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职院校大学生微信使用现状调查与思考*

时间:2024-08-31

林广燕

高职院校大学生微信使用现状调查与思考*

林广燕

随机抽取广东省十所高职院校1500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了解其微信使用现状,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微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作用,重视微信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利用微信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思想工作的实效性、时效性及针对性。

高职院校;微信使用;现状调查;学生发展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微博、微信、飞信、QQ新媒体工具快速进入到大众生活当中,使人们获得信息更加快捷、便利。其中微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截止到2015年第一季度,微信已经覆盖全国90%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到5.49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各品牌的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经超过800万个,移动应用对接数量超过85000个,微信支付用户则达到了4亿左右。[1]腾讯公司的数据显示微信用户以18-25周岁的年轻人为主,占整个群体的45.4%,其中大学生占64.5%。微信以其便捷性、即时性、私密性、无偿性以及丰富新颖的功能吸引着大学生,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日常行为。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随机选取广东省十所高职院校1500名大学生,回收有效问卷1386份,占问卷数的92.4%。其中男性596人,占43.01%;女性790人,占56.99%。大一年级学生538人,占总体人数的38.82%;大二年级学生582人,占总体人数的41.99%;大三年级学生266人,占总体人数的19.19%。

2.调查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内容涉及高职院校大学生使用微信的频度、动机、态度、关注点、对微信开展学生工作的态度。

二、调查结果

1.微信使用偏爱率高。调查显示(图1),超过六成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偏爱微信,而微博、飞信使用率越来越低,这跟微信自身的功能设置符合其使用需求分不开,如微信语音聊天、朋友圈、红包、微信游戏等。同时也说明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心。

图1 新媒体即时通信工具使用偏爱情况

2.微信使用人群广。在1500名学生中有1176人经常使用微信,占84.85%,,而不常用的202人,占14.57%,从未了解过的只有8人,仅占0.57%。微信已经悄然进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的学生认为微信能够取代电话的部分功能,节省话费,占29.45%;也有的喜欢用微信来打发时间,占19.52%;更多的学生是方便人际交往占71.92%;还有一些学生用于收集信息。本次调查中只有9人没有使用微信,一方面原因是已经安装了其他类似软件,另一方面是手机不支持微信的安装,这个群体只占大学生中的极小部分。

3.微信使用时间长。调查显示(图2),2016年开通微信的大学生仅有9人,近五成的大学生在微信研发成功的头一两年就开始使用,其乐于接受新事物的特点展现无遗。

图2 高职院校大学生初次使用微信时间统计

据调查(图3),高职院校大学生每天微信在线时间超过6小时的占65.51%,小于2小时的只占9.67%,微信对他们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有近六成的学生在不使用微信时会感到不适,对微信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

图3 大学生微信在线时间统计

4.微信交往圈子宽。高职院校大学生使用微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方便人际交往,微信好友量超过100人的占87.2%,他们的微信朋友主要来源于(图4)手机和QQ通讯录,占70.63%,仅有61人是通过摇一摇和漂流瓶来认识朋友,占4.4%,说明大学生对陌生人具有一定的警惕性。而使用摇一摇和漂流瓶的学生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好奇,猎新的心理,占46.34%;二是拓宽朋友圈,多结交朋友,占33.66%;三是逃避现实,排除寂寞占近20%。

微信的快捷性、便利性和无偿性深受年轻人喜爱,高职院校学生大部分都会用微信来进行人际交往。调查显示,82.36%的学生使用微信与他人进行交流、联系。他们使用微信进行联系的原因在于方便交流,增进感情及拓宽沟通的渠道,在交往中,他们不仅跟熟悉的朋友联系,也会利用微信漂流瓶、摇一摇的功能与陌生人进行交往,极大地拓宽了交际圈,加速社会化进程。

图4 高职院校大学生微信好友来源统计

5.微信广告态度明。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不怎么喜欢微信广告,甚至厌恶。调查显示(图5),对微信朋友圈广告的态度有766人表示不喜欢,占55.27%;还有表示非常厌恶的有135人,占9.74%;而持理解赞同的仅有177人,占12.77%;另外还有308人对朋友圈广告持无所谓的态度,占22.22%。

图5 高职院校大学生对微信朋友圈广告的态度

6.微信影响力度大。大学生使用微信扩大了交际圈,增加了信息收集渠道,表达情绪。给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是,微信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则用来伤敌,运用不好则伤己。调查显示,35.62%的同学表示微信让自己的生活和学习都受到了影响,14.21%的学生会利用上课时间看朋友圈,发送消息,92.12%的学生上课时间曾使用微信,其中26.54%的学生会经常使用。此外,还有12.16%的学生无法克制对微信的使用,严重影响睡眠。

7.微信平台关注多。微信公众平台是针对微信用户推送信息的重要渠道,自推出以来,各类不同功能和兴趣的平台层出不穷,学生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休闲娱乐类平台;二是学校、社团的官方公众平台;三是企业商家的平台,而对名人明星的关注相对较少。

