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张逊志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浙江杭州310058)
关于铜陵市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状况的调查报告
张逊志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浙江杭州310058)
留守儿童问题是当前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通过多方面调查,对铜陵市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状况有了基本的了解,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有了初步的认识,对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留守儿童;成长状况;调查;对策
随着城乡二元体系的逐步松动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快速转移,农民工人数急剧增长。他们留在农村的子女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留守儿童。为了进一步了解关注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笔者在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和铜陵县开展了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状况调查活动。
此次调查,得到了当地妇联组织的大力支持,通过发放问卷、集中座谈、个别走访、举行访谈等方式进行。与各级妇联干部进行了访谈,深入农家走访了留守儿童及其看护人,开展了集中填写感恩卡、梦想卡和集中座谈活动。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117份,回收率为39%;有效问卷117份,有效率100%。
此次的问卷调查主要针对上小学和初中的留守儿童。其中,小学生留守儿童占75.42%,初中生留守儿童占24.58%;男孩比例为58.97%,女孩比例为41.03%。父母双方都外出的占61.47%,父亲一方外出的占30.33%,母亲一方外出的占8.20%。
从调查的情况看,铜陵市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状况总体上比较好,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心理积极健康,但也存在消极情绪和矛盾心理
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他们独立的精神和乐观向上的品质。从调查问卷看,在性格特征上,选择“开朗、活泼”的占25.7%,选择“坚强”的占25%,选择“有主见”的占15.44%;在自我感觉上,选择了“我很棒、表现很好”或“还行,表现较好”的占68.42%,选择“我的表现比很多人差”或“我做什么都不成功”的只有6.14%;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上,选择“很乐观”的占21.01%,选择“奋力争取明天的幸福”的占31.93%;在“梦想卡”上书写将来想干什么最多的依次是:教师、医生、军人、科学家、宇航员或飞行员、歌唱家或演员、老板或经理。
由于缺少父母温暖和关怀,留守儿童时常感到孤立无援,心事重重。有93.91%的人想和外出的父母生活在一起,76.72%的人“经常想念”父母,74.14%的人对外出的父母表示“担心”。有76.27%的人反映父母不在身边,自己的性格“发生了改变”。有31.30%的人“经常”感到孤独,53.91%的人“有时”感到孤独。有17.86%的人觉得身边的人“从不关心”自己;30.36%的人觉得身边的人“很少关心”自己;23.21%的人觉得身边的人“偶尔关心”自己。在“如果把自己想象成一棵树,你觉得自己是什么样的树”的问项中,选择“一棵瘦弱的小树”的占52.14%,选择“一棵风吹雨打的小树”的占10.27%,选择“一棵被其他东西固定住的小树”的占5.13%。他们的烦恼主要来自以下方面:学习(占37.24%)、与同学关系(占32.41%)、与老师关系(占12.07%)、与父母关系(占10.00%)、没有足够的钱吃穿用(占6.21%)、其他(占2.07%)。
从调查的情况看,留守儿童小小的年龄承受着心理的诸多矛盾:一方面他们不希望与父母分离,另一方面又理解父母为什么外出;一方面他们希望父母不要忘记自己,另一方面又希望父母不要牵挂家里,安心工作。为缓解对父母的思念和内心的压力,留守儿童特别希望父母能经常回家看望他们,父母平时能与自己多联系。在问卷“你希望父母多久和你联系一次”选项中,选择“每天”或“一周以内”的高达64.35%。但他们的期望很难实现,实际上,父母“一周以内”联系一次的仅占17.24%。一名小朋友在“真情告白感恩卡”上写到:“爸爸、妈妈:我想您们,我爱你们,你们什么时后(候)才回来?你们不要为家里担心。奶奶的头疼以(已)好了,要多打电话回来,我会在家为奶奶做家wu(务)的。”
