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国内“医学信息学概论”教材建设现状

时间:2024-08-31

,,

医学信息学是一门通过计算机及相关信息技术完成生物医学数据、信息及知识的存储、组织、检索和优化利用等一系列医学信息管理任务,辅助医学领域的科研实践,提高解决问题和制定决策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可靠性的学科[1]。我国的医学信息学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原白求恩医科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医科大学(中南大学)4所高校先后开设了医学图书情报专业的本科教育,专业名称分别为卫生信息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中南大学于2003 年更名为医学信息学)[2]。截至2014年,我国开设医学信息学专业的院校已达到59所(2010年前开设医学信息学专业的院校为42所,2010-2013年新增15所,2014年新增2所)[3-6]。

随着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化水平的空前提高,医务人员面临着巨大的职业技能新挑战。为培养适应信息化条件的医务人员,目前我国部分医学院校面向医学信息学专业和非医学信息学专业的学生开设了“医学信息学概论”、“医学信息学检索”、“医学信息分析与预测”等相关课程。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主要依据。学习者系统掌握知识,一般是从对教材的感知开始。感知越丰富,对知识的系统化、规范化理解就越容易。好的教材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因此对教材建设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围绕“医学信息学概论”课程进行探讨。

1 “医学信息学概论”教材概况

1.1 教材的发展历程

国内最早出版的医学信息学概论教材是1991年李宗荣教授编写的《医药信息学导论》[7]。该书根据医药信息的分类给出了医药信息学的对象模型,直观地为医药工作者展示了医药信息学的体系、功能、方法、意义等内容,对医药信息学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2002年包含飞、郑学侃教授翻译出版了由现任国际医学信息学会主席、荷兰鹿特丹Erasmus大学医疗卫生系教授J.H.van Bemmel主编的《医学信息学》(Medical Informatics)[8]。该书从理论、方法、应用及发展方向等多方面探讨了医学信息领域的相关内容,在我国产生了较大影响。2003年,国家教育部将医学信息学正式列为高等教育专业目录外专业,医学信息学教育开始走向正规化[9]。自2003年起,医学信息学教材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2009年丁宝芬教授主编的《医学信息学》[10],详细介绍了医学信息学的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及医学信息学各个研究和应用领域,并向学习者展示了国际上医学信息学的发展方向、新的理论和技术;2011年董建成教授主编的《医学信息学概论》[11],重点阐述了医学信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医院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医学图像信息系统、公共卫生信息系统、远程医学、网络信息检索和医学决策支持系统。2011年(美)肖特利弗(Edward H.Shortliffe)教授主编、罗述谦教授等翻译的《生物医学信息学》(Biomedical Informatics 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Health Care and Biomedicine)[12]主要介绍了生物医学信息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讨论了生物医学信息学的应用,并对生物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前景做了展望,是当前国际上生物医学信息学领域权威的教科书之一。

1.2 教材的基本情况

以“医学信息学”OR“卫生信息学”OR“医学信息管理”OR“卫生信息管理”为检索式,限制字段为“书名”、“主题”、“关键词”,在超星电子图书、阿帕比电子图书搜索服务平台、协和搜索平台、水木搜索等重要的书目数据库,亚马逊、当当网等售书网站进行检索与统计。通过阅读书籍目录、内容提要,参考已有研究[7,13]和MeSH主题词表中对信息学的划分[14],经人工筛选,删除相同和再版图书并过滤掉包含计算生物学、牙科信息学、健康信息交换、护理信息学的信息学类教材,共确定33种医学信息学概论的相关著作与教材(表1)。

表1 医学信息学概论教材基本情况

续表1

注:⑴高等医药院校教材,⑵医学高等职业教育基课程系列教材,⑶21世纪高等医学院校教材,⑷高等医学校专升本教材,⑸国家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⑹教育部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教材,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⑻ 高等学校教材, ⑼山东省教育教学“十一五”规划课题,⑽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⑾国外生命科学优秀教材,⑿国际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⒀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⒁全国高等教育学校教材,⒂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⒃“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1.3 教材的知识体系

代涛在2011年发表的《医学信息发展与思考》[1]一文中将医学信息学的研究领域分为医学知识表达、卫生信息系统、生物信息学、医学教育与培训四大部分。其中医学知识表达部分包括医学知识组织系统、医学数据编码和信息标准、医学信息检索和数字图书馆、医学决策支持,卫生信息系统部分包括医院信息系统、医学成像系统、电子病历与电子档案、区域卫生信息系统、远程医疗,生物信息学部分包括生物信息学数据库、生物信息学算法。本文据此结合医学信息学相关知识体系,对1991-2015年出版的33种医学信息概论教材的知识体系进行分析。

