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及现实意义

时间:2024-08-31

何卫波

何卫波/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在读硕士(河北石家庄050024)。

亚里士多德是把伦理学说从天上拉到人间的第一人,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把幸福观贯穿始终,用他灵犀的洞察力观察当时城邦式的生活,对幸福进行了深刻的描绘。他说“幸福就是为了城邦而发自内心的理性善的追求。”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论对我们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主要内容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就是一种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这种现实活动又是为了城邦的利益而存在的,因为城邦的幸福和每个人的幸福是一致的。幸福又是具有理性的行为,只有通过理性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他把幸福概括为三个方面:

1.幸福是一种现实活动。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不是品质,也不是人天生俱来的,它是靠后天的努力而得来的。幸福不是上帝注定得到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阶级的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力,只要后天努力与奋斗就有获得幸福的可能。所以,对于每个人来说,幸福都是可以实现的现实活动,而“这种现实活动是因其自身不是因其他事物而想要去欲求的现实活动。”[1,p303]

2.幸福是城邦的欲求。亚里士多德对幸福的认识,是从社会关系中去寻找和发现的。因为,当时他处在城邦式的生活中,认为如果每个人不顾及社会和他人,一味地追求个人所认为的快乐,就会以外在的利益为目的,就可能会对社会和他人造成伤害。他认为“个人和城邦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损害了城邦和他人的利益,个人也不可能实现自己的幸福。”[2,p135]只有有利于城邦和他人,合乎德性的追求,才会真正地使自身感到快乐,才是真正的幸福。

3.幸福是理性的道德行为。人是一种理性的动物,因此,亚里士多德把幸福与沉思联系起来。认为人与动物、植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是有理性的,是会思考的。人只有经过沉思,懂得什么是崇高,什么是卑劣,什么是荣誉,什么是耻辱,从而勾画出幸福的框架,最终才能达到幸福。他说“人们应当努力追求不朽的东西,过一种与我们身上最好的部分相适合的生活,这就是理性的道德行为,这个部分似乎就是人自身。”[1,p307]

二、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特征

1.亚里士多德幸福观具有阶级差别色彩。亚里士多德认为,由于人们不都处在同一层面上,因此,人们对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只要人们做有德性的事就可以获得幸福,而公正是所有德性中最高的德性。”[3,p135]但亚里士多德把公正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上,而这种不平等正是阶级的不平等,因此,他认为幸福是有阶段差别的。他认为,只要富裕的人不过分贪婪,贫穷的人能够维持生存,这就是他们各自向往的幸福。亚里士多德虽然看到了不同的人幸福观不同,但他并没有从经济关系去揭示幸福,而是把幸福区分为不同阶级的不同追求,企图用以打消人们对幸福层次差距的不公,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如他认为“奴隶不应该反对奴隶主的命令,如果奴隶反对主人,那么就像自己的手脚反对自己一样是不公正的”[2,p239],从而使幸福带有了阶级性的色彩。

2.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具有理性主义色彩。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只有通过理性的沉思才能获得最高的幸福”[4,p58],可是,只有政治哲人等少数群体才会经常沉思,一般百姓很少沉思。年少无知的孩子、有智障的群体也不会有理性的思考,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否认了大多数人可能有的幸福。同时,亚里士多德又认为,幸福又是合乎德性的一种行为,是道德高尚人的欲求。对比幸福就是沉思这个观点,一般人们没有沉思就不可能有幸福,也就不会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可见,只有经过理性的沉思,才会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因此,亚里士多德幸福观具有理性主义的色彩。

3.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强调集体主义建设。亚里士多德生活在城邦式的社会中,他认为,“个人追求的善与城邦集体所追求的善具有一致性,如果对城邦有利的善也必将会对个人有利,个人与城邦根本就不存在利益上的冲突和矛盾。”[3,p53]通过深入分析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我们可以发现,亚里士多德过分强调个人与集体二者的一致性,忽略了个人与集体之间可能由于利益的关系产生矛盾的可能性。如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他会为了集体的利益而牺牲个人的利益。如当外敌入侵时,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就会为了保护集体而牺牲生命。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强调集体主义,只有集体利益得到保证,个人利益才会得到实现,才会实现内心的善。只有确保集体利益得到保证,城邦的人们才会得到幸福。

三、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现实意义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虽然产生在古希腊社会,但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论、集体主义观念和现实幸福观对于我们形成健康向上、有益社会和他人的幸福理念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1.亚里士多德幸福观强调德性的重要性。亚里士多德把德性分为理智的德性和伦理的德性,理智的德性是与生俱来,不需要后天的培养。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把德性和幸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们为了追求幸福,就需要提升自身的德性。在道德实践中,加强道德修养,提高个人的品质,使道德主体成为有德性的人。人们在加强道德修养的过程中,既加强了德性修养,人们最终也会获得幸福。加强德性修养,需要人们诚信、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只有这样,道德主体才能成为有德性的人。亚里士多德在《尼克马可伦理学》里说,“幸福是一种善的无目的的自觉行为,如果只是追求物质上获得,那就成了有目的的行为,这就不是内心的善行,就不称之为幸福。”[1,p149]当今社会出现道德冷漠、道德滑坡、道德失范等现象。这些现象背后,折射出德性在当今社会的缺失。这些德性的缺失也会影响人们追求幸福。可见,人们追求幸福,毫无节制追求物质利益,并不能真正地实现幸福。人们在合理追求物质利益的前提下,还要提升自身的德性,最终获得幸福。所以,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促使人们追求德性,加强道德修养,最终成为有德性的人,道德主体最终也会获得幸福。

2.亚里士多德幸福观主张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获得不是从天而降的,也不是神赐予的,也不是道德主体以获得已有的财产而获得的幸福,而是道德主体通过学习、努力而获得的幸福,道德主体只有通过道德实践,通过自己的创造性的活动实现幸福。幸福既要具有德性的品质,但实现这种德性并不是先天俱有的。人们需要在德性理论的指导下,道德主体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去创造幸福。总之,道德主体想要获得幸福,就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只有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以积极的心态去创造幸福,道德主体最终才会获得幸福。

3.亚里士多德幸福观倡导集体主义价值观。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是把个人的幸福和城邦的幸福联系在一起的。道德主体在追求幸福时,既要追求道德自身的幸福,也要考虑到城邦的利益。当个人幸福和城邦利益发生冲突时,人们需要考虑城邦的利益,有时甚至为了维护城邦的利益,需要牺牲个人的利益。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和今天我国提倡的社会主义价值观颇为相似。

当今,中国社会出现个人主义价值观,片面追求个人的利益,追求个人的幸福,不考虑集体利益,甚至有时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集体利益。亚里士多德幸福观提出个人的利益要与城邦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人们才会获得幸福。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应该提倡集体主义价值观,抵制个人主义价值观。只有加强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人们才会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把个人的幸福与集体的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个人幸福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具有牺牲个人利益和牺牲个人幸福的意识,来维护集体利益。

[1] 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 大卫·福莱主编,冯俊等译.从亚里士多德到奥古斯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 唐凯麟.西方伦理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4] 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 徐向东.道德哲学与实践理性[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