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现代性视野下的党际交流——以中欧政党高层论坛为例

时间:2024-08-31

刘瀛玉

刘瀛玉/延安大学政法学院在读硕士(陕西延安716000)。

一、现代性

启蒙运动以来,现代性伴随着欧洲的发展扩展全球。它不断地为全世界的国家打上现代化的印记。那么什么是现代性,什么又是现代化呢?现代性是时代的一个特性,是客观存在的;而现代化是人们面对现代性所选择的发展道路,是主观性的。

英国学者安东尼·吉登斯认为,现代性是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大约17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并提出了关于现代社会发展的“断裂论”(discontinuist):“我所说的断裂,是指现代的社会制度在某些方面是独一无二的,其在形式上异于所有类型的传统秩序。”这就说明起源于欧洲的工业资本主义带来了现代性,使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为人类创造了数不尽的享受安全的和有成就的生活的机会,但是现代性也有其阴暗面,这在21世纪变得尤为明显,正如吉登斯所说,现代性是一种双重现象。

其中,“现代性的特征并不是为新事物而接受新事物,而是对整个反思性的认定,这当然也包括对反思性自身的反思”。即现代性的本质特征是其反思性,对传统及其本身的质疑和升华。也就是说,现代性是在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精神升华,反过来又对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本身进行了质疑。

随着现代性的深入,时空不断分离,有了在场与缺场之别,产生了脱域。吉登斯把脱域看作是“社会关系从彼此互动的地域性关联中,从通过对不确定的时间的无限穿越而被重构的关联中‘脱离出来’”。脱域带来了两种影响。一是信任体系的重构。信任不仅仅是对身边亲人、同事等“在场”人们的信任,还包括了对未曾谋面却有密切关联的陌生人如专家的信任;二是风险的扩散。时空不断伸延,使脱域范围不断地扩大,即此地一个巨大的恶性事件可能是几千里之外的一个微小的事情所引发的。正如多米诺骨牌效应和蝴蝶效应,脱域为风险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扩散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党际交流

随着现代性的深入,原本存在着时空交错、脱域和风险的事物现在一下子汇集在一起,使得种种本来不构成矛盾或最初并非矛盾的问题一下子发生冲突并集中暴露了出来。解决任何一个矛盾往往能激化另一个矛盾,这就使得现代政党政治治理面临的复杂程度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在此形势下,党际交流成为大势所趋。

简单而言之,党际交流是指政党之间开展的交往活动。党际交流的主体跟客体都是政党。广义的党际交流泛指一切政党之间的交流,即包括不同国家间的政党交流,也包括一国之内政党之间的交流;而狭义的党际交流单指不同国家间的政党交流,它是国际政治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研究的对象是狭义上的党际交流。

自1975年5月6日建立正式关系以来,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联盟前身)经过双方30多年的不懈努力,关系目前已取得巨大进展,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局面。近年来由中国共产党倡议并推动构建的中欧政党高层论坛是中欧政党间高层、多边、战略对话平台。论坛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异、促进合作”的对话原则,始终紧扣中欧关系发展主线,得到了欧洲各类政党及政治组织的积极响应。

在中欧建交35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于2010年5月24至25日在北京举办首届“中欧政党高层论坛”,论坛主题为“全球性挑战与中欧合作”。欧洲22个国家的35个政党及2个欧洲地区性政党、4个欧洲议会党团的近50名政党高层领导人应邀参加。论坛就三个议题:“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金融体制改革与全球治理”“气候变化及环保问题”“中欧关系、中欧政党合作在中欧关系中的作用”进行了广泛、深入、建设性的对话。

第二届中欧政党高层论坛分别于2011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在中国和欧洲举行。第一次会议以“中国‘十二五’规划与‘欧洲2020战略’:中欧合作的新机遇、新前景”为主题;第二次会议延续二届论坛一次会议主题框架,深入探讨了中欧在经贸、社会建设以及全球治理等领域开展合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途径,显示了中欧双方共同致力于推动中欧关系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行动。除正式对话研讨外,还举行了布鲁塞尔市长招待会、欧盟轮值主席国波兰招待会、中欧青年对话会等多场配套活动。

第三届中欧政党高层论坛由欧洲议会五大党团于2012年5月29至31日在布鲁塞尔举办。会议主题为“中欧合作共迎挑战”,下设“中欧经贸、金融合作的新思路”“中欧国际合作的新思路”“政党在社会建设进程中的引领作用”等三个议题。此外,还有欧盟轮值主席国丹麦招待会、中欧青年政治家对话会等多场配套活动。

第四届中欧政党高层论坛于2013年4月22日至23日在苏州举行,以“谋合作、求共赢;推动中欧关系新飞跃”为主题,围绕“如何构筑合作共赢的中欧命运共同体”“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与中欧国际事务合作”“中国‘新四化’建设与中欧务实合作”三个分议题进行讨论。突出了合作共赢的主题,力图通过中欧政党与会代表的对话交流,让中欧务实合作的成果惠及双方人民,从而实现中欧双方共同发展和繁荣。

