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如何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

时间:2024-08-31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陈元康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与前提。然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安全措施缺陷或管理不善等原因引起的事故频频发生,给职工、企业和社会造成了人身伤害和大量的经济损失。如何有效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成为现代企业重点要解决的课题。

■加强安全防范

1.做好对安全隐患问题的查找与排除是开展安全防范基本前提

在企业生产管理中,对于现场出现的隐患问题要立即上报相关部门进行整改,对于缺乏现场整改条件的,要通过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制定合理的整改措施。由于隐患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因此在整改完成后要及时进行复查,检验审核事故隐患的整改状况,从而避免同类隐患、同位置隐患问题的反复发生。对于隐患整改过程要坚持持续性原则,将隐患整改纳入到生产管理制度体系中,并建立隐检查岗位负责制,提高全体职工的责任意识与安全意识;对未按照规定标准进行隐患整改的个人及单位要予以惩罚,对缺乏安全意识及责任意识的个人要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素养。

2.隐患处理要坚持从细节入手

在企业生产中,由于安全隐患具有隐蔽性的特点,其在正常的生产过程中很难被发现,若长时间得不到有效处理,隐患会逐渐扩大直至引发重大安全事故。因此,在隐患处理时要提高警惕,从细节入手,按照生产管理流程和规定对生产中的各项设备、各项环节进行检查,确保不安全生产条件能够被及时排除。

3.提高对安全隐患的认识

安全隐患问题是企业生产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其处理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企业生产的整体安全性。任何事故的发生都需要一定条件,有的隐患会很容易被发现,然而有的隐患却非常隐蔽,若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则很可能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在企业生产管理中,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安全隐患整治的重视程度,提高对隐患问题的认识,与各级单位协调配合共同参与安全隐患的处理。

■提高人员安全意识

1.加强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

制度是保证安全生产管理有章可循的基本条件,在生产管理中采取的违章处罚、技术交底、安全教育等措施都是为保证职工在日常生产中能够遵守规章、安全操作,在意识与行为层面上实现对安全责任的强化。因此,企业生产管理单位应当从基础做起,同基层管理人员与职工共同采取措施保障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

1.1 做好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

在日常生产管理中要多样化、多形式的开展安全生产教育活动,开展安全生产及操作知识竞赛,定期组织相关安全生产模范进行安全规范及经验讲座,通过多种教育与培训活动使员工安全防范意识得以确立,从而提高生产安全性。

1.2 做好生产前的安全交底与技术交底

在企业生产前,应当由专业技术人员与安全监管人员对职工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与安全交底,确保工作人员对生产活动中的各项工序、各环节的技术及安全要点都熟练掌握。另外安全管理部门要做好相关的安全防范措施,对于生产设备中常出现安全问题的部位要加强安全监管,确保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1.3 加强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企业生产安全管理部门要综合分析当前企业生产的管理现状,按照行业生产相关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保证制度规则的可操作性与有效性,以此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行为制约。

2.强化安全规则的执行力度

在安全规则制定建立完成后,如果工作人员未对规则形成积极有效的认识,便不能完全发挥安全规则制度的作用效果。虽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高的强制性,能够对未按照规定进行生产操作的人员实施处罚,但若仅仅从行为层面上机械地执行规章制度,仍不能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若认识上存在严重的偏差,甚至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在加强安全规则的制定的同时,做好对工作人员的安全规则教育,详细介绍安全规则制定的重要性与意义,并分析各项安全规则细节的必要性,通过安全事例与事故引起的损失描述来让全体职工提高对危险源的认识,使职工能够从思想上重视对规章制度的执行与操作。

3.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安全生产管理的最优目标就是通过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参与实现最佳的安全管理。而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参与过程就是其主观能动性发挥的过程。在企业生产管理中,要加强工作人员自觉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其在思想层面形成基本的安全意识,在理解认识安全规则的基础上自觉的遵守安全规则;要重视工作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促进工作人员之间能够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在安全操作的过程中注意安全隐患的发生与预防;要让工作人员了解生产操作环节的原理与基本内容,掌握基本的安全防范知识与技能,使其能够自觉分析危险事故的特点及形成原因,由此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1]

4.加强现场目视化管理

在此环节中,需要在生产现场的危险场地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牌或安全标语,如图1 所示,让每一个进入到现场作业的人员能及时接受安全提醒。同时,还可以为生产现场营造出安全氛围,让作业人员能自主自觉地执行安全规定。

图1 生产现场安全警示牌

5.制定评分机制,促进作业人员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

评分机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手段,在安全意识管理中,能通过评分机制来制定出奖惩制度从而提升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还能对缺少安全意识的作业人员形成有效的制约性处罚,通过处罚的方式来协助作业人员提高安全意识。采用奖惩制度只是一种方式,在具体实施安全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对违规作业人员给予教育和处罚共同进行的原则,这不仅能确保安全制度的严肃性,通过教育来协助违规者提高自身安全意识,还可以通过惩罚让作业人员得到相应的教育,让其变压力为动力,自觉提高自身安全意识,从而促进自我防范能力的提高。[2]

■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

1.企业领导要加强对安全生产的重视

通常来讲,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就是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而职工安全意识的提高与企业领导对安全问题的重视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企业领导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才能不断提高;相反,若企业领导只是从形式上进行管理,工作人员也只会从表面上遵守安全生产规则。因此企业领导应当先提高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切实将“安全第一”的基本生产原则放在首位,对于安全措施未到位的要坚决禁止开工,对于未解决的安全问题要坚决不放过,时刻强调安全问题,各方面重视安全生产管理,从形式到内容、从思想到行为、从开工到竣工,将安全落实到生产中的每一环节,由此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基本的保障条件。

2.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工作人员的职责意识

安全管理人员是安全生产管理直接参与者,而生产员工是企业生产的直接操作者,管理人员素质与生产员工责任意识的提高是保证安全生产管理与企业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结束语

相关部门或机构应当加强有关人员提高安全意识措施的研究,总结企业生产中的安全教育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从而逐步增强企业全体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责任意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