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曹冲,胡义秋
职业教育
留守经历对技校学生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影响
曹冲,胡义秋
采用人口学调查资料和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对广州市某技工学校848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探讨留守经历对技校学生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影响。调查显示,技校学生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留守经历密切相关,童年期留守经历不利于其积极情感的养成,减少消极心理症状、养成积极心理品质是提升技校学生积极情感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技校学生;留守经历;积极情感;消极情感
主观幸福感是一个宽泛的、多层面的概念,由认知幸福感(cognitive well-being)和情感幸福感(affective well-being)构成。[1]认知幸福感即生活满意度,是个体按照一定标准对其生活中各个领域(如工作、家庭、自我等)的满意程度做出的综合性判断。情感幸福感则是人们对不断发生的生活事件的情感反应,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2]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可以被用作检验情感健康稳定有效的指标。
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时间超过6个月,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未成年孩子。[3]有留守经历的技校学生是指个体在未成年阶段有过留守生活经历,现进入技工学校学习的学生。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5102.55万,占农村儿童总数的37.7%,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1.88%。[4]目前,对于有留守经历群体的研究集中在儿童和大学生群体,尚无对有留守经历的技校学生的研究。
《21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共有学校1.12万所,中等职业教育招生601.25万人,其中,技工学校2545所,招生121.43万人。虽然2015年技工学校数量和招生数较往年有下降趋势,但技校学生仍然人数众多,加之他们大多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没有取得良好成绩而高考落榜的“差生”,在学习、思想、行为上较普通高中的学生存在更多问题,因此他们是一个更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目前,学者对大学生和中小学生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研究较多,但缺乏对技校学生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相关研究。基于此,本文研究了留守经历对技校学生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影响,以期找到一个提升技校学生积极情感和幸福感的方法和途径。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于广州市某技工学校一年级学生以班为单位进行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共发放问卷1000份,全部收回,剔除无效问卷后,用于统计分析的样本为848份,其中男生518人(61.1%),女生328人(38.9%),有留守经历240人(28.3%),无留守经历608人(71.7%)。
(二)研究工具
1.人口学调查资料,包括性别、是否有留守经历、留守总时间及开始留守年龄等人口学资料。
2.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PANAS)。含12个项目,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个分量表,均为7点计分,得分越高分别表示体验的积极情感或消极情感的时间越多。量表信度较好,本次测量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74、0.80。
(三)施测及数据处理
本研究量表由心理学专业教师和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施测,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
(一)有无留守经历技校学生情感幸福感差异比较(表1)
对有无留守经历技校学生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得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有留守经历的技校学生在积极情感的得分上低于无留守经历的学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消极情感得分上有留守经历的技校学生高于无留守经历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有无留守经历技校学生情感幸福感差异比较(M±SD)
(二)有留守经历技校学生情感幸福感的性别差异比较(表2)
对有留守经历技校学生的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得分进行性别间的差异比较。结果显示,男生在消极情感的得分上高于女生,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女生在积极情感的得分上高于男生,但差异不显著(p>0.05)。
表2 有留守经历技校学生情感幸福感的性别差异比较(M±SD)
(三)不同留守经历技校学生的情感幸福感差异比较(表3)
对留守总时长、留守开始年龄不同的技校学生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得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首先,在积极情感的得分上,留守总时长1-5年>6-10年>10年以上,留守总时长越长,积极情感得分越低,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消极情感的得分上,留守总时长10年以上>6-10年>1-5年,留守总时长越长,消极情感得分越高,但差异未到达显著水平(P>0.05)。其次,留守开始年龄方面,积极情感得分上,1-6岁<7-12岁<12岁以上,消极情感相反,表示留守开始年龄越小的技校学生积极情感得分越低,消极情感得分越高,但差异未到达显著水平(P>0.05)。
表3 不同留守经历技校学生的情感幸福感差异比较(M±SD)
(四)技校学生留守经历与情感幸福感间的相关关系(表4)