三、中欧就高层论坛开展党际交流的现实推动力

(一)国家利益是政党交流的根本出发点

受现代性的影响,全球化不断推进,由此引发许多传统政治所未曾遇到的新问题,诸如能源危机问题、人口爆炸问题、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跨国犯罪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等。这些问题的产生对世界各国政党的应变能力与领导能力造成了直接的冲击和重大的挑战。那么,政党是否能引导国家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应对现代性带来的各种挑战,直接决定着各国政党的政治生命力。在这种背景下,把党际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定位于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国家关系的发展,是现代性和形势发展的要求。中欧政党高层论坛是中欧党际关系日益发展,逐步深入的产物。中欧政党都认为,政党关系是中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中欧关系的机遇面前,双方政党都可发挥代表面广、影响范围大的优势,在引导舆论、改善民意氛围,推动政府决策方面大有可为。这表明,在当前形势下,中欧政党高层论坛是中欧走近彼此,携手合作、共创未来的重要平台,符合彼此的国家利益。

(二)政党交流的方面不断延伸

如今,党际交流已不仅仅是政治作用,而且在经济方面、文化交流方面都在不断扩展其功能。除此之外,随着现代性的深入,党际交流的方式也不仅仅限于传统的访问、参观、学习,而可以进行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联系,这也为政党交流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政党交流中,突出“合作”“相互理解”和“互惠”,注意对方的需要和期望,注重通过文化交流来实现和促进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致力于长期目标和长远利益,而不是短期效应,强调赢得观念和建立信任,以交流、理解和信任为目标取向。中欧政党高层论坛除正式对话研讨外,还开展了中国文化体验活动——“为和平友谊而来”、中欧青年对话活动——“好奇、交锋、走得更近”等一系列活动,带来了许多新鲜的感受,让彼此的心贴得更近,为中欧关系深层次发展营造了融洽的氛围。

(三)超越意识形态的差异是现代性对政党交流提出的要求

现代性所带来的全球化不仅表现在物质层面的“文化”容易“趋同”,还表现在制度和行为层面上的“文化”较难“趋同”。诚如弗朗西斯·福山所言,即使国家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会退到后台,国家之间的差异也将会继续下去,只是将转向文化和经济方面。政党无疑是意识形态色彩最强的政治组织,政党交流不可能在政治真空中进行。随着现代性的不断深入,政党交流超越了意识形态的差异,强调与一切政党和政治组织建立开放式交流关系。但超越不等于放弃。超越意识形态的差异是以承认这种差异为前提的,它并不是西方所宣扬的“意识形态的终结”,而只是不让这种差异成为双方交流与合作的障碍,最终是要达到搁置分歧、求同存异、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中欧政党高层论坛举行期间,中欧双方不是纠缠于“民主”“人权”等具体的意识形态差异,而是着重就各自发展理念和治国理政经验加强交流借鉴,形成危机一起来应对,批评要有建设性的共识。

(四)现代性带来的全球性问题使政党交流成为大势所趋

现代性带来的全球化对传统国家安全提出了挑战。因为在现代性的推动下,有时根本无法确定攻击来自何方、以什么方式、如何攻击,甚至无法确定攻击者的身份,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敌人”又要如何定义?面临这样的不确定性,国家面临更多的是“风险”与“危险”。也就是说,在现代性下,只有“相对的安全”而不存在“绝对的安全”。而安全的获得仅靠武力等硬权力是难以保障的,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协商与合作,从而预防、降低、转移风险,最终才能增加“相对的安全”。而且,在现代性的进程中,生态污染、恐怖主义、水源、能源、人口、贫困等全球性问题的出现,需要各国政党尤其是执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加以协商探讨。在国际形势深刻复杂、全球化进程加速发展、中欧关系持续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中欧双方从未像现在这样彼此需要、相互依存、相互借鉴,中欧政党高层论坛应运而生,显示了中欧双方共同致力于推动中欧关系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行动,中欧双方将携手努力解决包括气候、能源等问题在内的诸多全球性问题,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五)世界了解中国、中国融入世界,需要政党交流的带动

对于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正在和平崛起的中国而言,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制度、理解中国的政策、认同中国的行为,对于中国融入国际社会、实现和平发展尤为重要。而政党交流可以让世界了解、理解中国,促进正向认同的建构,打破中国威胁论的枷锁,进而在国际社会塑造良好的形象、提升声誉、赢得合法性,最终实现国家利益。在中欧政党高层论坛中,中方参会人员除了中央国家机关部门的领导参加外,还邀请了专家学者等,在会场布置、参观安排上,中方也力求让欧方代表更全面、理性、客观地认知中国。

[1]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2] 王长江.政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美]罗伯特·A`达尔,布鲁斯·斯泰恩布里克纳.现代政治分析(第六版)[M].吴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4] 张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选择及挑战[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3).

[5] 吴志成,王天韵.中国共产党对欧交往的历史回顾与思考[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6] 王莉.***会见出席“中欧政党高层论坛”客人[N].人民日报,2011-05-17.

[7] 吴海龙.开启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篇章[N].人民日报,2013-11-2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