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毕业生就业适岗能力提升路径

时间:2024-08-31

张建鹏

(黎明职业大学 创新创业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近年来,受到国际国内经济、政治、科技、社会等环境影响,我国经济社会迈入了新常态的发展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方显重要与艰巨。职业教育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被公认为是一种类型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发布和高职扩招100万推动了高职教育如火如荼发展,高职学生数急剧增加;但另一方面,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企业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人力市场上出现了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的矛盾状况。为此,在新形势下调查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其就业适岗能力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探索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破解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难之间的矛盾具有现实意义。

一、高职毕业生就业适岗能力调查

就业适岗能力是职业综合能力的一方面,是高职学生综合运用在校习得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完成实际工作和岗位中的具体任务、达成预期目标的技能和本领,包括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1]。就业适岗能力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和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可持续发展、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结构和经济效益、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和高质量发展。为了解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其适岗能力,本研究项目依托泉州市职业院校联盟,分别对泉州市高职院校(以黎明职业大学、泉州经贸学院、泉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2017—2019届毕业生代表、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其中,面向毕业生代表的有效问卷355份,面向校企合作用人单位的访谈记录86份。

(一)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的比率高

据调查,近3年来泉州市高职院校每年初次就业率在90%以上,半年后的就业率达98%以上(见图1)。这跟高职教育受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驱动是密不可分的。由于高职教育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地方区域经济、中小微企业,具体的人才培养方式主要是顶岗实训、订单班、学徒制等[1],高职学生在毕业时基本掌握了相关岗位的技能和知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往往初次就业的比率高。

图1 2017、2018、2019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图2 2017、2018、2019届毕业生专业对口率

从专业对口就业率来看,在调查的355名毕业生中,初次就业专业对口率60%左右,并且这一趋势呈下降的态势(见图2)。这既跟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有关,也跟近年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有关,同时也受到学生的人生观、择业观、职业能力、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影响。

进一步跟踪调查发现,高职毕业生虽然就业率高,但也呈现出离职率高、就业不稳定、就业质量较差的情况。根据调查,在受访的355名三届学生中,没有离职的共86人占24.2%,离职率高达75.8%。其中,1次离职的110人,占31%;2次离职的89人,占25.1%;3次离职的43人,占12.1%,3次以上离职的共27人,占7.6%(见图3)。造成高职毕业生就业稳定性差的原因很多,比如:部分毕业生对工作环境、薪资待遇不满,部分毕业生对自身工作定位不明确、朝三暮四,部分毕业生能力素质不高、不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部分毕业生不能吃苦、不愿受累、贪图享受等。近年来由于国际经济环境风云变幻、新一轮技术革命、产业变革等宏观形势的影响,对世界各国、各个行业、企业都带来深刻的影响,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更多的风险与机遇,而这自然影响到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与发展状况。

图3 2017、2018、2019届毕业生离职情况统计

(二)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就业适岗的满意度偏低

综合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适岗能力的因素和指标,利用李特斯量表分析原理,从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专业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团队合作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工作适应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总体评价等10个方面对86家用人单位的人事主管开展调研。从图4可见,在10个评价指标中,满意度最高的是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实际动手能力,满意度均为75%;其次是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团队合作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方面,满意度均为72%;然后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满意度为69%;而后是毕业生的工作适应能力,满意度为53%;剩下的3项评价指标满意度都低于50%,其中自主学习能力满意度为46%、综合素质总体评价满意度为43%,创新能力满意度仅为33%。同时,从图4中我们发现,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创新能力评价不满意的比例达到27%,综合素质总体评价不满意的比例为18%,工作适应能力评价不满意的达到16%,自主学习能力评价不满意的比例为14%。

图4 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就业适岗能力的评价

总体而言,我们可以认为高职毕业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实际动手能力是比较强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团队合作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三方面表现也差强人意,这与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育目标定位是相吻合的。但令人遗憾的是,高职毕业生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工作适应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能力较差,这既跟学生的个性、态度、能力有关,也跟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方式和过程等密切相关。

二、造成高职毕业生就业适岗能力弱的原因分析

通过调研发现,高职毕业生虽然就业率高,但面临着就业专业对口率偏低、离职率偏高、就业质量不高,适岗能力弱、发展潜力不大、可持续提升能力不足等问题。结合宏观经济形势、职业教育发展区属,从高职人才培养视角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不匹配

进入经济新常态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加速推进,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把握新时代脉搏、立足区域经济特色,适应市场需求环境变化调整以及优化专业和人才培养规划,是高职办学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思路。但目前不少高职院校习惯性地安于现状、按部就班,沿袭传统的学科和专业建设,未能实时调整专业布局,专业结构的设置与经济转型升级不同步、与地方产业结构不匹配,导致人才供给与未来产业需求不吻合,加剧了校企间“就业难”和“招工难”之间的矛盾[2]。

