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印度文化外交中软权力的运用

时间:2024-08-31

郭瑞军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

引言

当今世界各国为了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把增强国家文化软权力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国家文化软权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软权力作为国家开展文化外交的重要资源,文化外交是提高国家软权力的重要手段。印度软权力在文化外交中的成功运用,为我国开展文化外交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一、软权力和文化外交

“软权力”概念最早是由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教授约瑟夫·奈提出的。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约瑟夫·奈在《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和《对外政策》杂志上发表的题为《软权力》的文章中,最早明确提出这一概念。奈在2004年出版的新作《软权力——世界政坛的成功之道》对他所提出的软权力进行补充说明,认为“软权力是一种通过让他人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而获得预期结果的能力,这是一种通过吸引而非强迫获得预期目标的能力。”[1]约瑟夫·奈明确指出一国的软权力主要由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构成。[2]可见文化是软权力的一个重要来源,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扩大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文化悄然成为各国扩大自身影响力、争夺国际市场的有力武器。文化作为国家重要的软权力资源和外交手段,对于一国实力的增强和在国际舞台上国家对外目标的达成,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文化软权力作为国际政治中的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等硬权力的国际力量,被众多的国家视为一种新的国家权力资源而在外交领域加以广泛而充分的运用。[3]基于文化对外交决策,乃至整个外交事务的深刻影响力,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就是一种外交的力量,是国家推行外交政策的一种强有力的动力。

作为软权力运用的文化外交成为一些国家实现其国家利益以及国际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和策略。文化不仅仅是作为国家对外活动的背景、基础、动力和决定性要素之一的蕴含因素,而是站在外交舞台的前台,自身独立地成为国家外交的一部分。这就是单独以文化为内容的新型外交形式——文化外交。[4]文化外交不仅是政治外交、经济外交、军事外交等传统外交形式的有益补充,而是一种可以独立的外交形式。文化软权力是国家开展文化外交的重要资源,文化外交作为展现国家软权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文化外交作为软权力的运用正成为各国国家战略的重要选择。各国围绕增强国家文化软权力展开了激烈竞争,把增强国家文化软权力提升到一个国家战略高度。

二、印度文化外交:软权力的实际运用

印度作为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文明古国,具有比较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南亚次大陆正在崛起的大国。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印度非常重视软权力建设,把提升文化软权力作为国家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开展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不仅能增进国家了解、加深友好合作,而且在提升国家威望、树立良好国家形象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在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日益加深的时代,文化的软实力作用越加突出,在国际竞争力上的作用日益突出,所以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也就成为印度提升文化软权力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印度开展文化交流主要包括举办或与外国互办文化年或文化艺术节、学者和留学生交流和设立印度海外文化中心。1、1988年印总理拉吉夫甘地访华,两国签署了文化协定。2003年瓦杰帕伊总理访华时签订了《中印政府文化合作协定2003年至2005年执行计划》。2006年印中友好交流年,2007年印度在日本举行印度节。2010年中印两国建交60周年,双方互办“中国节”、“印度节”系列活动。2004年4月,由中国暨南大学、印度尼赫鲁大学和法国查里-梅耶基金会发起并组织“中国-印度电影与文化交流活动”,通过交流活动中国学者和学生增加了对印度电影和文化的了解,感受到了印度电影和文化的魅力。2011年10月印度—南非艺术节在新德里开幕,该艺术节展示了印度的艺术魅力,使得南非人对印度的艺术有了全面的了解。2、2011年9月22日中印青年传统文化交流大舞台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青年表演了武术、茶艺、书画、民乐演奏等传统文化,印度青年也展示了瑜伽、卡巴迪、传统舞蹈等民俗艺术,中印青年在交流和学习中互增友谊。3、1993年5月,印度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建立了印度文化中心。该文化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传播印度的相关文化信息,以便更多的人了解印度。据印度官方消息,印度准备在美国、非洲和拉丁美洲设立文化中心,扩大海外影响力。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透露,政府提供的额外资金用来开展提升印度软实力的各项计划。目前,印度已在21个国家设有24家文化中心,未来两年将增设至40家。[5]这些文化中心的具体工作包括加强印度电影在国际上的推介,让更多国家的民众通过电影了解该国文化。同时,这些海外文化中心还向外国居民传授印度音乐、舞蹈和印地语,培训当地老师等。

