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万洪莲
高职院校贫困生精神资助研究
万洪莲
精神资助对于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在高职院校贫困生精神资助工作中还存在着贫困生心理矛盾突出、消极心理普遍、自助意识薄弱、资助理念和方式落后、重共性轻个体等问题。本文从组织建设、资助流程、资助渠道、资助方式等多方面探讨完善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精神资助的对策。
高职院校;贫困生;精神资助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截止到2015年,高职院校已有1300余所,在校生达1000万人,占全日制高等教育在校生总人数的一半左右。高职院校的主要生源来自城市中低收入阶层和农村家庭,贫困生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0%-25%,解决好贫困生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对贫困生的资助主要分为三个层面:经济资助、能力资助和精神资助。目前,在高职院校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由“奖、助、贷、勤、免”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贫困生经济资助体系,以及校企合作、小额信贷等多种模式的能力资助体系。精神资助没有物质资助、能力资助成熟与规范,它关系着贫困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影响着贫困学生的全面成才和高职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所以研究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的精神资助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心理矛盾突出
1.较强的独立意识和严重的依赖意识的矛盾。由于小时候的家境不好,生活环境较差,经受的困难和挫折较多,渴望通过努力摆脱经济贫困的现状。但是,因为经济贫困从小就接受来自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各方资助,“等、靠、要”的思想严重。
2.自尊心较强和自卑意识严重的矛盾。虽然家境贫困,却一直坚持学业,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大学,具有好胜、要强、不甘落后、希望被尊重与肯定的强烈的自尊心。另一方面,因为贫困,容易滋生自卑、抑郁、忧虑、痛苦、愤恨等负面情绪,敏感且多疑。
3.较强的情感需求和严重的自闭心理的矛盾。贫困学生比其他同学更迫切希望得到友谊和他人的理解,有强烈的社会交往需求。但由于经济条件差,贫困学生有沉重的心理负担,有意无意会将自己与外界隔离,自我封闭。
(二)严重的消极心理
1.自卑。因为贫困而不能全面认识自我,低估自身的能力和价值,夸大自身的缺点和不足,甚至全盘否定自我,容易滋生自轻自贱的情感,表现出自卑、胆怯、畏惧、自我怀疑等心理特征,遇到困难和挫折常采取逃避的方式。
2.抑郁。外在表现为情绪低落、心情苦闷、思维迟钝、少言寡语,伴有睡眠(嗜睡或失眠)、饮食(暴饮暴食或厌食)障碍,经常觉得生活和生命没有意义,遇事有强烈的无助感,严重者可导致自杀。
3.冷漠。经济困难使贫困学生在心理上形成挫折感、无力感,丧失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对外界缺乏感应、缺乏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理想和奋斗目标,冷漠消极地对待人生和生活中的一切。
4.焦虑。贫困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压力而产生长时间的焦虑情绪,担心筹集不到足够的学费、生活费以维持学业,忧虑学业遭遇挫折对不起辛苦的父母,辜负家人的期望,害怕就业时无法获得理想的收入以偿还助学贷款和维持未来的生计。
5.敏感。贫困学生因为经济困难,非常在意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不希望公开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不愿意因为经济贫困而变成特殊人群,希望获得平等对待。
(三)“精神贫困”的成因
1.经济压力。这是造成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的根本原因。迫于经济压力,大量贫困学生通过借款、助学贷款来维持学业,而借款和贷款的偿还压力将伴随他们的大学生活。学生群体中人际交往消费、攀比消费等额外支出,增加了他们的经济负担。经济压力使他们长期处于焦虑、压抑的精神状态。
2.社会影响。贫富不均、功利主义、金钱至上等社会不良现象也影响着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的心理。长期的贫困现实、较低的社会评价和心理窘迫使部分贫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错位,产生自卑、仇富、愤世嫉俗、不求上进的扭曲心理。
3.学校教育。传统的应试教育使贫困学生从小到大没有得到系统的心理、品德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教育。综合素质的不健全在进入大学后凸显出来,他们在面对自己的贫困现状时缺乏一定的心理调控能力,从而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和恐慌情绪。
4.家庭教育。家庭环境对学生性格的形成和人格的培养影响最大。贫困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及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对子女的教育和引导缺乏科学性;贫困家庭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贫乏,经济困境容易造成家庭关系紧张、矛盾冲突频繁,使子女心理状况较差,经常表现为烦躁、焦虑、忧郁、易怒、敏感等情绪。
5.自身原因。部分贫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困难、挫折更多,形成了相对消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身调控的积极因素不足,如果成绩、能力再低于一般水平,很容易造成心理失衡。
