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苏镇松,田 立
教育管理
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危机干预机制探究
——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
苏镇松,田立
为探索当代研究生心理困惑和心理危机,解决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分析当代研究生心理危机发生规律,探讨现有危机干预机制的有效性,以制定更加合理的研究生心理健康危机干预机制。
研究生;心理健康;危机干预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研究生扩招政策,研究生数量逐年递增,随之而来的竞争压力和就业压力都给研究生心理健康带来较大的威胁。由于研究生处于人生的关键阶段,需要面对学业、就业、婚恋等重要问题,与本科生相比,除了在学术和就业上有更高的要求,还要承担经济和家庭责任方面的压力。如果研究生心理问题解决不当,将会危及学生身心健康甚至酿成悲剧,对于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是极大的损失。因此,高校建立心理健康排查和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十分必要。本文立足实践经验和调研数据,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探究当前研究生心理特征,思考如何建立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心理危机理论最早源于20世纪前期的西方国家,林德曼首先提出危机理论,认为个体沉溺于痛苦之中产生的不良心理影响和危机状态应进行治疗。Caplan在其基础上提出“心理危机”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个体的先前经验和惯常行为无法应对问题情景而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20世纪80年代之后,心理危机的内涵逐渐丰富,心理危机预警也被当作积极的危机干预理念,纳入危机干预体系中。
国内大学生心理健康起步较晚,主要借鉴国外的经验。2000年以后,我国的学者开始逐渐重视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干预方面的研究。如华道云(2004)将心理危机干预划分为三个阶段[1];何元庆(2005)针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分类,对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提出建议[2];马建青(2007)建议由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共同参与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3];钱婷婷(2014)从文化角度出发讨论了大学生价值自觉和意义重塑对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意义[4]。然而,有关研究生心理危机的排查和干预还停留在理论层面,主要探讨其与一般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区别,很少从实践层面,针对目前高校研究生管理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排查及危机干预机制现状进行评估和改进。
(一)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排查方式
研究生心理健康排查是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主要目的是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档案,针对普查结果对检出学生约谈、跟进,发挥心理危机预警作用。
华南农业大学2013级研究生共有1174人,参与心理健康排查总人数为1163人,参与率高达99%。学生参与排查的时间主要为新生入学第一年10月中旬。采用的心理健康排查量表为卡特尔16PF人格测试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主要通过研究生心理健康系统进行网上测评。
通过心理健康排查自测量表筛检出具有危机倾向的研究生有95人,在参与排查的研究总人数中占比8.16%,其中高危病例约6至8人。出现高危心理危机倾向的学生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类是境遇性心理危机,由于近期有亲属去世,造成学生心理波动异常,情绪低落等心理特征;一类是发展性心理危机,由于读研后环境发生变化,目前状况与心理预期不符表现出迷茫的情绪和不稳定的心理状况;另一类是存在性心理危机,研究生的心理危机源自对死亡的恐惧和幻想。对于这类危机倾向较为严重的学生,学校心理咨询中心采取定期约谈的方式了解学生心理状况,把握心理危机动态并及时给予所需帮助,必要时建议送医。
(二)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包括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和普及,构建朋辈心理辅导团队和四级心理辅导网络。
1.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和普及。在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方面,研究生可以借助选课系统选读心理教育课程,如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人际交往心理学、大学生就业指导等选修课程。另一方面,研究生可以通过心理健康网站和校园宣传栏自主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心理健康知识,参与学校举办的心理健康活动。如研究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研究生党支部心理专题学习和研究生心理健康培训。另外,学校为研究生导师和学院相关负责人提供了《心理辅导手册》,规定了研究生心理健康辅导的基本原则、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2.构建朋辈心理辅导队伍。每个学年学校将安排从各个班级选拔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兴趣的同学组成朋辈心理辅导队伍,通过培训和定期活动,帮助学生识别心理危机表现形式,了解如何干预心理危机。由于朋辈心理辅导团队的成员来自研究生,对身边同学的部分心理困扰感同身受,更加贴近学生,因而有利于及早发现学生心理危机,容易建立沟通并获得危机个体的信任,为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提供准确信息和效果反馈。
