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孙美欣
[摘要]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而每个大学生不仅是家庭的希望,更是促进我国未来各方面发展的储备力量。但相关研究指出,当前大部分高校学生都因各种原因而出现体质下降的情况,影响了学生自身和社会的发展。对此,需要高校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取身体活动策略,从多方面增强学生体质,使其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
[关键词]大学生;体质健康;身体活动
世界卫生组织在2010年发布《关于身体活动有益健康的全球建议》,明确指出缺乏身体活动已经成为全球范围死亡的第4大危险因素,通过科学、规律的身体活动可以降低脑卒中、冠心病、抑郁症、乳腺癌、结肠癌、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患病风险。高校学生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更需要高校体育教师结合学生身体情况制定相关的活动方案,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解决学生体质问题的同时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使学生以健康的体魄适应社会发展。
一、身体活动促进学生生长发育生理学分析
体质是人体在遗传变异的基础上表现出相对稳定的机能和形态等特征,主要涵盖生理生化功能水平、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心理状态、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适应能力等方面。对于高校学生而言,体质在控制体重、改善体能、促进生长发育等方面对学生身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例如在促进学生生长发育方面,所谓生长发育即受先天遗传和后天多种因素环境作用下形成的复杂生物现象。其中营养在诸多环境因素中是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身体活动则是生长发育的动力。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虽然身体活动无法增加生长发育水平,但可以最大限度表达遗传潜力,还可促进生长激素分泌以及细胞生长和蛋白合成,有利于生长发育。在改善体能方面,身体活动可以促进柔韧性、灵敏性、心肺耐力、肌肉力量等身体机能的发展。但在活动中也分为正性适应和负性适应,前者即身体在职业性活动、休闲时间活动、家务劳动、外出活动等都能使身体各项功能呈现良性发展,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后者即身体处于静态生活方式中则会降低体能,从而危害身体健康。
二、身体活动促进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策略
(一)学校方面
高校应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购买体育器械,并在器械显眼位置粘贴通俗易懂的说明书和注意事项,明确告知学生场地安全管理制度,使其严格遵守。定期维护和检查体育器材,不应间隔较长时间,目的在于第一时间发现体育器械中隐含的危险因素。学校应定期更换体育器械,严禁在体育课程中运用超龄服役器械。与此同时,教师应针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开展安全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安全知识,并能在活动中注意安全。基于一材多用和一才多能原则,对场地和器材功能进行挖掘,在场地和器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学生人数加强学生运动频率,尤其一场多用原则可以提高高校体育馆的使用率,避免其处于闲置状态。从教学角度分析,足球场地、排球场、网球场等也可作为运动训练场地,室内场地也可设计为运动训练场地并运用不同颜色对其区分,不仅可以作为练习场地,甚至可以举办小型球类比赛,最大限度地利用场地,调动学生参与其中,增强体质。此外,学校相关部门应定期针对体育活动做好宣传工作,借助网络答题竞赛或举办讲座等形式让学生充分认识体育锻炼重要性,使体质健康观念深入每一位学生的内心。
(二)政府方面
政府应发挥自身引导和组织作用,积极营造提升学生身体活动水平的社会环境。国家相关部门可结合时代发展趋势出台身体活动政策、计划以及提高学生身体活动水平的策略,以达到为个体创造和支持身体活动环境目的。营造有利于提高学生身体活动水平的社会环境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定期为高校划拨促进身体活动师资、设备、经费,为高校提供适宜安全的空间和设施,便于学生将业余时间用于身体活动。积极且严格审核地方环境政策和城乡规划,保证学生骑自行车、步行、体育锻炼或开展其他形式身体活动时的安全。此外政府还应督促地方社区强化自身责任,要求社区建立高校学生课外身体活动组织网络,探索如交通、休闲和职业等各个身体活动类型参与模式,提高学生参与身体活动所需场地的可获得性。
(三)家庭方面
家庭是学生除学校之外的主要生活场所,家长自身应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在日常生活中也应积极陪伴和督促学生在假期时间参与体育活动,或者让学生负责家庭部分劳务活动,增加学生体力活动的同时促进体内能量消耗,避免形成肥胖体质。同时,家长还需为学生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增强学生心理健康。
结语
总之,当前高校学生普遍存在亚健康,也是现阶段人群主要问题。因为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减少人们运动机会,盛行的网络电子游戏和逐渐下降的生活空气质量更是对高校学生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而高校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各项身体活动,在制定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策略时应全面认识到政府、學校、社区、家庭以及学生个体承担的责任,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高校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j于文兵,杨韵.普通高校体弱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推进策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5(4):31-35.
[2]吴新宇.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策略研究——以基层一线视角[J].湖北体育科技,2016,35(6):549-552.
[3]李宇树.浅析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应对策略[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6(9):4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