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试论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环境因素及教育策略

时间:2024-08-31

丁若诗,李积鹏

幼儿教育

试论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环境因素及教育策略

丁若诗,李积鹏

家庭环境是影响个体毕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尤为深远。父母人格特征、家庭人际关系、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是家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儿童的人格形成和心理健康有着直接影响。本文对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环境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的教育策略,以期为提高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提供参考。

家庭环境;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1]。近年来,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大多表现为抑郁、自卑、焦虑、强迫、人际交往问题等,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受到个体自身内部因素及外部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其中家庭环境因素是重要的外部因素之一。因此,对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环境因素进行详细探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环境因素

研究发现,家庭环境各因素与儿童心理健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家庭成员间的亲密度、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和组织性与学生的学校适应有显著相关,这进一步表明,家庭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2]。

(一)父母的人格特征

人格是影响个体行为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认为,父母的人格特征会影响教养方式,继而影响儿童的个性发展、内隐自尊、心理健康、社会化和同伴关系[3]。由此可见,父母的人格特征对孩子行为及心理健康的影响尤为重要。班杜拉指出,个体行为的获得是对他人的行为、态度和各种反应的模仿和认同[4],儿童早期的行为模式大多来源于对父母行为、语言等的观察模仿,父母的行为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其人格特征影响,儿童从父母那里习得的不良行为模式很有可能导致其产生抑郁、焦虑、自我概念混乱等情绪情感问题。因此,父母的人格特征对儿童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二)父母期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位父母对孩子的美好期望,适当的期望有利于促进儿童的自我表现,使儿童具备较高的自我效能感,但从另一方面来说,父母过高的期望会给子女施加无形的心理压力,父母的期望越高,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可能越差[5]。父母期望大致可以分为学业成绩期望、人际关系期望和社会地位期望,就儿童来说,父母的期望主要表现在学业成绩方面,在应试教育的不良推动下,有的父母只重视儿童的智力因素,单纯地认为只有考“高分”才是子女成功的表现,这类父母对子女的要求颇高,并与其他家长进行攀比,这一做法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忽视了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父母期望对儿童心理健康有着直接影响,儿童担心自己的努力和成绩无法满足父母的要求,并且开始担心自己一旦失败会让父母失望,也就失去了再次获得成功的信心,因而不再努力学习,常常出现拖延、回避等行为,以及焦虑、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

(三)家庭人际关系

家庭人际关系也可称为家庭环境气氛,它指的是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关系及彼此间的联系,常见的形式有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祖孙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等[6],父母之间、亲子之间的人际关系氛围与亲密程度影响着每一位家庭成员,不同类型的家庭人际关系对儿童的身心发展都有着较大影响,其中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得到了较多的关注。父母的关系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父母间感情淡漠、经常吵架、相互敌视或拳脚相加,尤其是父母离异,都或多或少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健康,更有甚者把对伴侣的不良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使其遭受不同程度的身体虐待、情感虐待、儿童忽视,这都会引起抑郁、焦虑、孤僻、自卑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容易引发其攻击行为和社交退缩行为等,继而对同伴关系和人际关系造成严重损害。亲子关系是另一种重要的家庭人际关系,早期亲子关系对儿童的发展影响深远[7],不良的亲子关系会使儿童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低自尊等心理问题;积极的亲子关系会引导儿童健康发展,使儿童产生较高的幸福感;和谐的亲子关系使儿童具备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

(四)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从多个角度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鲍姆林德(Baum ri nd)把教养方式分为专制型、民主型和纵容型,专制型父母对孩子控制程度最高,缺乏自主支持,有较多的控制性行为,强调儿童的顺从和忠诚,常伴有身体惩罚和言语责骂;民主型父母对孩子进行适度的掌控,有适当的控制行为,但也给予了关注、温暖和接纳;放纵型父母对子女几乎不施于控制性行为,放任子女言行。后续研究根据“接受——拒绝”和“控制——容许”两个维度,将教养方式分成权威型、专断型、放纵型和忽视型。专断型教养下的儿童易产生焦虑、退缩等不良情绪,遇到挫折时易产生敌对感;放纵型教养下的儿童易冲动、叛逆,缺乏毅力;忽视型的儿童在依恋、认知、情绪、游戏和社会技巧方面存在缺陷,更易产生攻击行为。

