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杨钰婷
(广西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宁 530006)
“形象或知觉是认识主体(人)对事物的整体印象,认识主体(人)对思政课课堂形象的获得也是以各种感觉为中介而产生的互动和整合的结果。既受先入为主的主观认识和判断的影响,又受现实世界的直观映像的影响。每门课程对于学生都是实在可感的,会在他们的头脑中产生并留下一个对该课程内在与外在总体特征和风格的认识。这一认识实际就是这门课程在学生心目中树立的形象。”[1]在思政课堂上,教学的内容、教师、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在学生心目中留下的印象就是该课程的课堂形象。优化课堂形象对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起着重大作用。
高校思政课课堂形象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要素。第一个要素是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源于教材,但表现形式和载体可选择。若教学内容简单重复、枯燥无味,学生会产生倦怠情绪;若教学内容能联系学生实际,则上课“抬头率”必然提高。第二个要素是教师。教师是课堂的“供给侧”方面,老师如果思想情感充沛、气质高雅、素养优秀、仪态良好,具备了良好的内在素养与外在形象,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形象是思政课堂形象塑造的关键要素,教师形象可以分为内在素养形象和外在形象两个方面。思政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表达得好坏,直接关系教学实效,从而影响课堂形象。教学体态语、书面语、音像语也是研究教师课堂语言的重要方面。第三个要素是教学方法。思政课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有讲授法、谈话法、研讨法等。信息技术与思政课堂教学整合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思政课堂上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会给学生产生直观的课堂体验以此来形成他们心中的思政课堂形象。思政课堂教学的进行,如何安排和协调课堂教学基本环节或步骤,如何分配和调整课堂教学时间就涉及教学程序优化问题。把握教学节奏也是教学方法的一部分,若思政课堂各个节奏要素互相配合,定能奏出更好的思政课堂乐章。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往,既包括情感的交流,也包括教学行为的互动,而且情感交流往往借助行为互动表现出来。第四个要素是教学环境。包括教学空间、物质条件和课堂秩序等。满足学生对教学空间的需求,增强课堂体验与获得感有利于课堂形象的建构。各种物质条件相互协调,共同绘出“优雅”的课堂形象。教师必须根据课堂情况,维护课堂纪律,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才能保证课堂的良好进行。学生因素、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准备、教学水平等是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一般原因。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也是课堂上常见的现象,良好的课堂秩序服务于理想的课堂形象。
教学内容是联系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纽带与中介。思政课中的话语表达本质上是对思政教育内容的呈现,思政教学内容影响话语表达方式的选择。为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体态语对重难点内容有强调作用,也起到了情感交流的媒介作用。教学板书有利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教学音像语,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凸显重难点。课堂教学空间的营造,实现教学目标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受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师的影响,课堂教学程序是多样且复杂的。营造教学空间可以体现思政课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还有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富有节奏,使师生情感交流更加融洽。各教学要素之间互相配合、所有课堂环节环环相扣、教学语言抑扬顿挫、教学内容安排系统有序,师生交流顺畅融洽等,形成了教学节奏和谐之美。这些基本要素相互联系、密切配合,共同作用于思政课堂教学过程,影响课堂形象的塑造。如果一提及思政课,学生的反应是喜闻乐见的,则他们无论在思政课堂上还是在课下对思政学习的表现就会积极,真正爱上这门课程;如果学生对该课程的反应是产生知觉倦怠和情感矛盾的,上课时就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出现上课睡觉、玩手机,乃至直接逃课的现象,教学实效更无从谈起。
“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有效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有效的前提,思想政治教育结果的产生及其有效性的确立,又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充分展开及其有效性的确立才能得以实现”。[2]因此若想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就要通过优化思政课堂各要素来塑造高校思政课堂形象。
1.统筹规划大中小思政课内容
2020年12月,中宣部、教育部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政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要求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课课程体系,实现学段纵向衔接、逐层递进。合理安排内容布局、加强内容衔接研究、健全集体备课机制,实行跨学段集体备课。遵守教学目标的连续性、体现教学内容的统筹性,落实教学方法的渐进性。