情感需要倾诉,但面对离他们最近的看护人和老师,不愿意说心里话的分别占24.35%和15.65%,“有时说”或“说一点”的分别占20.87%和39.13%。情绪无处排解,17.16%的人只好把心里话“放在心里”、“对自己说,或写日记”。日久天长,就会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
2.学习比较努力,但部分人兴趣不浓、自制力不强
农村的孩子特别能吃苦,学习也有较强的自觉性。他们学习的目的性比较明确,为“学好本领”的占23.59%,为“报答父母”的占24.10%,为“升学”的占17.44%,为“不被别人看不起”的占9.23%,为“丰富生活”的6.15%,为了“兴趣”的10.27%,为其他原因的占9.75%,而“没有学习目的”的仅占7.18%。他们学习态度端正,“很想学习”的占26.21%,“比较想学习”的占46.60%,“按照家长和老师要求学习”的占23.30%,而“讨厌学习”的仅占3.89%。在“你上课时的表现”的问项中,选择“上课认真,积极思考,积极回答老师提问”的占35.10%,“遵守纪律,认真听讲”的占39.07%。他们之中,学习成绩“优秀”的占11.30%,“良好”的占38.26%,“中等”的占42.61%;他们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表示“满意”的占37.39%,“比较满意”的占41.74%。
由于没有父母在身边引导和监督,留守儿童贪玩和自制力弱的天性时常表现出来。认为“学习枯燥,没意思”的占35%;上课时“不够专心,有时思想上开小差”的占15.89%,“经常迟到早退”和“看课外书,交头接耳或打闹”的占9.94%;对于课堂作业,“随便做做,不管对错”的占28.57%,“拖拉”和“有时不做”的占5.35%。对于喜不喜欢上学,表示“不喜欢”的占6%,表示“一般”的占44%。在不良行为调查中,“逃学”是所有不良行为中最多的。在学习目的方面,仍有8.21%的人是被动的“听从学校和家长安排”。这表明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仍需激发,对学习的态度仍需引导。
虽然看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较为重视,“严格要求”和“经常过问”学习的达到83.04%,但由于看护人自身文化程度不高,管教方式不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管教与辅导。据调查,反映看护人“没有能力辅导”的占43.97%,“只能辅导一部分内容”的占46.55%。
对于有些考试考不好的原因,选择最多的也是“在家里没有人辅导”(占42.02%),其他的依次是:自己不够努力(占29.41%)、老师指导关心不够(占22.69%)、自己本来就不行(5.88%)。在学习上他们希望:得到老师更多的指点辅导(占28.87%)、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交流(25.10%)、父母在身边辅导(17.15%)、有更多的学习资料(12.13%)、和父母一起在城市学习(8.79%)、看护人能辅导自己(7.11%)、不想读书了(0.84%)。
3.品行良好,但也有不佳表现
儿童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重要阶段。除学校和社会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外,看护人平时也注意对留守儿童进行管教。调查显示,看护人对留守儿童“该管教时管教,并给很大自由”的占45.61%,“管教太严,但出于关心”的占34.21%;看护人对留守儿童“经常讲”做人道理的占47.41%,“有时讲”的占43.97%;看护人“积极参加学校家长会”的占47.01%,“有时参加”的占46.15%;看护人“经常与老师联系”的占41.03%,“有时联系”的占49.57%;老师“定期家访,一学期2次以上”的占41.88%,“一学期1次”的占40.17%;学校家长会“每学期1—2次”的占72.41%,“每年一次”的占22.41%。
在各方教育引导下,留守儿童总体上能遵德守礼、团结友善、爱国守法。他们对老师,表示“非常尊敬”的占39.45%,表示“尊敬”的占37.61%;对看护人,表示“感激”的37.29%,表示“比较感激”的占35.59%;在分担家务方面,“经常做家务,还干些农活”的占38.14%,“经常做家务”的占31.96%,“家里让做就做”的占37.11%;对同学有困难需要帮助时,表示“全力帮助”和“尽力帮助”的占47.36%,表示“根据情况提供部分帮助”的占36.84%。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留守儿童对有些管教行为不理解,有较强的抵触情绪,感恩意识不强,对一些问题的是非判断不清,存在一些不良行为。对老师,表示“有时尊敬”的占18.35%,“不尊敬”或“反感”的占4.59%;对看护人,态度“一般”的占26.27%,态度“冷淡”的占0.85%。当对问题有不同看法时,“顶撞”看护人占23.01%,“不听劝说,按照自己想法去做”的占16.81%。在对不良行为调查中,有56.59%的人有下列不良行为。其中,逃学(16.28%)、贪玩(10.85%)、喝酒(6.20%)、爱讲脏话(4.66%)、早恋(3.88%)、撒谎和抽烟(各3.10%)、小偷小摸和不尊重看护人以及不讲卫生(各2.33%)、打架(1.55%)。并且,留守儿童在“穿着打扮”、“玩乐”,甚至是“打架”、“抽烟”方面进行攀比的占比分别为17.24%、24.14%、5.17%、0.86%。
