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张晓晶
(池州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
2016 年7 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文《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文件提出要在2020 年培育1000 个左右、 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涵盖休闲旅游、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多个领域。 此外,党的十九大则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历史任务[1]。 由此可见特色小镇依然是未来我国实现乡村振兴以及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乡村振兴以及城镇化发展得如火如荼的这几年里,也暴露出些许问题,如乡村城镇建设同质化严重,缺乏文化内涵的挖掘与建设等。 鉴于此,本文试图从特色小镇的景观建设为切入点, 将历史悠久的铜文化融入其中,对青铜器纹饰、造型、文字、题材等进行梳理并提炼,应用到小镇公共环境设施、文化景观小品、主题雕塑等各个方面,力图营造有地方铜文化内涵的特色小镇景观。
青铜是在纯铜(紫铜)的冶铸基础之上按比例加入锡金和铅之后形成的合金。 其特殊之处即在于:材料的强度高且熔点低, 可塑性强且不易被磨损和腐蚀的特性, 加之因金属配比的不同成品也呈现出不同的色泽, 故成就了它成为人类历史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青铜时代。 古代文献中,从西汉时就已经有关于“三代”青铜器出土与鉴识的记载。 到北宋出现了对古代青铜器进行绘图、著录,并对铭文、纹饰、器物形制、名称、年代进行考证的著作。 比较偏重于对铭文和器物形制的研究,以金文与经史互证。 从艺术史上对青铜器遗存进行研究, 首先是分期断代和风格演变的研究,主要奠基于20 世纪30 年代。 近世科学考古充分地阐释了古代青铜艺术产生、 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并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 更深刻地理解其人文内涵和艺术成就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中国著名学者郭沫若先生就把中国青铜器的发展分成四个时期,分别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代的萌生期、夏至商早期的发展期、商中晚期至西周晚期的鼎盛期以及西周晚期之后的衰落期[2]。 萌生期的青铜器主要以生产工具、兵器、酒器以及象征性的礼器为功能的器皿,几乎没有铭文出现。 发展期的中国古代青铜器在造型、纹饰以及礼器意味上较前一阶段有了更深层次的发展爵、觚等酒器成为商代早中期最具代表的青铜器造型。 鼎盛期的中国古代青铜器在数量、造型、纹饰、功能上以及工艺都走向了巅峰。
1.器型。青铜器型在形状差异上大致可分为容器和乐器两大类, 根据功能用途又可细分为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杂器等。 食器中最为代表的是鼎,它同时又是礼器,有圆鼎方鼎两种基本形。 酒器中有盛酒器和饮酒器之分, 其中鸟兽形尊最为特殊,以鸟兽等动物形态为器型,与当下的仿生设计手法不谋而合。 爵作为饮酒器是迄今为止考古所知最早的青铜器之一, 基本形为扁圆或者圆形杯身,下有三足[3]。
钟是用途最为广泛的打击乐器, 因其造型为覆瓦式扁圆体,鼓主要用于军旅和祭祀,春秋以后流行于南方地区。 广西学界有诸多学者曾对铜鼓开展过专题研讨,并有丰富的研究成果。
2.纹饰。青铜的纹饰一直伴随它的器型发展而始终, 形式与内涵紧密相连的青铜纹饰又与各种承载不同功能的精巧器物造型相碰撞, 其中兽面纹最为常见,宋朝开始被称为饕餮纹,以动物鼻梁为中心两边对称、有角、角下有突出兽目,它是宗教题材的一种,用威严气氛传达警示的寓意。 作为水神的化身,其纹样多用于水器的装饰上,因其形状弯曲随意,所以也常出现在服饰肌理中,代表皇权与崇敬。
画像纹较别的纹样有着突破性创新, 它是以生活场景或神话传说为题材的叙事性纹样, 多刻在器壁极薄的青铜器上,盛行于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
3.铭文。 铭文又称金文,最早出现于商代中期的铜器之上, 其文献也是史学界研究朝代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从时间顺序可分为商代晚期的铭文、西周时期的铭文、春秋时期的铭文、战国时期的铭文。
商代晚期的青铜铭文与象形的甲骨文比较相似,大小不一,排列也不整齐。 一般是内容简短的做器着名号等, 也有少数可以反映商代社会生活的青铜铭文。 西周时期的铭文在基本延续商代晚期的风格同时篇幅逐渐增多,内容涉及重要历史事例、朝代制度以及战争和诉讼等。 字体较前期变成厚重、规整、均匀。 春秋时期的青铜铭文内容大多反映诸侯贵族的社会生活与典章制度,有着强烈的地域特色。 战国时期,只是比较简单地记载作器者的名号。
4.铸造与装饰工艺。青铜铸造普遍采用的有模范法和失蜡法。 模范法是商周时期最先采用的亦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青铜铸造的方法, 先是制模然后用泥土敷在模型外部, 成为外范, 接着用泥土制作内范。 失蜡法起源于春秋时期, 用石蜡等材料制成模型, 敷上耐火材料使之硬化成为铸型, 浇注青铜溶液,冷却后除去陶模即可。 青铜镶嵌常见的有绿松石镶嵌、红铜镶嵌和错金银工艺。
