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李 俏 包思彤
(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面临新的挑战,在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频繁、社会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形势下,面对各种思潮和复杂的社会现象,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大学生思想上的困惑,让思政课为广大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是思政课教师面临的新目标。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也在着力破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能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科研能力滞后、实践指导不力和社会思潮引领能力不足的矛盾。本研究根据内蒙古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当前情况,通过问卷和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在调研242位思政课教师的基础上(其中普通高校占比86%,高职类院校占比14%),剖析思政课教师能力实际情况,在加强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实践指导能力和引领社会思潮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多维一体”策略。
教师能力是教师为完成教育教学工作所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高校教师的能力是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需要的一种职业能力,它直接关系到学校能否培养出高素质人才。高校教师既要有高尚健全的人格,又要有丰富的学识和开拓进取精神,还要能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这要求教师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①有学者认为:教师能力发展从狭义上讲就是指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②作为教师的中心工作和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关涉教学开展的能力应位于教师能力的核心,而科研能力是教学能力提升的持续动力和内在源泉。同时,教师的实践经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符合民族地区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作为思政课教师,能够正确判断、引领社会思潮也是教师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
教师能力提升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政课教师能力的提升是多维度的,应包含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实践指导能力和引领社会思潮能力,是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的统一,学科知识与育人能力的整合,教学科研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同向同行,多维度的教师能力统一服务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多维一体”构成了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的全方位多面向格局。
为更好地对内蒙古高校思政课教师能力发展进行研究,分析其内在原因和提升途径,笔者分别从“多维一体”能力关涉的四个方面,教学发展、学术发展、参与实践和思想状况展开调查。
通过对内蒙古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调研反映,60%的教师表示会利用课堂5-6倍的时间精心准备,92%的教师表示会积极主动改进教学方式与方法,30%教师表示自身的知识结构不能满足当前教学要求,40%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技术手段跟不上科技进步速度,20%的教师认为自己不了解当今的学生,50%的教师认为需要学习培训提高自身教学艺术水平,65%的教师认为得不到教学团队的有效支持和指导。
以上是困扰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纳为教师知识和能力结构的不平衡和不充分,这种情况在民族地区高校尤为明显。在许多民族地区高校,由于师资有限,一个教师可能同时担任多门学科的教学,甚至集班主任、任课教师、行政工作者于一身。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能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没有多余的时间精心设计教学,或无法将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计划付诸实践③;还有部分思政课教师不能巧妙的把知识点与国内外时事热点问题结合起来,教学过程不能做到“浅入深出”,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使用旧的教学手段,对学生不了解等都在影响教学发展的实际效果。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的提升依赖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在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师中能力和学历的提升是现存的最大难题,具有高级职称和博士学历的思政课教师人数较少。很多教师都表达了对培训、学习的需求,对学历、职称提升的需要和自我提高发展的诉求。
在内蒙古,84%的教师认为更多的压力在于科研而不是教学,80%的教师认为科研对提高教学效果有作用,55%以上的教师5年内都有文章发表。通过访谈,能了解到大部分教师具有科研意愿,并为之付出了实际努力,除学校搭建的平台外,很多教师主动通过在线学习的方式开展科研学习和交流,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积极性都很高。但由于自身缺乏正确的科研定位和引导,外部科研条件和科研环境欠佳,学术氛围不浓厚,科研信息渠道不畅,缺乏学术带头人和科研团队等因素,使得大部分教师进行科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降低,难以取得高层次的科研成果,整体科研水平偏低。而在校际和校内比较中,成果的产出呈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性。例如,五年内发表过核心期刊论文,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和省级课题的教师数在不同学校和同一学校中都严重失衡。
