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时间:2024-08-31

潘晖君,李淑娥,毕惠琴

(黎明职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劳动素质是时代新人的必备素质。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1]作为一项配套举措,教育部出台《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新时代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可细化、可实施、可操作的专业指导。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具有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劳动实践能力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题中之义,在贯彻“三全育人”理念的高职院校中,劳动教育创新发展将得到更多诠释。

“三全育人”与劳动教育相辅相成。用“三全育人”理念指导高职劳动教育实践,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三全育人”理念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在逻辑

不仅仅是专业和课程,高校的任何部门、任何岗位都有育人责任,都要发挥育人功能,都要在立德树人旗帜下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探索中,“三全育人”模式以三维构建、各方协同、全面发力的方式,为时代新人的培养提供动力引擎。其中,“全员育人”涉及到育人主体,“全过程育人”涉及到育人阶段,“全方位育人”涉及到育人涵盖面。

“三全育人”理念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元素。纵观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其表述观点首先是人自身的智力与体力(即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说:“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2]其次,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体现于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统一。作为一种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教育工作实际相结合,就在“三全育人”实践获得了体现。有关这一理论现实价值的阐释,主要体现于两点。一是“五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并举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必要路径;二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系统思维和协同方式反映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内在要求。

高校育人工作不是单一的作用,而是一个需要多方面力量配合、多维度协同作用的过程。马克思强调:“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联系和观念联系的全面性。”[3]马克思在这里用唯物辩证方法作了一个哲理性概括,指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必然顾及方方面面。在论及教育时,马克思同样以全面和合力的视角进行阐述:“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4]由此可见,以“三全育人”理念推进劳动教育开展和落实,实际上也是我们继承马克思唯物史观,对现实教育问题进行的探索。

用“三全育人”理念推进劳动教育创新发展,是新时代“五育”并举的现实需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三者,与劳动教育有着内在逻辑性。

(一)全员育人:构建劳动教育网格化的必须之举

从管理意义而论,全员育人是为了达到网格化管理的效果。网格化管理原是行政管理的一种改革与创新手段,是指将管辖领地划分成若干网络状单元,对每一个单元实施全方位的管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一理念在教育管理领域同样适用。如果将劳动教育牵涉面比作教育管理的一块领地,对劳动教育实施全方位、闭环式、动态化的管理,就必然要求学校内任何部门、任何岗位、任何教职工都承担起劳动育人的职责。此外,还要组织动员各类校企合作单位、各类组织(如群团组织、公益机构等)的力量来,共商共建共筑劳动教育实践平台。也就是说,劳动教育的网格化,不光需要校内资源协同,还须联动校外资源,以形成校内校外一体化、互通联动的育人模式。

(二)全过程育人:推进劳动教育系统化的必要举措

高职院校的任何课程都有劳动育人功能,将劳动教育纳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是推进劳动教育系统化发展的必要举措。这一贯穿人才培养始终的教育过程,呈现其复杂性和系统性,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交织其间。课程所承载的更多是知识技能的显性构建,而促使劳动教育走深、走实、走心最关键的还在于隐性教育。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脱离劳动,没有劳动,就没有,也不可能有教育。”他还强调:“劳动和劳动教育,是不能与学习、与道德的培养和发展相提并论的。劳动,这是渗透一切、贯通一切的东西。”[5]由于劳动教育主要体现为养成性教育,这决定了只有寓劳动教育于日常的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中,注重潜移默化,才能取得良好成效。

(三)全方位育人:实现劳动教育科学性的必由之路

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而学校各项育人工作也是环环相扣、紧密联结的,如果其中有一环脱节或失控,就可能影响育人的成效。在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总书记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作出的深刻回答。“五育”并举,重要的是做到“五育”相协调、相融通,这是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科学路径。只有将劳置于与德、智、体、美相互协调、相互成就的关系中加以统筹推动,才能使培养对象各方面素质均衡且全面地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一个人的和谐全面发展、富有教养、精神丰富、道德纯洁——所有这一切,只有当他不仅在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素养上,而且在劳动素养、劳动创造素养上达到较高阶段时,才能做到。”[6]这从侧面说明“五育”并举的重要性。因此,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进全方位育人,是让劳动教育回归科学性的必要之举。

