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郜晓芹
(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12)
汉语国际教育是为适应世界范围内日益高涨的学习汉语的需求而设置的新型专业,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各国需要的汉语人才也随之大量增加,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近年来,不仅师资力量相对雄厚的综合类和师范类院校纷纷开设此专业,一些行业特色突出的院校也充分利用自身的办学优势和教育资源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后者由于起步较晚,在课程建设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课程体系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手段和保证,本文试以中医药高校为例,分析和探讨行业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中医药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约起步于十年前。随着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以及来华留学生工作的逐渐深入,中医药对外教育工作逐渐成为一个新的重要的研究领域,一些中医药高校进一步深化改革,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发展对外教育,培养了一批热爱中医、学有专长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在中医药对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该专业的课程,主要是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设置的,总体原则是以汉语基本理论和知识为基础,实行汉英双语教学,培养具有中国文学和文化素养、具备教学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性人才。核心课程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应用语言学、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通论、写作基础知识、中国文化通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跨文化交际、外语等。所设课程大约分为三个版块和四个课程类型,即公共课、专业课、外语课版块,外语言文学类课程、汉语言文学类课程、对外汉语教学类课程、特色方向类课程等四个类型。从配置上看,汉语言理论知识、文化知识的主体性和基础性得到了强化,外语知识、语言教学技能的培养也得到了强调,所设课程基本涵盖了对德、智、体、美的培养,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发挥着积极作用。
但是,作为具有突出行业特色的高校,其课程设置仍存在明显的不足:缺乏特色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由于各校在师资力量、地方文化、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方面存在差异,以及过分强调毕业生就业的“宽口径”,导致培养目标模糊,开课存在随意性。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是行业特色课程受到极大的挤压,门类、学时数普遍偏少。例如有的学校仅开设了中医药文化、中医学概论、针灸学三门课,每门的课堂教学时数均低于36学时。这对学生学习应有的中医药学知识显然是不够的。加之特色课程与其它相关课程之间也缺少有机的联系,缺乏整体规划,导致所培养的学生行业技能欠缺,知识结构不合理,院校特色不明显,毕业生市场竞争力不强。
行业特色高校是因行业需求而建立的,其专业建设应围绕行业需要。行业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应具有区别于其他高校的自身特点。不同于其它类型的高校,中医药院校开展国际汉语教育,不纯粹是语言教学,主要是扩大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的需要,应该与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紧密联系起来。中医院校培养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除了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学、文化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中医药专业素养,不仅能够胜任汉语教学,还应该能够从事与语言文化(尤其是中医药文化)传播交流相关的工作[1]。该专业应突出语言综合能力培养和中医药文化传播相结合的办学特色,丰富学生知识结构,拓展学生发展空间。
如何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教育和新兴的汉语国际教育相结合,培养传播中医药文化的优秀人才,是中医药院校面临的新的重要研究课题。就目前中医药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看,与行业有关的课程门数和课时数普遍偏少。既要掌握语言教学的技能,又要通过系统的学习掌握基本的中医药专业知识,对中医药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有较深刻的理解,这是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加强中医药学相关课程的建设,包括课程设置、课程内涵建设、相关课程整合等。
增设课程在此指两个方面,一是现有课程体系中缺少的课程,需要增补;二是已经开设但是不属于必修课的课程,应增设为必修课。
1.增设新课
