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儿童画的心理解读

时间:2024-08-31

曹潇华

儿童画的心理解读

曹潇华

从儿童身体的和谐发展,到儿童认知情感及语言能力的形成都有绘画的参与。儿童作品中的童真童趣是一笔难得的财富,教师和家长应该尊重儿童自己的选择,保存孩子内心的对世界的好奇探索。家长应该积极学习相关理论,认真解读儿童绘画作品中透露出来的隐藏含义,抛去功利心态,促进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儿童;绘画;心理;亲子

儿童绘画是指在儿童通过仔细观察外部环境后,加以想象,自由地涂鸦和创作的作品。儿童绘画以儿童为主创者,通过儿童的眼睛来观察世界,通过儿童的大脑来思考世界,并将内心的真实情感通过画笔来表达,是眼、脑、手共同协作的有难度的一项活动,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生活体验。儿童思想感情特殊而绘画技术尚未练就,他们在绘画中重乐趣而轻礼法,关注的常常是成人忽视的另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带有浓厚的想象色彩,并且各种不合常理的事情和事物都有可能发生和出现,比如鱼可以在天上飞,鸟可以在水里游,一棵树上可以长出不同种类的果子,等等。儿童画中所显露出的不掺和杂质的童真美、童趣美以及无技巧的稚拙美,都是其有别于成人画的最大特点。

儿童的绘画是人类从事艺术创作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类从事艺术活动的特殊阶段,作为表达内心情感世界的特殊语言符号伴随儿童成长。从根本上说,儿童绘画反映了儿童认知过程的发展,特别是当儿童习得语言以后,他们对周围环境的好奇心更加浓厚,对新世界探索的欲望更加强烈,对周围环境的认识不断加深,绘画对于儿童来说是表达内心情感的最佳途径。绘画是儿童天性的释放,也是一种兴趣的自然表现,还是儿童思考过程的体现,但是很多家长都在儿童学习绘画的过程中提出一些硬性要求,比如要求孩子在短期内将线条画成能让人辨认出来的基本形状,让孩子必须能够调和或者组合出令人赏心悦目的颜色。长此以往,家长的功利性心理会对儿童的绘画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一、儿童绘画的作用

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中,绘画作为一种图形语言,是儿童与世界进行沟通交流的有力手段和基本工具。早期儿童绘画通常会用线条表现他们熟知的或者是记忆里的某个形象,并将要表现的物体、场景都用某种符号做一种表意性的传达。儿童在绘画中表现出来的通常不是真实世界的刻板印象,他们往往喜欢用夸张的手法传达对所经历事情的感受,还会将生活中的事物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排列,并加以美化。儿童绘画从根本上来说,是他们对这个世界真实情感的流露,是自我意识的生长体验形式,对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促进儿童身体协调发展

儿童首先从动作的伸展开始对外界的探索。在儿童成长的早期,个体的动作掌握十分匮乏,基本动作为伸手、握拳、挥手等,因为大肌肉群的发展需要较长时间,儿童学习更多的动作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并不断调整自己习得动作的有效性,以更快捷地与外界进行沟通,适应外部环境。动作,作为婴幼儿时期外显智力的衡量标志,与心理的发展、智能的增长紧密相连。并且婴幼儿时期,眼、脑、手、脚的协调性发展相对滞后,在对其动作进行发展训练时,应着重加强对其手臂大肌肉群的力量训练,因为婴幼儿时期的爬行训练,对其大脑智力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儿童早期绘画过程中,特别是3岁左右的儿童,更习惯于运用手腕的单纯发力,在画具上产生重复单调并凌乱的线条。在这个时候,家长不应该对其行为进行人为干涉,并强求其画出具体的形状。家长应该明确的是,大面积的无目的性涂鸦,可以在提高幼儿手臂肌肉力量的同时,使幼儿的情绪得到释放和放松,并且可以在无形中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线条重复训练后,幼儿会转向手腕旋转的动作,画作里开始出现漩涡状的图案,这时的训练可以由手臂的大肌肉群转向手指小肌肉群。

绘画除了可以锻炼幼儿的手部的力量和动作,还可以锻炼其眼、脑的协调能力。在手、眼、脑的共同作用下,儿童可以发现外界事物的特性,从而更广泛地了解外部世界。在幼儿的绘画过程中,眼睛的观察十分重要。幼儿通过观察,搜集大量素材,为其画作增添无限想象力的色彩。只有看到的东西是多种多样的,画出来的画才会丰富多彩。只有让孩子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才能使其创作出属于他们自身特色的画作。家长需要做的只是在儿童的观察过程中,帮助其发现更多的细节和颜色,使他们能够眼有所见、脑有所思、手有所画、情有所托。

