旅游消费能力。2014年的数据显示该群体的出游能力已达到300%,国际经验表明,出游率达到300%的地区,居民的旅游需求趋向稳定的休闲度假需求。合肥旅游市场的另一发展趋势是散客旅游的兴起,区域内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私家车的普及,以及大众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自助旅游,虽然缺乏详实官方数据,但散客旅游超越团队旅游已经是国内旅游的趋势。2014年巢湖官方“清明小长假”旅游综述明确指出自助自驾游成为该阶段的主角。

3.1.3 旅游产业

旅游转型从微观层面看是旅游企业的转型,合肥旅游企业的转型是合肥休闲度假旅游地发展建设过程中的一种必然要求。截至2013年底,安徽省共有旅行社1098家,星级酒店471家,合肥星级酒店数量为75家,其中五星9家,合肥旅游企业主要以“弱、小、散、差”为主,企业主要以单体式为主,虽然引入了万达集团,但区域集团性旅游企业数量较少。从长期来看,合肥要实现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的转变,必须成长一批跨市、跨省甚至跨国的旅游企业,构建区域旅游集团,实现旅游企业组织形式从单体式向链条式的转变,形成成本优势。

从宏观层次看,旅游转型包括产业构成基础和产业运行方式两种转型方式[1]。合肥旅游市场需求正从观光市场向以休闲度假为主的多元化方式转变,伴随这种趋势出现了满足这种需求的多种企业类型,在线旅游企业层出不穷。随着这些企业的增多,合肥市场旅游产业的构筑基础发生了变化,即旅游产业的外延延伸了,旅游产业由“小旅游”向“大旅游”转变[1]。另一方面,传统的以旅行社为龙头的“点线旅游”经济体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模板经济”经济运行体系应运而生,合肥建设了以散客为中心的散客集散中心和安徽散客旅游服务网,该模式下,旅游服务代理商对目的地的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形成新的旅游经济体系。

3.1.4 制度因素

理论上消费的转型是旅游转型的最大动力,然而国内旅游转型的实际情况是很多地方政府在当地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承担了“先驱者”的角色,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依然根深蒂固,政府既是旅游资源的所有者,又是旅游资源的管理者。而旅游产业在转型的过程中边界外延的延伸,原有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有的行业发展。合肥目前旅游转型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多头管理,很多资源隶属不同的政府管理部门,如紫微洞和银屏山两景区属安徽省巢湖管理局,东庵森林公园属合肥市国资委,而旅游局作为和这些部门平级的部门缺乏全面调控的手段,行业管理和行政约束能力乏力,管理上出现了较多的盲区。如中庙姥山的管理就存在着旅游、宗教和街道办事处等多头管理现象,造成开发反反复复。目前包括合肥在内的安徽省旅游主管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成立了旅指委和旅指办等协调部门,推行了行政复批改革等一系列的政策。然而,这些政策只是对原有政策的修补,旅游的转型是个长期的过程。随着旅游转型的深入,旅游的经济主导功能会逐渐下降,旅游的社会、文化和公益等功能会逐渐上升,并将占据主导[1]。

3.2 初始条件对转型的影响

社会转型的研究发现,对待转型过程初始条件的态度影响转型的改革策略[10]。研究和社会实践表明社会初始条件在转型中对转型路径选择和经济绩效影响较大,即所谓的 “路径依赖”效应[9]。其影响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初始条件是旅游转型的前提,对经济发展有显著的影响[11]。旅游地资源初始条件,是转型的基础条件。合肥自然资源丰富,人文资源价值较高,是合肥旅游地从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转型的先天条件。旅游业作为一项综合性产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能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安徽在开发旅游之前,是农业大省,旅游开发以来,旅游对经济的贡献节节攀升,合肥旅游总收入在国民生产总收入中的比重从2010年的0.00076%上升到2013年的14.5%,虽然目前比重并不是很高,但上升的空间非常大。

(2)初始条件影响旅游产业转型的推进。经济的发展,促使产业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基本的趋势是生产要素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进而向第三产业推进并转移。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合肥为首的安徽省产业结构体现了产业转型高级化的趋势,2012年,三产的产业结构由2011 年 5.7:55.1:39.2 调整为 5.5:55.3:39.2。 初始条件对合肥旅游产业转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合肥旅游产业发展是市场和政府共同协作的结果。②合肥依托巢湖及滨湖旅游资源发展观光旅游,随着需求的变化,合肥旅游市场旅游产品自发升级,旅游产业结构随着需求的变化也自发或者有导向的调整。③合肥旅游市场资源主体的多元,为旅游产业结构转型提供了优势条件。

(3)初始条件影响旅游经济的绩效。2011年以来,随着合肥对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和产品进行优化升级,建设了一批重大项目,新桥国际机场投入运行,2014年立体换乘枢纽合肥南站投入使用,旅游转型的基础条件已具规模。2010年以来,旅游收入增长迅速,地方财政和旅游当地居民的收入随着旅游经济的增长有了明显的提高。旅游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作用增强,但受资源特征和开发深度的影响,旅游者停留时间不长,旅游对合肥经济的贡献度有待提高。

