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哈尔滨150000)
笔者从1997年9月到2018年9月,做记者整整21年了。在外行眼里,记者分为电视、报纸、网络等不同类型的记者;在业内,我们知道记者是分战线的,比如:医疗、城管、市场监督(原工商)、机场、农垦、林业、地铁、交通、高校、体育、卫生、公安、法院、检察院、司法局等等,一般比较重要的部门,都会有专门的记者来负责采访、协调、沟通,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漏新闻现象。
曾听到过这样一段话:专注某一领域一年,是新手,三年是成手,五年是高手,八年是老手,十年——就是专家了。21年,能算骨灰级专家吗?就像我们一位专跑医疗战线的记者,到今年也有十年了吧,周围同事朋友有个头疼脑热的,她基本可以看个大概,或者立马就能推荐出某个领域的医生或专家,这就叫术业有专攻吧。
我的战线在大多数记者眼中,是神秘又神圣的,——公安战线,也有叫政法记者的。从业20多年的经历告诉我,做一个专家型的记者有多么重要。
这一点毋庸置疑,举个简单的例子,新闻发布会,几乎每个战线记者都会碰到过,但同一个发布会,每个记者所拿出来的东西都不会相同,抄袭的除外。从发布会的稿件基本可以判断一个记者的从业年龄和经历。照搬新闻通稿的,是工作一年的记者,甚至实习生;在新闻通稿上稍加改动,加上符合自己栏目和节目风格的,是三年左右的成手记者,起码知道怎样让自己的稿件顺利通过单位的审核。从新闻通稿中摘取一到两件重大事项,并放大、对比进行采访的,是五年往上的高手记者。如果跳出了新闻通稿,比如新近出台的禁养犬规定,单纯只拿新旧对比,只有鲜没有广,如果加入国内外养犬的规定,则有了广但不够深,如果再加入各方探讨,并研究出一条两全齐美的办法,最后以法律形式颁布出现,则意义更加深远。
人参与社会活动,不仅仅是吃饭、睡觉、工作、赚钱,还要应付随时发生的生活意外,应对各种不如意的波折、插曲,记者在这方面尤其擅长,有人说,记者是个社会学家,这话没错。法制型专家记者,最典型的就是对于法律的研究。举一个例子,很多居民住宅的一楼被改做商用,会或多或少存在扰民的现象,这样在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的时候,就必须要提交一个不扰民证明,并由社区盖章方能申领营业执照。这样一条非常实用的规定,常常被百姓忽略。前不久,在一高层住宅小区的一楼被业主私自对外出租给一家烧烤店,噪音扰民、油烟呛人,咨询了工商部门,答复是有三家居民给签了字,并由社区盖章。那么,一个单元至少50户居民,那三家又是谁呢?接下来让楼长逐一挨户登记,到底有没有人同意?结果当然是否定的,同时每家每户都签署了不同意民改商,并不同意开设烧烤店的书面材料,递交到社区和工商部门,一个月左右,工商部门调查结果出来了:是虚假的不扰民证明,撤销烧烤店的营业执照,无条件退出市场。
可以说,法制记者每天所面对的,90%以上都是社会阴暗面或是负能量,每天牵扯其中,心情也会受到影响,但如果你是一个正义的人,那么就会愈加坚定做下去的决心。专家型记者,会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认知,将负能量慢慢转化,起到引领、指导的作用。正义总会战胜邪恶,这是我做20多年记者,总结的最重要一条。相反,如果不坚定信念,随波逐流,或是认为自己的能力达不到,就会被邪恶打败,甚至沦为它的帮凶。
啰唆了那么多,重要的问题就来了,怎样才能做一个专家型记者?
第一,得有时间,时间的积累也就是经验的累积,现在很多中层力量还不到四十岁就高居领导岗位,他们有着相当丰富的采访经验和技巧,没等发挥出来,就要束之高阁,收藏起来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报表、业绩、总结、会议,还要忙着协调各种关系,关注收视和收入,忙得焦头烂额,甚至熬夜、失眠,更可怕的是,他们发现新闻不只是记录的事实,还可能成为某种交易的筹码,这让他们茫然若失,既违背了当初的理念,又不得已而为之,所以这批中坚力量又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彻底放弃了新闻理想,另一部分则悲壮地放弃了新闻事业。
还有一小部分,相当少,就是年过四十依然奋战在采访一线,每天重复着看似相同的采访,却每天被激动、快乐的采访情绪包围,虽然有波折、有气愤、有被怼,依然乐此不疲,在每一天每一件相同的事情的不断叠加和累积中,忽然有一天发现,看待问题愈加清晰,几乎一下子就会看到事物的本质,或从采访对象的只言片语中,洞悉他的一切,然后迅速搜索出适应的法律、法规。那么恭喜你,离专家型人才,应该不远了。
怎样做一个专家型记者 ? 第二还是时间,这个时间不是单单指一分一秒地叠加,而是指在繁忙的工作当中,抽出适当时间,或者挤时间,给自己充电,学习专业知识,比如法律书籍、心理书籍,还比如一些所谓的闲书,身边很多人下载某种读书的app,每天打卡,提醒自己,我在学习。像袭警入刑、酒驾入刑、作弊入刑等等名词,都是在法律不断完善、更新后需要马上应用的法条。
怎样做一个专家型记者?第三,你要热爱它,肯把它视为终生研究对象,并为之努力奋斗,如果没有这一条,请忽略上两条,应该说,这条是做专家型记者的最根本要求,也是最简单的道理,我可以自豪地说,我热爱记者这一行业,更热爱法制记者,它带给我力量、新奇、知识,甚至整个世界。我总是在想:将来要干到哪一天呢?目前没有准确答案,也许到干不动那天为止吧!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