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压供电设备安全管理模式研究与改进

时间:2024-08-31

徐州工程学院 石建国

山东华聚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东滩矿电厂 张 永

■设备安全现状

1.设备安全概况

公司的安技部门负责对现场作业进行监督检查,设备安全工作也由其统筹管理,是设备安全生产工作的核心。随着运行周期的不断延长,会出现各类安全隐患或事故频发等情况。为此公司针对这种局面也在不断进行调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正常开展。但由于相关的工作基础薄弱或其他方面条件不够成熟等,仍存在各种不足的问题。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大,安全生产既是企业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也是保证生产发展和提升的基础。

2.存在问题

2.1 人力资源配置不足

设备的安全管理是企业一项长期的工作,而管理主要是管人,不论从操作或维修人员,各项工作开展必须要依靠他们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各司其职才能得以实现。而实际情况是:一方面是缺乏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又没有相应的技术人才的引进、聘用和培养机制;设备管理与维修模式落后,人们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例如,由于激励机制不足,又没有量化式的考核标准以及相应的绩效考核办法,以及有效的管理手段等,常采取以罚代管,奖少罚多,奖罚不明等,其结果则是谎报、瞒报和漏报,或推诿扯皮或互相指责等情况;维修人员干多干少都一样,水平高低都一样,责任心高低都一样,而极大挫伤了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得相关的责任和权利不匹配,部门与员工的责权利不清,岗位设置不合理等。

2.2 安全管理工作得不到应有重视

一是由于公司的主要宗旨及任务是提高生产率,要求设备要长时间保持正常运转,而在设备维护等方面投入的资金又严重不足。如果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看,设备管理本是一个长期的经济效应问题,高压供电设备都有其固定的设计寿命,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维修投入上基本大于购置投入,尤其涉及到安全生产的部件等更是如此,否则就达不到人们所预期的目的;二是生产、维修和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安全意识淡薄。由于各种知识准备不完善,对所负责的工作也没有充分的安全认知,缺少大局观念。虽然企业也在逐渐完备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或出台各种办法,但因可操作性不高,难于落到实处。

■安全事故构成及安全隐患分析

1.安全事故构成

1.1 人身伤害

由于高压供电设备结构的复杂性以及人机需要结合的密切性,整个工作需要由人、物和环境等基本条件构成,如果单从人本管理的观点出发,人身伤害问题是优先考虑并且需着力避免的。但由于现场人员工作环境的特殊性,他们要直接或间接的接触这些高压供电设备,所以属于安全工作中必须重点关注的环节。

1.2 设备事故

由于个别员工的违规操作、设备隐患未被及时发现,或设备本身的缺陷等导致的设备安全事故,不仅会损坏设备,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和设备完好率,也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对公司声誉和利润都会造成极大的直接损失等。

2.安全隐患及来源分析

2.1 管理因素

一是监督或检查工作流于形式。由于企业生产的连续性等特点,常常会在夜间尤其是后半夜时,相关人员会出现精神疲劳而发生工作麻痹等情况,再加上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督或检查不到位等,都会造成事故的高发;二是工作沟通时的不畅,不论是白班还是夜班,协调好各部门间的工作情况,使工作中的各种信息得到及时沟通和共享,不断督促和提高人们工作时的专注意识等,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否则,不仅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后果,也会给企业造成极大损失。

2.2 安全及防护装置

为了保证高压供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企业都最大限度地为其安装了各种安全及防护装置,如防触电装置、消防设施、避雷装置、安全接地装置等,也都要求各级的维保部门要定期进行检验和维护,以凸显预防性维修与保养工作的重要性,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但因维保人员的业务水平及工作态度等,而不能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定期维护或检查,而使这些装置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与功能。