1.4 教材的主要特点

1.4.1 教材使用对象

该类教材面向的学科对象主要分为三类:信息管理专业,医学院校所有的医学生,口腔、医学影像、检验等学科。其中面向信息管理专业的教材占24%,面向医学院校全部医学生的占58%,面向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医学信息学概论教材较少。

该类教材分为针对五年制和七年制的中医药院校教师及学生,医学院校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医务人员等不同层次的。其中面向高等教育的教材最多(占85%),符合医学信息学教育面向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多层次培养方针。

1.4.2 教材主编/译分布

33种医学信息学概论教材中共有主编31位,他们是我国医学信息学概论教材的主要作者群体。在CNKI中以“医学信息学”OR“卫生信息学”OR“医学信息管理”OR“卫生信息管理”为检索式进行检索,发现崔雷、王伟、包含飞、李后卿、秦惠基等教授同时也是医学信息学领域论文的核心作者。吉林大学的王伟教授于2006年出版的《医学信息学》和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丁宝芬教授2009年出版的《医学信息学》分别被评为“国家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说明两位教授不仅是高产作者,而且教材质量较高。

31位主编来自26家不同单位。其中武汉大学出版了3种医学信息学概论教材,中南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复旦大学各编辑出版了2种。上述6所高校都是我国医学信息学教育发展较好的单位。

1.4.3 教材内容分布

从表2可看出,我国医学信息学概论教材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模块是医学信息学基本知识(占100%),主要集中于描述信息的内涵与类别,信息、数据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医学信息学概念、类型与功能以及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历史与进展等内容。其次为医学信息学技术基础(占67%),主要涵盖了计算机及其网络、医学信息数据库、数据采集与信号处理、数据与系统的安全、信息系统与工程等内容。在卫生信息系统部分,大多数教材着重于介绍医学成像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电子病历与电子健康档案等相关知识。除此之外,医学政策法规与伦理(占27%)、信息共享与互操作(占24%)、医学信息学教育和培训(占21%)在医学信息学概论教材中所占比例也较高。

表2 医学信息学概论的教材内容及知识体系

2 “医学信息学概论”教材存在的问题

2.1 教材整体框架结构不统一

国内的医学信息学还是一门年轻的交叉学科。医学信息学教育的发展分为医学图书情报教育(1985-1992年),信息学(医学、药学)教育(1992-1997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育(1997年至今)3个阶段,[15]。目前国家还未对医学信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形成统一规定,社会各界对该专业的学科框架的认识也比较模糊,这直接影响了我国医学信息学概述教材整体框架结构的构建。目前,我国教育部和高校组织编写的医学信息学概述的教材数量已初具规模,并有9种教材被列入面向21世纪和“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但整体上医学信息学概论教材还未形成统一的框架结构。部分教材偏向于理工科或综合类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内容,未明确突出医学特色。部分教材以医学各学科的模块来构建教材的整体框架,缺乏生物医学与信息科学的良好交叉融合。教材框架的较大差异,一方面会影响学生对医学信息学研究方向整体的把握,另一方面也不利于该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2.2 内容更新不及时, 缺乏案例研究

医学信息学实现了信息科学与生物医学的交叉,应用领域十分广泛,遍及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基础医学等。部分医学信息学概论教材的内容和观点滞后,对生物信息学、卫生信息需求与服务、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医学知识管理、区域卫生信息系统、远程医疗系统等医学信息学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补充较少,不能辅助学习者及时掌握医学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此外,现有的一些教材内容在介绍医院信息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护理信息系统、医学成像系统、电子病历与电子健康档案等卫生信息系统时缺乏案例,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与J.H.van Bemmel主编的《医学信息学》及Edward H.Shortliffe主编的《生物医学信息学》等国外医学信息学概论教材相比,可读性不强,增加了教学和学习的难度,不利于医学信息学教育在我国的推广与普及。

2.3 教材缺乏层次性与针对性

目前我国医学信息学专业已形成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教育在内的多层次培养模式,这就要求医学信息学概论教材需具备层次性和针对性。虽然33种医学信息学概论教材的使用对象分别为五年制和七年制中医药院校教师及学生,医学院校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医务人员等不同层次的人群,但就整体来说,目前医学信息学概论教材的使用者仍以本科生为主,面向其他层次的学习者的教材甚少,仅有5种,占15%。另外,对于专科生、医务人员而言,现有的医学信息学概论教材中的医学信息学技术基础、卫生信息系统等部分内容过于理论化,且未体现医学信息学领域最新的发展动态。对于研究生教育而言,现有的医学信息学概论教材的使用对象大多为本科生及研究生,并未严格明确区分本科生与研究生,未突出研究生特色,缺少面向研究生的医学信息学概论教材。