(二)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不匹配

部分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和内容选取与本科教育相差不大,重学科体系和理论教学、轻职业能力和实践培训。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发展需求脱节,课程内容与岗位要求关联度不高,跨学科专业和知识整合不够,可操作性不强,在实际岗位中难以应用。课程改革、教学成果多流于形式、难以实践和推广。课程资源内容不够丰富,形式较传统和单一,信息化、数字化、集成化程度不高,尤其是实践类课程的资源更缺乏,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差异化的需求。这也就使得毕业生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岗位需求,同时自主学习能力也无法提升[2]。

(三)教学实训实践条件与真实工作场景差距较大

近年来,高职院校在教学设备、实验实训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多数院校的实训实践条件、环境和能力也有很大的改善,但与企业真实的工作场景还有一定差距[3]。这既受学校财力的约束,也受管理者视野和思维的影响,更多是缺乏对企业工作场景的仔细调研和实训室建设方案的科学论证。另外,实训实践的软件条件也有待提高,表现为软件更新维护太慢、实验实训人员技能不过硬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4]。

(四)学生通用能力教育相对不够

从前面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工作适应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不满意,而这些方面均属于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中的通用能力。这也提醒我们在高职教育中,除了专业技能之外,要加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工作沟通、团队合作、持续学习、领导力、适应能力、自我控制、处理冲突等方面的引导和教育[4]。值得提醒的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潮流的推动下,创意、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培养亟需重视和加强。

(五)学生就业观念理解的偏误

长期以来,多数高职院校师生都抱着“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这会提高初次就业率,但也可能为将来的高离职率埋下伏笔。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不少人为了毕业即就业,没有足够的耐心选择工作,没有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和意愿单位实际情况进行充分比照,往往是仅凭待遇高低就匆匆做出草率决定,这样自然会导致一些人入职不久后就对工作产生不满意,进而跳槽重新择业。

三、产教融合视域下毕业生就业适岗能力提升路径

产教融合是在原先开展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以对接地方产业发展为需求,以培养地方产业所需要专业人才为基础;学校和企业之间通过深度开展教育、教学、生产、实训、科技研发等方面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整合双方资源,促进职业教育和地区区域产业的一种双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可见,产教融合模式将是提高毕业生就业适岗能力的有效模式,将大大提升高职毕业生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建立产业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动态调整机制

高职院校有必要成立专业调整小组,由院校主管部门、院校、产教联盟、区域主导产业的行业协会、代表企业等组成,突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职能,实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使高职院校的专业配备与行业发展相适应。在新时代,应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支撑,搭建一个“政、行、企、校、资” 共同参与的供需对接、资源配置、深度融合的共享型综合服务平台,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全方位对接。高职院校应该每年举办1~2次的产教融合对接会,使专业更直接地面向社会、接轨企业,使院校培养的人才与产业发展更加紧密地联系区域产业,从而实现校企双方资源共享、互惠共赢[5]。按照面向市场、优胜劣汰的原则完善专业设置“正负面清单”制度,重点发展新工科和新商科。同时,以专业群的建设为抓手,打破传统的专业壁垒,实现跨学院跨专业融合,增强学生的专业迁移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校企联合开发课程、优化教学内容

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针对高职毕业生就业不稳定、质量不高的现状,有必要进一步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抓住深化产教融合契机,以“三教改革”为抓手,做好校企共同课程开发,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首先,课程设置既要支撑专业,又要适应行业岗位需求,兼有开放性、可塑性和可操作性;其次课程结构要合理、科学,课程数量要适度、恰当,做到跨学科跨专业课程的整合,既能适应和满足最新行业的需求,又能开发和提升学生潜能。高职教学内容的选取要坚持理论适度够用、突出应用实务的原则,按照行业岗位的要求和标准,结合国家相关课程的标准,重新梳理课程内容,不仅要关注知识、技能的学习和锻炼,而且要结合课程思政改革的要求,注重学生“三观”教育,将教学与育人过程融合起来,形成良性发展的教育教学生态系统[6]。

(三)建立产教融合型实验实训室

多数院校产教学实训实践条件与真实工作场景差距较大,有些实训楼看似高大上,实则华而不实,既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实验实训的要求,又不能为企业带来效益。其主要原因是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很多是在软件开发商的运作下完成的,院校教师没有对行业企业的真实情景进行深度调研,建成的实训室就多半是“电脑+软件”模式[7]。为此,高职院校应把握产教融合国家发展战略,抓住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产教融合型行业和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的契机,与地方政府、主导产业和代表企业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有特色有亮点有潜力的产教融合型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和发展。要充分运用产教融合发展的优惠措施,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充分发挥企业在产教融合实验实训室建设方面主体作用,努力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8]。

(四)强化通用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通用技能是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方面,与专业能力相辅相成,具有可通用、可迁移的特征,包括一个人的交际能力、沟通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等,事关个人的成长成才。职业院校一方面要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选取方面强化通用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在产教融合过程中,要将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带入学校,对学生职业道德、人格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并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增强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

总之,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流和趋势,高职院校应主动融入产教融合的国家发展战略,结合自身特色和区域优势,探索产教融合的新模式新路径,以提高毕业生就业适岗能力,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