■采取措施

1.企业的站位要高

必须按照国家有关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要求,开展好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并落实到位。首先要建立各种科学的规章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隐患排查、设备联查及奖惩制度,以及安全事故的应急措施等。不断强化三级点检制度,坚持做好公司及班组两级安全联防联查制度,安全隐患的排查要落实到人,既要安排专人专项进行,还要通过两级安全联防联查等确保其工作质量,可采取定期和随机检查相结合。通过检查来正确评估安全事故的危害程度,同时制定好风险等级和控制危害的措施。应将安全评判工作和班组、员工的绩效工资考核相结合,不断强化和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工作责任感。对于不达标的班组及员工,应采取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既要注重培训内容的制定,又要注重培训后的效果,加强信息反馈机制,以便在工作中得到不断提高。

2.技术措施

2.1 建立高压供电设备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建立高压供电设备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利用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化管理等信息系统和技术手段,来监控高压供电设备运行中的各项数据及工作状态,建立智能化的设备管理和技术档案,以达到快速和方便相关人员管理及维修时的需求。通过吸纳和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等,既为实现高压供电设备安全运行的可靠性,又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将这些现代化的自动化技术植入到设备中来,通过对设备不断进行技术升级与改造,使高压供电设备的安全更加可靠,运行更加稳定。

2.2 实施过程控制

所谓过程就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方法是“组织系统地识别并管理所采用的过程以及过程的相互作用”。能使组织对组织内的关键过程进行有效的识别和管理,实现持续的动态循环改进和总体绩效的提高。对已确定的过程模式,按设定的流程进行监视和测量,对每个过程都应有明确的评价方法及对成果的有效验证,对于符合设定要求的过程给与持续优化,未达到预期结果的过程则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从而实现体系的有效运行。

2.2.1 策划过程控制

根据设备维修相关资源及信息的输入,及时做出积极的反应。界定和区分各阶段的目标和计划进度。定期对相关体系进行有效的评审,针对不断改变的环境条件、目标的变更,提出相应的策略,实时形成相应的管理文件,优化改善资源配置,保证管理过程的清晰、明确和可行。

2.2.2 资源支撑过程控制

主要是对相关过程所需资源的准确确定与及时供给。可以结合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工作环境、信息资源等各项资源的特点,有针对性进行有效控制。人力资源的控制要结合设备维修岗位工作的性质、特点和要求,有效选择有资质和能力的人员上岗,并制定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定期的对其业绩进行有效评价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措施,同时形成长期评估人员年龄、能力、流动性等直接影响组织健康发展的因素,进行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实现组织的稳定发展。

2.2.3 检修实现过程控制

它是系统管理的关键,由于维修是由一系列的过程和活动组成的复杂工程,不同子过程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相互依存,为了有效识别需建立彼此间的衔接网络,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科学输入及预期目的。对每个子过程可采取闭环式的工作循环加以控制,在结合过程的输出要求进行评判,找出相关的预防与改进措施。目的是保证过程的稳定性,同时结合其特点和相关资源变化等,不断实现过程的优化,实现过程控制能力提升的目的。

2.2.4 评估改进过程控制

它是对维修过程总体输出符合性的验证,也是对整个维修管理体系的评价。因此对与维修结果要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和评估准则,根据不同维修业务的内容,建立相应的评价方法、模型以及数据分析方法。对于维修业务中涉及检测、测量的项目,要有明确的测量设备和方法的规定。对未能到达要求的评价项目,应及时查找原因,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避免和消除负面影响的传递和扩大。并将预防、纠正措施反馈到各个环节,以实现过程控制的不断优化和改进。

■结束语

高压供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是一门科学,人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加以对待,设备安全既是企业安全工作的重点,也是完成生产任务的立足点。各级部门的管理人员必须从高压供电设备安全状况出发,针对在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结合质量管理、安全系统工程方法等提出多项防范措施,使高压供电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能够对设备安全工作得到进一步重视和研究。由于维修管理涉及的人员、设备、作业标准等资源和环境相对复杂,单一的设备维修难以覆盖多个过程或活动,为此可有效使用过程控制方法,对维修过程进行准确的识别和定义,针对过程情况开展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既能有效提升企业的维修资源,实现维修过程的符合性和一致性,也可不断提升企业的维修水平,确保高压供电设备能够长周期安全运行。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