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杨男男陶伟声
(1.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244061;2.安徽寰宇建筑设计院,安徽 合肥230041)
本文论述的重点,基于高差地形利用的形态与环境设计,简称为“高差设计”,体现了“设计结合地形”的一贯思想。有学者认为,高差设计就是竖向设计[1];确切地说,竖向设计的对象应该更加广泛,平地与有高差的坡地都涵盖在内;但高差设计,则聚焦在“高差”二字,即研究范畴限定在具有高差地形的场地环境。当这一场地加以开发利用,其本来的“高差”特色是否依然存在、甚至被超越?这考验了设计师的功力,也是本文论述“高差设计”的理念出发点。
过去、现在,“设计是否结合地形”一直成为评判设计优劣的一项准绳,未来也将是,特别是具有显著高差地形的空间对象。其中,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名片,关注度更高,高差特色塑造更为重要,对其“高差设计”往往从难点转为亮点,进而广为佳话,例如九曲花街。在理论层面,外国学者B.P克罗基乌斯很早就提出高差要素对于公共空间特色塑造的重要性,他认为特色意向形成是基于人对高差环境的行为体验,重点表现在视觉感受上[2];经过后续多年社会广泛实践与研究,这一观点基本达成共识。然而,观点似乎止于“静态的视觉体验”,大量学术成果限定在“高差要素对静止形态产生影响”的理念范畴,例如宏观层面的结构布局、微观层面的建筑组合与形体设计等[3];显然对于公共空间来说,单一形态只体现了高差特色的一个方面,多层次环境塑造才是全面的,而这种“全面的高差意象”获取是需要基于步行体验的[4]。目前,虽有部分学者提及步行系统视角下梳理高差空间关系的必要性[5],但与之相关的完整体系的研究还有很大拓展空间,特别是微观的空间环境设计,而这为本文研究寻得新的突破口,“步行体验下”不仅对应静止形态的高差设计,更包涵了动态的高差意象引导与环境的整体塑造。
对于设计而言,不同层面公共空间的研究尺度不同,设计对象与范畴也存在很大差异。虽然因为概念复杂性以及研究出发点相异,对城市公共空间涵义存在千变万化的理解,但是关乎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层次的认知基本形成共识,即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层面。宏观层面公共空间涉及城市结构;中观层面有量化趋势,延续了宏观结构、构建单一的空间秩序,例如轴线、界面或者节点空间界定;微观层面则对应到建筑尺度,与人的行为产生最直接联系[6]。概括地说,宏观公共空间面向的是规划行为,微观层面才是设计行为。
本文所说“外部公共空间”,也被称为“建筑外部公共空间”,是相对于室内公共空间而言。所以,外部公共空间界定就是基于微观层面(建筑尺度),其空间使用与建筑设计及环境设计密切相关。与室内相比,外部公共空间更易受到水文、地势等自然条件影响与限制[7],妥善处理好这种影响与限制,反而成就一种固有特色,“高差设计”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微观层面空间形态表述与人的交往行为发生直接关系,加上外部公共空间较室内表现出的“虚空”具有更高开放性与可交往性,使得人在行为体验中更易捕捉到高差空间意象,这也是本文研究限定在外部公共空间的用意所在。
城市公共空间概念起源于对凯文·林奇“open space”引论与理解,受其影响,即使相关概念解析出现了诸多可能性,但是公共空间包涵了“开放性与公共性”是普遍公认的[8]。近些年,有研究将这两种属性统称为“城市性”[9]。无论是室内还是外部公共空间,无论哪个空间层次,这种“城市性”一直伴随,并赋予公共空间集合各种开放活动的包容性与认同感。
