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王耿衔
艺术院校学风建设问题研究
王耿衔
学风建设是高校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学风建设决定着高校的办学质量、校园风貌及办学声誉。笔者通过结合当前艺术院校学风建设的特点,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就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艺术院校;学风建设;问题
学风建设作为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为高校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1],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主要指标。艺术院校学风建设是高校学风建设的组成部分,既有高校学风建设的普遍性,又有其独有的特点。本文针对当前艺术院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就现存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1.学生专业学习自觉性高,但文化课程学习松懈,纪律意识较弱。长期以来,艺术院校的学生主要来自学校的特长培训班。这些培训班以培养专业应试技能为主,对学生的文化课程学习管理松散,旷课情况严重。自由涣散的学习习惯被带到大学阶段,这一习惯也影响着周围的学习氛围,进而对学校的学风建设产生不良的影响。
艺术院校学生相对于综合性大学的学生个性更加鲜明,思维发散,自主意识强,但也容易使学生存在认识误区,认为搞艺术就不应该有那么多规范,规矩太多了会抑制个性发展,不愿接受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过分热衷于我行我素,纪律意识相对薄弱。
2.重艺术技能、轻人文素质,通识教育基础薄弱。首先,学生的文化素养与人文修养亟待提高。艺术院校学生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文化课程的学习。部分学生存在学了也没什么用,学了也不知怎么用的认识误区。学生知识模块单一,很难形成系统,各专业知识、各相关学科之间的知识基础较差,无法形成有机的整体、打破各门学科之间的壁垒、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看问题的主观性较强,较难辩证分析。
其次,专业教师教学技能技巧不足。艺术院校教师大多来源于艺术院校本身,对学校有强烈的归属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日常爱好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但许多专业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教师培训,片面注重对学生艺术技能的指导,忽视了自身师范技能的提升,对高等教育工作认识不足,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不强,高等教育教学技能不足,教学技巧不高,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奉献精神,过于看重物质利益。由于教师具有示范的效用,在举止言谈间容易使学生沾染社会不良习气。
再次,强调专业教育,忽视通识教育的作用。艺术院校以培养艺术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强调学生的艺术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不均衡,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片面追求专业技能的提升,忽视文化课的学习,这样的心态使得学生渐渐对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失去兴趣,并造成恶性循环。而作为专业教育的补充和纠正,通识教育在艺术院校里面却得不到真正的重视,通识教育教师配比不足,使得艺术院校相关的情感教育、人性教育、道德教育远远落后于其他综合性院校。
1.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大环境变迁产生的各种思潮给校园文化氛围带来巨大冲击。大学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各种文化的聚集地,对高校师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而在艺术院校如此宽松的校园环境下影响尤为明显,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已渐渐侵蚀着大学这块净土。
2.校园舆论导向的影响。良好的学风建设离不开正确的校园舆论氛围,艺术院校较多的是对专业领域的宣传,挑选的题材往往是与专业息息相关的方向或日常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忽视了营造优良的学风建设氛围,因此艺术院校要加强学术道德和优良学风宣传。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充分发挥各种新媒体、报纸杂志、校园广播、学术团体的作用,把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和优良学风宣传教育作为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努力培养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3.校园管理体制的影响。艺术院校专业教师以带领学生进行艺术创作为主,形式内容多样化,教学的主观性强,其教学质量的考核指标难以量化。部分教师对待教学态度不端正,存在侥幸心理,课堂教学不认真,在学生中间产生消极的影响;片面强调为学生创造自由宽松的创作环境,而忽视了优良学术氛围的营造。
1.部分学生专业认识模糊,学习动力不足。很多学生在中学期间对大学的专业学习缺乏了解,在大学期间对自己所学专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及自身的就业方向不明确,缺少必要的学业生涯规划,对专业的认识模糊而导致厌学,为考试而学习,为作业而搞创作。而对于文化课更是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学习功利性强,学风浮躁,学生迟到、早退及旷课现象严重,逃课普遍。课堂上刷微信、讲话、睡觉情况时有发生。
2.师德建设发展缓慢,教学管理松散。艺术院校为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营造了宽松的教学氛围,艺术院校专业教师自主性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动专业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但也容易造成部分教师上课随意,课堂纪律散漫,忽视了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到岗不敬业,无法正确处理教学、科研与创作三者的关系,这种与师德建设相悖的现象抑制了真正有能力、扎实工作的教师的发展。
3.市场经济冲击下,学生兼职活动较多。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高校学生兼职活动现象比较普遍,但艺术院校的学生学费及日常学习开销较大,学生的经济压力大,校园兼职活动较其他普通院校风气更盛,并且伴随互联网的发展,网购已越来越受当代年轻人追捧,许多学生在淘宝或微信上做起了生意。虽然此类兼职活动可为学生减轻经济压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效果不明显。而且如果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兼职上,将会影响专业的学习。有些学生时间管理能力较弱,没能合理安排好时间,出现旷课做兼职而导致学业无法完成、甚至被退学的现象。
1.完善校园办公自动化系统,加强学风建设和师德考核制及学术诚信制度建设。从实践角度,学风建设考核评估是要将学风建设概念转化为可操作性强的数据标准,对学风建设工作效果进行科学论证,合理评估[2]。校园办公自动化系统为我们量化考核指标、完善管理制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极大地方便了我们日常学风建设管理。通过校园OA逐步建立学术诚信档案及教师教学档案,并将档案作为教师考评的重要依据。鼓励学生网上评教,落实评教结果,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与此同时,通过平台可让不同群体对教师的师德水平进行评价,根据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结合各自院校的学科特点和实际情况确定各项量化指标与权重,使考核尽可能准确反映真实情况。
2.将专业知识与市场紧密结合,完善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校园兼职活动呈现日渐增多的趋势。互联网时代下,淘宝、微信之类的网购平台为当代大学生创业带来了无限可能。作为艺术院校,应将专业实践与当今市场紧密结合,加快推进产学研的发展,鼓励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迅速转变为商品投入到市场中,以市场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避免从事琐碎,重复,却对自身职业发展作用甚微的兼职活动。同时帮助学生规划好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正确的学业生涯规划能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坚定学习信念,更加了解自己的学习优势进而激发自身的潜能,为促进学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3]。
3.加强通识教育,由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通识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补充、延伸,其根本使命在于造就道德高尚、通融识见、身心健康的个人与公民[4]。但艺术院校的通识教育开始晚,相关调查研究少,还未形成系统性教育体系。因此艺术院校要实现从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应当设立符合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配备相应的师资队伍,通过“小班授课”确保通识教育的质量,定期举办通识教育讲座,创新通识教育模式,改善通识教育的教学条件及教师评选晋升机制,切实建立起一条符合艺术院校的通识教育发展道路。
4.建立学业预警机制,健全学生学业诚信档案。良好的学风离不开制度的约束,建立学业预警机制可以帮助艺术学院的学生在违反相关规定之前起到警示的作用。对于学习不认真、学习吃力、经常不参加正常教学活动,导致一学期考试中出现多门功课挂科或出现考试作弊等行为的学生,应当及时采取学业预警机制,告诫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并记录好相关的资料,必要时与其家长取得联系。建立学生学业诚信档案,定期更新完善,为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提供参考同时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与良好的教学质量,规范考风考纪。
[1]岳燕,茅蕾.高校学风建设的探析与对策研究[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8(2).
[2]徐可明.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与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4).
[3]王北一,杨胜宝.通过完善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促进学风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2).
[4]卢晓中.高等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何岩
G642
A
1671-6531(2015)19-0118-02
王耿衔/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教师(广东广州51000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