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杨海燕 张晓丽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频发生。2003年国务院颁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明确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例如2003年的“非典”疫情,2006年广州首次发现人禽流感疫情,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2009年甲型H1N1流感,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等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造成了重大影响,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伤害和严重损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群体性、严重的危害性、高度不确定性、不易预测性等特征,事件一旦发生,可能会危及到所有的社会公众,极易引起公众心理恐慌造成社会混乱。公众的知情欲望非常强烈,传统的媒体受到时间、现场等因素的制约,无法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及时有效地传播信息给公众,而手机媒体弥补了这些不足,尤其是3G时代智能手机的逐渐普及,手机媒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传播时效性更加凸显,具有其它媒体无法替代的作用。
手机媒体是指借助于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随着通信技术(3G)、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手机就是“具有通信功能的迷你型电脑,手机媒体是网络媒体的延伸”[1]。美国学者保罗·莱文森在著作《手机:挡不住的呼唤》中介绍了手机会随着技术的发展拥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新功能以及手机的性质在未来会发生巨大飞跃,他认为“手机是超越电脑和网络的革命,手机把我们送回大自然,使我们恢复同时说话和走路的天性”[2]。如今的手机就是一个智能终端,它更加智能化、人性化、个性化,集通信、娱乐、商务、多功能于一体,带给人们更多的便利。成为信息沟通联系的重要纽带,在信息传播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手机媒体在信息传播中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工具,传播的形式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手机短信。手机短信息多是文本形式,容量小,传递快,短信受众可以随时随地接收信息;手机短信游离在各个受众之间,受众还可以将信息再次快速的传播出去,借助于手机的高普及率,庞大的用户群,这就可以使更多的人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信息。(2)手机彩信。手机彩信是传统的手机短信的升级版,能够传递文字、图像、声音等内容。彩信的应用图文并茂,更形象的让民众了解信息。(3)手机报。手机报是依托手机媒介,由报纸、移动通信商和网络运营商联手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浏览当天发生的新闻,简便快捷。(4)手机微博。手机微博是手机媒体互动性的具体体现,用户通过手机发布信息,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实时互动信息,进行沟通。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借助于微博平台,自由表达,畅所欲言。(5)手机电视。手机视频是基于移动网络,通过手机终端向用户提供影视、音乐、娱乐等各类音视频内容。
1.信息传播即时便捷、个体化
手机媒体被称为“5A”媒体——anytime,anywhere,any information,any media,anyone,是指任何人都通过手机这个载体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以任何媒介信息表现形式传递任何信息。贴身性和便携性是手机最大的特点。手机对于信息的传播具有即时性、个性化的特征,能够将信息即时发布,并带有较强的主观个性色彩,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便捷。
2.信息传播人性化、扩展人际传播
手机让现代忙碌的人们联系起来更加便利,可以随时随地拓展人际关系联络感情,打破了地域局限性的限制。如今全球手机用户数量已经突破50亿,根据中国工信部统计数据,截至2013年3月底,中国共有11.46亿移动通信服务用户[3]。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13年1月份发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4.2亿[4]。手机是人际传播的重要媒体,传播具有人性化,加强人际间的信息传播。
3.信息传播形式综合多样化
目前手机媒体已经具有综合性多功能,通过与网络相连形成职能终端,信息传播形式更加多样化,有短信文字、视屏图片、语音等多种形式。伴随着技术的发展,3G手机逐步普及,使手机用户实现了能够随时随地上网浏览新闻了解时事。手机媒体之所以拥有强大的传播优势,很大程度上是和它有着多种传播形式是分不开的,不仅可以通话和发短信、彩信,而且可以手机上网、手机办公、手机炒股、手机视频等等,手机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传播信息的高到达率和定向性及互动性。
手机媒体作为一种新型事物,具有其独有的优势:便携性、即时性、互动性、针对性,手机媒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传播中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优势。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传播过程中难免出现负面问题,手机媒体是一把“双刃剑”。
1.手机媒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传播中的优势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以后,公众的心理承受巨大压力,此时知情欲望特别强烈,而手机数字化的传播,可以在第一时间传播大量的应急信息,有效的缓解公众的恐惧,焦虑,紧张等心理状态。手机具有定位准、效率高、广泛性的信息传播特征,因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传播过程中手机媒体不可或缺。