二、以“三全育人”理念推进高职劳动教育发展的实践路径

(一)完善机制,健全劳动课程体系

课程是教育活动的核心载体,教育活动是课程的生动演绎[7]。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社会生产建设需要,劳动教育被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劳动课程因此也进入学校课程体系。然而,过去的劳动课程往往缺乏独立设计和系统规划,课程目标、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安排比较随机,课程内容显得填充,导致课程变得边缘化。新时代劳动教育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过场式,真正彰显劳动课程的育人作用和时代价值。这就需要自上而下、由表及里地对课程体系进行构建,以及用一套完善的机制作为支撑。要全面构建劳动教育长效机制,就需要健全劳动课程体系。

以黎明职业大学为例,学校高度重视劳动教育,专门成立劳动教育指导委员会,并由学校党委书记担任主任,同时制定出台《黎明职业大学劳动修身计划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劳动教育全面纳入各学院、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须设1学分、16学时的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3学分的劳动与社会实践通识教育模块。前者主要进行劳动价值观教育、劳动安全教育和劳动法律法规教育等,后者则主要安排劳动周(劳动月)和要求学生参与假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学校还对学院开展“课程劳育”作出具体指示,要求将劳动教育全面融入专业课建设,构建 “1+3+N”的劳动教育内容体系,以“1学分的劳动理论必修课+3学分的劳动与社会实践通识模块课+若干个实行‘课程劳育’的课程”的方式保证劳动教育落到实处[8],实现劳动教育在育人全过程的渗入。

(二)做好协同递进,构建劳育培养模式

做好“五育并举”,关键在于坚持“三全育人”。高职院校在准确把握劳动教育总体实施目标的基础上,可结合办学定位、学制特点和教学模式等,系统构建“三方共育”“五维一体”“六阶递进”的劳动教育培养模式。

“三方共育”指的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协同开展劳动教育,全面推进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五维一体”指的是统筹推进思想育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活动育人和文化育人,形成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贯通融合的育人模式;“六阶递进”指的是遵循教育及学生成长规律,根据不同阶段学习特点和培养目标,分6个学期确定劳动教育具体内容。比如,黎明职业大学对学生在校3年共计6个学期的劳动教育各有侧重地作出安排,让劳动教育呈现阶梯式递进。第一学期,侧重指导新生对入学后日常生活劳动的适应,让学生学习劳动相关理论,并结合新生入学教育、爱校荣校教育等,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外劳动实践;第二学期,侧重结合实践促进认知,指导学生提高日常生活劳动技能及深化劳动基本理论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参与诸如“义务星期六”主题活动、志愿服务等,提高劳动认知,培养劳动情怀;第三学期,注重让学生学习及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劳动安全知识和岗位操作规程,鼓励学生参与与专业相关的模拟实践、实践演练,从实践中收获真知;第四学期,侧重开展实习实训、技能竞赛、勤工助学、就业指导等活动,让学生从中提高劳动实践能力,增强职业认同感与使命感;第五学期,侧重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与工匠精神;第六学期,将创新创业要素融入学生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的指导内容中,同时强化劳动法律法规教育,助力学生就业创业。

(三)整合校内外资源,促进劳育成效落地

恩格斯曾经提出著名的历史合力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9]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要取得成效,也需要加强协同,构建育人合力。无论是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是在实践平台搭建方面,都要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劳动育人的落实落细提供重要支撑。

1.锻造师资队伍

“双师型”和“双导师制”(专业教师+企业导师)是高职院校师资建设的一大特色,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的师资建设上也就有了一定的优势条件。黎明职业大学在劳动教育师资建设上,着力打造内外联通、专兼结合的队伍。一是“思政型”教师队伍。黎明职业大学实行思政课教师队伍与劳育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即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承担劳动理论课程的常规性教学。这样,让劳动教育敦本守正、守住初心,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为同心同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稳盘压舱”。二是“榜样型”教师队伍。黎明职业大学组建一支包括企业导师、劳动模范、行业工匠和优秀校友等在内的校外兼职教学队伍,学校邀请这支队伍的成员到校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分享个人成长经历、宣讲事迹,激励学生树立职业信心、学习榜样敬业奉献的精神。三是“专业型”教师队伍。学校各学院的专业教师与企业导师加强协同,将劳动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和实习实训中。把到企业实践作为专业教师岗位职责的一项要求,让专业教师通过到企业一线实践提高技能水平,进而反哺教学;企业导师也深入剖析专业课程中的劳动教育要素,侧重从“身心传授”的实践教育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和感知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2.搭建多种平台

高职院校在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过程中,建设起一批实验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基地,这些实践基地既是专业模拟教学的仿真课堂,也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平台。因此,高职院校在实践基地建设中,应使其发挥好教学、实习、科研、劳育等多种功能。黎明职业大学结合专业建设实际,整合校内外资源,依托丰富的实践基地和场所,搭建集合日常劳动实践、专业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等多种功能的特色实践平台,以此为进一步广泛开展校内外劳动教育活动提供支撑。黎明职业大学重视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及创新创业竞赛的动员、组织,依托特色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参与竞赛,让学生从中磨练意志、塑造自我,让他们在提高专业技能、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形成劳动价值观和养成劳动素养。

