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试论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向度❋

时间:2024-08-31

胡发贵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13)

我党历来重视思想文化建设,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更是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概念,并定义了其四个方面的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七大报告继续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大,则从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要求“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具体提出了十二个核心价值观念:“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一种国家精神的话,那么可以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日益变为现实,这一精神的培育正成为全社会广为关注的重大话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内涵非常丰富,意境也极为深远,理论界对其进行着多层次、多角度的解读。本文提出如下四点初步认知。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公平正义性

作为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它无疑应反映这一社会的本质,表现这一社会的根本精神。而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根本精神是什么呢?对此,大家有着很多的论述,而其中最为突出的则是肯定这一社会区别、也优异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正是其公平正义性。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公正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首要价值之所在,“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实现;而这样的制度是正义所要求的。[1]”

按照马克思主义存在决定意识的原理,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公平正义,也是符合理论逻辑的。因为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代替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政治上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列宁曾盛赞“无产阶级民主比资产阶级民主高出一百倍”。这里没有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更没有人对人的奴役。社会主义社会是真实而不是虚幻的“集体”,这里没有“异化”,没有扭曲 ,而奉行“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们开始真正实现不受资本的压迫和控制而自由的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即“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2]”总之,社会主义社会是属于人的社会,它将人的关系真正还给了人自己,从而人的尊严和价值得以完整的实现。

而在实践中,社会主义更是以消灭剥削和压迫为自己的现实追求。社会主义的宗旨即是发展生产力以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它的目标是实现人民的主人翁地位,是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是追求共同富裕,是各阶层、各党派的一律平等。可以说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就是公平和正义的实现历程。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正是追求共同富裕,追求人民当家作主。所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所谓“先富帮后富”,所谓“共同分享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所谓“立党为公”等等,都显示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公平正义诉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十二个核心观念中的“平等、公正”的价值观、正体现、也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精神。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性

这里所说的文化性,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所带有的鲜明的中国特色。所谓中国特色,即指中华文明的传统。因为自古以来,“中国”这一名称,不仅是一个政治实体,还一直就是一种文化与文明的象征。“中国者,盖聪明徇智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能之所试也,远方之所以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3]。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长期受此文化传统的熏染和陶冶,必然会形成我们民族特有的审美取向和文化偏好,形成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因此,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度里,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不能不充分考虑到我们民族的文化性格和文化积淀。所谓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正体现了对中华文化传统的一种体认和自信;换句话说,在中国这样一个文明古国里,要构建一种普适性的、广泛认同和接受的价值观念,不能简单地采取“拿来主义”,不能以全球化为借口而“全盘西化”,必须“接地气”,不能有隔阂,即必须与我国民族的文化传统相融合,与传统相衔接,契合我们的社会历史背景与文化传承,采取中国人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和认同的形式。这样凝炼出的价值观才能更好地反映民生,体现民意,展现人民的希望与追求,也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所认同、所践行。只有这样形成的价值观才会有生命力和号召力,而不只是纸上谈兵,只是一种空洞的概念符号。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文化特色,其实党的十六大报告就已经强调了这一点。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这里虽然用的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这一概念,但它的本质无疑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的一种表述;而所谓“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说法,正是突出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记忆、民族风格、中国韵味。从这个视角来观察,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和谐、诚信、友善”,显然是带有华夏文明印痕的,是散发着中华文化意象的,是有着“文化中国”特有的人文风采的。它们的提出也生动诠释了我们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性和文化性。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民性

所谓的人民性,首先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应当突出人民的主体地位,应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只有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是历史实践的主体。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必须依赖人民,尊重人民的创造性,必须从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来提炼和升华,这样产生的思想观念才真正富有活力和生命力;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应当坚持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根本宗旨。正如我们前面所论及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社会的真正主体。所以我们党一直坚持立党为公,主张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这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要符合人民的心愿,反映人民的心声,体现人民的利益和追求[4]。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民性还体现在大众性上。作为一种国家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面向普罗大众的,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而不是着眼于少数精英的。当然,在任何一个社会,一种思想观念都不可能为所有人认同和接受,但追求“最大公约数”,即争取尽量多数人的支持与认同,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决定了一种思想观念赖以存在和发挥影响的社会基础;没有任何社会基础的思想观念,没有民众认同和接受的价值观,只能流于自说自话的说教,流于空洞的符号,最终归结为“神马都是浮云”。因此思想观念的大众性意义深刻,其“公约数”越大,即意味着受众越多,意味着其影响的范围越广,其生命力也就越旺盛。理论一旦武装了群众,掌握了群众,就能转变为改造世界的巨大力量。在此意义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性,其实也就是在培育一种动员和组织人民的精神力量。

大众性当然不仅仅是就其范围和广度而言的,它还包括日常性和通俗性,凡是大众的,必定是通俗的,也必然是日常化的。这就意味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只是学者的理论创获,只是学术象牙之塔里的明珠;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和思想结晶,价值观当然是形而上的抽象,它天然具有某种超越性;但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人民性决定了它必须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必须是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是能反映其心声、抒发其情怀的。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是贴近生活的,是带有生活气息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感受、能够体悟的,一句话,它应该是“我们的”。十八大报告中所提出的“富强、敬业、爱国”等核心价值观念,显然就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也真切地反映了普罗大众的期望和心愿。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性

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自然要体现当今时代的特征,它要代表和反映这个时代最为先进的文化,而不能固步自封、墨守陈规,或迷恋往昔。否则的话,它就难以成为当代中国的价值观,也难以为时代所承认。

众所周知,我们这个时代,现代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各国无不纷纷顺应这一历史大趋势,以各自的姿态与步骤来迎合这一趋势,并试图在全球性的现代化进程中抢得先机和有利的地位。此一情形诚如当年孙中山先生所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在这一全球性的现代化发展大背景下,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无疑要与时俱进,反映时代精神,体现时代灵魂,以真正实现代表先进文化,展现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善于学习,日新月异的文明追求。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且其强劲的发展势头,正给低迷的世界经济带来生机和希望。中国的国际影响和声望迅速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已不再仅仅是一个文明古国,更是一个在全球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日益现代化的大国。因此,当下的中国,其所展现给世人的精神面貌,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换句话说,当今的中国,既有着五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蕴,又辉耀着现代文明。显而易见,日益走向世界的中国,已不再是传统的中国,因而她的精神必然是现代的,也理所当然与世界普世价值有衔接和契合之处。

这就意味着,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也必然包含有世界文明所共有的一些优秀成分,也必然会融入作为现代化重要思想结晶的一些价值理念,如民主、自由、法治等。这些观念的植入,并非是什么“西化”,而是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一种拥抱,一种融合,或者说是人类普世价值在中国的实践,是中国的发展本身所必然呈现的价值诉求;反过来看,它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化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成就,也是中国现代化性的一种精神证明。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认为党的十八大所提出的“民主、自由、法治”等价值观念,生动展现了我们正大力构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582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28

[3]司马迁.史记:卷四十三 [M].北京:中华书局,1982:1808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0-3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