(1)能够快速传播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快捷广泛。手机信息传播迅疾,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用户和信息的同步,使手机用户可以在第一时间接收到应急信息。利用手机短信进行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和预警传播,能够迅速告知公众,有效的降低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程度。同时手机用户广泛,覆盖面大,成为突发事件发生后人们传播信息的首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的范围比较广,手机庞大的用户群给大范围传递预警信息带来了便利之处,有效应对防范突发事件。
(2)传播事件的互动性强,具有人际传播性。手机媒体克服了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的缺点,具有高度的互动性。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随时随地可以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通过短信、彩信、微博等方式传播出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期间,手机微博是大家共同关心话题的发布场所,每个人都把自己的观点与大家互动、共享,更便捷的了解到危机信息最新状况。手机媒体传播的信息个性化色彩比较浓、传播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公众更倾向于信赖身边直接的人际圈内的消息。
(3)传播事件的形式丰富多样,提供突发事件的详细信息。如手机彩信的应用可以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传播中做到图文并茂,更形象的让民众了解事态的发展。手机报较多的运用到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可以将报纸的重要信息传递给手机用户。手机很多都具有摄像功能,每一个手机用户都有可能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击者,出现在危机发生的第一现场,采集到第一手的资料,这就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提供了便捷与全面丰富的资料。
2.手机媒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传播中的弊端
手机媒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传播过程中的确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但是手机媒体的一些特点也在危机事件信息传播中带来了负面影响,给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带来了诸多问题。
(1)信息内容真伪难辨,易出现谣言,造成社会恐慌。任何一个手机用户都有权利和机会通过手机平台发布信息,这种传播方式的非权威性和主观随意性会引起人们对手机信息真实性的怀疑,很难确保所传播的突发危机事件信息的真实性。手机目前为止还没有做到实名制,匿名性和虚拟性使得信息发布者更加随意,这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有了可乘之机。如广州非典事件发生后,有人在手机发布谣言信息,“春节期间从顺德、中山传进广州一种怪病,首发症状是发热,胸片呈肺炎性病变,潜伏期很短,一天就发病,很快会发展成呼吸衰竭,该病现在并无药物医治,已经造成多名病人死亡。这种病的传播途径,只需和病人打个照面,或者是同乘了一辆公交车都可能被传染。某医院的十几名接触过该病人的医护人员全被传染,上午得病,下午透视显示肺部全是白点,晚上抢救无效死亡。”[5]根据广东移动通讯统计,1月8日,短信流量达4000万条,9日4100万条,10日4500万条。谣言很快在社会上形成了市场,导致广州人纷纷抢购板蓝根与食醋,造成社会恐慌。
(2)手机信息技术上的难控性,使得对于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缺乏管理控制。数字时代的信息取决于技术把关,手机媒体正在不断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前进。手机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相应的管理制度滞后。智能化的手机可以随意下载并安装应用程序,这样的自由为用户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也为软件的管理控制带来了难题,非典时期手机谣言流行,难以在技术上进行管理控制,手机短信随意性缺乏系统控制,无疑是给信息的管理加大了难度。
(3)手机信息形式多样,传播过程存在失误,容易引起公众受误导。手机媒体像网络媒体一样,对信息有着相对自主的选择权,简单的复制粘贴即可实现信息的保存,通过短信息、微博、视频等方式传播信息。然而在转载、粘贴、复制的过程中信息可能会出现失真,引起受众对信息的理解误区。我国目前仍没有制定出一套用于突发事件信息服务的应急信息发布平台和分类编码标准,致使大量的数据信息处于分散和各自为政的状态,很难在应急环境下使用,手机媒体的人际传播缺乏专业把关,短信和微博等便成了传播谣言的利器,信息发出后形成的负面影响难以确定责任人,各种不可控因素往往引发了严重的后果。
保罗·莱文森曾经说过:“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一种补救措施,都是对过去的某一种媒介或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或者补偿”[6],媒介的进化史就是一个不断补充、更新、完善的过程。对于手机媒体而言,社会控制存在相当大的难度。“由于手机传播信息的容量的无限性、物质载体的无形性、信息受传者数量的海量性,要想全面及时控制手机传播几乎是不可能的”[7]。手机作为一种低门槛信息终端,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随意发布信息、表达自己的观点,传播内容易谣言化,因此手机媒体的传播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负面影响。尤其是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手机媒体传播内容的权威性、准确性是受到严重质疑的。如何最大限度发挥手机媒体的优势,使手机媒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中扬长避短,这需要从政府、公众、技术等方面共同的努力。
