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李永红
语类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
——以英文论文摘要写作为例
李永红
摘要:本文基于语类理论,根据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要求和目标,采用课堂观察和测试对比的方法,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进行实验,论证写作过程中语类知识的重要性。实践证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除了要关注语言形式层面内容,更要关注语篇形式以及语类结构潜势,把语类特征融入写作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语言的功能,掌握语言的得体性,从而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尤其是专业英语写作能力。
关键词:语类理论;语篇;结构潜势;专业英语写作
李永红/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河南郑州450046)。
在传统的词句讲解和语法分析英语教学模式下,学生虽然能掌握相当数量的英语词汇,也能写出符合语法规范的句子,却缺乏语篇层面的知识,包括语篇交际目的、语篇结构、目标读者需求等。因此,在英文写作中语体不适宜、句子间缺乏内在联系、交际意图含混、明显的中式思维等问题就在所难免。基于此,本文试图根据语类理论,以英文论文摘要写作为切入点,探索有效培养学生英文写作能力的教学模式。
语类(genre)这一概念源自20世纪80年代的功能语言学派理论。简言之,语类是根据其在一定的语境中实现的功能和目的而界定的语篇类型(type of discourse)。语类的社会属性与特定的文化及社会体系密切相关,文化中有多少具有一定目的性的社会活动就有多少种不同的语类。依据最根本的社会目的,书面文本的语类可划分成六大类:一是叙述性文本,此类语篇通常讲述一个故事,目的在于娱乐读者;二是复述性文本,用于复述已发生的事件;三是报告性文本,提供事实性信息;四是指导性文本,告诉读者该做什么和怎么做;五是阐释性文本,解释事件为何发生及如何发生的;六是说明性文本,提出并论证某个观点[1]。
基于对日常会话语类的调查,Hasan提出了语类结构潜势理论(Generic Structural Potential,简称GSP),一个GSP包括必要成分(obligatory elements)、选择成分(optionalelements)以及这些成分出现的频率及顺序等三个因素[2]。语类结构潜势是同一语类所有语篇的模式,也就是说,属于同一语类的语篇结构基本上都遵循这个语类结构潜势进行选择。
以Martin为代表的悉尼学派最早将语类理论应用于澳大利亚的中学语言教学中,创立了语类读写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法的主要观点是:在师生共享知识基础上通过互动进行写作教学。教学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结构范文——师生联合创作——学生独立创作。这一过程可以循环进行,即如果学生在独立创作阶段未能达到满意效果时,可以重新从解构语篇开始,进入下一个循环,直至达到满意效果[3]。
自1990年Swales发表了《语类分析》后,语类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语类教学也逐渐被引入各国的语言教学中。Flowerdew(2008)将目前流行的语类教学法归纳为基于语篇分析和基于语境分析的两大类。前者注重分析和描述不同语类的文本模式;后者则更关注语类的动态特征,力求描述写作时的情景语境对文本的影响与作用。(转引自Chen,2008)。
(一)研究的问题
本教学实验基于以下问题展开。第一,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语类特征是什么?其结构潜势,即必选成分、可选成分和成分顺序是什么?第二,掌握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语类结构潜势是否能提升学生的语篇意识,提高他们的本专业英语论文摘要写作能力?
(二)受试对象
本研究的受试对象是河南农业大学2014级园林专业的139名学生,共4个自然班。实验前对4个班学生前一学期期末大学英语考试成绩进行对比,写作部分的成绩显示他们的英语写作水平没有显著差异,达到了控制语言水平变量的要求。在实验中随机将园林一、二班的69名学生作为实验组,三、四班的7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两组人数基本相等;实验组和对照组英语写作课程分别由不同的资深教师承担,实验组采用语类教学法,对照组沿用传统的词汇、语法分析法,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相同的教学材料,课时安排、教学进度亦相同。整个实验过程一个月(2015年10-11月),每周2学时,共8学时。实验实施时,学生处于大学二年级,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能看懂专业领域的学术论文。
(三)教学设计与实施
实验组的课堂设计分为4个环节。首先,语类知识构建:教师从国际和国内权威园林学术杂志Organic Gardening,Garden Journal和《北方园艺》上选取4篇英文摘要和1篇英文论文作为典型语篇和写作教学材料,由教师主讲,对其中两篇英文摘要进行语类分析和解构,使学生了解摘要的语类结构包括四个部分:第一,引言:介绍研究目的;第二,方法:描述研究方法;第三,结果:总结研究结果;第四,结论:给出研究结论。其中引言部分是可选成分,方法、结果和结论是必选成分,必选成分依照因果顺序排列。使学生对该语类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其次,自我分析:学生根据第一阶段掌握的知识,以小组讨论形式独立分析一篇英文论文摘要,识别其语类特征和结构潜势,教师对学生的分析予以引导和讲评;再次,重组改写:教师从第四篇英文论文摘要中选取包含摘要必要成分、选择成分、非相关成分的句子,打乱其顺序,同时改变一些典型句式,加入一些语法错误,由学生将材料进行重组和改写成符合其语类特征的英文摘要;最后,独立写作:要求学生根据选取的英文论文,写出符合学术摘要语类特征的英文摘要。这四个环节可以重复和循环进行,即学生如果在重组改写或独立写作阶段效果不理想,可以重新从解构语篇开始,直至达到满意效果。
