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于高职院校思政课专题教学应用的思考

时间:2024-04-24

马莉 郑云龙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带来了空前压力,改革教学方法势在必行。实施专题教学是提升“基础”课的有效途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解决好专题的设计、问题的创设、教材内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才能够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教学

***总书记在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谈到培养人的问题时强调,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这为我们高职院校培养新一代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指明了方向。近几年,进一步强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的功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获得感和实效性,使之成为学生真正喜爱的优秀课程。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一个涉及教师、教材、课堂、学生、学校设施等多种要素叠加在一起的系统性工程。为了更好发挥思政课课堂教学在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我们一直在不断探讨、研究、改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有效教学方式,使思政课更加具有针对性、实效性、长效性、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真正做到不断启迪学生思考人生、认识社会、善待他人、规范自身行为,更好地增强高职生的品德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

在积极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过程中,我认为在信息化时代专题教学是以高职学生终身受益和做人成才为宗旨,适合高职学生思想特点、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一、专题教学的优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对高职生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等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与解释,指导高职生成长成才。近几年,高职院校出于扩大自身规模的需要,生源出现了多元性特点,通过单独考试招生形式入学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近三分之二,统招学生只有三分之一,而且现在统招录取分数也很低。高职学生的文化知识素质较低,人文素质相对薄弱,在思想觉悟、认知能力、文明礼仪等方面有一些欠缺。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氛围,行为懒散,这一现状必然影响着学生对学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专题教学,就是按照教学目标与要求,将课程打破原有的固定章节顺序,按照思想内容和逻辑关系整合教学资源,把教材分解成若干个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专题进行教学的形式。专题教学具有以问题为核心、主题鲜明、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等特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采用专题教学是以大学生关心的和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为导向,以问题的设定为出发点和着力点,以解决问题为落脚点。因此,采用专题教学法就可以更好地“接地气”“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教师能够紧密联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生理、心理、思想和行为的实际状况设置专题,坚持循序渐进、因势利导,避免空洞的说教,符合学生思想认识规律,能够有效地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这就可以从根本上改变高职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错误认识。运用专题教学是对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贯彻与执行。

二、实施专题教学需要解决好的几个方面问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专题教学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是解决当前思政课教学中教与学相脱节的矛盾,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有效方式。在专题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专题的设计是实施专题教学的首要任务

专题的合理设计是专题教学的第一步,是在教材基础上的再创造。专题教学法既依托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材体系的有机契合。在专题的设计上既要关注教材的内容又要重视学生的思想需求,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教材是设置专题教学内容的立足点,也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载体。专题设计必须以教材为蓝本,严格把握教材的导向和主旨。教师还要从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 “读懂学生”。要立足于学生成长需求与教学需求、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现时应急需求和未来根本需求,开展全校范围内的“望闻问切”。通过网络征集、课上课下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对这些分散的问题进行梳理、分类、整合,并以此为基础,在深入剖析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们的问题,经过分析提炼,形成既有针对性又能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大学生情感诉求、贴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的,而且也是高职生容易理解、接受的教学专题。做到专题内容既满足学生的关注点,又不脱离教材本身,真正实现由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转化。

(二)问题的创设要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前提

专题教学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没有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的思政课课堂是不可能有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和亲和力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问题创设,首先要以教材为依据,要围绕对学生进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的教育并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行为表现等因素。其次,还要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前提,围绕已经确立的每一个专题,有针对性地在教学难点处、学生思维的盲点处、社会热点方面恰如其分地设置问题。最后,创设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探究性,这样可以吸引学生,引发情感共鸣,激发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参与。既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又能使教师亲近学生,构建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圍,极大地增强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三)教师的专业素质与组织教学的能力是实施专题教学的关键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专题教学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授课教师的政治觉悟、理论素养、组织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发挥教师在整个专题教学活动中作为策划者、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的作用,就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要具有较高的、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坚守道德情操。其次,教师要认真、全面、系统地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内容的梳理整合。在把握教材体系框架,抓住教材的基本精神和重点问题的基础上,联系现实社会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炼出重点与难点,确立出几个相互连接又相互独立的专题。再次,授课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方面应体现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活跃的、和谐的、开放的课堂学习氛围。教师要不断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学生的思想实际、学生关心的问题。通过设计和选择,把现实问题呈现给学生,掌控、引导和启发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教师对于偏离正确轨道的看法和观点要适时给予正确的启发、引导、教育和说服,从而实现教师对课堂教学方向的主导。

(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实现专题教学过程最优化的重要因素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因此,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专题教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交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妥善地选择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增强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竞争与协作意识,教师通过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平等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例如:专题影像观摩法,教师可以选用一段视频资料导入教学,自然地让学生走入思考问题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引导学生关注教学主题;通过案例导入专题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围绕案例进行本专题内容的研讨,或者通过案例分析阐明专题的理论观点;探究式教学法,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网络平台给学生布置题目,让学生查找资料、案例等,在课堂中学生进行讨论,引导、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探讨中解疑释惑;图文并茂、声像结合、动静相宜的多媒体教学法,可以向学生传递最新的资讯、数据、图片、音频、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关注点与兴奋点。还有辩论式、问答式等一些教学方法,都能够有效地突出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专题教学的内容能够“入耳”“入脑”“人心”,从而实现专题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最重要的任务和使命是对大学生健康思想观念的引导、正确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与学的过程中要强化其育人的功能,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只有建立在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才可能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专题教学就是一种新型的现代教学方式,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把“育人为本”贯穿始终,落实到每一个专题之中。专题教学还需要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探索,进一步拓宽思路,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梁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0 (3).

[2]张大成,张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式案例教学模式的建立与规范[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會科学版),2014 (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