如图6所示,高职院校获取微信公众平台账号信息主要来源于官网或宣传海报,占42.21%,由朋友推荐关注的占22.87%,还有部分是来源于其他已关注公众平台的推荐,占18.11%。由此可见,微信公众平台除了在官网的宣传外,也要注重学生之间的“口碑”宣传,同时,可以在具有影响力的公众平台上推荐平台信息。

图6 微信公众平台账号信息获取途径

高职院校学生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的首要原因是期望从中获取时事信息;其次是及时了解学校相关通知和活动信息;最后是从微信平台中获取生活百科和休闲娱乐信息,而对教育学习用途的排位则相对较后。由此可见,学生利用微信平台主要是获取生活、娱乐及学校活动信息,而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学习的相对较少。一方面专业的教育学习公众平台相对较少,有待完善;另一方面学生更加偏向于趣味性的活动,通过活动来吸取知识。

8.微信工作能接受。高职院校多数学生对使用微信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工作持接受的态度,如图7所示,学生对于学校使用微信开展学生工作表示接受、欢迎的占63.42%;认为没效果,不欢迎的仅有11.04%;还有25.54%的学生对是否使用微信来开展学生日常、思政工作表示无所谓。由此可见,高校学生工作理应顺应学生的需求,积极使用微信等新媒体开展线上学生日常、思想工作,利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使需要传播的知识、观点润物细无声地进入学生脑海中。

三、对策思考

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已对高职院校学生产生了全方位、大面积、渗透式的影响,如同传统的销售市场与网络市场相融合一样,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我们既要正视微信带来的挑战,更要抓住微信带来的机遇,采取多种措施,扩大、强化微信的积极影响。一要充分发挥微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作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涉及面越来越广,传统依托于思政理论课、视频学习、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已不能完全符合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太多理论化的内容学生难以接受。近年来,网络安全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2]微信作为一种备受当代大学生追捧的“新星”在无声无息地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微信在思想政治领域的载体作用。利用微信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包装、改造,也可将思想理论通过漫画、动漫的形式表达出来,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贴近学生实际,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也可以利用微信群聊、语音功能,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随时随地开展“微班会”“微演讲”“微座谈会”等主题教育活动,将教育内容和理念暗含于交流中,实现对学生价值观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引导。二要充分重视微信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作用。

图7 高职院校大学生对学校利用微信开展工作的态度

高职院校学生多数都喜欢用微信进行联系、沟通,他们主要的微信朋友来源于QQ和手机通讯录,还有部分是通过微信的摇一摇和漂流瓶来认识。调查数据显示,近50%的调查对象表示微信能够增强他们与朋友之间的友谊,微信拓宽了人际交往的渠道。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比如有部分微信用户使用虚假信息与他人交往,使微信交友的真实性大打折扣,虚拟世界中的友谊难以延续到现实生活中,因此必须对高职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进行适当的引导。[3]

微信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师生面对面交流的确能让师生相互了解双方,但是,部分大学生对与教师面对面交流还是有着天然的抵触心理,而通过微信与学生交流,则能够很好地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约束感,使内向、不善于语言表达的学生能够更好地与教师进行交流,为师生交流拓宽了新的途径。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愿意利用微信与教师进行交流,有些时候希望老师能够对自己的朋友圈进行关注,这为师生的互动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三要充分利用微信开展大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微信用户个性化体验的特点满足了当代大学生追求个性化、展现自我的心理需求,其虚拟性和私密性的特点也使其更容易放下心理防备,敞开心扉,主动与朋友圈的亲朋好友进行互动交流,表达喜怒哀惧,抒发快乐与苦恼。高校学生工作者可以透过学生微信朋友圈的信息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控,以平等的朋友身份跟学生交流,及时解答他们的困惑,对学生在微信上的舆情动态给予引导,把可能发生的情况扼杀在萌芽阶段。同时,也可以利用微信的大数据功能,更好地总结高职院校大学生的需求爱好和思想共性。

微信公众平台是高校抢占新媒体高地、创新高校学生工作载体的最佳武器,是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学生工作的最佳平台。高校在工作中以满足学生需求为前提,以思想引领为抓手,以成长服务为重点,[4]以微信软件为平台,整合学校各职能部门资源,有针对性地应用微信的各项功能建设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实现学生工作信息的有效传播和对话式服务,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开展。学校可通过公众平台将就业信息、学院新闻及动态及时地放在公众平台上,学生通过在线阅读的方式,灵活地获取相关信息,减少了高校学生工作宣传的成本,缩短了信息传递的路径,提高学生受益面。

[1]夏超.通信运营商微信运营策略[J].信息通信技术,2015(4).

[2]周新城.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几个认识问题——学习***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J].思想教育研究,2013(10).

[3]詹恂,严星.微信使用对人际传播的影响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12).

[4]胡玉翠.微信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4.

责任编辑:苏航

G711

A

1671-6531(2017)03-0071-04

*2016年度广东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档案信息化的实践与探索”(2016MBYB41);广东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基于就业需要的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企业化模式研究”(2015SZY109)

林广燕/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工商学院教师(广东惠州51600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