(二)实施文化援助

印度除了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还一直从事支持与印度文化、宗教有关的援助。印度共和国总统帕蒂尔在2010年5月底访华期间,前往洛阳出席白马寺印度风格佛教寺庙的落成仪式。该寺庙是中国首座印度风格佛教寺庙,历时5年,耗资400万美元建成。[6]这是印度政府在国外捐建的第一座佛殿,佛殿的设计参考了世界文化遗产印度桑吉佛教遗迹苑中的建筑形式。印度总统此行的真正意义在于加强两国延续久远的历史往来,增进两国在文化及文明层面上的理解和交流。2003年6月23日,“北京大学印度研究中心”成立暨揭牌仪式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举行。来华访问的印度共和国总理瓦杰帕伊应邀出席了成立暨揭牌仪式,瓦杰帕伊总理宣布了五项措施,以作为支持“北京大学印度研究中心”的学术研究:在该中心建成的最初五年里,承诺每年捐赠100万卢比作为该中心的运营费用;印度政府将委派二名大学教师到该中心工作;每年资助该中心一个学生的奖学金,到印度的大学学习;为纪念北京大学学者、当代印中文化交流先驱谭云山先生,设立“谭云山奖”,每年奖励该中心的优秀学生到印度进行为期三周的访问;提供有关印度研究的书刊和资料。[7]另外,印度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发展事业给予专项援助。早在1964年开始,印度实施经济技术合作计划,为以非洲国家为主体的来自15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超过25000人提供了包括IT技术、军事、外交、商务和科技等行业的人才培训。根据此计划,印度每年还为来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培训超过1000名官员。印度为非洲国家培养的人才为非洲国家的经济、社会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8]

(三)推销文化产品

在走向世界的征程中,印度的文化产业发挥了先锋作用。宝莱坞电影、咖喱饭菜、瑜伽功法正在依靠它们自身的吸引力,为印度的发展进步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些文化产品既是印度特有的标志,也是它赖以自豪的国家品牌,更是其扩大影响的使者。印度电影已成为印度一张亮丽的名片,向世人展示了其独特的文化和本土价值。以宝莱坞电影为例,宝莱坞电影通过艺术的方式诠释了印度文化中的包容、和解、宽容的精神,它不仅在印度本国深得人心,而且在次大陆大行其道,即使是在以印度为敌手的巴基斯坦,宝莱坞电影也颇受欢迎。推而广之,在非洲、中东和东南亚,它都拥有庞大的市场。针对中东、阿拉伯世界等传统观念较强的地区,宝莱坞在电影制作上突出了对宗教、伦理道德和家庭观念的歌颂。对于印度侨民集聚的欧美市场,宝莱坞不断推出以印度悠久历史文化和风光美景为衬托的特色影片。同时,根据欧洲观众喜爱浪漫、美国影迷崇尚名人明星的口味,结合印度浓郁的民族风情拍摄影片。宝莱坞是印度通俗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印度文化软实力的“撒手锏”。

另外,风靡世界的印度瑜伽,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的现代人提供了一种舒缓压力,锻炼身体的良好方式,从普通百姓到明星大腕们都可以学习锻炼。正是因为瑜伽的这种特点,不仅吸引世界各地的人们对它的喜爱,也由此带动了对印度文化的兴趣。印度的瑜伽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崇拜,正在成为风靡全球的健身运动。据说,中国外交部都曾经组织部内女官员学练瑜伽功,作为既能健身又能缓解精神压力的最佳手段。