前文提到,微观层面关于高差的意象会在人的具体空间行为体验中被获取,而公共空间“城市性”又会将这种意象变的多元。如果设计“被动式”顺其自然,那么由于人们在空间使用过程中,会主观将自己活动需求与获取的空间意象匹配,进而会随机产生对空间的积极感受或消极感受,空间设计偶然性太大;而“主动式”设计则是倡导设计主动干预的方式,通过对人感知方式和行为习惯的研究,来引导空间使用者对高差空间形成积极的、健康的、具有预期性的空间感受[10]。于是,“高差设计”必然是“主动式”设计。
“主动式”思维强调顺应人的行为习惯,通过对高差空间的引导性设计,来赋予外部公共空间更好的“城市性”,进而提高人的参与度与公共活力。在参与到具体空间中并获取意象过程可以称为是空间的知觉体验,有效的知觉体验应是集成了人们在与空间交流过程获得的积极反馈,其不仅包含了视觉上感受,更应该是一系列“复杂意象”反馈的集合。外部公共空间的“城市性”为步行体验提供更多表征空间,当被体验空间从平面指向有“高差”的三维空间,可收集的复杂意象变得更为广泛,空间会变得更加多元性与趣味性,更促进人与环境交流,从而更凸显空间使用适应性与参与性,外部公共空间的“城市性”得到充分表达。
说到知觉体验,通常分为感觉、知觉与认知三个递进状态,感觉是人对空间的最初心理过程,知觉是在感觉基础上形成的完整印象,认知则是更进一步感情活动,除了印象还会产生情感的反馈[11],如上文提到的“复杂意象”就是属于认知层面。通过情感反馈,人对空间产生认同感,才有进一步积极体验的可能性。以高差空间为例,以视觉体验为导向,只会注重以静态印象为主导的“高差知觉”,略有触及“高差认知”,而动态的步行体验则会让人对空间的理解,从少量“高差认知”上升到完整的“高差认知”,空间内涵进阶到新的高度,如常见的建筑结合地形布局更易形成完整视觉印象,而只有结合台阶合理设置步行路线下景观序列,走在台阶过程中才可能体验到更高层次空间趣味,获取更丰富的有关“高差”因素的情感要素。
相对于视觉体验,基于步行体验的高差设计在理念上是一种提升。在实践中,基于视觉体验的高差设计往往得到普遍应用与认可,也得到业内倡导,它反应的是一种静态的人造物质环境与改造后地形环境的关系,即看见的“高差设计”,例如建筑空间随地形错落布局。值得肯定的是,基于步行体验的设计作为一种提升,并不是对视觉体验下设计理念的否定,而是一种包含关系,或者说步行体验集合了动态的视觉体验与其他行为体验,由此产生了连续性空间意象,而不再是静止的。知易行难,在高差设计的实践中,真正做到完全基于步行体验,是需要巨大工作量和复杂系统思维,但这不动摇基于步行体验的设计理念,影响并引导着设计提升的方向。正因如此,以下尝试总结的三方面要点,也仅作为初步探索。
第一个要点是“舒适性前提”,即高差环境塑造要满足步行舒适性与空间可交往性。
第二个要点是“高差趣味性”,旨在丰富步行体验的路径,增强基于高差环境的多样化设计,来产生对空间的积极交流与情感。
第三个要点是“统一化秩序”,即为了避免“高差趣味性”过于复杂而走向杂乱,在视觉上依然需要建立基于高差关系的某种秩序,例如常见的视觉轴线。
以步行为导向,作为处理室外高差空间的设计语言主要包含两种:坡道与台阶。按照规范要求,坡道满足步行的适宜坡度不超过8%,超过8%就要设置成台阶形式。通常,8%坡度下的步行体验如履平地之感,所以就“舒适性前提”而言,坡道优势更突出,而就“高差趣味性”而言,台阶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因为台阶带来的高差感受远比坡道多元化。当空间有充分“舒适性前提”时,有必要多用台阶或者用台阶代替坡道,旨在提供更多“高差趣味性”,丰富空间内涵;当空间高差关系显著,本底可产生强烈“高差趣味性”,则可多关注坡道方式运用,旨在靠拢“舒适性前提”。本文把前者增强高差要素的方式称为“正向高差设计”,后者因提升步行舒适性而适度弱化高差体验感的方式称为“逆向高差设计”。在面对具体高差空间,因地制宜转化运用或二者结合运用是比较有效的高差设计的方式。
