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高校第二课堂建设

时间:2024-08-31

唐浩如 王学荣 江秀芬

(皖南医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社会责任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个人对于社会的发展所需要承担的义务和职责,是个人对自我、集体和他人必须要践行的应然使命,正是由于社会中的每个人对社会负责,对他人和集体负责,社会才能发展进步。大学生群体是我国优秀青年的代表,是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理所应当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安徽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培养,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着力点和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第一要素”。第二课堂是在正常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之外,在学校的支持和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有组织的课外集体活动对受教育对象施加影响的教学活动。[1]第二课堂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起着关键性的促进作用,第二课堂建设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有机结合,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最大限度的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

一、高校第二课堂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课堂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提升责任意识、培养创新精神等层面的作用日益明显。第二课堂具有第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目前高校不应当仅仅将第二课堂教学视为第一课堂理论教学的补充,而应当作学校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教育形式。

(一)第二课堂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重要环节

第二课堂以其覆盖范围广泛、组织形式灵活、突出学生个性、育人成效明显等特点,充分利用高校实践教育平台,以田野调查、生产劳动、社会实践、志愿帮扶、公益活动、红色教育等实践方式,有利于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与课外实践活动的关系,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责任体验,从而把社会责任理论的抽象概念与生动活泼的教育实践融为一体,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第二课堂是社会责任理论教育的有效延伸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目前高校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可分为专业技能培养和综合素养提升两个方面。综合素养的提升主要包括思想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意识、人文精神、创新实践能力等。第二课堂以其时间和空间的灵活性、知识信息传播的迅速性、与学生创造、探索以及动手能力培养的密切联系性等特点,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潜能的激发、人格的塑造等方面相比于第一课堂的理论教育作用更加突出。因此,第二课堂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方面,具有第一课堂不可替代的价值。

(三)第二课堂有利于大学生将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

与第一课堂相比,第二课堂活动更强调让学生在亲身实践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体验生活与社会,锻炼能力。学生利用高校第二课堂阵地广泛的开展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在获得自身能力提升的同时,也能使学生发现自身能力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差距,认识到自我能力的不足,重新真实客观的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不断提升自我素质和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2]同时,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时间活动,有利于其自身提高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和社会需要的能力,不仅使他们加深对第一课堂专业知识的理解,更培养他们解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将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个人理想与社会愿景紧密结合的意识,提升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目前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现状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是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的组成部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自觉意识,是大学生的社会行为是否符合内心需要的情感体验。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不仅包含对于他人、社会、集体的责任意识,同时也包括大学生的自我责任意识。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是要建立在对自身负责的基础之上,只有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责任意识和完善人格,才能做到对他人、集体和社会负责。目前,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缺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集体责任意识淡薄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国家的发展必须始终依靠人民大众。因此,培养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意识就要求大学生能够自觉的将个人的理想信念与国家民族的发展联系起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社会价值协调统一。爱国主义体现了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情怀,是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宿感,也体现着大学生群体对国家自觉履行的责任。目前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爱国主义情感表达方面缺乏理性、民族主义和民族责任感方面意识不强,优先考虑自我发展来选择职业和自身定位,偏向于自身利益的发展,关注个人价值的实现,忽略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缺乏爱国主义情怀和报效祖国的决心。

(二)社会公德意识淡薄

社会公德是社会公民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3]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即: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社会责任意识教育,使大学生能够自觉关心关爱他人,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人,正确看待个人利益,尊敬师长、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部分大学生存在不少不文明个体行为:1.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吸烟扰乱社会秩序,不遵守校规校纪,宿舍内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2.对公共财物缺乏爱护,在课桌椅和墙壁上连涂乱画,不爱惜图书资料;3.缺乏环境保护的意识,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三)价值观趋于功利化

目前高校部分大学生对自己在社会中担任的角色认识不够明确,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过分重视自己的个人发展和个人理想的实现,对于集体利益和社会价值重视不够,回馈社会意识淡薄,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也是为了工作需要或者为了利于自己获得奖学金、评优选先等荣誉,缺乏为社会和集体利益奉献的精神。在专业选择上,就业前景好、工资待遇高的专业成为他们追逐的热门;在学习中,往往忽视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重视实用技术的学习。在就业行业选择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工资待遇高和工作环境好并重,而把“自我能力的提升”、“社会需要”等因素排在相对靠后的位置,社会责任感的淡漠。

