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和县猿人的发现及其科学意义

时间:2024-08-31

范晓筱

(和县文物管理局,安徽 和县 238200)

1980年发现的和县猿人头盖骨,就当时而言,它是长江流域的首次发现,为什么是长江流域的首次发现呢?因为在1980年之前,华南的广阔地域,有关猿人化石的信息都限于单个牙齿,例如云南发现的元谋猿人,其材料只有两枚门齿。而我们和县呢,不仅有猿人门齿、臼齿,下颌骨,更为珍贵的是一具完好的猿人头盖骨。与猿人头盖骨同一层位出土的还有几十种哺乳动物、骨制品和石制品。

和县猿人化石报道后,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重视,贾兰坡院士还亲赴现埸考察,了解情况。

1 和县猿人的发现

这要回溯到20世纪70年代,也就是1973年的冬季。和县陶店公社在汪家山北坡大搞农田水利,想把汪家山南边大陈水库的水引下山来。那时候主要搞农业灌溉,水渠所经之路,都在寒武系的白云岩上。这种岩石比石灰岩的硬度稍大些,但它的主要成分还是钙,钙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作用下易于被溶解,原本是小小隙缝,久而久之变成了岩穴或溶洞,和县龙潭洞就是在这种机制下形成的。然而在挖水渠之前,这里是无洞可寻的。说来也巧,挖渠民工在龙潭上方作业时,忽然炸开了一个洞穴,洞身很低,只有1米来高。几个好奇的民工爬了进去,出来时,每个人都拾了一包奇形怪状的骨头,轰动了整个工地。一位中医认出了这些骨头是味中药,也就是“龙骨”。我们称它为化石。由于龙骨是中药,又可以卖钱。于是,前来挖“龙骨”的人络绎不绝。由于洞顶忽然塌落,造成了不幸事故。打那以后,人们再也不敢来挖了。[1]

和县文化局获悉陶店出土“龙骨”之事,十分关注,并寄了一些样品给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没有引起重视。到了1979年,安徽省水文地质队在和县陶店镇进行水文地质普查时,在龙潭上方,就是老百姓挖的那个洞里又采了一些化石,并给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去信,要求鉴定其化石的年代。黄万波获悉这个信息后,于1979年10月,与谢树华同行前往水文队了解情况。

黄万波之所以前往水文队了解情况。这里还有一层涵义。1963年发现了蓝田猿人以后,随即考察了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地的地质、地层,其目的是寻觅第二个蓝田猿人地点,可是所到之处,都是厚厚的黄土层,且在冬季风的势头下,气候寒冷,不适于远古人类生息。从那时起,黄万波就有种感觉,要想探索中国人的由来,其揭秘之依据是人类化石。何处去寻找这种化石,算来算去,只有一条路,走进温暖湿润的地方。它,就是秦岭以南的广阔地域。于是黄万波把考察的方向盘旋到华南,特别是长江流域。

黄万波一到地质水文队,得到了队领导的大力支持。随即观察了他们采自陶店龙潭洞的化石,有马、犀、鹿和野猪等种类。其中有许多鹿角化石引起了他的关注:首先,这些鹿属于班鹿,这种鹿原本生活在华北,它怎么跑到了长江之滨:其次,鹿角没有一个是完整的,而且破的很有规律,即角尖被折断,角基部带着顶骨。大家知道,鹿角长大成熟后,会自然脱落,而后长出新角。带有顶骨的角,显然不是自然脱落的;第三,角表面有若干处被砍砸的痕迹。要揭开这些疑团,唯一的办法,走进龙潭洞。

1979年10月27日,黄万波代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来到陶店,10月28日~11月2日,对汪家山一带的地质情况和山脚下的龙潭洞进行考察。接着对化石比较集中的地方作了试掘。大约在4立方米的棕红色砂质土中,仅鹿角化石就采集了20多件,他的形态与省水文队最初拿到的一样,也都只保留了部分主枝、眉枝和下端的部分顶骨。这难道是巧合吗?他们认为不是,应该考虑其他的因素,或者说,是否与远古人类的活动相关。

鉴于此,1980年1月12日黄万波再次抵达陶店,随即对龙潭洞作正规发掘。此次参加发掘的队员有黄万波和随行的技工彭春外,还有省文物队的汪景辉、省博物馆的方笃生、王彦祥、县文化馆的叶永相和范汝强 。其发掘思路,完全是按照北京猿人遗址的发掘方法,即打格布方。这样工作,可以将每一件出土文物标记在探方的出土部位上,以便为日后研究工作提供信息。

