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苗族服饰纹饰文化之我见

时间:2024-04-24

陈红

【摘要】苗族服饰千姿百态,绚丽多彩,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光彩夺目的瑰宝。由于缺乏民族自创的书写文字,苗族人民以服饰纹饰代替了文字,使纹饰艺术成为苗族的“无字史书”。在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今天,对濒临消失的文化进行保护就成为人们新的使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需要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关键词】苗族;服饰;纹饰

引言

苗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广东等省区。苗族服饰经过历史的变迁,不断相传、改进、演变、发展,形成丰富多彩的局面。在历代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虽不断吸取其他民族形式加以充实和改进,但仍保持着苗族固有的特色。有人说,苗族有多少个支系,就有多少种服饰,而每个支系内仍存在着差异,几乎是一村一寨都自成风格,款式各异。苗族服饰作为苗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聚集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情感,它不仅是文化与精神的载体,也是苗族人民连接本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纽带。

苗族众多支系的服饰除了其造型款式被专家学者深入研究外,其纹饰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苗族纹饰有着强烈的装饰韵味,协调的构成、丰富的造型变化,显现出族群特有的审美意识和朴素的审美感受。研究苗族纹饰有利于保存苗族传统的信仰、审美观,对传承民族文化有着深刻的含义,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的生命力、民族之间的凝聚力,使苗族不断提高自我认同意识和自豪感。因此,研究苗族纹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苗族服飾概况

千百年来,苗族人民一直保留自己的传统服饰造型、构图、用色及表现手法,与外族的交流是既慢且缓,因此在形象上具有很强烈的特色。苗族服饰是苗族历史、文化、艺术、哲学和信仰的视觉再现。苗族人民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形式,通过服饰展现了审美情趣、情爱信仰、原始而古朴的图腾意识及生命感悟。苗族服饰是民族工艺品,也是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苗族服饰不单是护身御寒的生活品,与现代市场上出售的服饰不同的是,其造型、形态、色彩和工艺均表现了艺术品特质。它是一种民族文化符号,一种民间艺术。苗族服饰承载着苗族人民浓厚的情感,不论服装、饰品,还是背儿带,苗族妇女都以热情、虔诚的心,一针一线织绣,从中看出她们对自我生命、生活的热爱,对爱人的情爱及对子女的母爱,从这个角度上说,苗族服饰是充满情感的符号。

苗族服饰的基本特点是男子服装为短装衣裤或大襟长衫;女装一般为上衣、下裙,配件多,花饰丰富。服饰一般有性别、年龄、盛装与常装之别。由于历史条件、自然环境、生活习惯和审美情趣等原因,各地苗族服饰也有较大差异,省与省、县与县,甚至村与寨之间,也大不相同。

二、苗族纹饰概况

纹饰不管是在人类物质文明或精神文明的历史上,一向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美化物质生活,更能反映社会的时代风貌,因而称为研究社会史、文化交流史、工艺史与美术史等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如果说苗族服饰造型比其他民族丰富是有赖于其结构搭配上的创意的话,那么更主要的还有赖于纹饰的使用。纹饰在服装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部分源于自然环境,部分来自古文化。苗族没有文字,在记录历史文化上除口耳相传的诗歌、故事之外,便记录在服装纹饰上,保留了苗族人对生活、信仰的憧憬及幻想。从而使没有文字的苗族在服饰文化这部“史书”中找到了自己特殊的文字,使纹饰艺术成为苗族的“无字史书”。纹饰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善于运用变形夸张的造型,形成强烈的风格。

苗族纹饰一般附着在上衣的肩、领、襟、背、袖部位,裙的腰、脚部位,配件如腰带、飘带、围腰、围胸兜、头巾、帽、围裙、鞋和各种银饰及衣服之外的背儿带等,这些均是苗族妇女精工细作、寄托情感的地方。

三、苗族纹饰造型

苗族有众多的支系,各支系都有自己的审美原则,不同的支系有不同的服装纹饰,而纹饰就是支系中重要的徽章标志。即使同一支系,因地区差异,也会出现不同的服装款式和纹饰。按苗族现在不同服饰、不同纹饰的分布地区及习俗来看,大都以服饰、纹饰标志区别各自的部落或“血缘亲族”。苗族纹饰在构图上虚幻与具象、规矩与自由、写意与写实,通常交织在一起。苗族纹饰的虚幻意境深深植根于他们的精神文化之中。正因为这种自由自在超越时空的创作,经常会有十字、鸟、鸡、花草和水中鱼儿等同出一图,太阳与月亮同出于一个天空的画面。时间上的季节、昼夜,空间上的天与地、山与水,动植物相生相克的物象同时出现的图式,即体现了苗族人民自由思维的空间意识、细微的写实技巧、质朴的审美追求及他们认为世界和睦的观念。

