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齐晓青
从秃尾巴老李的传说看山东人“闯关东”
齐晓青
秃尾巴老李的传说是山东地区流传最广的关于龙的传说之一,它自出现起就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于流传中不断增添故事情节,而这是与清朝山东人“闯关东”密切相关的。受清朝移民政策、山东生存前景的压力和关东地广人稀的推动,自清朝开始,山东人大规模移民东北。这正好与在山东流传最广的秃尾巴老李的传说相碰撞,使得传说与历史相融合,在传说中体现着山东人“闯关东”的种种感受和情结。
秃尾巴老李;传说;山东人;闯关东
中国人对龙的崇拜由来已久,龙在人们心中占有重要地位,关于龙的传说也比比皆是。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就是龙传说的一种,是流传于大半个中国的“短尾龙”型传说的一个分支,其中“流传密度最大的地区是山东”[1]。
秃尾巴老李的传说,最早出现在雍正三年(1725年)由王一夔负责编修的《文登县志》中,文中载道:“县南拓阳山有龙母庙。相传山下郭姓妻汲水河涯,感而有娠,三年不产。一夜雷雨大作,电光绕室,孕虽免,无儿胞之形。后每夜有物就乳,状如巨蛇,攀梁上,有鳞角,怪之,以告郭。李候其复来,飞刀击之,腾越而去,似中其尾。后郭氏死,葬山下。一日云雾四塞,乡人遥望,一龙旋绕山顶。及晴,见冢移山上,墓土高数尺,人以为神龙迁葬云。后秃尾龙见,年即丰,每见云雾毕集,土人习而知之,因构祠祀之。”[2]此时传说已具备大部分的故事情节。秃尾巴老李是母亲异孕而生,因成蛇状被认为是怪胎而被父亲斩断尾巴逃走,关于逃走的去向在此未提及。母亲死后,老李回来安葬,并时常为家乡降雨得到当地百姓的祭祀。
《传说论》中曾说:“只要是‘活在人们心灵上’的传说,也就不可能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其活力,正是体现在那成长、发展与演变之上。”[3]秃尾巴老李的传说自产生之后便逐渐流传演变,广泛传播,于传播过程中使故事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时至今日,秃尾巴老李传说主要有奇孕、异生、断尾、离家、孝母、佑乡等,演变出了几百个故事类型,广布于“山东的烟台、潍坊、青岛、聊城、菏泽、济宁、惠民、临沂、枣庄等地”[3],可以说秃尾巴老李的传说是山东人耳熟能详、妇幼皆知的古老传说。这除了该传说自身具有的神话魅力之外,当然缺少不了它的凭借势力,而这股势力当属山东人的“闯关东”了。
山东人闯关东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起初不成规模,是小范围的流动。从清朝开始,山东人闯关东的人数骤增,越来越多的人到关东地区谋求生路,“据路遇推算,1911年统计的东北地区1841万人口中,鲁、冀、豫三省移入的贫苦农民可达1000万人,而其中以山东人为最,约占70一80%。那么,清代山东往东北的移民大约在700一800万人之间”。[4]清朝闯关东人数逐渐增多的原因,一是由于清朝移民政策的影响,二是当时民众生活的压力。
(一)清朝移民政策影响
1644年清军入关,推翻明朝政权,定都北京,开始了满族的统治。而作为清朝统治者兴起之地的关东地区,此时还不足40万人。为了充实与稳定东北地区,清朝统治者开始下发召集各地民众出关开垦土地的政令,如顺治十年颁布《辽宁招民开垦方案》,规定“其辽东地方广阔,田地最多,招去官民,任意耕种,具照开荒之例,给与牛、种,待人民集多,田地广种之时,再酌意征粮。”[5]在政策的支持下,大批百姓纷纷涌入关东,山东人也在其中。
人口的突增虽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东北,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却也无疑影响到了关东地区原来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挤占了他们的原本宽松的空间,危及了满人“龙兴之地”的自然环境。迫于压力,清政府对闯关东的政策时禁时弛。不过,缺口已经打开,时紧时松的政策对人们的影响已经式微,闯关东的人数也就越来越多了。
(二)山东生存的压力