(4)初始条件影响旅游转型路径的选择。合肥旅游依托山水和人文等资源,依靠政府的运作和市场的推力发展起来的。经济的发展推动促成了合肥旅游的第一次转型;国内旅游的蓬勃发展及国民消费需求的变化,促使合肥旅游的再次转型。资源的性质和所有权等初始条件决定了合肥目前的转型依然是市场运作基础上的政府主导,产品转型的思路沿着“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为主体的多元产品”路径,产业转型由旅行社主导的“点线经济”向市场主导的“版块经济”转变。

4 发展路径

旅游产业是个复杂的经济系统,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旅游初始条件影响产业转型的路径和经济绩效,但不能完全决定旅游产业的绩效[11]。应采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初始条件,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发展路径。

4.1 旅游资源,实现区域旅游产品从观光向休闲度假为主的多元体系转型

作为游客直接面对的主体,旅游产品的转型在旅游转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区域旅游产品的转型,首先,要立足资源特色、消费者需求,以市场为导向,以生态环境为依托,做精观光产品,做大专项旅游产品,做强休闲度假产品,最大限度地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各项旅游需求;其次,挖掘合肥本地传统文化,如水文化、巢文化、淮军文化,打造合肥文化主题旅游产品,增强旅游产品的品味和市场竞争力;最后,创新旅游产品开发,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开发体验性旅游产品,满足消费者求新求奇求异的心理,实现旅游产品的创新化体验化转型。

4.2 深化产业融合,实现旅游产业从门票经济向区域经济的转型

旅游转型,意味着传统旅游产业的更新,增加功能,形成一个新的服务系统。因此,转型的过程中要转变观念,围绕着消费者的需求,形成需求链、服务链、经营链,最终形成产业链并延长形成产业群(经济)[12],成为区域经济的一部分。首先,增强区域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扩展区域企业规模,延长旅游产业链条。组建集“吃住行游购娱”安排于一体的区域(合肥)旅游集团公司;其次,立足(合肥)区域景点的开发与经营,协调好区域内住宿、交通、旅行社等行业之间的产供销合作关系,打造合作协调的利益共同体,提升(合肥)区域旅游产业整体素质;最后,统筹规划(合肥)区域旅游产业各要素,放宽市场准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充分利用资金、资源配置以及政策的杠杆作用,支持大型企业参与旅游产业资源整合,提升龙头企业的整体规模和竞争力。

4.3 转变发展观念,实现区域旅游管理的转型

旅游业是经济产业,其发展必须尊重市场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因此区域政府部门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运用市场法则提质增效,坚持市场主导。首先,建立科学合理运转协调的旅游管理体制,如合肥旅游发展协调委员会,组织制定宏观产业政策、开发项目和协调解决问题;其次,组建资产运营公司管理区域旅游资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旅游资产管理机构——企业”的双层管理模式;最后,以国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契机,放宽市场准入,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旅游行业,政府主要以战略家的身份出现,形成区域旅游市场的“政府搭台,社会补台,企业唱戏”的自由竞争的市场局面[4]。

4.4 立足市场需求,实现区域旅游人才培养的转型

现代社会的信息化、网络化、国际化对旅游行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旅游转型归根结底是人才的转型。就合肥旅游人才的转型而言,首先,立足市场确立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其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顺应市场的变化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旅游服务和管理人才;再次,走在市场的前列,站在时代的前沿,具有超前意识,培养超前型旅游人才;最后,加强对现有旅游人才的培训,打造行政管理和经营管理人员、高技能和专业人员、服务人员三支队伍,形成合肥旅游业发展的核心、中坚以及基本力量。

[1]成英文,张辉.旅游转型的概念及理论框架——兼对中国旅游转型的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5):1-6、63.

[2]徐福英,刘涛.新形势下我国乡村旅游转型与升级研究[J].农业经济,2010,(2):93-94.

[3]徐家林.社会转型理论的范式构建[J].探索与争鸣,2008,(12):34-36.

[4]刘少和.旅游转型研究综述及我国旅游转型发展的探讨[J].旅游论坛,2008,(3):322-325、331.

[5]谢春山,孟文,李琳琳,等.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7-40.

[6]吴俊.县域旅游转型升级中路径依赖、创造及突破——以浙江省淳安县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5):57-63.

[7]吴芸玛,孙根年,陈蓉.陕南汉江走廊旅游开发初始条件分析[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2):198-202、212.

[8]朱楠.转型发展的初始条件和约束条件及其路径选择[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52-56.

[9]王黎民.转型经济的初始条件[J].上海经济研究,2002,(9):3-11.

[10]徐坡岭,韩爽.中东欧独联体政治经济转型20年:约束条件与转型政策、策略选择[J].俄罗斯研究,2011,(5):90-104.

[11]麻学峰.张家界旅游转型的初始条件对转型的影响[J].学术论坛,2010,(10):124-128.

[12]魏小安.城市休闲——休闲时代的旅游转型[J].云南画报,2010,(2):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