11月4日,天气阴沉,汪家山被云雾吞没了许久,龙潭洞的发掘工作已接近尾声,一个水平层上的20多个探方基本上挖掘完了。收获是巨大的、多方面的。考古队员们不但再次找到了“华南大熊猫一剑齿象动物群”中的大熊猫 、剑齿象、中国犀和一些华北类型的双角犀、葛氏斑鹿、肿骨大角鹿、巨河狸等哺乳动物化石,而且还发现了第三纪残留下来的现在已绝灭的剑齿虎等。

下午,雾气渐渐消失,太阳偏西了,紧靠南裂隙下的土层已挖到接近洞壁。这时,发掘者根据堆积层的分布,认为西侧还有仔细发掘的余地,就转移到西侧的A2号探方试试看。这个地方,曾经挖出过许多大型动物的骨骼。大约4点30分,奇迹出现了!彭春一镐掀下一块黏土后,象脑勺一样的化石出现在眼前。彭春想从上面往下挖,刨个整的,试了一下不行。还是从左右两侧挖为好,一镐、两镐,脑勺暴露的面积越来越大,眼看就要脱离土层了,彭春抄起小铲,把脑勺下方的土层扒开,然后用左手托住它,右手用铲由上往下一铲,虽然略有破损,可脑勺拿到手了。彭春激动的双手抖动着,左看右看,自言自语:动物的脑袋没有这么圆,是个啥东西,没有见过见了这般情景,黄万波也不由得紧张起来。随手接过倪萍(陶店镇广播员)拾到的骨片,仔细一瞧,啊!多么像人的眉脊骨!再从彭春手里接过另一块碎片,哎!原来两块碎片是一回事,拼在一起,一个非常完整而又十分醒目的眉脊与部分额骨顿时呈现在我们面前。当时真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是的,没有看错,它正是一个完整的猿人头盖骨。

当时,中国已有的猿人头盖骨化石及其地点,除了北京猿人、蓝田猿人之外,和县猿人头盖骨是第三个,也是长江流域的第一例,大家高兴的心情是无法形容的。

头盖骨出土后,里外被棕红色砂质土填充与覆盖着,并自然破裂成20多块。拿着这些头骨断块,感觉湿呼呼的,加之天气转凉,断块很容易损坏,怎么办?黄万波灵机一动,有了,脱下毛衣,把它们裹起来。晚上,放在被窝里,这个37度的“烤箱”真起作用,三天后全都干了,而且完好无损。

2 和县猿人的时代及其生活环境

2.1 和县猿人的时代测定方法[2]

2.1.1 氨基酸法(王将克等1986年)

分析样品为和县双角犀、李氏野猪及斑鹿前臼齿及臼齿。此方法是应用骨骼中异亮氨基酸的差向异构化动力学方程式,并由异亮氨基酸的异构化程度,估算出龙潭洞堆积地层的年龄为距今30~20万年。

2.1.2 电子自旋共振法(陈铁梅1987年)

测定材料,亦用哺乳动物牙齿。这种测年方法,目前己被广泛应用。北京大学陈铁梅先生就是用此方法进行操作的。其样品,为东方剑齿象、和县双角犀牙齿。测定结果,为距今27~15万年。

安徽科枝大学黄培华先生用同一方法作了测定,所用样品亦是东方剑齿象及和县双角犀牙齿,其结果比陈铁梅的测试结果稍早,为距今40~30万年。

2.1.3 热释光法(1983年)

李虎侯、梅屹根据热释光法,测得年代为距今19.5~18.4万年。

以上几种方法测得的数据,归纳起来一并考虑,和县猿人的年代定格在距今25万年左右较为恰当。这个结果,与和县猿人动物群的分折结果大体上是一致的,即和县猿人生活在中更新世中晚期。

2.2 和县猿人时期生活的环境[2]

这是根据与其共生的动、植物群和埋藏产状推理的。在《和县猿人遗址》那本专著里,描述了50多种动物,包括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其中最为丰富的是哺乳类,共计54种,分属于29科、41属。从这些古动物的习性分析,其中有来自北方的喜欢凉爽气候的种类,如葛氏斑鹿、双角犀、李氏野猪、肿骨鹿等;另外一些种类是来自南方的喜欢湿润气候的成员,如黑鼠、艾氏鼠、黑腹绒鼠、扬子鳄、中国貘、华南巨貘、巴氏大熊猫、东方剑齿象等。为什么一个洞穴里发现有喜欢热、有喜欢凉的动物呢?主要原因是气候不稳定,在和县猿人生活时期,地球上的气候出现过多次冷与热的交替。加之江淮地带早在更新世或更新世前,已成为华北、华南两大动物区系的交汇地。北方的动物可以沿着华北平原、苏北、淮北、微山湖、洪泽湖抵达长江中下游,同样道理,南方的动物也可以沿着这条通道向北伸展。本地区无巨大的高山屏障,虽然在淮北、苏北及河南东南部有些丘陵,但不影响动物的迁徙活动。南缘可达长江南岸,北与华北平原为邻,东抵黄海,西可伸至江汉平原。南来北往的都在这个地方会合。

