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成泽卿 汪子健
(1.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2.通辽市科尔沁实验高级中学 内蒙古 通辽 028000)
中国民族乐器二胡始于唐代,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原本叫“嵇琴”和“奚琴”。新中国成立以后,民族民间音乐发展很快,促使二胡演奏艺术也迅猛发展起来,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异彩。《战马奔腾》是二胡演奏家陈耀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创作的一首二胡独奏曲。此乐曲描写守卫在祖国边疆草原的骑兵战士为了保卫祖国,苦练杀敌本领的情景,表现了骑士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这首乐曲立意清新,富有独创,运用了独特的演奏技巧,开创了用二胡音乐演奏军旅题材乐曲的先例。
本文分析二胡独奏曲《战马奔腾》的创作特点及特殊演奏技巧的解读和演奏情感表达方式。演奏技巧中主要介绍一些独特的演奏技巧:抛弓演奏、大击弓演奏、双线演奏;情感表达部分结合本曲曲式结构顺序进行论述。
《战马奔腾》地作者陈耀星,出生于江苏常熟,二胡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中国音协二胡学会副会长、解放军艺术学院暨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系客座教授。陈耀星先生从小随父亲学习二胡、萧等乐器。1979年,他参加全国第四次文艺汇演时首度演奏二胡乐曲《战马奔腾》,并获得颇高荣誉、广受赞誉,随之此曲也成为了二胡演奏中的经典乐曲。
陈耀星于1976年开始创作《战马奔腾》。当时作为炮兵文工团的二胡独奏演员的陈耀星接到了上级指示参加文艺汇演任务。接受任务的陈耀星立即前往内蒙古采风为创作做准备。在内蒙古他看到了骑兵部队的训练极为震撼,骑兵勇往直前敢、打必胜的精神,触发他的创作灵感,一气呵成创作出《战马奔腾》的乐谱。虽然乐谱的创作非常顺利,可是在演奏的过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难。原本想表现的马蹄声与练习中的马蹄声大不相同,效果很不理想,演奏也一度中断。但经过不断地摸索,《战马奔腾》最终达到了他的创作要求,二胡名曲《战马奔腾》由此诞生。
二胡的演奏弓法很多,抛弓演奏属于其中之一。抛弓在二胡乐谱的符号为“九”,标在音符的上边。抛弓时的声音效果很像马蹄声,所以又称“马蹄音”。
抛弓,是一种短促的跳音,以推弓或拉弓开头都可以,一组抛弓的第一弓是一个击弓。抛弓时发出声音后手臂小幅度旋转,当弓子下落时手指微微给弓子加一点力,右手指稍微放松,给弓子很自然弹跳空间。这种演奏就会发出“哒”“哒哒”“哒哒哒”的声音。第一个“哒”是抛出时发出的声音,接连的“哒哒”是弓子在琴筒上弹跳的声音,声音逐强渐弱。
抛弓在乐曲《战马奔腾》中是一个主要的部分,也是一个难点,这里的抛弓是拉弓开始,推弓跳音。在以往的曲目中都是推弓开始,所以也给演奏者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演奏此音时,先要熟悉拉弓推弓的顺序,不急于加跳音,再把顺序牢记于心,同时开始逐渐加跳音,一个音一个音的跳出来,再逐渐加快。
谱例1 《战马奔腾》
陈耀星的大击弓演奏是为了在乐曲《战马奔腾》中代替马蹄声而创作的,使用弓毛靠紧琴弦,小臂上下摆动,左手1131的指法进行配合,从而使弓毛和琴弦进行摩擦而产生“哒”“咯”的声音,这就是大击弓。大击弓的出现代替了原来用大击乐来模仿马蹄的传统方法。大击弓的主要演奏形式虽然还是伴奏声部,但是结合主旋律和大击弓来表现出马蹄声,更具有真实感。大击弓这一技巧也为后来二胡演奏家的创作带来许多灵感和新意。大击弓的难点在于弓毛摩擦琴弦时发出的声音,手指一定要把弓杆和弓毛顶开才能达到最佳状态。而且在摩擦时有可能出现别的声音,比如泛音之类错的声音。
谱例2 《战马奔腾》
作曲家对新的音色有着极大的需求,二胡是单旋律,这种单旋律却满足不了作曲家。因此,一种全新的演奏技巧油然而生,这就是双线奏法。
乐曲《战马奔腾》为了更好地演奏出万马奔腾、烟尘四起的场景,左手采用滑弦技巧,右手结合使用双线奏法演奏出这一场景。双线奏法是一种比较噪的发音方法,让弓毛和弓杆同时摩擦在二胡的内弦和外弦发出声音,使用快弓要注意力度的强弱形成明显的变化。独特的音色、鲜明的反差,是双弦奏法在诸多二胡名作中被予以采用的原因。双线奏法的发音比较噪,但是《战马奔腾》中的双线奏法部分需要流畅的拉出这一段双弦音,所以提升了双线奏法的难度,这里必须准确的掌握节拍。节拍是重中之重,每个节拍开始的第一个音都是一个强音,而后逐渐变弱。
谱例3 《战马奔腾》