对照组的教师采用传统写作教学,给学生讲解论文摘要常用的时态、语态、句法;所涉及的专业词汇;同样的写作教学材料也被制作成填空练习、改错练习、排序练习等。学生亦被要求模仿典型摘要进行写作练习。
教学实验前和实验后各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写作测试,内容都是根据所给论文资料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英文摘要。根据这两次测试,我们收集了以下两类数据。
(一)语类特征值
此资料反映学生对摘要语类结构特征的掌握情况,即对语类结构必要成分及其排列顺序的识别和掌握。语类特征值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公式中MP指学生所写英文摘要中呈现的正确的必要成分数值,IM则指错误的数值,MM指顺序排列错误的必要成分数值,OM指该英文摘要应该具备的必要成分数值。依据此公式,一份包含所有必要成分且顺序正确的摘要习作语类特征值为1,而一篇完全不含任何必要成分的摘要习作语类特征值为负数。
(二)语言特征值
此数据反映学生对英文摘要语类语言特征的掌握情况,包括句法(时态、语态、句式)、专有词汇的使用,以及起衔接作用的连词、副词等的使用等。语言特征数据的计算依照Roseberry(1995)提出的语篇参数计算办法[4]。摘要属于说明性语类,语篇参数值一般在2-12之间,语篇值8-12的习作通常被认为是符合该语体语言特征的好文章,而语篇值在2-4之间的习作则为表达较差的文章,其他值为可接受的表达。所收集数据如表1。
表1 实验前、后两组测试结果对比
从表1可以看出,测试前,两组学生的习作所展现出的对摘要语类特征的识别和掌握程度基本一样,都比较低;在对摘要语言特征的把握上对照组略高于实验组,但差别亦不明显。实验结束后,实验组的语类特征值和语言特征值都有显著提升,表明他们对摘要的语类结构有了明确的认识和把握,同时在语言表达层面的合适度也更高,平均值超过9,达到了好文章的标准。相对应的,在传统教学法下,对照组在语言表达上亦有提升,但提高幅度明显弱于实验组,此外,对照组在语类特征值上两次测试变化不大,这说明传统写作教学方法对建构学生的语类意识没有帮助,宏观语类意识的缺失使得学生在处理语篇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无疑是制约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因素之一。
此外,实验结束后,我们还对实验组学生做了一次不记名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语类教学法的态度,调查结果如表2。
表2 学生对语类写作教学模式接受度
从上表对各个问题的回答可以看出,实验班大部分同学对语类教学给出了积极反馈,有87%的学生认为新的写作教学法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对其他问题的回答情况大同小异,持完全赞同态度的在40%-50%之间,持赞同态度的在36%-43%之间,综合而言,学生对此新型教学法的接受度在76%-83%,持完全抵触态度的为0。
基于语类理论的写作教学实验表明,语类意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篇意识和写作水平,为大学英语写作课堂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首先,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涉及不同的语类,对不同语类的必选成分、可选成分和成分顺序的了解可以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提高学生书面表达的准确度和合适度;其次,通过实施教师讲解——学生分析——学生纠错——独立写作等分阶段的语类教学法,能使学生循序渐进掌握摘要语类的写作,更能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学生接受度较高。因此,我们认为可以将此教学法推广到其他语类写作教学,以验证其普遍适用性。
参考文献:
[1]Derew ianka,B.Exploring How TextW orks[M]. Sidney:Primary English Teaching Association,1990: 30-35.
[2]Hasan,R,Carmel C loran,David Butt,Goeffrey W illiams.W ays of Saying:W ays of M eaning[M]. London:Cassell,1996:53.
[3]Martin,J.R.Mentoring Semogenesis:”Genre-B ased”Literacy Pedagogy[A].In F.Christie,(ed.)Pedagogy and theShapingofConsciousness:Linguisticand Social Progress[C].London:Cassell,1999:123-155.
[4]Roseberry,R.L.A Texture Index:Measuring TextureinDiscourse[J].International Journalof Applied Linguistics.1995(5):93-126.
责任编辑:贺春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531(2016)06-0047-03
*课题名称:2014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基于语类教学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2014SJGLX15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