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于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预科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

时间:2024-08-31

李曼莉

李曼莉/百色学院助教,硕士 (广西百色533000)。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指对当年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当降分、择优录取的少数民族学生,实施高等学校本、专科(高职)预备性教育的一种办学形式。[1]这是国家实施民族教育的重要手段,不仅有利于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培养人才,而且也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加强民族团结的有力保障。

百色学院大学预科教育学院于2013年8月成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个民族预科教育办学点,主要招收来自广西各县市的少数民族学生,第一届412名学生中有壮、瑶、侗、仫佬、苗、布依、毛南、京、水、土家、彝、仡佬12个少数民族。此外,广西百色既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又是革命老区,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以及红色文化资源,因此,如何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民族特殊性,依托革命老区的红色教育文化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使他们顺利直升本科,笔者结合自己辅导员的工作经验,做了一些思考。

一、少数民族预科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文化基础参差不齐,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少数民族预科生大多来自经济、文化、教育落后的边远地区,由于受历史、地理以及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基础教育水平偏低,文化基础参差不齐。面对专业选择的压力,出现“两极分化”,有的学生计划性强,学习基础较好,学习积极性高,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有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却认为“半只脚”已踏入大学,哪个专业无所谓,思想懈怠,放松了学习,不能严于律己,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沉溺于玩乐享受,时不时还有违纪现象产生。此外,同班同学特别是同录取学校的学生不同程度存在着竞争意识,导致学习、精神压力过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阻碍了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

2.民族成分相对复杂,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呈现多样化。我院第一届学生中有壮、瑶、侗、仫佬、苗、布依、毛南、京、水、土家、彝、仡佬12个少数民族,与其他院系相比,民族成分最多、最复杂,在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与本专科在校生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有的学生民族意识狭隘,自我意识较强,不愿与同学、老师交流,集体观念和团体意识缺乏,不愿意参加学校、学院的各项活动,常游离于班集体之外,成为特殊的“边缘人”。因此,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更具体、更繁重,探索适合本校的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工作方法,是德育工作者面临的现实挑战。

3.预科生身份特殊,未纳入国家奖助学金范畴,生活压力较大。预科生是介于高中和大学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严格来说,他们只是“准大学生”,国家的助学贷款政策和奖学金制度以及很多资助项目没有涵盖他们,其学费是根据当地政府的标准全额缴纳的。另外,少数民族预科生大多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偏远山区,经济状况较差,尽管学校给予了一些政策倾斜,比如设置勤工助学岗位等,但是单靠学校现有资源和力量不能有效解决学生的经济困难,所以,他们生活压力增大、心理压力逐渐增大,这也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如果德育工作者不及时予以引导,很容易出现心理障碍,不利于其健康成长。

二、对少数民族预科生实施教育管理的途径

1.服务教学,强化预科生自主学习意识 。第一,将促进自主学习作为预科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一是重视培养学习骨干,树立典型,组织开展学习交流会,推广学习成功经验,对他们获得的成绩及时给予特别的肯定和奖励。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及爱好,在积极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文化基础知识的同时,鼓励他们发展文体特长,如,少数民族学生特别是壮族学生,能歌善舞,我们就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使学生发挥个人特长,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独特领域,不断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第二,重视考风教育,严格考试纪律要求,协助教学部门做好考风考纪建设。学期末,我们会通过主题班会、考试动员大会、辅导员班主任会议等形式开展考风考纪教育活动。每次重要考试前,我们都对教师进行考试纪律培训,确保考试公平公正地进行。我校第一届预科学生两次期末考试实现了零作弊目标,考前每个同学都签订了诚信考试承诺书,在学生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考风教育取得了一定效果。

2.推进制度化建设,引入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从日常管理如早操、上课出勤、宿舍卫生状况、学生干部管理等各方面着手开展工作。此外,细化加分标准,将各项先进评比与上课、宿舍管理、学生建设等结合,突出奖惩机制,将上课、早操的出勤等与综合测评挂钩,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每学期的综合测评工作是重中之重,这是将来少数民族预科生直升分流的主要依据。我们还加强了学生干部的培训,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先进作用,对突发事件能快速反应、及时处理。制度实施一年以来,学生上课出勤率达100%,迟到、旷课现象大大减少,从根本上促进了我校预科生工作管理目标的实现。

预科生直升分流工作一直是家长关注、学生关心的头等大事。因此,应积极引入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我校按照“强化基础,综合发展”原则制定综合测评实施办法,其中学业成绩占76%,思想品德、文体表现、社会实践各占8%,第一学期占45%,第二学期占55%。此外,成立了大学预科教育学院综合测评评议小组,由预科院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牵头,辅导员、班主任监督,班干部具体负责。在学生自评基础上,由各班第一次审查,并将审查结果报综合素质测评领导小组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对照《测评方案》和各种有效原始记载及证明材料进行评议,测评结果最后向学生公示,并允许学生在三天内提出质疑。我校在专业分流之际,让学生根据综合测评成绩和在校表现并结合录取学校意愿,拟定了根据综合测评选成绩和填志愿两种办法,广受社会、家长和学生的好评。

3.依托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开展民族特色活动,丰富第二课堂。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凝聚、育人等重要功能,积极向上、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对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2]结合百色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特性,我校既注重发扬民族文化,又注重弘扬红色精神,将红色文化与民族文化相结合,提高了少数民族预科生的综合素质。入学初开展了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校风校级及爱国主义教育等,参观了百色起义纪念馆,此外,我校举办了“唱红歌”比赛,民族团结知识竞赛,民族团结晚会;结合预科院实际,举办了书法比赛、元旦晚会、气排球比赛、“芒果花开”辩论赛、作文比赛、结业晚会等特色活动,既提高了他们的民族意识和思想觉悟,丰富了第二课堂,又发挥了他们的特长,提高了综合素质。

4.从二“关”着手,全力为特殊群体服务。第一,关心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预科生来到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常有陌生感,自信心不足,压抑感强,加之“预科生”的特殊身份,学习、生活、精神压力大。[3]与本科生相比,预科生的心理问题纷繁复杂,因此,我校大力加强学工队伍特别是辅导员队伍建设,倡导他们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掌握心理咨询技巧,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并将其贯穿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始终。在日常工作中,关注有轻微心理问题的学生,适时对他们进行心理上、思想上的引导。善于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党员等力量,对因经济困难、性格孤僻、网络成瘾等原因造成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发现并进行心理辅导并予以重点关注,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和思想动态,帮助他们处理好面临的种种问题。第二,关怀困难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我校第一届预科生全是B类(普通民族预科生,生源全区少数民族考生),国家资助政策并未将他们纳入在内。但是他们大多来自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困难,加大了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为此,我校对贫困预科生在助学、勤工俭学方面予以特殊照顾,对经济特别困难学生优先提供勤工助学岗位,适当发放生活补助,做到热情、仔细、公正、公平,确保不让任何一个困难学生因经济问题辍学。我院还建立了完善的监控机制,长期关注困难学生由于贫困带来的心理负担和生活困难,学院多方筹措资金,慰问贫困生,尽可能对他们进行照顾和帮助,消除其自卑或自闭的心态。同时,我们通过召开主题班会、观看感恩电影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他们自立自强,完成学业,进入社会后也能回报社会,帮助别人。

[1] 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管理办法.教民[2005]5号,第五条.

[2] 程天权.坚持以人为本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做实作活[J].中国高等教育,2008(5):9-11.

[3] 郑文瑜.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及对策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110-11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