(四)精神资助现状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进行经济资助、能力资助时添加了精神资助的元素,但只是停留在一般层面。有的高职院校把精神资助简单地理解成对贫困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开展专题教育等。
1.理念和方式落后。部分高职院校对精神资助的认识不够全面,精神资助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满足贫困生精神需求方面缺少人、财、物的建设。高职院校充当的大多是信息传递者和实施者的角色。
2.重共性特征,轻个体差异。部分高职院校在资助时只注意到贫困生群体共有的特征或要素,缺少对个体差异性的关注,对由于年龄、性别、经历、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性关注不够,导致精神资助无法满足所有贫困生的需求,难以引起他们的认可和共鸣。
3.贫困生自助意识薄弱。部分贫困学生将自己的贫困归因于社会的分配不公,滋生不平衡心理。对人生的认识和理解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对未来持悲观、消极态度,“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遇到问题一味逃避或消极、被动承受,缺乏积极主动的自救意识。
高职院校要从组织建设、资助流程、资助渠道、资助方式等多方面着手,在解决贫困学生经济困难的同时,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满足他们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保障他们的心理健康,实现“精神脱贫”。
(一)组织建设
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精神资助的基本条件是组织形式。精神资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政策性强,需要一支有爱心、信念坚强、水平高的工作队伍,保障精神资助措施全面落实。
1.发挥学生资助管理工作队伍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的作用。高职院校要建立一支以学生资助机构、各院系辅导员、心理咨询教师为主要成员的贫困学生精神资助工作队伍。主动关怀贫困学生,适时对贫困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使其掌握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办法。开展心理卫生知识讲座,学习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及时疏导不良情绪。
2.发挥心理委员的中介作用,当好联络员。在各个班级普遍设立心理委员,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使其掌握贫困学生异常心理和行为的辨别能力,通过心理委员的及时反馈,了解和掌握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心理和行为异常的学生及时得到科学有效的咨询、辅导或心理治疗,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二)资助流程
1.精神贫困的认定。构建科学的精神贫困认定指标体系,准确地界定精神贫困学生。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联合心理咨询中心根据贫困生心理普查、日常咨询、问卷调查确定精神贫困学生范围,要关注家庭突发变故的贫困生群体,并对其进行动态追踪,防止他们在短期内转化为精神贫困生。要为每一名精神贫困学生建立档案,实行动态维护。
2.精神资助的实施。在实施精神资助时要注意尊重精神贫困学生的隐私,要采取“隐性”进行的方式,以免公开的资助活动对贫困学生心理造成伤害,加重负面心理和情绪的产生。同时也可以结合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或兴趣小组的方式,使精神贫困学生在受资助时不必担心被贴上精神贫困的“标签”。
(三)资助渠道
1.学校。
首先,建立健全精神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体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精神资助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心理咨询中心定期或不定期对精神贫困学生进行集体或个别辅导。心理帮扶工作要注意主动性和隐蔽性,尊重学生的隐私和尊严,在辅导和咨询过程中采用灵活的心理技巧和方法,分析原因,查找问题,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强化主体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其次,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表彰、宣传优秀贫困学生的先进事迹,弘扬自立自强、积极进取、勤奋刻苦、坚韧谦逊、自信乐观的精神,借助榜样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其他贫困学生。
再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精神贫困学生营造平等的人际环境和宽松的学习、生活氛围,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精神贫困学生提供更多增进交往、锻炼能力的机会。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将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等思想体现其中,使其感受到外界给予的温暖,有助于纠正错误的认识,改善不良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2.社会。
第一,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近些年,社会舆论对更多关注贫困学生身上发生的恶性事件非常关注,而对积极上进的正面形象关心和塑造不够。从社会层面上来说,对弱势群体应给予更多的关爱,多挖掘一些贫困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帮助其走出精神贫困。
