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木 林 李建忠
(1. 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2. 呼伦贝尔市就业服务中心 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0)
大数据起源于计算机领域,逐渐延伸到科学研究、信息技术和商业等领域。大数据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更是信息化进程的新阶段,其发展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形成与繁荣。一是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逐步演化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设施,并将对原有的物理基础设施完成深度信息化改造和软件扩展,在大数据和互联网的支撑下,极大地突破了人们沟通和协作的时空约束,推动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经济模式快速发展。数字经济能够有效配置生产要素,使企业生产更加智能、供需匹配更加精准、专业分工更加精细、流程管理更加高效,推动了传统就业方式的转变,衍生出很多以数字经济为基础的新职业。以传统经济中的零售平台为例,百货商场在前互联网时代对零售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而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快速发展,伴随着电子商务平台逐步兴起。要求供需方必须在同一时空达成交易的百货商场不同,电子商务平台依托互联网,将遍布全球各个角落的消费者、供货方连接在一起,并聚合物流、支付、信用管理等配套服务,突破了时空约束,大幅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这对传统的店员、收银员、送货员是极大地冲击,使得网购、代购直销、快递、微信(支付宝)支付业快速发展,相关职业相继产生,并不断细分。推动资源整合,推动传统实体经济升级换代,适应培育新兴业态发展。据阿里研究院的统计数据,过去十年间,中国电子商务规模增长了10倍,并呈加速发展之势;二是,各行业互联网的构建将促进各行业围绕信息化主线深度协作、融合,在自身变革提升的同时,不断催生形成新的业态,并使一些传统业态走向消亡。如由于“网约车”的出现,使传统出租业逐渐萎缩,随着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成熟和应用,传统出租车业将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伴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出现了诸多与数字劳动相关的工作,通过网络平台大数据智能化处理实现的,如“网约车”“骑手”“快递”“网络直播”等,以及直接在大数据平台上实现的,如远程技术服务、远程文案、远程视频音频处理、远程数据处理、“网络写手”等。新就业形态不断发展,灵活就业的内容和形式逐渐丰富起来。
近年来,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推进,数据规模呈几何级数增长同时,作为人口大国和制造大国,大数据资源极为丰富。2020年,我国数据总量达到8000EB,约占全球数据总量的21%。随着各行业的数据资源采集、应用能力不断提升,将很快生成更多的数据积累,必将成为名列前茅的数据资源大国和全球数据中心。
随着数字经济迅猛发展,依托互联网平台的新就业形态脱颖而出,从业人员规模迅速扩大,内容不断丰富,形态种类日趋多样,推动劳动力市场发生深刻变革。
新就业形态因就业容量大、进出门槛低、灵活性和兼职性强,正逐渐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对提高劳动参与率、增强就业弹性、增加劳动者收入的作用日益凸显。不仅方便了人们日常生活,而且创造了大量灵活就业岗位,缓解了重点就业群体的就业压力,帮助大量低收入家庭稳住了生计,使有一技之能的网络销售能手实现了“发家致富”,其示范效应带动了更多人员就业,新就业形态正在成为稳就业的“蓄水池”、保民生的“稳定器”。数据显示:2018年阿里巴巴零售平台为我国创造了4082万个就业机会,滴滴出行平台共带动1826万个就业机会,其中包括网约车、代驾等直接就业机会1194.3万个,带动间接就业岗位631.7万个。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202)》显示:2019年数字经济平台带动的就业人数已达7800万人。特别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大量新模式、新业态逆势而上,快速涌现,在带动经济复苏、支撑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20年上半年,在疫情冲击下,我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14.5%,数据平台带动就业人数同比增长27%,线上线下相互渗透、融合的新模式、新业态就业呈现出了强大活力和巨大潜力。
在数据规模呈几何级数增长,新就业形态,新职业快速不断涌现的同时,会伴生出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总书记在全国政协经济界联组会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新就业形态”也要脱颖而出,要顺势而为。
新就业形态的劳动关系,通过过去的劳动法、劳动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已不再适应就业新形势的需要,难以保障新就业形态从业者的基本权益。对劳动者的权益和待遇、劳动关系、社会保险等方面缺乏应有的保障。同时,他们可能是无雇主或多雇主从业者,存在弱的劳动关系,且岗位流动性较高,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对此劳动关系缺乏清晰的标准。
尽管我国现行社保体系可以让新就业形态从业者以灵活方式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但仍存在相关从业者社保覆盖率低,保障险种不全的现象。没有规定其缴纳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问题,也没有缴纳途径,致使其受到工伤或失业风险时,不能得到补偿和救助。因其收入不稳定、流动性高的特点,其自行缴纳社保费负担较重,主动参与社保缴费的意愿不高,参保率较低。
