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天人合一”视域下的高校生态德育探析

时间:2024-08-31

王 鑫

王鑫/江苏商贸职业学院讲师,图书馆馆长(江苏南通226001)。

自我国周代开始,“天人合一”的观念就已经开始萌芽,古人开始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周易》一书中,就体现了人源于天地,并依赖于自然生存与发展的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高速度持续发展,国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生产力不断提高,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也有一些领域没有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导致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指出,“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1]并进一步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2]凸显生态德育的重要地位,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的基地,加强高校生态德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更加突出。

一、高校生态德育的现状

目前,高校生态德育覆盖的范围比较小,大学生普遍缺乏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各种学科知识,“生态德育的现状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只有3 4.8%的高校学生认为自己的生态知识是来源于学校,只有2.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掌握了生态知识,5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生态知识很匾乏”。[3]大学生环境意识薄弱,关键在于缺少生态、环境及相关学科的理论支撑和指导。

大力发展生态德育,构建生态德育体系,探索增强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生态情感、养成生态行为等方面行之有效的途径,成为摆在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生态德育的内涵

生态是自然科学的概念,也是一种生态世界观。“简单地说就是主体生命的各种基本要素的有机关联和良性互动而形成的生命状态,各种要素的内在关联所形成的主体的有机的生命状态,主体由此所内在的自我生长的生命力是生态概念的本质所在,因此它被看成是一种世界观”。[4]

生态德育,是一种主动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和人格独立的德育形式。生态德育的概念首先是由我国学者提出来的,在不同时期,学者们都有不同表述,季海菊在“高校生态德育论”一文中,从生态德育的原本、人与世界的关系、当代德育的最高诉求、德育环境等四个方面,全面总结了生态德育的内涵。“教育者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道德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和生存发展观,在社会领域要不断调节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的关系,使人的行为符合集体和社会的需要,营造一种人与人相互尊重、相互依存的人文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在自然领域要扩展社会领域长期所形成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有意识地控制人对自然的盲目行为,营造一种人与自然和睦相处、互惠互利的自然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从而使受教育者在‘双生态环境’(人文生态、自然生态)中自觉养成文明和谐、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道德素质和文明习惯,成为既能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又能协调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性生态人”。[5]

三、传统德育的缺陷和生态德育的前瞻

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道德教育越来越处于尴尬和无奈的境地,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让教育者无奈、受教育者生厌的负担,归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统道德教育以“社会本位”为理论基础,过分强调社会和集体,忽视个人的存在和个性的发展,脱离了市场经济的现实条件;二是传统道德教育以追求至高的理想信念为目标,脱离了现实生活基础;三是传统道德教育以“灌输知识”“强迫执行”“重名轻实”等教育方式,歪曲了道德教育的意义。

在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和传统道德教育的滞后与不足的情形下,高校开始生态德育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高校传统道德教育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态德育更凸显时代性。生态德育把传统道德教育的原则、要求和规范从社会领域扩展到自然、人文等领域,赋予了新时期道德教育新的生命力和鲜明的时代特征。通过生态德育,指导大学生从新的角度科学认识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引导大学生在重视人际道德的同时,不断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问题,引导大学生被要求与自我要求不断自我完善,成为一个和谐的人。二是生态德育的内容具有广泛性。生态德育的内容把传统道德教育的观念、要求和原则延伸到生态道德的新内容。通过生态德育,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道德转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指导和塑造大学生提高生态素质,培养生态道德人格。“生态道德人格,表现为个体的独立、理性、自由和创造。它能够独立地做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道德判断,也能通过认识道德现象,做出鉴别,从而达到道德行动的自觉与自律,并最终上升为活动的自由”。[6]三是生态德育的教育方式强调实践性。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个体在不知不觉中领悟生态学的真谛,激发生态道德情感和促进道德品质的形成,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并通过实践体验,提高生态道德意识。

四、生态德育实践路径

(一)构建生态文化校园

在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中,把生态管理的理念贯穿始终。一是通过进一步优化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为学生创造有利于自觉或不自觉形成生态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物质文化环境和公共场所,让大学生在良好的文化环境和公共场所中受到感染、启迪和教育;二是进一步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通过举办以生态为主题的系列讲座、书画、知识竞答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增加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观念,培养各方面能力和提高生态道德素质。

(二)加快思政理论课改革

思政理论课是生态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通过思政理论课改革不断加强生态教育。一是加大生态德育对思政理论课的渗透,在传统道德的基础上,突出生态德育的内容,把生态德育完全渗透到传统道德教育的教学中,把道德教育与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增设相应的生态德育选修课,以满足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的大学生提高生态道德素质的需求和自身的全面发展产生良好的辅助教育作用的需求;三是加快校本教材的开发。高校应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专业需求等实际情况,自行研究、编制适合本校实际的校本教材。

(三)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日常消费,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行为之一,但是“大学生自身不成熟的消费心理,部分大学生形成了炫耀消费、奢侈消费、超前消费的消费观,这种非理性的消费行为必然会带来资源的大量浪费,加强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7]要通过各种形式,从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开始,强化大学生生态行为。比如把进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节约型校园”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成立“学生消费指导协会”,引导学生合理消费,节约消费,并内化为自觉的生态行为。

(四)创新生态德育活动载体

通过举办以生态为主题的报告会、知识竞赛、文章评比、专题电影、文艺演出等形式和借助网站、微信等平台,不断创新高校生态德育的活动载体,丰富生态德育的实践活动,引导和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生态德育的实践活动中去,在鲜活的环境里接受鲜活的生态教育,激发大学生的热情和感受大自然的快乐。通过活动力求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行为和提高大学生的生态实践能力。

[1]南方日报评论员.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位置[N].南方日报,2013-09-25.

[2]陈晓晖.“美丽中国”生态文明观培育探析[J].生态经济,2013(6).

[3][7]李贵兰.高校生态德育浅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1(2).

[4]万敏.学校“德育生态”理念的构建[J].湖北社会科学,2004(4).

[5]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3.

[6]章迪薇,朱旭梅.主体性道德教育:一种道德的道德教育[J].教育探索,200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