2.注重培养职业胜任力
大学生面临的最大现实问题就是就业,其就业能力的核心就是职业胜任力,职业胜任力包括思政素质、职业道德、社会责任、爱岗敬业奉献精神、法学素养、身体素质、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学习与创新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或综合素质,如果思政课能够提升大学生们的职业胜任力,那么他们就不会认为思政课“无用”。因此要改善思政课和职业胜任力关系的认知、强化顶层设计,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演讲、讨论、辩论、观看视频等形式拓宽视野,增进包容,生成崇高理想、道德水准、群众意识和法治观念。
1.教师内在素养形象“6+8”
2019年3月18日,***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六个要求”和“八个统一”。思政课教师的最大特性是政治性。思政课教师要拥有高超的政治鉴别力,才能更好地铸魂育人。“思维要新”,一是要改变传统教学思维,构建新课程理念。二是教知识的同时也要“育思维”,巧设问题情境。思政课老师的讲解必须要有一定的说服力。“自律要严”,一是要坚持政治自律。二要言行一致,争当模范。“人格要正”,一要用崇高的人品影响学生,赢得学生,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尊重;二是思政课教师要以自身深厚的功底,使学生切身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真理的光芒和力量。从“八个统一”塑造思政课教师内在形象。其一,将政治性放在首位,加强学理性,摆事实,讲道理。其二,用价值性来决定内容的取舍。其三,思政课教师要提高批判错误思潮的能力,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其四,思政课教师首先要搞清实际,并在课堂上将思政小课堂融于社会大课堂。其五,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内容,考核与评价管理要多样。其六,思政课老师们必须认真贯彻并落实“六个要求”,协调好传统课堂教学与创新教学方式的互补。其七,不能失去“灌输”,但一味地“灌输”容易引起学生反感,因此要同时做到政治性与学术性。其八,教师要搭乘科技便车,用好专门的平台和教学方法,把思政课课堂打造成宣传阵地,培育阵地和维护阵地。
2.教师的外在形象
教师要穿着得体,举止大方,符合身为教师的形象气质。教学语言方面,增强思政教育话语表达的时代感和吸引力。不同的体态语有不同的要求,表情语要自然,教师应面带微笑、和蔼可亲。手势语要自然适度,和谐协调。教师要敢于正视学生,运用注视的方式要合理、时间要恰当。身姿语,站姿要端庄自然,走姿要适当控制走动的频率。教学书面语中,教学板书要注意把握时机、布局合理、书写规范,灵活多样、整体美观。教师要依据教学,学生特点、知识基础、能力水平等来选用教学音像语。
1.教法因事而化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教师灵活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和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活跃课题气氛,提升教学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2.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
教师要熟练掌握并应用各种教学软件,如视频拍摄与剪辑、图片处理,实现教育形式多样化。借用VR新技术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结合游学活动,探访红色基地,增强课堂“体验感”。“云”授课在平台上有许多不局限于教材、幽默风趣的名师,还有可以不用直接面对教师提问压力的自由讨论区,在多方互动互助中增强体验感。
3.优化教学程序
首先,要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善于在“共情”中开展教学工作。其次,要厘清教学思路。教学设计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再次,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灵活运用,体现个性,凸显特色,注重效果。其四,要突出重点难点,重点内容和环节需要教师和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其五,要注重教学衔接。讲究课堂教学内容起承转合、课堂教学环节衔接过渡。衔接过渡要自然,要引发学生的思考。
1.构建教学空间
通过情景、事例、问题、活动,引领学习者在情景氛围中领悟、辨别、提炼,体验观点。在思政教学中,要把学生所了解且喜闻乐见的历史事件带入学科新知识、根据学生已有认识与经历,形成全新认识。构建教学空间时要坚持以人为本,讲究生活化色彩,注重教学步骤和方式。
2.美化教学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为教学提供保障,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美丽且有意义的校园环境,利用宝贵的自然资源,为学生提供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源泉。建立完备的教学设施,教室要有良好的位置方向和足够讨论互动的空间。而校风校纪、班风学风等看不见的环境都属于软环境。班风会影响班级的每一位成员,塑造学生的学习态度,影响他们的学习活动,因此要树立健康向上的班风。
3.维护课堂秩序
明确课堂教学管理的目的是课堂教学的常规管理要求。教师要预先防范“问题行为”,明确课堂纪律,形成和谐氛围。敏锐的洞察力、精确的判断力、果敢的决定力,以及有效的控制力必不可缺。针对生成性问题,教师们需要弹性预设、敏锐反应、积极筛选、宽容接受、有效引导,有效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的错误观念,转化学生的偏激思想;提升自我,应对生成性问题。
思政课课堂形象内涵丰富,意义深远,该形象通过诸多相互关联的要素共同塑造。各要素美美与共,当思政课堂真正做到“配方”新颖、“工艺”精美、“包装”时尚、整个课堂形象足够立体丰满,思政课必然成为人们心中当之无愧的“金课”。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