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刘 珺 张 晖 陈晓燕 张美玲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61)
“十三五”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高等教育正式进入普及化阶段。然而,高等教育面临着区域资源配置不均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缓慢,教育创新与服务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等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和重点要求,提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重申应“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等重要论断。
“新文科”顾名思义就是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美国西拉姆学院于2017年率先提出“新文科”概念,他们所阐释的“新文科”即强调专业重组,即不同专业的学生应打破专业课程界限,进行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就我国高等教育现状看,“文科门类众多、特色各异,文科占学科门类的三分之二,占专业种类和在校学生数的半壁江山”(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文科教育的振兴关乎高等教育的振兴。新文科建设不仅关乎文科本身,还影响到理工农医教育甚至高等教育全局,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2020年11月3日,由教育部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召开。会议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时代中国高等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对构建以育人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格局、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新文科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更加关注价值引领
强化价值引领是新文科建设的内在要求。人文社会学科既是事实科学(探求客观真理和规范),又是价值科学(追求具有主观标准的美和善),兼具价值性与科学性双重属性,具有科学认识和意识形态双重功能,并体现出两者的统一。进入21世纪,各种社会思潮激荡交汇,青年群体普遍存在精神迷失、信仰空缺和价值危机等问题,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带来的环境、生态、伦理等风险也给教育领域带来新挑战。文科教育除培养专业人才以外,还有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以文化人,包括人格的塑造、道德的修炼、境界的提升,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更加注重价值层面而非知识层面,回归于道而非纠缠于术”[2]。新文科建设就是要牢牢把握文科教育的价值导向性,立足中国国情,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全面推进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提高学生思想认知、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
2.更加强调文化自信
当前我们正处于第一个百年目标顺利实现,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历史节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3]。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面向未来,新文科体系的构建不应局限于西方话语体系与知识框架,而应与时俱进,以更加主动和自信的态度总结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经验,分享植根于中国文化的管理经验和案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总结中国经验,提升中国形象,在大国博弈竞争中赢得优势与主动。高等文科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青年人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时代新人同时,更要培养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以及中国改革经验和案例的传播者和理论创新者,以更加坚定的文化态度推动新文科建设。
3.更加重视融合创新
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仅对人类的价值理念、生产模式、生活方式等产生深远影响,也对产业发展和业态更新带来巨大影响,“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教育”“互联网+营销”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催生了很多领域人才的新需求,也对新文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融合发展是新文科建设的必然趋势。
一是文科内专业集群融合发展。文科涵盖八大学科门类,包括文史哲、经管法、教育、艺术等;文科的专业数、专业布点数及学生数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文科内专业集群融合发展势在必行;二是文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发展。文科与工科、医科、农科等学科之间也呈现出不断融合发展的态势,“交叉学科”所带动的多学科集成创新正在驱动高等教育自身变革。前者为后者提供了方向、标准、价值判断以及未来所需要的职业综合素质,后者为前者提供了新的命题、方法、技术和手段[1]。让自然科学、工程技术、计算思维等跨界理念和方法赋能文科教育,使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文科专业领域已成为新文科建设的应有之义。近年新设专业中,布点数排名靠前的专业大多体现出学科交叉融合的特征,如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健康服务与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艺术管理等,跨学科融合发展趋势明显。
新文科建设是高校文科类学科专业改革、发展、创新的新机遇。鼓励各高校主动作为,立足中国实践和本校特色,规划调整专业布局,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强化专业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开展新文科创新探索。这为高校金融类本科专业建设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契机。
伴随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行业人才需求结构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再加上当前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认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至少面临以下挑战。
一是科技新时代的挑战。科技创新对传统金融带来巨大影响。从传统金融业务的网络化,到第三方支付、P2P、众筹等互联网金融新业态层出不穷,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成果以颠覆式的速度和方法,改变传统金融模式,改造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业务流程等,由此形成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机构、新市场、新产品、新服务等全新金融生态,基于传统金融,又改造、提升了传统金融。科技的新时代为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挑战。