如今高校思政教师大多从学校到学校,从课堂到课堂,对学科知识的重视往往使其在受教育和再教育的过程中缺乏体察社会、深入实践的能力。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实践教学能力,但由于部分教师缺乏对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在实际运行中的切身感受和体悟,在教学中存在课堂与现实脱节、课本与实践隔膜的情况。调查显示:72%的教师没有行业经验和实践经历,对党和国家政策的理解往往局限在书本、报刊资料和学校组织的培训考察中,缺乏对真实情景的触摸使得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乏力,普遍缺乏对现实的解释力。参与实践的缺位使得思政课教师指导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不足。例如,大部分教师在高校集中的城市工作和生活,对党的农业农村政策的解读没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更谈不上对学生实践的指导。
高校老师普遍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素质,对教学的热爱程度和对学生的责任心较强。对于教材和教学大纲中承载着的思想政治取向和价值取向,96%的教师选择了全部认同和大部分认同;对于高校开设思政课的必要性,92%的教师认为很有必要和必要性较强;82%的教师认为“要想讲好课,被学生喜欢,需要端正的思想和宽阔的知识体系”;大部分思政课教师认同新时代思政课在思想性、政治性和知识性上的高标准、新要求,既要熟悉了解世情、国情、党情和社情,还需要有很宽的知识面,熟悉国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军事学等方面知识。从问卷的结果来看,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师热爱自己的工作,能够自觉提升职业素质和能力。69%以上的教师选择总是充满激情的教学;如果再重来一次,66%的人仍选择思政课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81%的教师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非常关心,只要有新政策出台就会去了解学习;对于思政课的功能,76%的教师认为“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首要职责。
由于社会历史原因,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绝大部分地区区位优势不明显,资金支持乏力。维持现有教育规模所需的大部分投入,还必须依靠上级财政的扶持。无论是经济、社会环境,还是教育环境对人才都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因此教师队伍从数量和质量上与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相比都存在很大差距,致使教师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提升较慢。
思政课是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课程。宏大的理论和艰涩的说理很难达到教学效果,今天缺少历史感和现场感的学生并不能深入理解。如何能让学生入脑入心,认同共鸣,教师应善于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说案例、讲故事的方法来吸引学生的热情。案例、故事由于其鲜明典型的人物形象、曲折感人的情节容易产生共情力和亲和力,易于被学生接受。每门思政课的背后都有着无数鲜活的精彩案例和故事。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关键是要不断深化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和话语体系的研究与探索。讲故事就是一种很好的案例教学形式。思政课教师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对于提高课堂感染力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进教学能力和学生发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案例式教学、讲故事的方法在思政课教学中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故事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感染力,教学过程变得趣味盎然,教材中的观点也被学生亲近认可。故事的吸引力就在于演讲者的信息会深深烙在听众的脑海中,而听众又很容易再次用讲故事的方式,把信息传递给其他人,实现内容和观点的内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源自伟大的社会实践,实践本身就是一个个故事片段。思政课紧密结合社会现实,有着天然的故事性。要回答好广大学生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以案例、故事的形式将所蕴含的思政理论传授给学生必须敢于和善于把每天发生的最新故事、把学生关注的时事焦点和热搜案例及时贯穿到思政课教学中,讲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
在生动的案例中展现理论的魅力,教师是关键。思政课教师要当好故事家,用最新的表述、时髦的词句、学生的语言、网络的风格,让更多学生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让学生听得懂、记得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对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因而,提升教学能力,改善思政课教师的话语体系和授课方式至关重要,必然要求教师在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的基础上,认真探索案例教学手段和方法。
在民族地区高校的思政课教师中,由于教师较少,科研意识不强,使得教学与科研的矛盾十分突出。一是教学任务重与科研时间少。思政课的属性决定了内蒙古大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系统地接受18学分的教学,占总学分的11%-12%,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二是教学意识强与科研意识弱的矛盾。许多教师都有重教学轻科研的倾向,不仅很多教师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教学,管理人员中也同样会有重教学轻科研的倾向。