(四)坚持多维评价,完善劳育评价制度

教学评价是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一个完整的教育教学活动少不了评价这一环。新时代劳动教育评价制度的构建,涉及谁来评、怎么评的问题。“谁来评”,即评价主体应该是谁,关系到评价的客观性;“怎么评”,指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关系到评价的科学性、全面性。长期以来,传统劳动教育评价方式遭遇不少诟病,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形成一套客观、全面、科学的评价制度。

为了更好地对劳动教育质量进行监控,黎明职业大学制定和完善劳动教育评价制度,采用“多维构建、两结合”的模式。所谓“多维构建”,即形成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的多维度。在评价主体方面,由过去只由教师评价转变为教师评价为主,学生、朋辈评价为辅,社会评价(如来自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行业机构等的评价)参与的模式。在评价内容方面,由过去单一的劳动任务完成量转变为劳动任务完成的过程性体验,即看重学生在整个劳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创造性能力转化及创新性能力发展。在评价方式上,由过去的静止式评价转变为动态式评价,同时依托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增强评价的科学性。所谓“两结合”,指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理论学习考核与实践效果考核相结合。在过程性考核方面,可以委托“麦可思”等专业的第三方咨询评估机构定期进行劳动教育过程性状况的调查与监测,为劳动教育方式的改革创新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五)发挥办学优势,拓展劳育辐射功能

劳动教育是由幼儿园阶段教育、小学阶段教育、中学阶段教育、大学阶段教育等各个子系统组成,呈现螺旋上升态势的一个大系统。统筹推进劳动教育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劳动教育改革的重要之举,是实现劳动教育阶段性与整体性统一的必要措施,同时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目前各地各级学校的劳动教育都有不同程度的开展,劳动育人力度、劳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程度等比以往都有很大的提升,但在针对大中小学劳动育人衔接的部署和规划仍做得不够,劳动教育不能连贯、递进的问题仍有所存在。因此,各地各级学校应因地、因校制宜,围绕共同目标,加强协调,使各学段劳动教育有序衔接,之间形成铺垫和呼应关系,实现劳动教育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要发挥技能人才培养的办学优势,拓展劳育辐射功能。

黎明职业大学把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主题,强化社会服务能力,与地方中小学开展共建活动。例如,学校以省级以上文明校园的身份,积极参与乡村学校少年宫共建活动。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六个一’活动”的载体,学校携手结对共建的小学,共同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在共建过程中,一些学院立足于本学院专业特色,引导小学生通过“做中玩、玩中学”的方式来感知劳动乐趣,为共建小学的少年宫建设乃至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的政策使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普通高中结成命运共同体。无论是从中职学校升入高职院校,还是从普通高中升入高职院校,学生在劳动价值观形成和劳动素养养成方面并无二致。高职院校的教师要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担当,掌握人才成长规律。教师要注重结合中职学生、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着力对他们进行劳动精神、劳动态度的引导和培养,让他们日后在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上更为稳步。《福建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管理的指导意见》指出,高中3年的劳动课共设6学分,其中志愿服务2学分,“应以集体劳动为主,适当走向社会,选择服务性岗位和职业体验岗位,以及大型赛事、社区建设、环境保护等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10];《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职业院校学段的学生所应该参加的劳动教育,作出诸如“定期开展校内外公益服务性劳动,做好校园环境秩序维护,运用专业技能为社会、为他人提供相关公益服务”[11]等要求:由此可见,提供服务性劳动、参加公益劳动,不仅在高中阶段被倡导,也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关注点。因此,政府管理部门、教育机构等理应加强协同合作,由普通高中、中职学校的教师更多地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外公益性劳动、服务性劳动、志愿服务,或是相关的职业体验活动等,使学生在劳动实践中逐步增长相关技能与能力。而部分学生升入高职院校后,他们就具备“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建构框架,待他们再参加实习实训、参与真实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后,就更能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这样,劳动教育就可以实现延续性和贯通性,以助学生更好成长。

三、结束语

在高职扩招的大背景下,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是为了适应时代需求,同时也是新时代赋予劳动教育的新使命。广大教育工作者、社会各界、家庭成员应牢牢把握好这一主线,通力配合,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协同运作,共同为锻造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保驾护航,构筑劳动教育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