二是行业新时代的挑战。随着金融科技时代的到来,行业人才需求结构将发生根本性变化。据估计,未来十年50%的工作将被人工智能替代,金融人才工科化趋势明显。国内金融科技高端人才总缺口达150万。复合型人才“一将难求”,风控岗位的人才需求尤其突出[4]。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报告《取代还是解放:人工智能对金融业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称,“到2027年,中国金融业就业人口可达到993万人,其中23%的工作岗位会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的影响,削减或转变为新型工种。”而最有可能被金融科技颠覆的领域包括零售银行(79%)、投资及财富管理(51%)、资金转移及支付(47%)、企业银行(36%)、基金公司(19%)、保险中介(17%)、券商(13%)等[5]。《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明确提出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如何深化校企合作,培养从业人员的科技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造就既懂金融又懂科技的专业人才,从而为金融科技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成为对新时代高校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诉求。
三是教育新时代的挑战。据教育部教育事业统计最新结果,2020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738所,其中本科院校1,270所。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183万人,毛入学率达54.4%,高等教育全面进入普及化阶段,演化为多数人职业生涯中的“基础教育”,“多样化、个性化、学习化、现代化是中国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的基本特征”。高等教育历经精英化——大众化——普及化的发展变迁,高考招生改革也经历着由“大学+专业(类)”模式向“专业(类)+大学”模式转变,专业类别和专业布点数量越来越多,越来越细,高校之间的专业竞争也日趋激烈,金融类专业作为受到社会普遍青睐的所谓热门专业,其竞争更趋热烈,目前我国高校金融类本科专业布点情况如图一所示。参照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统计数据,近几年金融类专业毕业生规模在10万人左右,与会计、法学等专业接近。金融类专业布点多,在校生规模大,不同高校如何立足各自办学定位,发挥本土学科专业优势,实施差异化发展、错位竞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教育服务,是金融类专业建设亟需思考的新命题。
铜陵学院金融学院是安徽省高校金融类专业布局较早且较为完整的学院之一,现设有金融学、保险学、投资学、金融工程、互联网金融五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其中金融学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2010)、安徽省首批省级一流专业(2019),含对口招生、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等多层次办学模式;投资学专业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金融工程专业得到安徽省本科高校发展能力振兴计划项目支持;保险学专业为校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互联网金融专业为全国首轮获得教育部审批的本科目录外新专业。学校另设有“金融数学”等金融类相关专业以及经济学、统计学、税收学、国际贸易、数字经济等经济学类目录下的其他专业,此外,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还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学科专业基础夯实,具有融合发展的良好基础。
2019年,《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年6号文)及《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年8号文)搭建了中国高等教育本科教育改革的实施框架。在“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课程”的网络布局中,一流专业建设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高校如何建设适合自己的一流专业,同时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和学校特色,是首先需要思考的战略问题[2]辛琳,徐永林.基于OBE和建构主义理论的一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研究[2]。立足新文科,面向新时代,我们明方向,理思路,找差距,补短板,以立项建设的安徽省金融学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为平台,积极申报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对照新文科建设具体目标,在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路径上将做以下调整和优化。
教育的实施者和受益者都是“人”,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核心理念。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及社会信息化已成共识。当代大学生基本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很多更是智能手机的依恋者,多样化信息的易得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真伪识辨能力;另一方面,处于转型发展时期的中国各种矛盾不可避免,加之西方“经济理性”及功利主义思想的渗透,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诚信和契约意识淡化。基于此,作为培养未来金融人才的摇篮,我们更要在培养过程重视德育的引导和渗透,尤其要加强金融伦理教育,强化学生信用与规则意识引导。
图1 我国高校金融类本科专业布点情况一览表
我们创新性提出“财经德育”概念[3],充分挖掘学科、专业、课程及实践教育体系中的德育元素,结合专业思想的教育和引导以及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等,通过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机制的构建,培育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专业素养,内化专业核心价值,强化其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能力,谋求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及价值塑造的同向同行。
在金融类专业思想教育过程中,我们注重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金融观,强调“金融绝不仅仅是管理风险和获取收益”,同时还是“社会资产的看守者和社会价值的支持者”[6],让学生认识到金融作为第三产业中最重要的服务业,应以社会效益作为追求目标,为实体经济和公众提供便利、有效、安全的金融服务,满足市场主体的投融资、理财及风险管理等金融需求,这样金融业的发展才有更坚实的根基,金融从业者才更具社会价值。通过这样的价值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职业观,对培养其成为一名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金融从业者非常必要。
***强调,“要把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融入每一门课的教学之中”。强化价值引领更离不开专业课教学的主阵地作用。近年来,本院老师积极挖掘财经德育素材、把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把课堂打造成思政与专业无缝对接的金课。如在讲解“信用”知识点时,老师通过分析道德层面的诚信到精神层面的信仰,再到经济层面的信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货币运行的环境要求,强调现代市场条件下的信用价值,从而强化学生的契约与规则意识;在讲解“投资”部分内容时,通过解读财务造假、内幕操纵等案例,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揭示证券市场的风险因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投资观与价值观,做一个理性的投资人。课程思政具有明显的专业特色,取得良好成效。
金融类专业改革既要遵循自身发展的小逻辑,也要服务和服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主动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金融类专业知识体系深度融合,以产出为目标,以需求为导向,提升传统专业内涵,促进专业优化升级。