(二)促进儿童认知情感发展

儿童的画作是儿童认识美的初步探索,是美育的起始阶段。儿童通过对世界的感知觉、模拟、临摹和想象等活动来创造作品,取得心理上的满足和发展。绘画活动不仅限于手的动作,还需要视觉、触觉甚至嗅觉、味觉多管齐下,共同完成。这是儿童距离客观世界最近的时候,也是最直接的时候。外部世界的刺激影响着外部的感觉器官,在感觉的基础上,儿童的认知经验不断积累,对于世界的认知更加的丰富。通过绘画,儿童可以将物体的形状、色彩、光线、空间等糅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物象,而物象所蕴含的情感寄托也可以投射出儿童丰富的内心。对于物体的远近大小、空间的扭转转换、时间的明暗变化,儿童也可以在观察外界的过程中慢慢获取。

应该明确,蕴含在艺术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这是其他学科无可取代的。积极的情感引导儿童获取对事物的正确感受和理解,帮助其获取对美的东西的向往和渴望,促进儿童在画作中大胆用色、想象、释放情感。儿童画作中呈现的具体形象,是儿童内在情感的具体物化表现形式,绘画能够陶冶情操、升华思想境界、宣泄心中情绪、平衡身心发展。作为最直接便捷的情绪表达方式,绘画为儿童表达内心情感和外部世界观察结果打开了一扇大门。儿童将所见、所闻、所感融入绘画作品中,将各种知识和经验重新组合,结合自身所持有的知识和个情体验来创造,使画作带有强烈个人特色。可以说,绘画为其情感认知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自由空间。

(三)提高儿童语言创新能力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言、象、意”之说。“言”是指语句,“意”是指具体概念。以“言”抒“意”,以“意”现“言”。《周易》中又在“言”“意”中引入“象”,所谓“象”,就是物体的形象。“象”是用来表达意的工具,而言就是表达象的前驱。言、意、象都是今天理论界里提及的符号。语言作为会话符号,绘画作为形象符号,其在发展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特征是重合的。例如,作为信息的交流方式,在对图形的获取过程中,丰富而恰当的外部刺激会帮助儿童快速掌握,并使得儿童可以自行任意改变图形大小、增添画作细节、表现遮挡明暗关系等。这个过程和儿童掌握语言结构的过程相似,二者都是传递认知、情感的工具。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两种符号具有一致性和同步性,也有交互作用,二者相互促进,以稳定而良性的走势生长。因此,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可以帮助儿童建立画面内容和口语表达之间的联系。

儿童在语言活动中,有时面对的客体很多,或者是因为胆子小而出现不敢说、说不全面、不知道怎么说、不知道说什么的窘境。而在绘画过程中,儿童常常会出现边画边说,甚至主动地在画之前描述很多的情况。绘画是种无声的语言,儿童依据自身敏锐的直觉和审美经验,将画作中透露出来的色彩、线条、构图、情节等信息一一接收,并做出情感回应。在画作的评价过程中,儿童能清楚地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以及倾听他人的感受。在和同伴、教师、父母的交流过程中,儿童的口语得到迅速发展。这种发自内心的言之有物的倾诉,使得其在对情感有关的词语表达上更加流利,他们还会自然地将这种能力迁移到其他学科活动和日常生活中。通过绘画,儿童不再羞于表达自己,反而学会敞开心胸,接纳世界。

(四)提高儿童自主思考能力

绘画从始至终都是儿童自己动手动脑独立完成的,为了画出与他人不一样的具有独特性的画作,儿童必须认真思考、全身心地投入,这就促使儿童在接触到不同题材的创作要求时,有了主动探求的意愿,使大脑储存大量的知识,有了前期积累,才能使他们在冥思苦想中灵光闪现。这种主动探索世界的精神会变成以后学习过程中探索的动力,会支撑着他们一直独立思考和工作,养成受益终生的好习惯。

二、解读孩子的心理“画”

对儿童进行心理解读,要理解孩子的内心所想、观察孩子的绘画动作、读懂孩子的绘画形式。儿童在选择绘画工具时,代表的是内心的意愿,他们所选取的颜色,反复刻画的位置,选取物体的角度,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内心状态。

(一)线条的含义

线条是一种有魔力的东西,它可以使空无一物的纸张上出现圆形方形,也能用长短不一、虚实相间、疏密浓淡、张弛有方的形式变幻来表现物体的形神、光影、质感等。不同的画者能够用线条创作出不同风格的画作。作为艺术史上最古老原始的表达形式,线条是最简便地表达客观事物和主观想象的手段。

不同的线条形式蕴含着不同的感觉。垂直的线条往往给人挺拔、正直之感;水平的线条则是祥和、安定有希望之意;规则的曲线常常有着圆滑、圆满的趋向;无规则的曲线又有一种动态、流动、生动之美;锯齿状的线条常有攻击、主动出击的倾向;反复浓重的加粗线条常蕴含着烦躁、愤怒的情绪;而细又浅的线条则表明孩子对于外界有不信任之感,没有自信,害怕受到指责。

(二)位置的含义

儿童进行绘画时,会对画面进行构建、组合,将要表现的事物组织起来,在同一个空间内进行布局。儿童画与成人画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儿童不会太在意画面的整体结构,他们作画时,更倾向于从自己喜欢的地方开始着手。这导致他们在作画完毕后,常给人以画面留白过多、物体造型凌乱、主题偏离或不鲜明之感,但这并不妨碍从画面里喷薄而出的童趣童真。从画作中儿童赋予物体的位置也可以解读出儿童的内心。

