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李贵春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
李贵春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民涌入了城市,这使得农村的留守儿童数量也在不断增多。留守儿童作为特殊的人群,在身心发展上与一般儿童具有显著差异,父母在陪伴上的缺失对留守儿童教育活动的开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不利于儿童的成长发展,还为社会带来了诸多不稳定的因素。为了实现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目标,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开展必须在把握留守儿童特点的基础上,做好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创新性的情感教育。
留守儿童拥有的父母陪伴时间较少,虽然有所交流,但是父母多关心孩子在生活与学习等方面的情况,鲜少将关注点集中于情感教育与道德引导之上,这就造成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孤僻、易怒、暴躁的性格。对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把握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提高对思想品德教材利用的整体水平,活化教材中的僵化内容,使学生在仔细研读、品读之下了解教材中蕴含的情感,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一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教学为例,本课教学的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理解父母的付出、体会父母的艰辛与不易,从而端正自己的心理态度,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正确方法,并用实际行动孝敬父母。教师可以利用这门课程的内容让留守儿童了解父母离家的原因。教材原在这一章节以“我知我家”“我爱我家”“难报三春晖”展开教学活动,但是为了加深留守儿童对家的了解,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展之前,组织学生自己叙述对“家”的理解,拓展对教材中“家庭”与“家庭关系”定义的理解,让学生能够结合真实背景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家庭的各项功能来挖掘温暖。在父母关系的阐述上,教师既应该从书本入手,让学生从血缘、法律的角度认识到这种关系,还需要从情感方面入手,为学生梳理与父母之间的情感脉络,并将这种情感脉络延续到“我爱我家”“难报三春晖”等后续教学上。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教材的积极利用,才能把握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生活环境,对留守儿童的情感、心理发展做出正确的引导。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应该注重知识的单方面输送,更应该打通生生互动的渠道,通过开展角色扮演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让留守儿童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能够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的位置进行换位思考,促使留守儿童形成预设的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教师在开展角色扮演的活动中,应该注重活动设计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联系的紧密性,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活动内容、教学目标的深入理解,尽快融入活动之中。其次,教师应该把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尤其对于性格较为孤僻、独立的留守儿童,教师更应该从差异性的角度出发,关注留守儿童的实际发展需要与独特感受,这样才能发挥角色扮演等活动对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引导作用,以游戏为开端打开学生心中紧闭的大门。
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二单元《师友结伴同行》的教学为例,本章关注学生封闭心理的开放,要求学生能够逐渐消除负面情绪的影响,与老师、同学、朋友构建稳定和谐的关系。教师在展开情感教学与心理引导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类型的角色。例如,可以让学生扮演性格上较为自闭、冷漠的角色,让留守儿童与其对话,体会这种交流态度对人际交往带来的不利影响。在角色扮演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让扮演不同角色的学生分析角色的特点,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与认识。为了不打击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上的自尊心,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针对自身的缺点做出改进。对此,教师可以向儿童提出具有启发性、引导性的问题:“你认为这一角色应该做出哪些改变?”还可以组织课堂探讨活动,就该角色的性格进行全面性、针对性的分析。
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留守儿童从“自我中心”中走出来,培养其意识到他人以及自我情感的能力,主动鉴别、分析自身的行为,使得情感教育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情景教学法指的是教师运用多种手段以及丰富的资源,营造一个打动学生情感、诱导学生开展探知活动的精神世界。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的手段主要有多媒体、故事以及音乐等。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法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印象,拓展学生的感性思维。教师既可以预先展示情境材料、营造氛围,再设置问题触动学生的心灵;也可以先提出问题,为学生的感悟与学习找到正确的方向,围绕着问题来构建情境。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一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教学为例,教师在展开单元教学之前,可以先讲述有关于自尊自信的故事 (“毛遂自荐”“晏子使楚”等),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尊自信的重要性。另外,教师还可以播放有关自尊自信的视频,自尊与自信为人生带来的转折。而在让原本自闭、自卑的留守儿童充分感知到自尊、自信后,教师也需要让其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在进行 “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与“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引入情境之前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同学们,自尊自爱是做人的基础,但是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形成尊重他人的正确观念,并通过展示相应的图片、播放相关的视频或者列举案例,让学生辨析哪些行为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哪些行为是过于自我的表现,并让学生在观察、认知的同时反思自己的行为举止,从而使学生受到情感教化性的深刻影响。
在实施情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教学的本质,将思想品德中蕴藏的知识作为有血有肉的知识点,通过直观生动的教学催发留守儿童的情感,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体验与感知,并转化为特定的情绪经验。另外,情境教学也满足学生拓展思维空间的需求,有利于学生将观察与想象结合起来,满足留守儿童人格发展的需要。
对话教学是构建平等师生关系的基础,同时,对话教学也有助于教师把握留守儿童的情感发展与心理变化,真正实现初中思想品德的关爱教育和情感教育。对话教学开展的模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围绕着话题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实现知识的双向互动;开展小组探讨的模式,让学生根据主题展开讨论与研究,在相互弥补、共同总结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对道德情感的感知水平;鼓励留守儿童在课上、课下加强与教师的交流,使对话教学能够发挥积极的功效,将情感教育延伸到留守儿童日常生活当中。但是,教师也应该避免“假对话”现象的出现,即避免让对话教学沦为单纯性的一问一答,这样不仅会影响教学的效果,还不利于学生反思自己的品德、思想与行为。
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二单元《认识新自我》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可以抛出话题——生命、青春、感知,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学习情况,说出自己对“生命与青春”的感知,结合自我形象、能力说出对未来的畅想。相对于其他学生而言,留守学生在生命与青春的认识上往往较为消极,由于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积极的沟通,对于自我形象与潜能的认识也有所欠缺,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上的教学发现问题、确认问题。或展开小组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应该如何正确认识生命、青春以及自我;或者通过课下的交流活动,了解留守儿童消极悲观情绪产生的原因,积极开展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沟通,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打破学生的心灵防线,为留守儿童解决青春期叛逆、敏感、自卑等问题。
教师在展开对话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平等的身份、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学生,应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对话教学对情感教育的促进作用,真正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完成思想品德教学的任务与目标。
总之,在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应该提高对知识点传授的关注程度,还应该把握学生在情感、道德上的发展,尤其对于心理较为敏感、态度较为孤僻的留守儿童,教师更应该通过积极的情感教育与心理引导,为留守儿童的生活带来更多美好与希望,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1]卢王端,任文娅.用情感教育,为农村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蓝天[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3):48-49.
[2]蔡艳君.寓情于教,以情育人——试论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情感教育的实施与渗透[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5):141-142.
[3]陆燕.浅议情感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实施[J].考试周刊,2014(32):133-134.
责任编辑:贺春健
李贵春/寿宁二中一级教师(福建寿宁35550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