1.加强政府法律法规与信息平台的建设
(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利用法律和行业法规来规范手机媒体的信息发布。世界很多国家都制订了关于手机通信的法规,如韩国《信息通信法》,法律法规往往滞后于科技的发展,网络传播的飞速发展与相关政策法规管理的落后形成鲜明对比[8]。目前我国对于手机媒体只规定了不得发布违法信息,对于违法犯罪还没有惩处规定,由于法律法规的滞后性,使得作为新型事物的手机媒体在危机信息传播中出现了手机谣言、手机诈骗等等负面影响。
(2)设立政府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事件手机信息发布平台。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民众需要一个从权威机构发出的声音,来引导民众正确认识危机和处理危机。政府设立的统一平台确保了信息准确和及时发布到手机用户,同时也让民众容易熟知和记住这个权威的平台,通过此平台发布的信息更权威更准确,这是对社会负责更是对民众负责。这种专门的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手机信息发布平台,在危机发生时能够及时提供大量的危机信息和处理危机的信息;而在非危机时期,通过此平台可以发布与危机相关知识及卫生健康知识,科学教育等内容,使公众更多的了解危机,理智的面对危机,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从而危机发生时可以从容的应对危机。
(3)加强政府的人文关怀。危机发生时刻人们的心理比较脆弱,充满恐慌感。媒体在报道公共危机事件的同时更要注重以人为本,关注和尊重每一个人,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权利和尊严。手机媒体是个性化的媒介,成为公众自由表达意愿的平台;因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政府手机信息平台所发布的内容和形式应该是人性化的,既要体现政府对公众的告知功能,又要让民众体会到政府的关心之情,实现政府和民众意愿的沟通。坚定处在危机中的人们战胜危机的信心,弘扬危难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爱精神。
2.加强手机媒体信息传播技术保障
(1)保证手机媒体物质和技术安全可靠性,确保通信系统畅通性、完善性。手机媒体的传播需要依靠稳定的通信系统,确保通信网络的畅通无阻,手机媒体才能有效的将危机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给每位手机用户。
(2)建立专业的手机媒体信息处理团队,提高手机媒体传播内容的可靠性、科学性。专业的管理团队,对手机传播的信息进行组织、筛选、过滤,可以有效的治理垃圾信息。
(3)实行手机实名制,进行民众细化。实行手机实名制后手机媒体传播信息的传者和受者都是真实的身份,需要承担一定社会的责任。实名制可以有效遏制利用手机媒体恶意造谣者和企图进行犯罪活动的手机用户的方式之一,加强了对手机网络的管理和监督。当然通信系统应该也一定要具备的功能保护好为实名制的用户隐私权,否则实名制将很难真正全面的实施。
3.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与道德水平
(1)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根据已有资料研究显示,我国居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普遍比较低,并出现出很大的差异性。目前我国“30岁以上的手机用户数量明显增多;高中生、初中生的比例明显较大甚至连小学生也会使用手机上网,手机网民已经逐渐形成规模。在信息流动过程中,网民扮演的角色是极为重要的,他们大量复制、广泛散播,正是为信息的流动推波助澜。”[9]处于不同年龄,受到教育程度不同的公众对危机信息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差异,民众应该加强学习必要的科学知识和相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避免以后成为像福岛核泄露事件发生后“抢盐风波”类似闹剧中的一员。个体只有具备一定的相关科学知识基础以后,才会做出理性的分析和正确的判断。
(2)提升公众伦理道德。政府与社会要注重手机媒体发布信息的公共伦理道教教育,开展一定的宣传教育,手机用户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尊重事件的真实性,传播危机信息过程中不夸张、不臆断;做一名理性的表达者,自觉遵循基本的公共道德规范,不能利用手机媒体发布虚假信息恶意造谣,破坏社会和谐造成秩序混乱。
无论是政府方面或是公众,还是技术的改进,必须同时加强,共同努力,才能更大程度的发挥手机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的优势。手机媒体功能和形式将会不断突破发展,更好地运用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中,将成为危机传播中不可或缺的媒介。有了手机媒体的高效信息传播作保障,公众面对突发事件将更加从容。
[1]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美]保罗·莱文森.手机挡不住的呼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中国手机用户数量达到11.46亿[EB/OL].比特网,2013-01-25.
[4]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新华网,2013-01-15.
[5]王雷.广东肺炎谣言始末调查[N].南方都市报,2003-02-12.
[6][美]保罗·莱文森.手机挡不住的呼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9.
[7]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68.
[8]匡文波.网络传播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9.
[9]匡文波.网民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0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