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逐渐将物体画在正确的位置上。比如让太阳挂在天空,花朵和小草在地面,树会被画在房屋的左右,人物会居住在房屋里面。这说明儿童已经开始在自己的内心里有意识地控制世界和反映世界了。当然,将普通物体放置画面不同的地方,也还是有着不同的相应含义。儿童将物体或者人物都趋向于放在中间,是一种普遍现象,体现了对周围环境的安全感,但假如儿童将所有的物体都放置于画面正中间,则表明其在人际关系上的固执。当物体被放置于过左或过右,则表明儿童对于过去的怀念或是对未来的期许。而过上则说明儿童对于自身的要求比较高,拥有更高层次的抱负;过下则表明儿童可能有某种程度的情绪低落,这个时候就应该去询问他们到底遇上了什么事情。

(三)颜色的含义

色彩总会引起人类的相关情绪。许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都表明,不同颜色会带来不同的磁场能量,颜色可以被人类眼睛所感知,导致心理状态产生变化,从而使生理上受到影响。当儿童感觉心情愉悦时,通常会使用橙、黄这种的暖色系,甚至会多种颜色一齐上阵;在表达伤心的情感时,则多使用紫色、深蓝色、灰色等冷色系;在表达愤怒时,多使用大红色以及黑色这样的极端颜色。

三、家长在儿童绘画中的作用

(一)摒弃功利性,营造内在诱因

绘画是孩子天性,但很多家长寄希望于孩子今后成为“画家”,于是本来使孩子快乐的事情变成了家长每天布置的额外作业。比如,家长要求孩子每天必须画满多少个小时、必须完成多少幅画作,这种硬性要求会使儿童失去绘画的兴趣,出现“坐不住”的现象。家长应该明确的是,儿童绘画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创作的过程,也是一个想象的过程,只有让孩子将绘画作为自己游戏的一部分,才能使他们的绘画兴趣长久保持。游戏是孩子完成任何一项事情的动机,所有儿童的天性就是爱玩,假如家长的希望变成孩子完成绘画的压力甚至是阻力,就得不偿失了。儿童开始拿笔画画的动因就是内因性动机为主导,他们对于新事物和新世界充满好奇,想要用画笔记录下这一切。但是,家长看其兴趣盎然,生怕埋没了孩子天生的才能,用各种玩具作为奖励,诱使其不停作画,一旦这种外界刺激行为停止,儿童也会停止绘画。因此,家长应该将儿童的内因性动机一直保持下去,比如带孩子去观摩各种名家画展,经常性地对孩子进行美育的引导,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二)主动探访儿童,协助儿童成长

儿童的认知方式和成人有显著差异,幼儿在思考时常以自我为中心,这体现在画作上就是一般只考虑自己想法的呈现,而不在意欣赏者的意见。由此,家长在观赏儿童画作的时候,应该尊重孩子的人格,利用理论知识解读儿童的画作,帮助其敞开心扉,让他们感受到家长的重视和理解。同时,家长还应该将儿童对画的理解放在第一位,将自己的技术指导放在第二位。家长应该学会避免对孩子的作品进行简单粗暴的“是”或“不是”、“对”与“不对”的评价,多找出作品中的闪光点,站在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自信心的出发点上,用鼓励的姿态推动他们前进。对于创作能力较弱的儿童,可以发挥同伴作用,让其多观察他人作品,帮助其思考,画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儿童的绘画过程离不开家长必要的点拨和提醒。假如孩子对于很多物体没有具体的概念,家长可以和其一起查阅相关书籍和图片,并结合相关资料简单地给孩子进行讲解,有条件的还可以带领孩子去实地进行考察。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还能够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的长幼互动可以帮助孩子积极联想,构建对世界认知的“思想网”。

儿童作品中的童真童趣是一笔难得的财富,教师和家长应该尊重儿童自己的选择,保存孩子内心对世界的好奇探索。家长应该积极学习相关理论,认真解读儿童绘画作品中透露出来的隐藏含义,抛去功利性,促进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1]李小新.绘画测验:评估灾后儿童的心理状态和人际关系功能的有效工具[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2]苏红.论绘画中的“儿童画”情结[D].浙江理工大学,2010.

[3]布日讷.插画艺术在儿童纺织品图案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3.

[4]王友缘.《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解读》评介[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1(3).

[5]梁静雯.童心交流——论儿童阅读心理在童书插画创作中的运用[J].美术大观,2012(11).

[6]黄星.学龄前儿童插画与儿童心理生理研究[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5(6).

[7]黄雯婷.儿童画内容解读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8]范诚.解读儿童画中的儿童审美心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责任编辑:贺春健

G 44

文章编号:1671-6531(2017)02-0077-04

曹潇华/湖北师范大学在读硕士(湖北黄石43500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