我国特色小镇主要聚焦于特色产业、 新兴产业和发展要素,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且是经济新常态下各地实践探索出的创新模式。 从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历程来看, 特色小镇是城镇化发展过程的必然阶段。 近几年特色小镇快速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好的苗头,一些特色小镇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渐渐变得徒有虚名, 成了 “地产小镇”“风险小镇”和“空镇”。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促进了我国特色小镇旅游开发这一新兴产业结构的兴起。 特色小镇应具有当地独特发展风格以及文化底蕴, 在向国内外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 也能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和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独特魅力所在,与此同时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发展旅游业以及完善和优化现代制造业等, 在具备现代商业消费气息的同时又能传承传统优秀文化[4]。但在目前的发展阶段中出现了大部分特色小镇发展路径大同小异, 在建设中照搬其他特色小镇的设计风格以及发展渠道,从而导致“特色”小镇缺少特色,同质化现象严重。
近几年,我国的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迅速,各省各市出现了多类型的特色小镇, 但由于没有相应的发展基础,导致在小镇的建设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比如像是有的城镇为了能够快速促进经济发展, 在自身实际条件不足的情况下,仍然参与进来,导致没有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的优势, 还浪费人力物力的投入成本。 有的城镇虽然有条件参与到特色小镇的建设中去,但急于求成,忽视了特色小镇的文化景观建设。因此,当地政府应注重对于特色小镇的发展管理,结合小镇发展的实际情况,遵循市场经济、社会时代需求以及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原则, 找准特色小镇的主要发展方向, 合理利用相关的政策来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以此来推动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发展。
特色小镇的开发、 使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应始终应伴随着对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中国地大物博,山、水、林、田以其独有的地质结构形成了差别迥异的地质风貌, 因为地域差异又会形成传统文化、传统技艺、历史建筑风格、地方名人等有别于其他区域的人文景观资源。 有些特色小镇盲目跟风,对特色类型定位模糊,本地自然和人文资源挖掘不够,舶来其他地区的特色建筑形式、传统文化等为己所用;为了商业目的,进行统一规划,对古建筑、历史文化遗产等进行了不可逆的破坏。 根据自然和人文资源为开发导向建设特色小镇分为使得传统文化得到充分挖掘、 历史文化遗存得到良好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5]。
相比较传统小镇发展, 特色小镇更具有传承传统经典文化的优质条件, 并能在发展进程中完成不断创新和优化发展, 在提高人们的整体生活水平的同时还能够符合社会时代的发展要求。 在特色小镇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景观建设呈现雷同、低质等发展瓶颈, 这就需要建设者在规划之初深度挖掘传统地域文化,突破文化缺乏的诟病、增量景观建设的人文内涵。
青铜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精美造型、纹饰、精湛技法更是享誉世界,所以无论南北,有铜矿产的资源型城市在开发特色小镇的时候都应对其重点研究、深度挖掘、大做文章。 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景观有机融合、提炼创新,使青铜城市的历史文脉得以传承, 以景观设计的表现手法让青铜文化元素进行普适性传播。
1.原型继承。 原型继承大多出现在青铜景观雕塑创作中,对已知的历史上知名度较高的青铜器进行一定比例的放大或者缩小,在器型、纹饰、色彩上尽量模仿还原原型,并做名称、用途、制作方法等历史详解,使得观赏者可以在小镇取得类似博物馆的直面青铜文化的学习效用。这也需要创作者前期做大量史料研究,了解器物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背景[6]。
2. 转换创新。 转换创新是在原型基础上进行创新, 是现代景观设计元素融入文化内涵较为常见的方式,比原型继承更灵活且更能突出设计理念,又比抽象概括更为直观。 比如通过对青铜器型、纹饰、铭文等元素适当提取并进行再设计, 或者对青铜铸造工艺流程通过数字图像化处理运用于景观元素中。
3.抽象概括。抽象概括则是将青铜文化元素进行提取抛弃其表面形式加以抽象化处理, 运用于景观设计的元素表达中, 使得景观构筑物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更趋同现代设计风格, 此手法是对青铜文化元素的高度提炼, 其不仅应用于实体景观构筑物中,更是可以在声乐、灯光等方面进行延伸。