1.调整办学定位。主动适应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坚持“产出导向、能力本位”,及时调整办学定位,不仅面向传统金融机构,更要适应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让学生不仅掌握经济学、金融学的基本原理和银行、保险、投资、理财等传统业务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基础和数据挖掘、统计分析能力,适应金融科技背景下的金融产品创新、经营模式改造以及业务流程再造,以及拓展新市场所要求的营销运营能力,满足全新金融生态对应用型、复合型金融人才的全方位需求。
2.促进专业融合。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传统相对固化的专业格局和培养模式必须打破。一是依据《金融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打通现有金融类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体系,尤其是促进金融学、金融工程及互联网金融三个专业深度融合,实施大类招生,实现师资及其他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共生发展;二是依托学校现有学科优势,促进金融类专业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数学以及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融合发展,针对本院兼备金融、数理及计算机背景的复合型师资匮乏的瓶颈,增进院部之间横向交流与沟通,借助他们的教师资源、课程资源和相关教学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3.优化课程体系。既遵循“标准”,又体现“特色”,一方面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征,重视学生金融业务操作能力和理财能力的培养,探索专业课程与职业资格考试课程的对接;二是结合专业特点,在传统课程体系基础上,增设量化知识基础和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课程包,体现文理融合的培养特征。目前互联网金融专业已增设《Python基础》《金融数据分析与挖掘》《互联网金融》《数理金融》等课程,将进一步在金融学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及金融应用》《区块链金融》《金融科技风险控制》《供应链金融》等前沿课程。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新文科建设中必须把课程建设作为核心要素,强化价值引领、丰富课程内容、创新形式载体、打造一流“金课”。
一是充实课程内容。“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陶行知),所以智慧的课堂需要向真实的世界回归。新文科建设要紧紧抓住“课程”这个育人主渠道,“课堂”这个育人主阵地,推动教育教学内容更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写进教材、引入课堂,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鼓励老师结合课程特点,通过热点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切实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鼓励课程改革。引导教师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提高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改革,丰富教学形式和载体、创新方法手段,将课堂打造成唤醒智慧的课堂和充满活力的课堂。以《证券投资学》课程为例。该课程负责人立足课程特点及传统教学模式缺陷,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诉求,然后组建教学团队,借力同行现场助阵和业界校友连线课堂,就热点问题展开线上线下的热烈讨论,“云端”互动,现场点评,大大拓展了课堂的空间;此外还通过实战模拟和翻转课堂等手段,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及多样化“视觉教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取得良好的课程改革创新效果。
三是改进学业考核。合理增加课程难度,加强学习过程管理,建立多元的学生学业评价模式。根据课程考核目标,鼓励采用开放式讨论、小组论文、产品设计等多样化考试方式;增加平时成绩比重,强化过程考核;鼓励学生参加银行、证券、期货、基金等各类职业资格考试或参加金融投资创新大赛、管理决策模拟大赛等学科技能竞赛,以考促学,以赛促学,允许以职业资格证书或学科竞赛获奖证书替代相关课程学分;实施毕业论文改革。加大应用性课题选题比例,鼓励学生结合真实案例或实地调研完成毕业设计(如投资可行性分析、保险产品设计等),允许以公开发表的论文、学科竞赛成果及高质量的创业计划书替代毕业论文。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新金融人才培养改革亟须改变传统校地合作的浅层次、低水平状态,以合作共赢为导向,深度挖掘社会资源,构建多元、立体式协同育人机制,形成校企合作良性互动格局。
一是依托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校内依托金融整体实验实训中心开展实验教学,为学生模拟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投资理财等提供校内实战演练机会;校外借助实习实训基地,通过认知实习、顶岗实习、双休日“拜师学艺”等活动,实现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用人标准的无缝对接。
二是结合金融领域重大活动契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标志。围绕特定主题开展实践教育,如大学生诚信教育、防范打击“校园贷”活动等,并通过相应学分认定,确保社会责任教育落到实处。
三是借助社会力量,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程。创新创业教育是促进经济提质增效的现实需要,也是促进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途径,创业精神所涵盖的蕴含合作、诚信、坚韧、执着等品格也是财经德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可借助当地创业基地、创业导师及创业政策等资源,引导学生建立创新意识,提升创业热忱,全程阶梯推进,促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4]。
对标“新文科”,铜陵学院以促进文理交融、理实交融、升级改造传统办学模式的“新金融”专业建设思路日渐清晰。将进一步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坚持持续改进,立足金融学科特点,以“新金融”学科专业建设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把最新的金融科技知识、计算机理论及运用融入课程体系,建立文理融合跨学科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协同社会资源,开放办学,合作发展;同时建立健全自查自纠的质量保障机制,以完成省级一流特色专业建设目标,争创国家一流专业,培养造就基础知识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金融人才,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和社会满意度。
注释:
①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
②资料来源:全球招聘顾问公司Michael Page《2017中国薪资和就业报告》。
③资料来源:普华永道《金融科技调查报告》。
④耶鲁大学罗伯特·希勒:给金融毕业生的演讲2012.6.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