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与留守儿童受到的周边影响有密切的关系。调查显示,当他们做错事时,看护人进行“耐心教育”的只占25.85%,“打骂”和“不管不问”的则分别为52.60%和21.55%;在日常生活中,留守儿童认为看护人对其“鼓励多”只占22.15%,“溺爱多”、“放纵多”、“惩罚多”、“排斥多”、“疏离多”的则分别为24.16%、13.42%、23.49%、11.41%和5.37%;看护人对接受家庭教育知识培训“无所谓”的占37.07%,“不愿意”的占5.17%;反映老师找自己谈心,“谈的较少”的占33.04%,“没有谈过”的占10.71%。这表明学校和看护人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方式方法仍有待改进。
4.基本生活有保障,安全卫生问题突出
2012年,铜陵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60元。多数农民外出务工不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铜陵市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基本有保障。在“你现在的生活情况与父母在家时的情况相比”的问项中,选择“没有多大变化”的占25.22%。选择“好些”的占34.78%,选择“差些”的占40.00%,比例相差不大,且从走访的情况看,留守前后的生活差距也不太大。很多留守儿童有数额不等的零花钱。据调查,每月零花钱在10-50元的占43.22%,51-100元的占31.36%,100元以上的占5.08%,用多少给多少的占3.39%。
对留守儿童隔代看护多,看护人普遍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年龄很大的,无法随时陪伴;年龄不太大的,还要在家务农,无暇料理家务。当前,留守儿童的安全和医疗卫生问题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话题。在回答“夏天在大人不在场的情况下,你去游泳或玩水吗”的问题时,32.67%的人回答“经常去”,17.82%的人回答“有时去”,12.87%的人回答“偶尔去”。在回答“你会一个人单独出远门吗”的问题时,18.26%的人回答“经常出”,39.13%的人回答“有时出”和“偶尔出”。在回答“你一个人走夜路吗”的问题时,7.34%的人回答“经常走”,51.38%的人回答“有时走”和“偶尔走”。在回答“你会不会玩一些有危险性的游戏”时,20.72%人表示“经常会”,36.94%人表示“有时会”和“偶尔会”。在回答“如果有陌生人邀请你出去玩,你去吗”的问题时,有31.25%的人表示“去”或“有朋友陪就去”,有24.11%的人表示“看兴致或感觉决定去还是不去”。在回答“你平常如果生病了,会怎么办”时,57.63%的人表示“不看医生,挺一挺就好”或“不看医生,拖一拖也没有多大关系”。在回答“看护人平时对不对你讲有关生理卫生知识”时,26.05%的人回答“没讲过”,42.02%人人回答“偶尔讲”。
铜陵市农村留守儿童的状况比较好,除了铜陵市城镇化率高(达到75%),经济社会发展处在安徽省第一方阵,均衡教育走在全国前列等原因外,主要与铜陵市各界高度重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进行了系列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有关。
1.建设“农村留守儿童之家”,让留守儿童有活动场地。铜陵市在安徽省率先将“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和“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项目纳入省级民生工程,用三年时间,共建立94所农村留守儿童之家,12所乡镇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在铜陵市农村地区学校和乡镇实现全覆盖。所有项目学校都准备了室内使用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的专用教室,统一配备了电脑、电视机、亲情电话、图书等各种设施,使留守儿童有了专门的活动场所。
2.建设乡村少年宫,让留守儿童有展示才艺的空间。铜陵市把乡村少年宫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作为推动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的重要抓手来加以推进。目前,全市已建成15所乡村少年宫,实现了全市乡村少年宫乡镇全覆盖。乡村少年宫不以赢利为目的,实行“三免费”,即免费向留守儿童提供活动场所和器材,免费为农村留守儿童培训授课,免费组织留守儿童开展各项活动。目前少年宫已经成为集培训、科技、展览、演出、活动一体化的综合性校外教育阵地,并实现了“一校一特色、一宫一品牌”,基本满足了留守学生课余文化生活需求。
3.组建“爱心妈妈”等队伍,让留守儿童感到家的温暖。全市招募了近1000名“爱心妈妈”,开展“爱心妈妈情暖留守儿童活动”。每年都组织了“爱心妈妈”前往乡镇留守儿童活动室和贫困留守儿童家中,开展慰问留守儿童和结对帮扶活动。“爱心妈妈”不仅给他们带去了学习用品和资助金,更多的是关怀与爱。