3 对医学信息学概论教材建设的建议

3.1 构建课程体系与教材整体框架

统一完善的课程体系是构建教材整体框架的基础。国际医学信息学会(International Medical Informatics Association,IMIA)2010年修订的《关于开展生物医学与健康信息学教育的建议》发布了卫生信息学/医学信息学教育的国际倡议书,目的是帮助医学信息学、护理学、卫生事业管理、牙医学、药剂学、公共卫生、健康档案管理、信息/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建立课程体系,促进不同国家医学信息学教育的长远发展,已被广泛应用及参考。该倡议书从作为IT用户的一般卫生信息从业者和作为生物医学和卫生信息学专家的专业研究人员两个层次提出了医学信息学教育的学习目标,并将医学信息学教育内容划分为4个知识和技能模块[16-17],即生物医学和卫生信息学核心知识和技能(Knowledge/Skill-Domain),医药、卫生和生物科学、卫生系统组织的知识和技能(Medicine,Health and Biosciences,Health System Organization),信息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生物统计学的知识和技能(Informatics/Computer Science,Mathematics,Biometry),其他选修的医学信息学的知识和技能(Optional Modules in BHMI and from Related Fields)。并进一步细分为48个知识点,按照一般卫生信息从业者和医学信息学专家的不同需求,给出不同的推荐级别(入门推荐,中等程度推荐,强烈推荐),如针对“医疗信息系统”、“医学信息学基本术语”等模块的知识和技能,国际医学信息学会对卫生信息系统的一般卫生信息从业者进行入门推荐;对于医学信息学专家则强烈推荐,建议深度掌握该模块的知识和技能。从医学信息教育国际化发展考虑,IMIA提出的《关于开展生物医学与健康信息学教育的建议》可为我国医学信息学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此外,在教材框架结构构建方面,国外医学信息学概论教材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如肖特利弗(Edward H.Shortliffe)主编的《生物医学信息学》,从“生物医学信息学中反复出现的主题”、“生物医学信息学应用”、未来的生物医学信息学“三方面详细介绍了医学信息学的相关知识。这样的教材框架结构一目了然、全面系统,方便学生了解和把握整个学科专业的框架和学习内容。

3.2 及时更新教材内容, 增加案例研究

医学信息学应用性较强,因此在编写医学信息学概论教材时要注意在有效整合现有教材资源的基础上,紧跟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 及时更新教材内容,使学习者了解掌握医学信息学领域的最新动态。

由于课程学时有限,在固定的课时内大部分学习者只能初步学习了解医学信息学相关内容,深层次的知识还需要学习者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自学。所以,医学信息学概论教材既要满足课堂教学,还要适应学习者自学。除基础理论外, 还要有丰富的案例研究,方便学习者查询与学习。如在临床决策支持系统部分,除了介绍系统的定义、系统的构建技术及实施步骤等基本内容外,还可介绍美国典型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POE,MYCIN,QMR,NEDSS等在疾病诊断与治疗、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医院管理、医疗保险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案例[18];在转化医学部分,除介绍基本概念、产生与发展等内容外,还可以增加“朱莉效应”、基因组学检测用于白血病治疗、23 and Me等案例[19]。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简明易懂,增加教材可读性,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学习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3.3 设计针对不同使用对象的教材,增强针对性

医学信息学教育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医学信息学概述教材要有所突破,必须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明确医学信息学概论教材的使用对象,编写针对学习者需求和特点的教材,以适应不同层次学习者的不同需要。如专科教育与本科生、研究生教育,前者以教学为主要职能,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后者以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服务为主要职能,以掌握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培养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为重点。因此,医学信息学概论教材建设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使用对象为专科教育的教材应适当加强医学数据编码与信息标准、卫生信息系统操作流程及实际应用案例介绍、医学信息共享与互操作等方面的知识;使用对象为本科生教育的教材,应追求医学信息学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先进性,为学生提供医学信息学领域最先进的知识(如转化医学、循证医学、移动医疗)的深度理解。研究生已经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有系统、全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所以针对研究生教育的教材应“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根据医学信息学的研究领域分层设题,有点有面,通过描述各种研究领域的历史沿革,着重对这些发展沿革进行“点评”并“揭示”其启发意义,以启发研究生的科研思维,指导研究生的实践。

4 结语

医学信息学还是一门正在蓬勃发展的新兴学科, 还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索。目前我国现有的医学信息学概论教材存在整体框架结构不统一、内容更新不及时与缺乏案例研究、缺乏层次性与针对性等问题,医学信息学概论教材的建设还需不断改进与完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