1.景观建筑。景观建筑是特色小镇景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它不仅具有容纳各类功能空间的作用同时还具备观赏、造景、文化传播等功能。 建筑的平面空间布局、建筑造型、外立面以及室内装饰等都可是青铜文化表现的载体, 将青铜器型运用到景观建筑的造型和平面空间布局中、 青铜纹饰附着在景观建筑的外立面浮雕上, 以此突显景观建筑的地域性特点,增强游客和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 例如鄂尔多斯的青铜文化广场中就呈现出多件青铜雕塑与建筑物相结合的景观建筑作品, 大型网格式镂空铜雕塑作为建筑顶部覆盖和作为外墙包裹与建筑融为一体,用圆雕、浮雕、透雕的手法生动表现了鄂尔多斯的蒙文化以及游牧民族的生活特点。
2.景观小品。 景观小品涵盖范围较广,有功能性用途的公共设施、照明设施等,也有艺术性用途的景观雕塑、装饰画、广告牌等。 所有景观小品都需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行为、心理以及审美需求,并能反映时代地域特色, 同时还应和环境中其他景观元素甚至建筑物相协调。 比如将青铜器型元素应用于景观小品的平面布局、 公共设施的垃圾桶、 小型座椅、和灯具造型上;不同手法体现铜文化内涵的青铜雕塑群、浮雕墙等;青铜纹样的设施小品、装饰隔断、镂窗、广告牌等。 如《深圳人的一天》就是一个典型街心花园式铜铸雕塑群,18 个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原型被1:1 翻制成青铜雕像, 并标明铭示他们的真实姓名、年龄、籍贯、何时来到深圳、现在做什么等。 叙事艺术的手法以及动态的人物造型成为国内后续青铜公共艺术创作极好的典范。 合理利用这些发展空间将具有自身特色的铜文化作品展现在大众眼前,将铜文化的艺术特征充分体现出来,并还原铜文化的日常生活情景。
3.地景艺术。特色小镇中景观道路的建设就好比“骨骼”的构建,它具有组织交通流线、串联景观空间、引导游览顺序的重要作用。 地景艺术不仅包含道路铺装,同时还囊括了喷泉跌水、地面植物配置、光影照明、 以及矗立于地面上的更加考虑场地因素的装置艺术的综合。 场地因素的体现和天然材料的使用这两种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特色小镇的发展初衷不谋而合,投射到铜文化特色小镇的建设上,就需要将各个类型的青铜文化元素通过一定的设计手法恰当地深入到小镇地景艺术的氛围营造中。 比如将青铜纹样、铭文、器型等应用到地面铺装的造型中;在喷泉跌水中采用青铜浮雕、青铜雕塑;用铜构件做公共艺术作品对建筑物、公共空间做铜材质包裹、植物配置修剪模仿青铜纹样、井盖上雕刻青铜器型浮雕等。例如河南郑州的三角公园, 用不同色彩和体量的卵石排列成“鼎”的造型,创意来源于商代城墙遗址中出土的兽面纹商鼎。
4.标识系统。标识是人类文明的象征,用文字、图形、符号等形式构成的视觉图像系统,能明确指示、位置、内容等信息。 标识的重点在于创意,创意的精髓在于文化内涵,为了和国际接轨,近年来标识系统的发展趋势是由平面向立体过渡、 由静态向动态延伸。 铜文化特色小镇的标识导向系统应紧扣铜文化主题,例如用铜作为标识牌主体材质、造型上借鉴青铜器型、 提取青铜纹饰进行抽象化处理作图案花纹装饰、内容文字也可适当引用铭文、青铜器上的叙事场景纹样可作为图形图像、 青铜铸造工艺流程可做成视频动漫LED 显示。
5.文创产品与新兴业态衍生。特色小镇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建设和产业转型, 铜文化特色小镇在建设发展中应将产业资源的优势充分体现出来, 积极宣传和推广铜文化产品, 有效促进铜文化产业的创新建设发展, 为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特色小镇可以开发铜器型玩具、铜纹饰刺绣服饰、小型铜雕塑模型、铜艺装饰画等文化创意产品进行售卖, 在推动特色小镇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丰富了游客的游览乐趣, 将铜文化倾注在文创产品上并通过购买行为得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进一步传承。 素有中国古铜都之称的安徽铜陵在铜文化传播上起到了示范作用, 大通古镇就是以小镇建设为载体推动铜雕塑和铜艺术品、铜生活用品、铜装饰品等相关产业集聚发展。
6.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铜文化特色小镇中有一部分是在那些曾经依靠铜矿产资源的开采、加工、 以资源产业为城镇主导产业的小镇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当资源型产业进入衰退期后,这些小镇便呈现出诸多如工矿的废弃、工业厂房的闲置、劳动力迁移、城镇经济萧条、文化衰落等问题,特色小镇的建设显得尤为及时。 有着“滇铜古镇”之称的云南绿汁镇中就有多处铜矿工业遗址, 在转型为特色小镇之后,虽然街巷闾里,当初的繁华景象不再,工业兴盛的那一部分歇息了, 但是通过开发兴建铜文化遗产公园、 铜艺术村落等措施使得承担生态美的那一部分活跃起来,同时又可以在屋里随处可见的铜瓢、铜锅、铜锁、牛脖上挂的铜铃、等这些百姓微观生活中诉说一段文明的起承转合。
综上所述, 特色小镇的景观建设发展对于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特色小镇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铜文化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在现阶段社会发展大背景下,特色小镇应积极创新拓展发展渠道,并充分融合铜文化的历史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 有效推动特色小镇以及铜文化传承的长期发展。 在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多方通力合作下, 通过将铜文化融入特色小镇景观建设中, 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此文化,希冀抛砖引玉,更多人来延续传播创新。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