三、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第二课堂建设路径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是极其重要的,它不仅反映了人的社会化和人格完善程度,同时培养大学生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责任意识,还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但是责任意识的培养不仅仅属于人的认知领域,不能仅仅依靠知识的传授来完成,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课堂的开展可以巩固大学生课堂教学所学习的知识,丰富其课余生活。因此,高校依托第二课堂的开展可以有效的弥补第一课堂知识传授的不足,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

(一)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红色教育活动是指以中国革命先辈和中国广大劳动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艰苦奋斗历程中形成的红色教育资源为载体,开展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教育。[4]当代大学生成长于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提高的时代,生活条件的不断优越导致部分大学生身上所具有的热爱祖国、甘于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爱国主义情怀趋于淡化。因此,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红色教育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革命先烈们“重道义,轻生死。通权达变,大义凛然”、“苟利家国,生死以之”可贵品质,既是说教形式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补充,也是激发当代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效途径。如皖南医学院运用芜湖红色教育基地中所蕴含的红色教育元素,带领学生参观革命遗址、烈士陵园、先烈故居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真切地了解革命英烈们身上淡泊名利、心忧天下、舍己为公、无私奉献的道德人格和情操,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

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关键环节,也是高校培养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重要载体,志愿服务与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互为因果条件。大学生只有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实践活动中产生自我愉悦和满足感,才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相似的社会责任实践活动中,最终提升和巩固已经形成的社会责任感水平。

高校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大学生知行合一,走出校园,认识社会,自觉参与到社区服务、公共服务等有组织的志愿服务中去,用行动满足社会需求并提升自己的社会公德意识。高校还应该与地方政府、社会相协调,发挥第三方部门的重要作用,统筹规划,制定弹性化的志愿服务管理制度,保障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如皖南医学院团委依托临床医学、护理学专业优势,结合学校省级医疗卫生社会实践基地招募组建专业实践团队,到城镇社区、农村基层,关怀弱势群体,开展流行性疾病防治宣传、基本医疗卫生知识普及等活动,为城乡居民进行健康普查和常见病治疗,结合基层实际需求培训当地医务人员,捐送部分药品和医疗器械,协助建设乡村医疗站。

(三)开展专业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大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更要培养学生高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引导大学生用自己所学的专业技能服务社会、造福社会。大学生专业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最有效途径之一。目前,我国大学生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对社会、国情和民情的了解基本来源于课堂和课本,课堂上所学的这些理论知识只有通过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检验和消化吸收,才能变成真正实用的东西,否则这些知识就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面上,发挥不了真实的社会价值。

高校在开展专业社会实践活动时,要针对自身学校的特色和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以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为目标,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依托,以形式各异的实践基地为载体,形成以学校团委集中实践和学生个人自主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模式,创新组织形式,让学生在专业社会实践活动中提升自身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如皖南医学院2016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建功十三五,携手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结合“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为龙头的科技竞赛体系,组建专业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开展科技发明制作,撰写学术论文和社会调查报告;利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历史机遇,抓住“科技育人、创新驱动”的主线,引导学生进行成果展示、技术转让、科技创业,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服务社会的意识。

(四)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对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提升不是一挥而就的事情,而需要一定的教育实践积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和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载体,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内容和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5]

高校应当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让校园文化成为在校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平台。一是制定文明校园文化创建相关规章制度,将社会责任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学校办学章程、学生管理规定等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准则中去,让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内容内化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规范。二是充分利用新媒体教育平台,如微信、微薄、QQ等,充分发挥网络的导向性、政治性、亲和性,建立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使之行之有效为校园文化建设而服务。[6]三是校园文化建设要立足学校定位,找准学校办学特色,形成品牌式的校园文化。只有突出特色校园文化,打造品牌校园文化,贴近学校的创办背景、办学传统,才能在校园中对师生形成巨大的感召力、凝聚力。

[1]刘奇.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6):41-42.

[2]魏进平,薛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漠表现、原因与对策[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7):12.

[3]许海元.当代大学生生命责任意识现状及培养对策[J].道德与文明,2009(3):96.

[4]张红霞,张耀灿.论校园文化建设视阈中的大学生志愿服务[J].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导刊,2013(1):128.

[5]唐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23):105.

[6]唐源,冯文全.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嬗变与重塑[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03.

[7]王全林.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方略——读《责任与自由》新感[J].滁州学院学报,2017(4):78-8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