第二,学校和企业合作分担精神贫困学生的教育工作。通过校企合作、互利共赢等模式,加强对贫困生的精神资助。学校邀请企业员工中曾经的贫困大学生与贫困学生进行座谈,现身说法,鼓励精神贫困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实现自我价值。企业可以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强化贫困学生的能力培养,优先推荐优秀贫困生到企业就业,缓解贫困生的就业压力。
3.家庭。
首先,加强沟通。贫困生的父母在关心子女物质生活的同时,应更多关心他们的精神和心理需求,多与子女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增进对子女的了解,给子女提供一个安全稳固的精神寄托,保障其健康成长。
其次,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好的家庭氛围对贫困生的成才能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贫困生父母应该积极主动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间和睦共处、互帮互助,对于贫困生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况都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促进贫困生精神贫困的转变。
4.自身。
第一,正确对待压力。勇敢面对生活贫困的现实压力,保持平和的心态,以乐观、自信、坚强的精神面貌坦然面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及时调整心态,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
第二,合理宣泄。当情绪抑郁时,通过从事适当的文体活动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有助于摆脱精神贫困。学会自我宣泄,将痛苦、郁闷、愤怒等负面情绪通过吼叫、运动加以宣泄释放,以减轻心理压力,保持心态平衡。
第三,增强人际交往。很多贫困学生因为经济贫困产生自卑、孤僻等消极心理,自我封闭。要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人际关系,树立积极、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增进同学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四,学会自立。正确认识和看待贫困,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要端正心态,正视经济困境,勇敢面对人生。通过勤工助学、校外实践来锻炼自己,用劳动来减轻经济压力。刻苦学习,增强能力,用优异成绩和过硬的综合素质增强自信。
(四)资助方式
高职院校要努力探索出一套有利于贫困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精神资助体系,在精神资助过程中注重人性化、个性化、信息化。
1.人性化。科学地处理好贫困生资助“公开、透明”原则和保护贫困生个人隐私之间的关系。在以往的资助过程中,有的高职院校为了提高资助工作的透明度,将贫困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婚姻状况、家庭成员疾病状况予以公开,或贫困学生档案管理不严密,信息泄露、材料遗失等情况时有发生,使一些贫困学生在“标签”下生活,加重焦虑、自卑、愤怒等负性情绪。为消除精神贫困学生的思想负担,要加强对学生资助和心理咨询相关人员业务及法律知识的学习培训,形成对个人家庭状况、心理档案等隐私保护的良好氛围,提高他们对精神贫困学生隐私权保护的意识。
2.个性化。精神贫困学生既有共性又存在差异性,要提高精神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的时效性,必须科学把握精神贫困学生的共性和个性,认真分析精神贫困生的不同表现,找准成因,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疏导和精神引导,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的精神资助。如对自卑情结严重的同学,重点培养其对自我的全面认识,探索自身的优点和长处,重新衡量自身价值,提升自信心;对封闭自我的同学,引导其通过广泛参与各种活动获得与周围人群建立亲密关系的体验,在活动中拓展兴趣爱好,获得认可和肯定,提升人际交往的信心和勇气;对悲观厌世、人生缺失目标的同学侧重励志教育和情趣培养等。
3.信息化。在精神贫困资助工作中要注意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心理咨询机构、思想政治教育辅导机构和精神贫困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可利用新媒体,如建立贫困生QQ群或微信公众号,进行精神资助的宣传,形成多部门联合工作制。要拓展精神贫困资助平台,开设思想辅导、心理咨询热线和网站,帮助精神贫困学生进行精神抚慰和心理疏导,使其实现精神脱贫,培养健全人格。
[1]刘朝武.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阈下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反思与重构[J].继续教育研究,2009(12).
[2]刘毅.试析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需要及精神资助途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8(11).
[3]黄钢威.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与高校贫困心理贫困对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10).
[4]李丹.我国高职院校贫困生“精神资助”问题研究[J].职教通讯,2013(22).
[5]邓铮.高校贫困生群体中健康人格的缺失与精神资助[J].燕山大学学报,2011(12).
责任编辑:苏航
G717
A
1671-6531(2015)19-0129-03
万洪莲/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江苏淮安22300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