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中国传统生态智慧融合的理论分析

时间:2024-08-31

陈贞伊,朱方长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中国传统生态智慧融合的理论分析

陈贞伊,朱方长

陈贞伊/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湖南长沙410128);朱方长/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通信作者(湖南长沙410128)。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中国传统生态智慧既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一面,也具有超民族性和时代性的一面;既具有特殊性也具有普遍性,这是异质文化可以相互沟通和融合的前提。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中国传统生态智慧融合的解读和思考,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关系,洞悉两者表层内容与深层结构之异同,对于生态文明观深入人们心理、营造生态文明氛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传统文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在工业社会高度发达、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西方,越来越多的学者呼吁文明的“东方转向”,倡导从古老的东方思想中汲取智慧,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为人类克服全球性生态危机提供思想资源。同时,由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马克思主义衍生出的生态马克思主义学派,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蕴含丰富的生态思想,为我们认识和理解生态环境、解决全球性危机等诸多问题提供了基本的思路和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为基础,传承中国传统生态思想。本文试图对两者的融合进行理论分析,以探求其融合的必然性与可能性,从而为加快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提供认识上的帮助。

一、融合的内涵界定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融合,是异质文化通过接触、撞击、筛选,互相采借、渗透、学习,进而不断创造的过程和结果,类似一种全面、深度的化学反应。应当立足于现实需求,借助新的视角拓展视野,看到差异性,寻求一致性、发现契合性,将两种文化重新诠释以创生一种新的思想,使二者达到一种更高的普遍性。融合的关键在于发现看似不相干体系与内容背后潜在的相似性、互补性和启发性,找到两者间隐藏的联系,在互补和互惠关系中寻求平衡。

从融合方式上看,有印证式、互补式和迁移式三类。印证式即A=B,探寻两种文化表层以及其精神的融通之处,为两者融合提供可能性依据;互补式即A&B,从各角度分析两种文化的差异,取两者之积极因素融而为一;迁移式即A→B和B→A,通过对两种文化的立场、观点、方法、本质的深层分析,对文化视角和思维方式的拓展与更新。从融合结果上看,是基于两种文化拓展视界形成一种符合时代需要的文化形态。因为,文化在其表层的行为文化上具有吸收性,但在其深层的价值文化上具有排斥性,这是一种文化区别于它文化的根基和原因。[1]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融合,就是要立足于时代背景和中国具体实践,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及其内在逻辑,对传统生态智慧进行新的阐释与创新,进而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传统生态智慧的现代化转换。两者相结合的实质是对传统生态智慧的继承与发展,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发展。对传统文化继承发展的前提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鉴辨的标准是立足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基础上的科学标准和价值标准,[2]总体上看,就是传统生态智慧中与时代精神不违背、具有现实意义、能够促进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中国传统生态智慧融合的必要性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为深化改革创造前提条件。然而,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处在探索阶段,存在发展路径模糊、理论实践脱节等问题,社会还没有形成浓厚的生态文化氛围,公民生态意识也相对缺乏。因此,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亟须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融合是对社会存在的反应,其实质是生态文化的构建,更重要的是两者的融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切实的理论指导。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国化的需要

马克思恩格斯在一百年前就论证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提出生态的社会制度构想具有其优越性和后现代性。不管是马克思主义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论断,还是马克思主义对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解释,都为人类解决现今所面临的难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但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产生于19世纪的欧洲,部分内容具有时代局限性,不符合当代中国发展实际,并不能直接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指导。此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进程中必然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遇,因此,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植根于中国就要与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相融合,创生出一种符合中国文化传统的、符合中国具体实践的生态文明观,从而实现其价值并焕发出新的活力。

(三)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价值实现的需要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是中华民族经过很长时间历史与文化积淀的成果,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传统生态智慧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但产生于上古时期,流传并演变而来的传统生态智慧必然有其时代局限性,它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内核,若作为一套系统的思想,在完整性、系统性方面都有所欠缺,缺乏相关逻辑推演,自然也没有得出一个具体结论,即没有提出相应生态制度构想。因此,中国传统生态智慧是传统的而不是现代的,是经验的而不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融合,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是传统与科学的融合,是直觉与思辨的融合,是实现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实现现代化转换的需要。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中国传统生态智慧融合的可能性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契合性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要实现在中国的成功移植,就要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根基中寻找生长点和结合点,前提则是与中国生态智慧价值追求的契合性。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中国传统生态智慧虽然属于在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中形成的不同质的文化,但两种思想文化精神是相融通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终极追求都是“和谐”,两种思想的本根是“和谐”,万变不离其宗,即便两种思想部分内容在观点上、论述上、推演逻辑上存在差异,但核心的一致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中国生态智慧必然有共通之处,体现在观点上的相互印证。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一致性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在价值追求上的契合,必然体现在具体内容的一致性上。首先,两者都认为宇宙来源于客观物质,先于人而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其生态文明观承认自然的先在性;中国传统文化认为,“道”、“气”或曰“太极”为宇宙之本原。其次,两者都要求人要尊重自然,按照客观规律办事。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提出生态循环思想,认为经济发展中要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以协调环境与发展间的矛盾;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主张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强调人要崇尚自然、效法自然、顺应自然,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可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在内容向度上有所差异,但在基本观点上是一致的。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互补性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具有不同文化特质与不同思想外延,正是这些不同造就的差异性为两种思想的互补提供了可能。就哲学思维方式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解释的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是科学形态,体现了现代工业社会的时代精神,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是思辨的、逻辑的、严谨的;而中国传统哲学的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是朴素形态,体现了古代农业社会的时代精神,中国传统生态智慧是直觉的、经验的、笼统的。就具体内容而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通过对资本主义本质的分析,提出循环经济思想与“两个和解”的制度构想,具有开创性意义;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中的生态伦理思想,从道德层面规范人对自然的责任与义务,同样具有重大意义。特定思想有其相对固定的思维模式,观点内容可能也循着一条既定的轨迹,两种思想的融合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这条轨迹,甚至形成另一条更符合新需求的通路。

[1]张琳.文化契合、文化融合与文化重构——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思考[J].哲学研究,2013(7):27-28.

[2]许全兴.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理论参考[J].党的文献,2009(11):12-14.

责任编辑:贺春健

A81

A

1671-6531(2015)17-0015-0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