4.构建关爱网络,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整合各种资源,努力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机关干部中开展“牵手困难家庭学生助学”活动,结对帮扶留守的贫困家庭学生。各级妇联积极实施“春蕾助学”行动,帮助家庭困难的留守女童完成学业。妇联、关工委、团委等部门组织留守儿童代表开展了“进城市、看发展、庆六一”活动。新闻单位组织“小记者”走进留守儿童活动室,开展“城乡儿童手拉手,童心向党心连心”活动。各学校定期和不定期举行主题班会,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书画爱好者手拉手”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儿童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5.积极开展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试点,让留守儿童感受到集体生活的快乐。在董店中学、新桥中学等学校开展寄宿制试点,从试点情况来看,学校、家庭、社会的反映情况良好。
1.要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的主导性作用
地方党委政府要健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留守和流动儿童问题作一项重大的社会问题,从思想上认识到位;经常听取有关部门工作汇报,研究关爱留守儿童的具体举措,从行动上支持到位;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进行顶层设计和全局谋划,从部署上落实到位。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人员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完善考核和督查机制,激励先进,鞭策落后,落实好人、财、物,进一步增强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责任感。
2.要充分发挥家庭亲情感染、启蒙熏陶的基础性作用
留守儿童的父母应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与孩子的联系,保证家庭教育不断线。要定期或不定期回家探视子女,面对面抚慰,过问孩子的生活学习,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要与子女的临时监护人、老师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孩子在家、在校的表现,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共同关心爱护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合力。
3.要充分发挥学校传道授业、教书育人的主体作用
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调适。每所学校都要建立心理咨询室,配齐配强心理辅导员,为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帮助他们排除生活上的烦恼、学习上的困惑和情感上的郁闷。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做好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寓教于乐的活动,充实留守儿童在校的学习生活,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享受精神上愉悦,接受文化的熏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关注社会、关注老弱病残,在奉献爱心中培养爱心,在贡献社会中发现自我价值,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要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合力作用
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各级妇联、关工委要做好关心妇儿、关爱下一代的牵头工作,积极协调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无缝对接。综治、教育部门和共青团组织要要根据留守儿童年龄阶段、家庭状况、所在地区,广泛开展留守儿童档案登记、健康状况监测、交通和人身安全评估、义务教育督查、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养成等指导服务活动。民政部门要做好特困家庭留守儿童的帮扶照顾工作。
(责任编辑:刘忠义)
C913.5
A
1671-752X(2014)03-0097-04
2014-05-26
张逊志(1996-),男,安徽铜陵人,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2012级学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