(五)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一般指的是对家长社会和经济地位的度量,对家长进行社会层级划分的依据是家长能够获取或控制的社会资源数量,诸如受教育水平、经济收入状况以及职业声望等[8]。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分化影响着儿童的发展,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儿童生活水平较低,没有更多的物质基础以进行社会交往,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心理上,他们都要承受更多的压力,从而容易产生自卑、压抑、敏感、焦虑等心理问题。较低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是不利的,但其影响有一定限度,改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有助于缓解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当社会经济条件能够满足个体和家庭的需求后,其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将会停止,超出社会平均水平的家庭经济收入反而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有研究发现,富裕家庭的儿童也可能出现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9]。富裕家庭的儿童通常会感受到父母的高压力及高期望,由于父母忙于事业的发展,儿童会体验到较强的疏离感,这些都促使了富裕家庭中儿童心理问题的出现。

二、培养儿童健康心理的相关策略

(一)家长要更新知识观念,提高自身素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文化素养和心理品质是恰当教养方式的重要前提。家长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及现代教育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此外,家长要注重提升自身的心理品质,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对待子女,更有耐心,会表现出更少的冲动行为、过度控制以及忽视儿童。拥有健康心理状态的父母可以更好地做到换位思考,从子女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理解世界,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同时引导子女正确宣泄不良情绪,通过科学的方法消除儿童的心理障碍,使其形成健全的心理品质。

(二)家长要注重交流理解,建立和谐家庭

父母要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尊重子女的选择,注重因材施教,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子女身上,在不放任自流的条件下,以鼓励的方式促进子女发展。在儿童在受到委屈或遇到困惑时,父母在背后默默地支持可以使儿童产生安全感和自信心,及时走出困惑、克服困难,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的水平。

建立和谐家庭要注重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亲子互动的方式和内容直接影响到家庭教育的效果[10],家长应以平等的方式与子女交流,使其切身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以民主的方式教育子女,为其提供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还可以使用一些温馨的小动作来增进亲子关系,比如拥抱孩子、用手抚摸孩子的头等。夫妻关系是一切家庭关系的起点,健康良好的夫妻关系既是家庭和谐的基础,也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夫妻应当珍惜家庭、交流情感、相互尊重,共同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三)推进家庭—学校—社区合作,提供立体保障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儿童成长成才的第一课堂,家庭对儿童的影响最为持久,也最为深远;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一直以来都居于教育的核心位置;社区作为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对儿童人际关系及社会适应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11]。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三者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在三者的合作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意识,依托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丰富资源,共同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家校合作的积极开展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密切配合,学校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进行亲子活动,组建家长委员会等以确保家校合作渠道的畅通。社区可以创办家长学校等促进家长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强父母家庭教育的观念,可以成立多种社区组织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同时,社区可以为学校教育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还可以为学校提供丰富的志愿服务,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儿童社会化的提高,增强儿童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四)凝聚多方力量,改善特殊群体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令人担忧,改善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政府应当积极贯彻落实各项公共服务政策及便民举措,为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入学、就业等开通“绿色通道”,加强对相关群体教育的财政支持;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机制,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拓展儿童心理咨询的渠道,确保儿童在遭遇心理问题的困扰时,能够得到及时疏导。此外,要加强社区教育,为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提供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当受到心理问题的威胁时,可以借助社会的力量及时排解不良情绪。由于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家庭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可以通过合理情绪疗法使儿童正确看待贫困问题,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意志及自尊心、自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使这些儿童成为精神上的富有者。

心理健康是儿童毕生发展的重要基础,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家教有方的家庭会给儿童带来一个很好的成长和学习的环境,他们在父母的影响下大多品学兼优、人际交往融洽、心理健康,而不良环境成长下的儿童则容易抑郁、焦虑、烦躁,产生不良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提高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儿童全面发展需要政府、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共同努力。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人民日报,2010-07-30(13).

[2]杨碧秀,王志强,曹磊明,王国强,程灶火.父母教养方式差异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5(6).

[3]李燕,肖博文.父母的人格、教养行为与儿童发展[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

[4]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5]张德兰,黄大庆.父母的压力和期望与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4(2).

[6]邹泓,李晓巍,张文娟.青少年家庭人际关系的特点及其对社会适应的作用机制[J].心理科学,2010(5).

[7]王珲,刘雨婷.亲子关系与儿童问题行为关系研究综述[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9).

[8]任春荣.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的测量技术[J].教育学报,2010(5).

[9]朱湘茹,张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发展影响综述[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

[10]孟庆艳.早期家庭教养对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1).

[11]黄河清.家庭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贺春健

G 442

A

1671-6531(2017)02-0067-03

丁若诗,李积鹏/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读硕士(山东曲阜27316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