3.四级心理辅导网络。华南农业大学构建了研究生心理健康四级辅导网络,从基层抓起,逐层把控,建立完善的逐级汇报、逐级递交的辅导网络,将心理危机对个体的危害降到最低,对研究生群体的不利影响范围控制到最小。四级心理辅导网络包括四个层级,心理委员→研究生导师→院级心理辅导老师→校级心理咨询中心。其中,处于辅导网络基层的是心理委员,心理委员通过积极收集与同学身心健康有关的信息,聆听潜在辅导对象的倾诉等,初步确定存在潜在心理危机的学生对象。处于网络第二层的是研究生导师,对于研究生而言,导师不仅是学术科研方面的领路人,还是生活上的指导者,导师能够及早发现研究生心理异常并及时给予帮助。第三级是学院的辅导老师,负责开设一对一的心理健康辅导,为研究生提供倾诉的途径和一般性指导。第四级是学校心理辅导中心,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负责对较为严重心理危机倾向的学生提供专业咨询。
1.建立防治结合积极理念。防治结合的积极理念有利于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顺利实施。高校可以通过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宣传、培训讲座等形式的活动,帮助研究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心理接受能力和应对能力,锻炼平和的心态和开阔的视野,保证研究生在面对外源性危机和成长性危机时能顺利度过,获得心理成长。另外,学校心理健康排查和朋辈心理辅导团队为研究生心理问题提供了心理健康自查和心理危机排遣的途径,有助于将研究生心理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
2.区别解决研究生心理危机。研究生与本科生各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研究生心理危机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一方面,由于研究生发展更为成熟,一些初级心理问题容易通过个人途径解决;另一方面,由于研究生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解决问题情景需要更多的心理资本,因而所承受的心理危机程度更重,更难以恢复,因而需要得到学校、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生教育模式与本科生也有差异,其中研究生导师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研究生导师纳入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十分必要。这要求研究生导师对学生心理状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如果发现研究生心理危机倾向,需要小心处理,关注到研究生个体的现实情况,以尊重、平和的态度帮助学生克服危机。
3.结合多方力量共同救治。研究生心理危机的形成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要使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发挥作用,必须联合多方力量。首先,要建立校方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渠道,登记学生家庭信息,在危机爆发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其次,校方要时刻关注社会舆论导向,对研究生心理困惑及时给予正面指导;再次,要结合社会力量,对心理危机重症患者给予社会关怀和医疗救治。在这一过程中,研究生心理辅导四级网络作为校方预警机制,能够较好地把握研究生心理动态,为多方力量联合指明方向。心理委员和导师作为心理辅导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明确职责,为构建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贡献力量。
4.构建长效监控反馈机制。在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院校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指导老师是影响干预效果的核心角色,然而实际操作中存在心理危机干预效果难以衡量的问题,这也是限制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发挥长效作用的关键所在。因此,构建长效监控反馈机制是决定危机干预成败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方面,心理排查结果、心理辅导记录应当系统入库,帮助心理辅导工作者在协助研究生解决心理问题时能够全面了解其心理问题发展过程和具体危机情况。另一方面,朋辈心理辅导队伍与四级辅导网络应当建立紧密的联系,加强心理危机对象移交过程中的充分沟通,对救治效果进行全面反馈,提高心理危机干预系统运行效率,增强心理干预机制的可操作性。
[1]华道云,王祖尧,李义丹.大学生心理危机与干预模式[C].中国深圳,2004.
[2]何元庆,姚本先.构建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5(5).
[3]马建青,朱美燕.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07(9).
责任编辑:何岩
G63
A
1671-6531(2015)19-0106-02
苏镇松/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讲师,硕士(广东广州510642);田立/华南农业大学辅导员,硕士(广东广州51064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