如前文所说,正向高差设计可以简单理解为,本来可以用坡道而改用台阶的设计手法。当目标地段场地整体坡度接近8%,在未建设前一般肉眼也是可见高差关系,只是不会很强烈。由于这个坡度在工程建设可接受范围内,所以最常规做法就是经简单土方处理后,用坡道来组织主要外部公共空间,局部配合建筑布局设置少量台阶。面对以下城市景观大道案例原型时,通常会设计一条直直坡道作为主轴空间,两侧建筑围合布置。这种情况下,坡道步行体验过缓,两侧建筑之间存在的微小高差也会被建筑形体尺度弱化掉,游玩其间,人的视线受到正常屋檐的遮挡,视觉上更难看见原有的高差关系,除非走到最高点,方有领略高差关系的可能性,然而即使有,也不会很强烈。所以按照常规做法,空间只满足“舒适性前提”,丢失了可能存在的“高差趣味性”,地形特色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表现。鉴于以上考虑,设计将纵向长坡道分解成若干个平坦的大平台空间,让长距离高差关系分解在几个大平台之间予以集中体现,几个大平台之间用单跑台阶联系,拾阶而上的高差认知即时浮现;同时,在景观大道主轴的横向剖切面上,结合地质条件设置下沉空间,让建筑与广场的空间形态在横向面上也形成高低错落关系,局部布置架空景桥,连接下沉空间两侧上升的广场空间,进而完整地产生“无中生有”的横向高差关系,与拾阶而上的纵向高差关系交错在一起,层次丰富、趣味横生;最后以最高点牌楼建筑为对景点,支配并强化整体轴线关系,形成“统一化秩序”。(如图1、图2)
图1基于“正向高差设计”的实践创新与模式简图
图2基于“正向高差设计”的城市景观大道设计效果
与“正向高差设计”相对,逆向高差设计强调更多运用坡道形式,而少用台阶。这类空间自身场地高差大,传统以台阶垂直而上的设计方式,比较容易塑造仪式感,不适合以满足公众休闲为主的城市公共空间,特别是下文提到的山地公园的案例。由于高差较大的原因,地块内可布置建筑物尽可能地变少,自然要素会更突出,单一的垂直而上的台阶形式,会加重高差体验感,再加上缺乏围合的环境空旷感,很容易让“高差趣味性”变成唯一趣味性,使人对空间理解失去更多可能性。相反,盘山而上的坡道形式,拉长了体验路径,走走停停,让人可以更充分接触环境、感受环境,保证人的“舒适性前提”下,而并没有过多牺牲“高差趣味性”;围绕盘山步道,设置观景塔、平台等休闲节点,可以登高望远,进一步感受高差,同时,休闲节点与入口接待布置在一条视觉轴线上,构建“统一化秩序”,有效控制了空间体验的起伏节奏。(如图3、图4)
图3基于“逆向高差设计”的实践创新与模式简图
图4基于“逆向高差设计”的城市山体公园设计效果
相比视觉体验,基于步行体验的高差设计是“设计结合地形”的高阶模式,具有更强的“主动式”设计思维,通过关注人的交往行为来构建完整的“高差认知”,是提升外部公共空间“城市性”内涵的有效路径,这一过程是同时具备了“舒适性前提”、“高差趣味性”、“统一化秩序”三大设计要点。“舒适性前提”是满足高差环境下步行舒适性与空间可交往性,“高差趣味性”强调引导步行体验多样化与空间趣味性设计,“统一化秩序”则是避免“高差趣味性”带来复杂与混乱,通常在视觉上建立一种能控制空间变化节奏的某类秩序。在满足以上三大要点前提下,产生两种高差设计的基础模式:正向高差设计会提供更多“高差趣味性”,逆向高差设计则需要充分靠拢“舒适性前提”;具体实践中,应学会二者合理转化或相互结合运用。
囿于个人认知,本文论述范畴局限在外部公共空间,相对而言的室内公共空间其实同样需要“高差设计”,但其对应的复杂性与多元性是需要基于更多实践与思考,也将会呈现更多不可预见的设计潜能。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