中医药有着数千年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医学文化,其内容宏博,医理深邃。对于以语言学习为主的汉语国际专业学生来说,学习中医并非易事。因此应当开设一些导读类课程以尽可能快的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医学知识。例如 《中医文献导读》。《中医文献导读》是一门全面介绍中医历代书籍及中医文献知识的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快捷地了解古今各种医籍,对中医学有宏观的认识。但是目前除了天津中医药大学等少数院校外,很多中医药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没有开设这门课。
我们认为,中医学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形成了异彩纷呈的医学流派,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医学古籍,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容易地阅读中医书籍,更快捷地掌握中医理论,应当从研读中医的实际需要出发,将《中医文献导读》设为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授课教师可以针对汉语国际专业学生特点,介绍中医各科著作,传授自主学习的各种方法,例如查检中医书籍的基本常识、研读中医文献的基本方法等,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查检所需的书籍,这对于非医学专业学生快速学习和了解中医药知识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增设必修课
中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理论是在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哲学指导下的独特思维方式的阐发。中医思维方式的建构深受中国哲学及传统文化的影响。汉语国际专业学生作为中医药文化的学习者和传播者,应当重视对中医思维方式的学习和研究,充分了解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但是,根据我们的调研,很多中医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仅将中国传统哲学这门与中医密切相关的课程设为选修课,而且课时低于32学时,这显然是不够的。鉴于这门课程对于中医学的特殊意义,建议将其增设为必修课程,并增加学时。
汉语国际教育属于四年制本科专业,在以五年制为主的医学院校学制较短。由于总学时的限制,不可能增设太多的课程。为了节省学时,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施,还应该重视对已有课程的改革,在保证核心内容的基础上,补充、拓展教学内容,增加中医药文化元素,提高学生的中医药文化素养。
对已有课程的改革可以体现在对汉语、文学等核心课程的内容上,也可以针对诗词鉴赏、古典名著鉴赏等选修课的教学。例如古代汉语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语言必修课。传统的古代汉语课的教学多以串讲字、词、句、语法、修辞等为主要内容,而中医药的载体便是汉语、汉字,现存一万余种中医药古籍无一不是以汉字、文言文写成的。含有医学内容的文言文,是古代汉语在中医古籍方面的延伸运用。古代医药文献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医疗卫生方面的具体体现,它对传统文化的诠释与表达具有浓厚的的中国本土文化特征。因此,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与医学的结合就显得十分必要。例如对汉字、音韵、词汇、语法、训诂、句读、古代文化常识等古汉语基础知识的讲解,可以结合中医药例字例句,通过归纳分析中医药古籍中的实例,讲清基本概念,阐述基本知识,传授基本技能。文选的阅读,可以选择医家传记、医书序言、医经校记、医案医话等。大量的医学典籍出自饱读诗书的名医之手,词语优美,语言规范,表现手法灵活,思想内涵丰富。很多古医籍中蕴含着儒家的积极进取精神、道家的崇尚自然理念,反映了古代从医者的高尚人格追求和传统文化底蕴。将中医药文本内容与古代汉语的课堂教学相结合,既能够凸显医药院校的行业特点,又能兼顾语言、专业和文化三要素,将古代汉语课程上升到深层次的中医专业化语言教学,将极大地有利于学生中医思维方法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中国古代文学也是汉语国际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文学与医学虽然分属于不同的领域,但在文化的大背景下,总是以各种形式相互交融。中国古代文学与医学的关系源远流长,二者几乎伴随着出现在人类生命活动的每一个方面。
由于中医药为古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古代文献中留存有大量与医学有关的内容和篇章。例如涉医文学作品,不仅内容繁多,题材众多,并且有很高的医学借鉴作用和史料研究价值。
古代文人崇尚养生,重视医学[2],医学与文学的关系在古代文学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与中医药有关的诗、词、小说、散文等数不胜数,历代的咏药诗赋、养生诗文以及含有医药元素的小说、历史散文、寓言故事等俯拾皆是。
比较典型的含有大量医药元素的作品,如《红楼梦》和《镜花缘》等。前者不但描写了多种疾病、药物、医疗器具、医疗技术 ,更多次娴熟地运用了中医学的辨证论治原则;后者不仅含有大量论述中医药的篇章,而且收载的药方多达十余首。历史上文士通医的现象也非常普遍,著名文医兼通的代表如嵇康、王勃、苏轼等。嵇康是三国末期的文学家,不仅注重养生,且撰有著名的《养生论》。王勃为唐初诗人和文学家,尝为《难经》作序,著有《医语纂要》一卷,虽已亡逸,仍医界留名。苏轼不仅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冠绝当代,而且还富有医学情怀,在养生学方面建树颇丰[3]。