连顿弓是刘天华在乐曲《光明行》中创作的。但《光明行》中的连顿弓与《战马奔腾》中的连顿弓是有所区别的。《光明行》中的连顿弓要求放松,而《战马奔腾》中的连顿弓却是要僵硬,手臂用力,该停的地方必须戛然而止,一定要把“顿”的感觉演奏出来,并且左手用23指按弦也要有“顿”的感觉,这才能让听众更好地感受到马嘶声的真实。这里的难点比较多,比如,如何才能把这里的连顿弓拉好,一定要一点一点运弓用劲,用力过猛也不行,太弱没有马嘶声的感觉,一定要把每个音的力量都处理的恰到好处。
谱例4 《战马奔腾》
半音阶音型模进是小提琴的一种演奏方式。半音阶音型模进在《战马奔腾》中,主要表现出在战场上紧张、激动的场景。半音阶音型模进使后面的音乐能够更好地演奏,这一技巧的运用能够使乐曲更加活灵活现。《战马奔腾》把多种技巧成功的柔合在一起,是因为这些技巧的灵活运用能使乐曲更好地展现给观众,观众也能更深地理解此曲的意义。半音阶音型模进也是众多技巧中比较重要,应用比较广泛的技巧。半音阶音型模进的难点在于音准,有很多半音在琴上很难找准,一定要耐心地把每个音找准在连贯起来演奏,才能展现半音阶音型模进的最佳效果。
谱例5 《战马奔腾》
这首二胡曲引子部分是1-20小节。刚开始运用的风格是解放军进行曲风格,第一小节描绘的是解放军吹响号角,这个号角不是在军营里吹起的而是在草原上吹起的,在演奏时也给人一种宽广的感觉,每个音都要有逐渐加强的感觉;2-8小节表达的是骑兵骑上战马时威武挺拔、挎枪立马的场景,这几个小节一定要拉出强、弱、次强、弱的感觉;9-20小节,给人一种将士从战场出发的感觉;最后4个小节的马叫声好像就是战士整装待发,连战马都迫不及待的节奏,在演奏时要渐弱给人一种从上到下的感觉。
主部呈示部分是从21-123小节。21-36小节,旋律不是之前的进行曲,应是战马奔驰在草原上的壮观景象。每3个小节出现的十六分音符就像马儿奔驰在草原上的马蹄声;37-50小节和上一乐段的旋律基本一样,但是更加激昂,好像马上就要冲到敌人面前一样。
51-81小节的旋律相比之前慢了一些,就好像在描绘队伍的壮观,这里更能体现蒙古族乐曲的风格旋律:悠扬,有较多的附点音符和长音。演奏出战士的雄姿英发,威严不可侵犯的气势;82-96小节,运用了一种特殊的演奏技法抛弓,旋律主要描绘战马奔腾的场景,用充满弹性的声音来形象地描绘出战马奔驰在草原上的尘烟滚滚。由弱至强的声音,细细品味也有一种奔赴战场的紧张感。
97-112小节,又回到和之前类似的旋律,给人一种心情放松的感觉;113-118小节,用后十六音符又逐渐把情绪推上去,紧张的感觉更加明显,就像马上要和敌军开战;119-123小节,十六分音符把速度提升,体现骑兵战士奋力向前冲的场景。
展开部分是124-203小节。124-138小节,运用陈耀星新创作的一种技法大击弓,模仿马蹄声“哒”“咯”的声音把战马飞驰在草原的场景体现的淋漓尽致;139-161小节,用四个十六分音符配两个八分音符,就像在讲述战场上两兵相接的场景,在中间部分又用了大切分的节奏来讲述将士奋勇杀敌的场面,之后又回到和前面紧张的节奏。这种快慢快的节奏让人感觉层次分明。
162-176小节,运用小提琴技巧中的半音音阶模进再加上十六分音符,这两个加一起让人更加紧张,能让人联想到战场上的战况激烈,由弱至强的力度也能把这一场面很好地展现出来;177-195小节,运用了双弦奏法,主要体现战场上的惨烈。战士勇敢的冲杀着、呐喊着,战马也在嘶鸣着;196-203小节,从双弦奏法又变回大切分和十六分音符的节奏,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表达战士的昂扬的斗志。
再现部分是204-223小节。204-211小节力度不再是之前那样强,节奏也多为小符点和八分音符,表达出了战况开始变好;212-223小节,情绪又逐渐激昂起来,其中最后四小节突弱渐强的过程把曲子推向高潮,也表达战士杀敌更加英勇无畏,即将走向胜利的场景。
尾声部分是224-266小节。225-234小节,是乐曲高潮部分的开始与引子遥相呼应。用大调性的旋律使其变得更加激昂,就像是骑兵战士战争胜利而归一样;235-242小节,用三连音来模仿胜利的号角声,用相同的音来模仿远处的回声与呼应;243-248小节,是一段音阶模进,一个音一个音的升高;249-254小节,一直重复着两个音就像是回声和呼应已经越来越近了;255-266小节,是曲目的结尾,运用了连顿弓仿马嘶声,这一特殊技法来寓意战争的结束,最后音调逐渐高昂演奏出战争的胜利。
本文通过对二胡曲《战马奔腾》演奏技巧与情感表达的分析,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这首音乐作品。这首乐曲运用了多种新的技巧,使二胡在演奏方法上更加丰富多彩,使二胡演奏者清楚地认识到演奏此曲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还要掌握解决演奏技巧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本文结合本曲曲式结构特点,具体分为五点对本曲的表达情感部分进行论述,使人们更加清楚地理解到每个乐段不同情感,重现了军旅生活的激动场面,展现了二胡音乐艺术的魅力,对经典二胡名曲有了一个更全新的理解。希望通过对此曲的分析,能够进一步促进民族器乐的音乐传承与发扬。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