根据古植物分析,与动物群反映的生态环境大致相似。在和县汪家山一带有少量的森林、阔叶落叶林、混交林和灌丛草原并存,总的趋势偏凉。但不会很冷。低洼的地方还有河流、湖泊和沼泽。25万年前的和县猿人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冷时热的环境里。[3]

说到和县猿人动物群,其中有个物种值得一述。那就是扬子鳄,它与北来的肿骨鹿和南来的巨貘不同。它是地地道道的本地种。而且它是扬子鳄家族里的元老,现在扬子鳄的直接祖先。或者说,和县地区,就是扬子鳄生长的摇篮。弹指一挥间,二十五万年过去了,而今的扬子鳄,就其长相来说,与它的老祖宗化石钝吻鳄差不多。但种群数量远不如老祖宗兴旺发达。所以说,要保护好了环境,也就保护好了扬子鳄。这个应该引起我们重视,将来宣传的话,这里有它的牙齿、下额骨,还有好多鳞片。可以把它复原出来,与现生扬子鳄一同展出,让更多的人认识它,关爱它。我想,人为干扰、破坏因素降至最低,扬子鳄仍将随人类继续同行。

3 和县猿人的科学意义

3.1 完整性

前面已经提到,就当时来说,它是我国南方第四纪地层首次发现的猿人头盖骨。该标本保存得相当完好。依著名旧石器考古学家贾兰坡院士的话说:“贵省发现的和县人,就同时期的人化石来说,其完整性只有北京猿人可以与之相比”。

3.2 典型性

和县猿人的眉脊、枕脊发达,枕外脊和颞线十分明显,表明是一位男性个体。再看看头盖骨各骨块之骨缝均未愈合,表明他是一位20开外的青年小伙子。

总起来看,这具头盖骨的石化程度较高,呈土黄色,头颅显得宽而短,脑量1025毫升。从局部看,例如颞鳞上缘间的宽、耳点间宽、颅矢状弧、枕曲角、额骨的倾斜度等特征,都与我国发现的猿人化石相近。

说到我国发现的猿人化石,秦岭南北都有报道,但南部多于北部。就长江流域而言,出土的猿人化石大概有13处:巫山人 (2.0Ma)、建始人(1.9Ma)、元谋人(1.7 Ma)、公王岭蓝田人(1.15Ma)、郧县人(0.80 Ma)、梅铺人(0.80 Ma)、洛南人(0.80 Ma)、陈家窝蓝田人(0.70 Ma)、 南召人(0.50 Ma)、 浙川人 (0.50 Ma)、 白龙洞人(0.50 Ma)、南京人(0.35 Ma)、和县人(0.25 Ma)。 从二百万年前开始,一直连续下来,二十五万年前的和县人是最后一个,就目前来说,再也没有发现比这更晚的猿人化石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和县猿人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标本。[4]

3.3 可比性

不仅如此,和县猿人头骨的形态特征也很有个性,比如说,和县猿人头骨与北京猿人相比,北京猿人显得长些;与爪哇猿人相比,两者较为相似。至此,我把北京猿人比喻为和县猿人的远亲,把爪哇猿人比喻为和县猿人的近亲。和县猿人、北京猿人、爪哇猿人之间的这些形态学上的不同变化,正如张银运先生所述,北京猿人代表的是“北方地区”远古人类的特征;和县猿人代表的是“南方地区”远古人类的特征 。

总之,和县猿人、北京猿人和印度尼西亚爪哇猿人的发现,为研究南、北早期人类在体质形态上异同,探索其迁徙路线和环境演变等提供了极其珍贵的科学依据。

[1]吴茂霖.1981年发现的安徽和县猿人化石[J].人类学学报,1983,(2).

[2]郑龙亭,黄万波.和县猿人遗址[M].北京:中华书局,2001:108,109-113.

[3]徐钦琦.和县猿人时代的气候[J].人类学学报,1984,(4).

[4]吴汝康,董兴仁.安徽和县猿人化石的初步研究[J].人类学学报,1982,(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