面对上述矛盾,通过对内蒙古高校的调研,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来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科研能力。一方面,实现教学与科研同步互嵌,即教学问题学术化、学术问题教学化。发现和提炼教学中的学术问题,深挖细究,注重教学问题的学术化提升。并将学术成果引入教学,学术含量高的课堂具有知识丰富、逻辑严谨和视野开阔等特点,也更具说服力、影响力和穿透力。要有效地将学术问题教学化,就需要思政课教师能够将学术问题深入到教学的过程中,并运用到备课、上课的各个环节上。一名合格的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和科研不能割裂分离,要保持两方面同步互嵌;另一方面,推动热点问题成果化。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关注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并将社会热点问题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使其更有具体性,从而使其变成自己的科研成果,以达到将热点成果化的作用。优先研究社会热点问题,为提高教学实效性和科研水平奠定基础。热点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研究这些问题有利于学术成果的产出,使教师在科研活动中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热点问题同时也是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焦点,并且很多大学生对热点问题有所疑虑,因此在这些社会热点问题上还需要教师为其解疑答惑、指点迷津。优先研究社会热点问题并将有说服力的成果引入教学,有助于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科研水平,也兼具解释现实的政治功能,受到学生欢迎。
***总书记提出讲好思政课的“八个统一”,其中之一是“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④实践性是思政课的属性之一,教师深入社会参与实践,才能够使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活”起来。
第一,提高思政课教师的实践能力,应完成理论体系向实践体系、教学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换,实现教学目的。搜集丰富的实践教学素材,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还要关注当前理论发展的前沿问题、增强对理论热点、疑点和难点的把握,要善于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挖掘国情、省情、市情素材,为实践提供理论根据并作参考。同时,思政课教师还要增加实践研修活动,如通过参加社情和民情调研、参与公益活动、深入相关行业企业、经济发达地区、革命老区等开展调研、考察,了解民族历史、企业文化,不仅可以丰富思政课教师自身的实践经历和经验,增加理论结合社会实践的频率,为实践教学开展提供第一手资料,也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立场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第二,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真正了解学生。思政课教师要提高对新知识、新科技、新方法的学习应用能力。随着“00后”大学生走进校园,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采用适合学生信息接收习惯的教学手段,提高思政课堂对新生代的吸引力。例如,搭建网络教学平台,使新媒体成为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新阵地,全方位多层次拓展教学空间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民族地区也出现了多种社会思潮,诸如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拜金主义、娱乐至上等。这些社会思潮的出现,削弱了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使我们的思政课教学面临更为复杂的情势。民族地区高校因其地缘因素、学生构成等更是各种社会思潮激烈交锋的场域。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承担着社会思潮引领、宣传教育等的任务,是大学生思想的主要引导者。
思政课教师应具备对社会思潮的辨别能力,客观的站在理论知识和社会信息的高位,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引领工作。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研判能力,正确的分析各种社会思潮的本质。要能够正确认识主流意识形态,正确对待各种亚型社会思潮,对不同的社会思潮予以区别对待,做好青年人思想大门和防线的守门人。
思政课教师应探讨社会思潮传播的规律,探讨影响学生接受某类社会思潮传播的因素,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准确合理的揭示社会思潮所反映的内在实质,在探索、争鸣和扬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和坚定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新时代各种社会思潮往往通过更易传播的手段和更加通俗易懂的言语,围绕着更贴近大学生生活的方式进行传播。社会思潮传播的主阵地从传统的期刊、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开始转向了以互联网、手机为主的新媒体、自媒体领域,大学生不仅可以在网络上了解多种多样的社会思潮,还可以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以及利益诉求。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学会并熟练运用网络和手机APP等新兴媒介手段,注重在思想上与大学生有效交流,及时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各种社会思潮。坚持“破”“立”结合,做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者、守护者。
教师能力是一个全方位、多面向的维度体系。一支业务能力精湛、政治素质过硬、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能够在思政课“提质增效”的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主导作用。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着力提升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指导能力和社会思潮引领能力,多方面协同共进,形成自身扎实过硬的基本功,推进“多维一体”教师能力的提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