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劳动教育助力新时代大学生就业探析

时间:2024-08-31

陈丽娜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学生工作处,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引言

“劳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和养成良好劳动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1]。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2](以下简称《意见》)。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是科学的就业观念形成的基础,良好的劳动素养(包括良好的劳动习惯、一定的劳动知识与技能、创造性开展劳动的能力等)有助于青年大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行动,内化为能力,从而提升大学生综合性的就业素质与能力,这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取得实效的重点。因此,依托劳动教育助力大学生就业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劳动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意义

(一)高校劳动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正确的劳动观念,是大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劳动教育通过对大学生劳动认知、劳动情感、劳动精神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念,树立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观念,为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奠定良好基础。

(二)高校劳动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获得必备的就业能力

高校劳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等实践教学以及勤工助学、公益劳动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劳动知识,掌握劳动技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高校劳动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高校劳动教育不仅注重劳动知识的掌握和劳动能力的培养,而且注重劳动精神的养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感,不断强化学生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奉献及奋斗精神,帮助学生在择业、就业以及工作实践中克服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倾向,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高校劳动教育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

近年来,以“有业不就”和“不愿就业”为特征的“慢就业”现象凸显。究其原因,高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部分当代大学生出现不爱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因此,劳动教育的缺失造成劳动意识与劳动能力的缺乏,学生在择业就业时,容易出现眼高手低,“不想干、不愿干、干不了”的问题。

(二)劳动教育形式化现象严重

大学生自身能力素质薄弱是导致“就业难”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实践经验匮乏,学科相关的实践能力薄弱,导致大学生很难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劳动教育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但就目前来看,高校劳动教育形式化现象严重,凸显轰轰烈烈的学生活动,没有将精力实实在在投入到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上,从而导致学生实践能力薄弱,就业竞争能力不足。

(三)劳动教育的导向把握不准

新时代背景下,部分大学生择业时好高骛远,心理定位与现实状况存在较大差距,导致“毕业即失业”;或者片面追求薪酬待遇,就业满意度不高,就业后容易再次失业。究其原因,高校劳动教育没有突出“育人”导向,没有在培养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情感以及劳动精神方面下功夫,导致学生在择业、就业以及工作实践中容易出现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倾向。

三、依托劳动教育助力大学生就业的具体路径

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是高校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有效途径。

(一)以劳动教育为抓手,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

正确的劳动观念是大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念的前提。大学生就业工作需要以劳动教育为抓手,通过劳动教育的方式,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具体需要抓好“三个关键”。其一,关键是要强化劳动认知。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从而尊重并崇尚劳动。其二,关键是要增进劳动情感。情感认同是劳动观念养成的基础,为此高校必须在培育劳动情感上下功夫,通过专题劳动教育、专业实习实践、社会公益劳动、勤工助学活动等,构建劳动感知链条,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劳动的快乐与艰辛,从而增进学生对劳动及劳动者的深厚情感。其三,关键是要培养劳动精神。高校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和公共服务意识,摒弃“不劳而获”“少劳多得”的投机心理,通过劳动实践引导学生体会劳动艰辛,养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从而形成正确科学的就业观念。

(二)以劳动教育为载体,帮助大学生掌握必备的就业能力

当今社会,劳动能力是知识与技能的总和。高校以劳动教育为载体,聚焦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需要做好“三个融合”。一是,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将劳动要素融入专业课程,夯实专业知识、开阔知识视野、打好理论基础。二是,劳动教育与生产实践相融合。劳动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通过组织学生下基层、进车间、到田地开展实习实训,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认知,提升劳动技能,做到知行统一。三是,劳动教育与日常生活相融合。日常生活劳动是最基本的劳动锻炼,可通过家务劳动、校务劳动或个人生活自我服务等途径,增强自立意识,提高自我生活能力。

(三)以劳动教育为契机,丰富大学生的职业体验

为丰富大学生的职业体验,高校需要以劳动教育为契机,积极搭建“三个平台”。一是,搭建校内实践、实训平台。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逐步配齐劳动实践教室、实训基地,加强实践锻炼和劳动体验,引导学生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培养职业认同感。二是,建立稳定的实习和实践基地,将学生置身劳动岗位情境,获得真实的劳动体验,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三是,搭建社会服务平台。高校要充分发挥社会服务职能,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服务社会,使学生具有主动作为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四)以劳动教育为依托,培养大学生成为新型劳动者

目前,就业市场出现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的两难现象。破解困境,需要高校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引导大学生成为创新创业能力较强的新型劳动者。高校要以劳动教育为依托,着力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其间要突出“三个抓手”。一是,以培养大学生创新创造思维为抓手,注重高新技术新发展和社会服务新变化,引导学生通过专业实训、毕业实习、生产实践、社会服务等劳动实践,培养创新创造思维。二是,以开展创造性劳动为抓手,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相结合,引导学生线上线下互动,开展创造性劳动。三是,以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为抓手,引导青年学生积极掌握新知识,学习新技能,研究新方法,提升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

高校劳动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就业观念、就业能力以及职业素养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高校必须推进劳动教育和大学生就业工作有效融合,为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提供良好保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