自《诗经》以来的二千余年间,涉医文学的创作始终未曾间断,呈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与医学交融的文化景观。讲授每个时期的文学史知识,均可以适当联系医药学的发展,例如介绍骈文的发展,可以联系唐代孔志约的《新修本草序》、清代吴尚先的《理瀹骈文》;介绍明代文学家王世贞,可以举例著名的序叙类美文《本草纲目原序》等。集医学与文学知识于一体的文学课程,可以引导学生对医学、涉医文学、医患沟通等诸多领域进行多方位的认知,帮助他们从人文的视角去探讨、理解医学问题。
除语言和文学类核心课程之外,其它如中华才艺训练、方言与地域文化调研、暑期专业实践等选修课与实践课的教学同样可以引入中医药文化的元素。
行业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既要保证语言类核心课程的教学,又要突出行业特色,在不增加总课时的情况下,这的确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以中医药院校为例,虽然设置有中医学、中药学、针灸学、中医药文化等特色课程,但课时有限。要加强学生对中医药知识模块的学习,比较有效的手段是充分挖掘其它课程中的中医药文化资源。但是,很多含有中医药文化元素的课程分属于不同的学科,授课教师也分属于不同的教研室或专业。如何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科学地对相关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挖掘、整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程。
课程整合涉及到课程的结构、内容、资源、实施等一系列方面,对师资、学生、教学本身有较高的要求。一方面必须优化课程设置,使课程门类、课程内容形成一个相对有机的整体,建立一个必修课、选修课、专题课三位一体的网状教学模块管理;另一方面应整合教学资源,构建课程改革资源平台。其中应特别重视对教师资源的整合,采取设立课程模块主负责人制度,由专人负责并全程参与课程的设计和重构,避免各自为阵。
以必修课模块的《古代汉语》和《中医药文化概要》为例。前者为语言课,后者为文化类课程,两门课都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主要必修课程。前者在讲到汉字的起源和形体的演变、后者在介绍神秘的中医药文化之源时,均会涉及到甲骨文。教师们最常引述的例子便是甲骨文的发现。这个例子带有一定的巧合和故事性,而且将汉字与中医药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们比较感兴趣。但是再精彩的故事,如果被不同课程的老师重复引用,不仅失去了它原有的的吸引力,而且浪费时间。但是,这又确实是一个很好的素材,值得选用。要解决好这类问题,就需要课程建设上的统筹规划、宏观管理,需要有专人负责组织不同课程的教师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和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结合课程性质的不同有所取舍,不能原原本本地重复讲故事。
要实现课堂的高效,课程整合不可或缺。课程的整合可能是变革课程体系,涉及多学科的知识互动,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创立综合性课程文化,即广义的整合;也可能是仅仅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内容融合在一堂课中进行教学,即狭义的整合。无论是广义整合还是狭义整合,学科教师和教研部门都难以完成,需要由学校组织专门力量进行研究实施。
重构后的课程,是根据每门课程的核心知识内容、内在逻辑关系、学生认知水平以及高等教育教学规律而加以凝练、提升的,是经过对比、归纳和筛选的,避免了不必要的交叉重复,而且更加新颖。这种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改革模式,与单纯通过教师自行完成课程的设计和改革不同,更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严谨性和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确保有限课时的高效利用,最大程度地实现医学与语言、文学、文化的交融。
行业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行业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有力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4]。随着我国中医药国际化战略的确立,中医药对外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医药行业的汉语国际教育承载着继承和推广中医药知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因此本文结合中医药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现状,探讨了行业高校该专业课程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建议加强特色课程的教学和内涵建设,尝试在增设课程、拓展课程内容、整合课程资源方面进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中医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开发,突出行业文化特色,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1]李柔冰.中医药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就业困境分析及思考——以安徽中医药大学为例[J].科学中国人,2015(8):127-128.
[2]陈贻庭.试论古代的涉医文学[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3):130-131.
[3]薛芳芸.论苏轼的医学情怀[J].医学与哲学,2013,34(24):88.
[4]王硕,于长志,孙伟,等.我国行业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2,4(4):26-2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