技校学生留守经历与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相关关系如表4所示。进行相关分析前,对分类变量作虚无编码:没有留守经历=0,有留守经历=1。表4的相关矩阵表明,被试的积极情感得分与留守经历呈显著负相关,消极情感得分与留守经历呈显著正相关(P<0.01),同时,技校学生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也呈显著正相关(P< 0.01)。
表4 技校学生留守经历与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相关关系
本研究验证了留守经历对技校学生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影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技校学生积极情感与留守经历显著负相关,消极情感与留守经历显著正相关,而技校学生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也呈显著正相关,表明技校学生积极情感增加时消极情感并不一定会减少,这也显示了技校学生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研究结果表明,有留守经历的技校学生积极情感得分显著低于没有留守经历者,而消极情感得分则显著高于无留守经历者,这与周海燕等对大学生的研究结果吻合,也与宋广文等对中学生的研究结果吻合,但与张娜、杨小青等对高职生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见留守经历对技校学生与对高职学生在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影响上有所不同。
研究还发现,有留守经历的技校学生在消极情感得分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在消极情感得分上显著高于女生(P<0.05),女生在积极情感上的得分高于男生,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这与赵国香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男女生的得分差异可能与其性格特征和社会特征有一定的关系,女生比男生更细腻敏感,在遇到困难时,更乐于和身边的朋友分享自己的心事,也更能找到积极有效的方式排解不良情绪,而男生更倾向于自己解决问题和苦恼,这也导致女生比男生更容易获得满足,因此女生的积极情感高于男生,而男生的消极情感则高于女生。
研究还显示,留守总时长不同的技校学生在积极情感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留守时间越长的技校学生,其积极情感得分越低,而消极情感则得分越高。在留守开始年龄方面,虽然差异不显著,但可以看出,留守开始年龄越早的技校学生,其积极情感得分越低,而消极情感得分则越高。本研究中,有超过一半的学生是在儿童期就开始留守的,童年期是人的性格、人格等形成的关键时期,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是在童年期萌芽的,因此,童年期的经历对人发展的影响是持久而深远的。这也是留守开始年龄越早的技校学生,因为缺少父母的陪伴和照顾,亲子关系不融洽,缺少家庭的支持和帮助,导致其遇到困难和挫折更容易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的原因,因此开始留守时间越早的技校学生产生消极情感的可能性就越高。而留守总时长不同的技校学生在积极情感得分上更是达到了显著水平,可见缺少父母关爱和支持的技校学生,缺少亲子沟通的机会,在生活中的积极情感体验是很缺乏的,尤其在青春期阶段,心思细腻敏感,更容易被消极情绪所影响,心理问题也更突出,此研究结果也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吻合。
综上所述,技校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正是青少年生理和心理逐步发展成熟的阶段,也是其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因此,对技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关注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外出工作的父母应该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怀,建立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以减轻留守经历给孩子带来的不利影响。职业院校的教师也应该积极主动地了解有留守经历的学生,及时给予疏导和帮助,尤其对一些性格内向孤僻的男生,更应该鼓励引导其多与家人、同学、朋友、老师交流,帮助他们学会排解不良情绪,与人分享心事,而不是自己一个人解决所有问题。技工院校培养的学生是将来生产和服务于一线的技术工人,他们将直接影响社会生产活动,因此对于技校学生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提升影响深远。学生父母和技工院校教师应该引导技校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采取积极主动的方法去解决问题,遇事乐观冷静,同时也要提高技校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培养其积极心理素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教育,减少他们的消极心理症状并养成积极个性品质,如果能将积极心理的理念贯穿技校教学全过程,与学校的学生教育管理相互结合,纳入学校的整体工作规划,对于技校学生幸福感的提升将会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1]E.Diener,S.Oishi,R.E.Lucas.Personality,Cultur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Emotional and Cognitive Evaluations of Life[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3(1).
[2]邱林.情感幸福感的测量[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3]刘霞,范兴华,申继亮.初中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问题行为的关系[J].心理发展期与教育,2007(3).
[4]段成荣,吕利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基本状况——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人口学刊,2013(3).
责任编辑:何岩
G71
A
1671-6531(2017)03-0068-03
曹冲/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2015级在读硕士(湖南长沙410128);胡义秋/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湖南长沙41012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