三、重视软权力:印度文化外交带给我们的思考

文化外交是促进世界各国相互了解,加强合作的重要途径。文化外交是塑造良好国际形象,实现和平发展的战略需要。文化外交是提升文化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资源。[9]由于开展文化外交具有非常独特的作用,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我国积极借鉴其他国家开展文化外交的成功经验,同时深入挖掘我国的文化软权力资源,重视开展文化外交,拓展文化外交的多种渠道,提高我国的文化影响力,增强文化的国际竞争力,为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的构建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中外文化交流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是宣传中国文化最直接的渠道和手段。随着中国文化交流活动在世界各地的成功举办,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以文化交流活动为载体的文化外交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举办了中法文化年、中印文化年、中俄文化年。另外中国政府还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开展了类似的文化交流活动,如举办了“非洲主题年”、“第六届亚洲艺术节”等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向世界人民展现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魅力,增加了中国人民和其它国家人民对彼此文化的相互了解,增强中华文化对全世界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塑造了良好的国家形象。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的软权力资源:1、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悠久的历史沉淀着我们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中国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包括中国功夫、书法、传统服饰、中医、京剧、中国结、剪纸、皮影戏等等。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伴随着经济的强大而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对中华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并开始学习中国文化。2、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言必信,行必果”、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等传统,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外交思想和理论的重要源泉,这些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能够增强我们的感召力、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了“做国际社会中负责任大国”的外交理念,并积极展开了“负责任大国”的构建活动。2005年以来,中国领导集体提出了“共建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和谐世界正成为外交的重要理念,成为指导我国对外工作和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指导原则,也为中国运用软权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向世界传达了中国和平发展、谋求互利共荣的积极信号。3、作为文化交流和增进中外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的平台,孔子学院在国外的火爆也反映了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孔子学院是国际汉语学习网络的中心基地,是中外教育合作与交流不断深化的重要基地,是扩大战果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几年来,孔子学院建设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文化的园地,加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合作的桥梁,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孔子学院已经成为中国软权力的一张名片,是中国软权力提升的充分体现。

我国丰富的软权力资源为开展文化外交提供了基础,为了使文化外交开展得有声有色,我们应该深入挖掘、精心打造软权力资源,采取以下措施:大力弘扬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开发利用中华文化资源,挖掘和保护各民族文化遗产。拓展文化外交的多种渠道,要发掘多种文化资源,发挥多种力量的积极性,把文化与政府外交和民间外交有机结合起来,向外部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发挥现代媒体的优势,积极有效地做好对外宣传工作,解释我们的立场和主张,化解各种形式的误解和隔膜。打造民族品牌是提升我国文化软权力的强大武器,这样可以极大地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随着各国思想和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交流和竞争,面对国外文化的强大攻势,打造属于我们的民族品牌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当大力发掘我国文化当中的优秀因子,利用本国的资源优势,结合自身日益成熟的产业发展模式,强势推出民族品牌,真正实现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资源价值,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但是,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发展程度上,我国的文化外交还处于初级阶段,实践经验积累相对薄弱,思想理论准备相对不足,对外文化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对外文化传播不够广泛,软权力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应该挖掘我国的软权力资源,把软权力的优势充分运用到文化外交中,服务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和平发展国际环境的营造。

[1]JosephS.Nye and William Owens.America's Information Edge[J].Foreign Affairs,1996.

[2]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钱程 译[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3]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J].复旦学报,1993,(3).

[4]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4.

[5]印度在全球增设文化中心[N].参考消息,2009-10-04.

[6]印度元首赴洛阳出席白马寺印度风格佛教寺庙落成仪式[N].环球时报,2010-05-21

[7]印度共和国总理瓦杰帕伊应邀出席北京大学“印度研究中心”成立暨揭牌仪式[EB/OL].社科网,http://www.sinoss.net/2003/0725/689.html,2003 -06 -23.

[8]Indian Technical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Programme[EB/OL].http://india and africa connect.in/itec.php.

[9]孙红霞,李爱华.文化外交的独特价值[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10):3 -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