新就业形态的从业者,不像传统企业职工定期受到职业技能培训、安全教育、技能等级培训等,多数平台在培训从业人员方面,没有较多动力,也不愿意投入过多资金,忽视专业化的培训,使得一些员工缺乏职业技能,员工提升后劲不足。另外,目前的职业教育体系已不适应新就业形态岗位的技能需求,原有的职业培训内容更新不及时,课程更新不及时。从业者对自己的职业认可度不高,缺乏职业规划,认为职业培训和从事职业不直接挂钩,不愿意花精力和财力接受职业培训。
目前,我国将绝大部分新就业形态的职业纳入灵活就业范畴,实属“无奈选择”陈旧观念所致。亟须社会的认可和专业部门的肯定和扶持,如有很多人认为“打电竞”不属于就业,实际上电子竞技工作者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列入自由职业范围,应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新就业形态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产物。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管理方式和企业形态,推动传统就业方式“去组织化”或“多组织化”,改变了传统劳动关系的从属性特征。特别是后疫情时代,全球将面临新一轮科技创新浪潮,加快政府数据开发共享,大数据融合与整合将风起云涌,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并将构建新的产业形态和企业形态,重构就业方式,丰富就业内容,鼓励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创造更多新业态就业增长点。利用数字信息技术推动就业高质量发展。
制定人才培训规划和吸引人才政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多层次、多类型的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加大数据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力度,着力推进数据发掘、汇集、分析,深化大数据在就业领域创新应用,促进大数据产业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要积极主动调整应对,充分释放创新活力,通过培训促进新工作技能的提升与迁移,鼓励劳动者参与“互联网+”就业,让“新就业形态”规范有序,顺应时代,健康发展。以新一代信息网络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利用各行业各部门相互融合的大数据,推动平台经济、众包经济、分享经济等创新发展。不断改进新兴业态准入管理,加强监管,鼓励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根据实际情况积极采购新兴业态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现有的就业扶持政策,如稳岗返还、就业补贴、培训补贴是以企业和劳动者建立明确劳动关系为前提,尚未延伸覆盖到新就业形态的用工平台,扶持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创新。鼓励运用大数据分析系统,对于就业容量较大的平台,依据从业人员就业时间或劳动收入情况,制定更有针对性、起实效的就业扶持和补贴政策,支持新就业形态发展。
现有职业技能培训以拥有稳定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为主,对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覆盖范围有限,缺乏针对性强的培训项目和内容。鼓励支持新就业形态发展,需要突破劳动合同条件和职业目录限制,将新就业形态下从事数据分析和应用的人员,纳入职业工种目录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能,顺应新就业形态职业发展趋势,并给予政策补贴,为提升职业发展空间。
我国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数据就是记录每个人一生的大数据平台,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保障网的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大数据平台由各自为政的信息孤岛向数据共享、相互协作、统一标准的大平台转变,更加智能、规范,运行更加顺畅,将由单位和个人缴费构成传统的企业保障方式与新就业形态下以个人名义参保缴费的灵活就业模式进行有序衔接,推动传统就业方式与新就业方式深度融合,顺应就业方式转变,使各种形式的就业者都能及时得到保障,能更好地促进新就业形态的发展。并鼓励商业保险作为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补充,不断发展完善,如按单缴纳意外险、重疾险、商业医疗险等,由劳动者根据所从事的职业对商业保险方式进行自我选择。
依托大数据,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新就业形态的劳动者通常收入按单计算、工作时间自主、劳动场所不固定,劳动者与客户通过平台进行交易,与企业平台的劳动关系从属性不强。平台企业与从业人员通过合作协议或第三方劳务派遣协议,呈现灵活复杂的用工形态,需要建立适应新就业形态的劳动工时、劳动定额、工资标准等多样化劳动标准体系,促进新业态经济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稳定,更好维护劳动者权益,提高就业质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促进企业发展,增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并做出了“推动大数据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保障国家数据安全”的战略部署,为我国构筑大数据时代数字经济阶段国家综合竞争新优势指明了方向。
面对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和社会的认可,各地正在积极发掘新技术、新业态带来的就业潜力,不断培育适应新就业形态的政策气候,优化就业环境,顺势而为、补齐短板在变化中不断完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