山东是人口大省,人多地寡。清朝入关之初的圈地运动,大量侵占百姓的土地,造成土地高度集中,无地少地的民众无处谋生,必须寻找新的土地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宣布“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时期实行“摊丁入亩”的赋税政策,使人口与赋税脱离,人口增长也就摆脱了赋税的控制。山东人口数量受政策影响猛增,加剧了人地矛盾。至康熙年间,整个山东的宜垦地已尽,此后虽有开垦,但大多比较贫瘠,收成难以满足人口急剧增长的需要,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远走他乡。光绪十九年(1893年)编修的《平度志要·田赋》中载:“生齿日繁,人多地寡,佣力某食,余丁犹难数计,故浮海至关外三省以求生活者,终岁络绎于道。”
此外,山东一直是水旱灾害的频发区,这是使山东人不得不带着惨痛记忆背井离乡的关键因素。就清代而言,“从顺治元年(1644年)到宣统三年(1911年),山东共发生旱灾207次,水灾238次”[7]。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生活已绵延数千年,离开了土地,人们的生活步履维艰。如此频繁的水旱灾害已严重威胁到山东百姓的生产生活,本来就艰辛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因此人们不得不另谋出路,闯关东实是他们的无奈之举。
(三)关东地广人稀的推动
而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纷纷选择关东作为逃生之地,是与其地广人稀的特点分不开的。关东地域广阔,松辽平原作为最大的平原,土壤肥沃,非常适合农业的垦殖和生产,而人口却不足40万。广袤的土地、稀疏的人口与人多地少的山东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吸引着大批的山东贫苦百姓闯关东。“鲁人之移植于东三省者,其职业以农业为主。”[8]凭借着自身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精良的垦荒种植技术,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剧增,并很快成为清帝国的大粮仓。
任何一个传说故事,在流传过程中都会发生变异,有情节上的增加或简略,也有细节上的区分,这些都是与历史相呼应的。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在流传与发展的过程中与闯关东这段历史相互融合,在各故事版本中反映着山东人闯关东的种种经历和情节。
(一)离乡之痛
秃尾巴老李传说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是断尾。断尾的原因,主要分为亲属村邻断掉,包括父兄、东家、接生婆;外物断掉,如被门夹断;敌方断掉,即大战小白龙时断掉,自己磨断四种,在《文登县志》的记载中秃尾巴老李的尾巴就是被父亲砍断而被迫离开了家。秃尾巴老李断尾的原因虽不尽相同,但断尾后他的去处却大多是奔赴黑龙江,这正是山东人闯关东的去处。秃尾巴老李的断尾离乡,是带着无奈与悲痛离开的,这反映的正是山东人闯关东的背井离乡之痛。山东民众不管是受清朝政策的影响、山东生存前景的压力还是关东地广人稀的驱使选择闯关东,都要离开他们世世代代生存的故土。人们对这块土地有着无与伦比的眷恋。离开故土对于“闯关东”的他们来说犹如断尾般痛彻。
(二)他乡求生
黑龙江大战是秃尾巴老李的又一重要故事情节。讲述的大概是秃尾巴老李在黑龙江与恶龙或敌人小白龙大战,他刚开始敌不过小白龙,在山东老乡的帮助下最终反败为胜,从而镇守黑龙江。为报答老乡的鼎力支持,在有山东人过黑龙江时便保驾护航。船过江时必须问“船上有山东人么?”,回答“有”才能船行风平浪静,安全抵岸。沂蒙传说中就很好地反映了这一点:
“听闯父东的人们说,坐船过江的人临开船时总是问:‘有山东人吗?’不管有没有,人们都说有。说有就翻不了船,说没有就非翻不可。这就是秃尾巴老李的缘故。”[9]
山东人背井离乡,他乡求生,前途未卜,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寄希望于神灵,秃尾巴老李正好起到族人保护神的作用,保佑闯关东的人们在外安全稳定,维持生存。其次,闯关东的人离开故土,前往他乡,面临的是与关东民众的土地之争,当地人当然不愿自己的地盘被外来人所占领。关东原住民谓闯关东的山东人为“山东棒子”,意为粗野、傻笨,从中可以看出当地人对外来人满满的敌意。散落的闯关东民众自然敌不过当地原住民,这也就是老李大战小白龙初期败北的原因。孤军奋战难以御敌,唯有团结起来,相互帮助,万众一心才能在他乡中求得生存,这也正好呼应了黑龙江大战的结局。如沂蒙传说中这样描述:
“它(秃尾巴老李)托梦给山东老乡说:‘我在黑龙江里找到了仇家小白龙,准备和他斗。看往老乡的面上,你们帮我一把,看见江里翻黑浪就扔馒头,看见江里冒白浪就扔石灰。’山东老乡闯关东的多,一听说这事儿,就把东西推到江边,见翻黑浪就扔馒头,见翻白浪就扔石灰,这样过了三天三夜,满江里只翻黑浪不翻白浪了,人们知道,秃尾巴老李胜了。”[5]
(三)憨实勤奋
秃尾巴老李的传说中老李一般神性与人性相结合,以亦人亦龙的形象出现。闯关东的广大百姓大多务农,而秃尾巴老李在传说中也常常为百姓做好事,且在生活都表现出憨实勤奋的特点。
临沂传说中,有一李老汉把自家仅剩的一点米给过路的干巴老头,在老头临走时还将自己打柴换来的钱送给他当盘缠。好心总有好报,“李老汉送走了客人,忽听得桌上一只倒扣的碗里发出“沙沙”的声音。他把碗翻过来一看,只见一条金灿灿的小蛇正冲着自己点头呢!真是好玩极了。他顺手把小蛇放进空米缸里,想闲时再看。说来也怪,第二天,他打开缸盖一看,猛地楞住了!嗬,缸里满满的全是米。那只小蛇从米堆里钻出来,朝他直点头。李老汉非常惊奇,他顺手把小蛇放到面盆里,第二天,而盆里就满是雪白的白面。再把小蛇放进粮囤里,谷仓里,粮食就多得直冒尖。两口子高兴极啦!赶紧把粮食挨门挨户送给乡亲们,帮助他们度过春荒,过上了好日子。”[9]
山东深受齐鲁文化的熏陶影响,儒家文化深入人心,注重礼节,乐善好施。小农经济使山东人具有憨实勤奋的特点。闯关东的人们凭借勤苦耐劳的精神和所掌握的垦殖技术,大规模开垦荒地,披荆斩棘,垦出片片农田。光绪二年八月二十四日一篇报告中言:“数十年来,山东民人携眷属负耒耜泛辽海以至二府开垦荒芜而成良田者,每岁不下数十家,然未有如今年之多也。”[10]由此可见,山东人憨实勤奋的特点在秃尾巴老李传说中有着很好的体现。
(四)乡土情结
离开故土,独在异乡,思乡之情往往溢于言表。在秃尾巴老李回乡探母的故事情节中包括旋坟、迁葬、佑坟和“龙母打灾”等。《文登县志》中就有秃尾巴老李埋葬母亲的内容。这一方面表现的是秃尾巴老李的孝心,同时也是闯关东百姓的孝心。山东自古就是孝文化的流传地,如古代的二十四孝中有七孝就是在沂蒙地区,孝一直是山东人宝贵的品质。其次还反映了闯关东民众的乡土情结。人们眷恋故土,从而希望为家乡多做贡献,佑护家乡。这愿望也就寄托在神即秃尾巴老李身上。龙掌水,可呼风唤雨,所以每年秃尾龙回乡祭母,都免不了携风带雨。尤其在干旱季节,雨水正好可解燃眉之急。如诸城传说:“没尾巴老李吓杀他娘的那天是农历五月十三。三年后的五月十三,没尾巴老李来家给他娘上坟。那几年,诸城年年大旱,三年没下过透犁雨,庄稼都干枯了。没尾巴老李使出全身的招数,下了一场透雨。后来听说老李每年的五月十三都要回来给他娘上坟,只要天旱,他就为乡亲们下场雨。”[9]这是对民众乡土情结的有力佐证。
传说最初源于生活,最终也会在生活中逐渐开枝散叶。山东人“闯关东”那段历史,其中有离开故土的悲切,他乡奋战的努力,吃苦耐劳的打拼以及惠及故土的情结。正是秃尾巴老李的传说与闯关东历史的融合,使得传说更加贴近生活,经久不衰,源远流长。
[1]刘德增.山东移民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
[2]王一夔.文登县志[M].清雍正三年刻本.
[3](日)柳田国男.传说论[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
[4]巫瑞书.龙的传说与地域文化——“短尾龙”型传说的形成、流播及价值[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
[6]金毓黻.静晤室日记[M].卷一五二.
[7]刘德增.山东移民史[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
[8]集成.各地农民状况调查——山东省[J].东方杂志,1927.
[9]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东分会编.秃尾巴老李的传说[M].1988.
[10]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M].北京:三联书店,1957.
责任编辑:郭一鹤
I042
A
1671-6531(2017)06-0048-03
齐晓青/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在读硕士(山东济南25030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