从总体归类上说,他们有一些共同喜爱的纹样,大体分为:动物纹、几何纹、植物纹。在此文中,笔者针对动物纹,现简要介绍如下:

(一)龙纹

龙纹是苗族服饰中使用较普遍的一种纹饰,主要流行在黔东南和湘西两个地区。“龙是神物,如向龙祈雨、龙凤呈祥、望子成龙、双龙抡宝等,龙是一种精神力量的象征,也是一种前进、向上、健旺、丰美、无所畏惧的象征。”因而龙成为苗、汉等民族在服饰上的重要装饰题材。龙在苗族中很有个性,受人尊敬,他们将龙的形象、龙的花纹图案表现在服饰、首饰上,代代相传。龙的形象千变万化,龙的花纹图案种类繁多,其意在于它是苗族人民共同心理和文化意识的反映。苗族对龙的特殊感情,是基于图腾崇拜和认龙为始祖的原因。

苗族认为,牛可变龙,鱼可变龙,蛇亦可变龙。反之,龙也可变为这三种动物。龙纹、牛角龙纹、蛇纹、鱼鳞纹都大体相似,它们均是合体之物、相通之物、互变之物,最终集中在龙身上,以龙纹为主要表现形式。

苗族的龙纹可自由变形,可随意加上牛头、蛇身、虫足及鱼尾等象征权威力量的兽首、鹰爪及代表帝王尊贵的金色外衣。龙纹是苗族极为喜爱的一种图案,它象征风调雨顺,人寿延年。苗族认为龙可与人共处共融,是苗族人幸福美好的象征,是一种赐福。龙的名称多种多样,有水牛龙、角龙、双头龙、飞龙、水龙等。

(二)鱼纹

鱼纹是构成苗族鱼文化的重要内容,在苗族人的心目中有生生不息的力量。在苗族民间宗教观念中,鱼是多子多孙的象征,是人民寄托人丁兴旺的期望和对生命力渴求的一种心理流露。主要流行于黔东南、湘西,鱼纹常与龙纹合在一起使用。在苗族人的民间宗教中也有鱼龙互变的观念,表达共同造化的理想。湘西、黔东一带的鱼纹写实性较强,一般与荷花、莲子等配在一起。黔东南一带的鱼纹写意、写实都存在,而写意更普遍。有人头鱼身、龙头鱼身、长出蹄趾头及太极图式的双鱼图、龙鱼、人鱼等等。

(三)牛纹

牛是苗族先民赖以生存的动物,具有人力所不及的力气,温驯勤奋能为人耕种,是苗族人崇拜的对象,已成为苗族人重要的伙伴及重要的文化象征,寓意能使生活富足。纹饰中牛纹常与龙纹结合使用。

四、文化的传承及思考

苗族纹饰的造型艺术是其民族艺术的根本所在,他们创作的源泉都来源于对自身生活的热爱,对美丽生活的艺术发掘、提炼及对纹饰技法表现的钻研。

由于苗族人民长期居住于我国相对封闭的地区,服饰中还保留着较多的原始风貌。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开放、外来文化的涌入,苗族社会发生了根本变化,如:机器取代手工、成衣取代土布、化学染料取代天然染料、服饰制作也由精致转向粗疏。价值观的改变,使年轻人对其信仰、文化产生怀疑,对自身的文化已丧失了信心及兴趣,不愿再花心思去织、染、绣,丰富的服饰文化被经济冲击,至今很多传统服饰和纹饰都已失传。

当下,随着历史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苗族传统纹饰已慢慢走出深山,这种美的造型图式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热捧与重视,其特有的文化内涵、造型表现为当代社会的艺术创作提供了相当有价值的艺术营养。纹饰中传达出的强烈创新性及审美理想使苗族民间美术达到了一个较高的艺术境界,为现代人的审美实践提供了启发和参照。

当今人们热捧西方时尚文化的同时,对传统纹饰的传承诞生出一种新的承接方式,即现代与传统的结合,将传统纹饰加入现代人们的审美理念形成一种新的组构效应,或许能使更多人欣赏到这一民族瑰宝的变体。不妨将时尚眼光投向民间,现代时尚或许会有更多新的收获,也能使苗族纹饰文化更好的传承及发展下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